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編劇腦洞大,但這次韓國奇幻初體驗還是稍顯尷尬。
上月,觀眾還沉浸在《權力的遊戲》第八季爛尾的悲慟中不能自已,本月初,號稱韓國版《權力的遊戲》就已悄然登錄Netflix,向190多個國家放送播出,這就是話題人物宋仲基婚後首播電視劇作品——《阿斯達年代記》。
5月30日該劇才宣布全部殺青,6月1日便上線正式播出,在100%事先拍攝製作的電視劇中可謂節奏空前。
其實,不管是韓影還是韓劇,都鮮有涉及奇幻題材。2017年年底,電影《與神同行》一鳴驚人,一舉登上韓國影史票房亞軍的位置。如今,奇幻題材的劇集《阿斯達年代記》帶著這樣的期待上線了(本劇類型設定「古代奇幻愛情電視劇」),用宋仲基在先導片中的話來講就是——韓國從未嘗試過的奇幻巨作。
1
故事的開頭總是驚人相似
據尼爾森韓國提供的數據顯示,作為tvN周末劇的《阿斯達年代記》前兩集收視率分別為6.7%和7.3%,雖然收視率有上升趨勢,甚至一度達到同時間電視劇收視率第一,但其在韓國本土的口碑卻不盡人意。觀眾的失望情緒甚至直接反映在了製作公司的Studio Dragon的股價上,一路下滑的股價令人堪憂。
究其原因,或是因為這部耗資540億韓元(約合3億人民幣),並由超強陣容打造的「鴻篇巨製」最後呈現出的效果實在低於預期。當然,也有部分影評人和媒體的觀點比較冷靜,畢竟剛播出兩集,之後劇情走向如何還要多持觀望態度。
(圖片來源:豆瓣韓娛小組)
雖然目前在Netflix播出的情況和觀眾反饋還沒有數據統計,但就目前中國觀眾的評論和豆瓣的低分開畫可以看出,對本土特效奇幻劇頗有怨言的中國觀眾好像在這部劇中找到了平衡。
跟多數講述宏大敘事的影視劇一樣,《阿斯達年代記》的前兩集也是重在鋪設故事背景和世界觀架構。那就是在「國家」這個概念誕生之前的遠古時代,發生在「阿斯達」這片土地上的傳奇故事。
之所以選擇命名為「阿斯達」,編劇說最早的想法來自古朝鮮神話故事裡檀君王儉建立都城的名字,並且其發音與地球(Earth)相近,可以將這個故事表達為人類共同的故事。
在這裡,有三大種族:尼安塔、族薩朗族和伊格特族。
開篇旁白便來自尼安塔族語言,一種古老而神秘的語言,亦如這個種族的存在。他們是《阿斯達年代記》中最強壯的種族,有著比人類更為矯健的體魄與敏感的夜間視力,身體裡流淌著藍色的血液;
族薩朗族的原型近似人類,能夠通過動手能力獲得器械工具,但設定為不具有「做夢」的能力,血液為紅色;
而最後一種伊格特族則是上述兩個種族的混血,兼具兩個種族的能力,身體中流淌著紫色的血液。
三大種族之外,三大主要部落亦稱「阿斯達聯盟」,分別是:新時族、白山族和海族。
新時族,人口最多,掌管軍事並發展農業,同時首長擔任聯盟盟長,有著最強的權勢;
白山族是最早來到阿斯達的部落,掌管神前祭祀的儀式,擁有極高的威望;
海族是從遠方遷徙到阿斯達的部落,具備用火製造青銅的技術。
上面三大部落主要分布在「阿斯」這塊平地上,「阿斯達」是其中最中心的城市,三大種族不同部落的人,為了各自的利益,或聯合或抗衡,在阿斯達這片土地上演繹出一場遠古時期的「權力遊戲」。
而在「阿斯達」之外,還有一個蠻荒之地——「伊亞勒克」,一個被大黑壁分隔為近乎世外桃源的地方,這裡生活著一個不問世事的部落——瓦韓族。
故事就在這樣的背景設定之下徐徐展開。以新時族為代表的先進文明試圖用自己的技術與尼安塔族聯合,共同建立「國家」以謀求權力,但遭到了羞辱式的拒絕。新時族為雪恥竟用卑劣的手段謀害尼安塔族,企圖將之毀滅。這場謀殺的幕後策劃者就是由張東健飾演的新時族首長之子——塔坤。從出場便極具複雜多面性的塔坤還在這場浩劫中抱走一名伊格特族嬰兒,為後續劇情發展埋下伏筆。
