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是國內著名作家主持人,他說的很多話都被奉為經典,比如:
「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而且他的情商很高,李誕曾說自己被蔡康永的情商所折服。
無論是《康熙來了》還是《奇葩說》都能看到他精彩的表現。
甚至在頒獎臺上,面對記者的故意刁難,他都能逢兇化吉。
有人說,蔡康永說話好像是無形中給了你一把梯子,聽上去每次都是讓人那麼舒服。
就在大家對他紛紛豎起大拇指時,他給大家講了自己小時候的一個故事,至今,他內心都非常感激這個女主人公。
有一次,他陪媽媽去別人家打麻將,天色晚了,於是母子倆被女主人公留下來用餐。
蔡康永吃著一道菜特別好吃,就問是什麼。
其實,那是魚翅,但女主人公說:是粉絲,喜歡吃就多吃些,說著又給蔡康永盛了一碗。
許多年過去了,蔡康永知道了女主人公的善解人意,所以他的內心一直很感激這位女主人。
有時候看破不說破是一種成熟,更是一種修養。
正是女主人公的這種修養,小心翼翼地維護了一個男孩的自尊和體面。
成年後的蔡康永特別能夠感同身受,他深知語言的力量,然後把它運用的恰到好處。
叔本華曾說過人要生活,也要讓別人生活。
凡事不要做得太絕,給別人一條生路,也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就像孔子借傘的故事那樣,本來孔子是可以向子夏借傘的,但是因為甚至子夏為人吝嗇,所以堅持不去借傘。
面對弟子子路的疑問,孔子是這樣解釋的:子夏內心心疼傘,不想借給我們,如果我們非要去借傘,他只會很不情願,所以還是不去的好。
我小時候家裡很窮,那年我上高中,我的舍友從家裡拿來一箱牛奶。說實話,我從來沒有喝過,甚至不知道怎么喝。
那個舍友和我關係特別好,她非要給我一盒,我看了一眼牛奶,感覺那是特別貴重的東西,堅持不要。
舍友看出了我的窘迫,她慢慢坐下,將吸管插進來牛奶盒的小孔裡,溫柔地放到我的手裡。我沒有拒絕,那是我喝過的最香甜的牛奶。
因為當時大家還沒有手機,後來我和這位舍友失去了聯繫,但是內心深處這份深情的記憶一直都在!
所以,看破不說破不僅是給別人留的一份體面,更多時候也彰顯了自己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