全新解鎖更多好玩的版塊~~~
12月21晚,編劇宋方金髮布111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聯合籤名,在這個冬至深夜向行業和社會發出強烈呼籲:抄襲剽竊者不應成為榜樣!
截止22日,一共有156位業內人士參與聯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郭敬明、於正就此拉開序幕。
雖然遭遇行業抵制,12月25日郭敬明導演作品《晴雅集》全線上映後,在評分僅有5.1分的情況下,依舊有不少網友誇鏡頭、誇質感。
電影《晴雅集》上線兩日累積票房1.3億,單日票房9523萬。商業影響力不容小覷。
此次業內人士聯合聲討於正、郭敬明的抄襲行為,能否讓行業亂象得到有效控制?
01 業內人士聯合抵制始末
業內百餘名編劇、導演、製片人、作家的聯合抵制並未空穴來風。聯合發聲抵制的根本在於郭敬明和於正自身的爭議。
2006年5月,法院判決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莊羽的《圈裡圈外》,郭敬明表示絕不道歉。
此後,郭敬明事業順風順水,創辦最世文化公司,轉型做導演進軍電影行業,票房居高不下。
2014年,瓊瑤痛斥《宮鎖連城》抄襲《梅花烙》,並把於正告上法庭。2015年12月,瓊瑤《梅花烙》著作權維權案終審落幕,瓊瑤勝訴。法院判決於正和五個出品方共同賠償瓊瑤500萬元,並且勒令於正道歉,於正賠款,拒絕道歉。
2018年於正工作室出品的《延禧攻略》成為古裝爆款,網播之後先後在浙江、山東、東方衛視上星播出,無縫隙滾動播出共18輪。
2020年,於正工作室出品的《鬢邊不是海棠紅》優先搶佔「雙男主劇集」市場,在中國電視創新藝術峰會中入選「中國電視創新影響力網絡劇」。
從《圈裡圈外》維權、瓊瑤《梅花烙》封筆、匪我思存呼籲支持原創,到最近百餘位編劇聯合抵制抄襲,圍繞「文化抄襲」事件的紛爭一直存在。但在資本的驅使以及話題流量就是生產力的大環境下,當事人的職業生命某種程度上卻在上揚。
《演員請就位2》中郭敬明與李誠儒的battle、郭敬明發放S卡的規則、爾冬陞懟郭敬明等話題貫穿節目始終。
據新浪綜藝勢力榜統計,《演員請就位2》短視頻播放量達5778萬,綜藝主話題閱讀量高達8.91億,遠超其他節目位居第一。
(數據來源:新浪綜藝勢力榜)
郭敬明在節目中給小鮮肉S卡表示鼓勵,不僅引發網友不滿,同樣也讓在場導師難堪。
但在2020年11月網絡綜藝播映指數中,《演員請就位2》各項指標遙遙領先,位居第一。
(數據來源:人民日報有數青年)
而於正在《我就是演員3》中犀利點評小鮮肉演技,也為節目增加一定的話題量。
《我就是演員3》第一期後,於正髮長文「批判」李汶翰,話題#於正說李汶翰業務能力太差了#閱讀量高達3.8億。
從這兩檔綜藝節目中不難看出,網友將更多關注度放在了「導師battle」上。
這一現象恰好是節目組喜聞樂見的,節目點擊率、話題討論度決定了該檔節目是否成為爆款,也影響著節目的下一季度製作與廣告商投資。
資本的趨勢下,投資方也會更加傾向郭敬明與於正。
02 國內編劇現狀
相比翻拍、IP改編、耽改,優質國產原創劇本越來越少。很多國產IP改編劇藉助原有IP熱度和主演流量進行炒作,資本方更願意用天價片酬請來流量演員,導致國產劇服化道粗糙,劇本邏輯混亂,注水嚴重。