而宋仲基則飾演同樣身為伊格特族的銀蟾,他是新時族派出的由秋瓷炫扮演的使者阿紗婫和一名尼安塔族男子的孩子,後被阿紗婫帶至伊亞勒克。從小與瓦韓族生活在一起的銀蟾始終記得母親臨終前的遺言,雖然與這裡的人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但無時無刻不在等待離開這裡的時機。無論是對馬的馴化,還是經常出現的夢境,他體內蘊蓄著神秘而強大的力量正在引導他走出這裡。
同時,隨著新時族對伊亞勒克的開拓,一場文明對蠻荒發起的浩劫也在第二集結尾處發生。以幾大主要人物為代表的部落由此關聯在一起,故事的序幕就此正式拉開。
雖然重在鋪陳背景,但前兩集的劇情節奏整體緩慢,有些橋段為了撐時長而顯得有些拖沓。程式化的劇情和人物設定,確實並沒有帶來太多驚喜,也難怪首播口碑不佳。
從主演到配角,該劇不僅演員陣容強大,其他主創也都是韓國業內的佼佼者。金牌導演金元錫曾執導過《我的大叔》《信號》《未生》等高質量韓劇,編劇金英賢也曾創作過《樹大根深》《大長今》等歷史大劇,強強聯合有為該劇保駕護航之意。
為了讓觀眾對這個完全原創的故事有一定的預先了解,該劇於5月26日率先播出了一篇幕後特輯作為先導片。特輯主要採訪了兩位編劇和幾大主創演員,從各自不同的視角為觀眾預熱解讀了可能會遇到的認知盲點。值得一提的是編劇還特意請來首爾大學語言學家為該劇創造了一門語言,讓我們看到了致敬《魔戒》的用心。
但創作人員不知可有意識到一點——宏大背景並不等於史詩巨作。要想成就一部史詩經典,劇作、拍攝、後期製作等每個環節都需要精雕細刻。
從目前播出的兩集來看,置景、燈光、服化道及CG特效等技術層面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質疑。
主演宋仲基的人物造型感就與其早先作品《狼少年》的相似度頗高,除了用顏值駕馭起死亡芭比粉和髮型離子燙實現了步驚雲同款泡麵頭外,其他造型和動作設計的整體觀感與狼少年如出一轍。他本人在特輯中也提到了這一點。
另外,該劇人物造型也在很多地方有參考(抄襲or致敬?)《權遊》之疑,雖然現在還沒有看到片方的相關回應,但如此相似的造型著實讓人有種買家秀的既視感。
近年來,韓國影視工業化程度不斷提升,這部耗資不菲的巨作也打出了「電影級」製作的口號,但8個月的全人工置景卻還是讓人想不明白巨資到底流向了哪裡。精良的工業製作是讓觀眾相信故事設定並走入劇情,但現在的情感總是停留在被戳眼的不倫不類的畫面上,想不跳戲都很難。
「情節越是虛構,細節越要真實」,這是好萊塢製片的一大準則。對比同類題材作品,如魔幻的《權遊》實則有大量寫實性表達,置景、造型、布光,甚至是巨龍、夜王等魔幻場景的展現,所有的細節都會讓人相信這樣一個世界的存在。再加上劇集對權力追逐的展現,讓人看後既有視覺快感又有表達內容上的思考。
《魔戒》《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盜》《權力的遊戲》……為何魔幻故事總能令人心馳神往?在這種寓言式的場域中,我們到底是在看超現實的奇觀想像,還是看特殊境遇下對個體意義的追問?
這些不同的平行世界有的在探討正義與邪惡,有的在講述權力和欲望,有的則單純在講述英雄少年成長史。《阿斯達年代記》呈現的則是在「國家」誕生以先,人類原始時期部落之間的權力鬥爭,進而試圖探討個體自我意識的覺醒。
據悉,該劇將分為三季播出。希望單集70分鐘時長、共18集的《阿斯達年代記》既能把故事講圓,也能把握好每集敘事的節奏,呼喚後續播出的內容可以真正帶來史詩感,而不是變成一部走韓劇慣常套路的遠古偶像劇。
作者丨會做夢的人
編輯丨遠古物種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
【版權聲明】標註「原創」的文章系影劇頭版獨家稿件,影劇頭版保留所有版權;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如需了解轉載及合作事宜請添加微18511446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