2020年2月6日廣電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生產創作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對電視劇「注水」,演員「天價片酬」推出了明確的新要求和新舉措,逐步規範行業市場。卻沒有明確的行業規範來保護編劇利益。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編劇在國產影視劇市場中「隱身」,一部好的作品,只有導演被吹捧至神壇,編劇無人問津。
《霸王別姬》編劇蘆葦撰寫《霸王別姬》時泡在北圖和中國戲曲協會,強制要求自己成為京劇行家。27年過去了,《霸王別姬》先後在國際上拿過37個獎,在韓國三度重映,能讓李成儒變成小粉絲細細品味。
在蘆葦看來,編劇需要對劇本負責,尤其是涉及歷史或者某個行業時,必須收集大量資料,深入了解。
他曾在《劇本堂》提到自己和吳宇森合作的《赤壁》。蘆葦是吳宇森找到的第三個編劇,吳宇森找到蘆葦時說自己想要的電影主題是和平,但蘆葦反駁:「《赤壁》這個故事裡什麼都有,有謀略、戰爭,唯獨沒有和平。」
古裝劇本需要參考大量資料,為了賣座強行改變歷史勢必對年輕人產生誤導,這一點是蘆葦不能接受的。因為思想相悖,蘆葦最終沒能和吳宇森合作《赤壁》。
作為一部商業片,《赤壁》上映後全球票房累計超過2.21億美元,商業價值可見一斑。
在《劇本堂》中,編劇史建全提及《三槍拍案驚奇》時表示,鑑於對當紅市場的選擇及其他因素,電影的最初創作和最終的完成效果相差甚遠。
近年來,在資本的影響下,編劇因壓力修改劇本,降低劇本難度,甚至為演員改寫劇本和臺詞。
汪海林也曾說過,這些年為了適應市場行情及滿足甲方需求,沒寫過超過兩行的臺詞,也儘量不給兩個演員安排同一空間的臺詞,擔心演員不來,或者只來一個演員等問題。
也正是在這樣的資本的驅使下,國產影視劇越來越注重形式而忽略內容。投資方、製作方傾向於快速變現,導致原創劇本減少,編劇受到行業擠壓,話語權越來越弱,隨資本大流改編IP。
03 聯合抵制能否扭轉行業亂象?
宋方金表示,於正、郭敬明兩位抄襲者,被法院判決抄襲事實後拒不道歉,反而以節目導師進行話題炒作,追逐點擊率、收視率博人眼球。
此類做法有辱行業,希望規範行業。
在編劇聯合抵制發聲中,有網友提出質疑:聯合抵制的編劇中,不少編劇改編的IP小說涉嫌抄襲,聯合抵制更像一場鬧劇,是編劇行業眼紅於正和郭敬明贏得的紅利,抱團排擠。
23日,律師針對抄襲問題進行解讀:即便法院判決被告需要用某種形式賠禮道歉,但「道歉」行為涉及到人的自主行為,法院只能要求無法強制。
在資本的驅動下,IP改編比原創劇本更能在短時間內獲得關注度。業內人士聯名抵制能有效緩解行業畸形發展之痛嗎?
行業畸形發展的根源在於沒有健全的市場規範進行約束。
2018年,《娘道》導演郭靖宇炮轟「收視造假」行業黑幕。9月,總局就收視率問題展開調查。
11月,總局發布「限薪令」,嚴控片酬嚴打收視率造假。
廣電總局2020年廣播電視文藝節目創優培訓班開班儀式會上提出,廣電總局出臺一系列規章制度,採取一系列措施,追星炒星、過度娛樂化、天價片酬、收視率(點擊率)造假等不良風氣得到有效治理。
未來還將繼續健全制度手段,強化日常管理,堅決整治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建設健康向上視聽空間。
可見,每一次行業亂象在強制政策的幹預下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百餘名影視業內人士聯名抵制僅僅是規範行業的開端,維權之路還需要有強制的政策監管,避免資本搶佔灰色地帶造成行業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