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綜藝《尹食堂》截圖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 陳文 金惠真】「在中國綜藝節目多次被質疑『抄襲』後,韓國終於『放大招』了。」據韓國YTN電視臺31日報導,由韓國國民之黨議員李東燮提出的《文化內容產業針型閥修訂案》和《音樂產業振興法修訂案》30日在國會獲得通過。報導稱,國外電視臺頻繁抄襲韓國綜藝節目,對此韓國製作方卻幾乎束手無策。該法案的出臺是為保護韓國電視節目和音樂產品等的智慧財產權,並「點名」是對中國「山寨綜藝」的「狠招」。
韓媒稱「限韓令」後抄襲猛增
YTN電視臺稱,相關法案將從今年7月30日開始實行。屆時,為杜絕國外繼續抄襲韓國文化產品,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可依據該法律,向外交部等其他中央行政機關提出協助要求,進行跨部門協同合作。韓國news1通訊社表示,這兩部法案是因「薩德」引起的中國「限韓令」導致的,由於中國限制引進韓國電視劇,盜版情況較嚴重,韓國政府因外交問題無法出面解決,文化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的公司因無法承受國際訴訟費和漫長的時間,造成一定經濟損失。李東燮表示,「中國正在(文化產品和音樂知財產權上)積累經驗,追趕著韓國」,希望通過這次的法案,以多部門協作方式解決問題。
據了解,這次法案是韓國近期一系列實施的文化產品保護措施之一。韓國《體育京鄉》此前報導稱,李東燮還曾提出過《遊戲產業振興法修訂案》,已從2017年6月開始實施,而該法案也劍指中國,旨在防止來自中國黑客輔助軟體襲擊韓國遊戲市場。
多個爆款綜藝被韓媒點名「抄襲」
2012年底,湖南衛視買入韓國MBC電視臺《我是歌手》的版權,這款音樂綜藝很快成為了國產音樂綜藝的一張王牌。此後浙江衛視和湖南衛視又分別從韓國購入《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兒》等節目的製作版權,節目都大獲成功,每次高達幾千萬的版權費用也讓韓國電視臺嘗到甜頭。曾有傳言稱,《奔跑吧兄弟》第一季的版權費用就可填補韓國SBS電視臺的全部債務。
被質疑「借鑑」的中國綜藝表(圖片來源:李東燮議員室)
但從2016年開始,廣電總局發布《關於大力推動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工作的通知》,明確限制了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的數量,韓國質疑中國綜藝抄襲因此開始大量出現。MBC在節目中公開指責上海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抄襲《無限挑戰》。湖南衛視另一檔星素搭配類音樂節目《我想和你唱》則涉嫌抄襲SBS的《Fantastic Duo》,其中的節目創意、舞美造型以及部分素人的人設都被質疑與韓版完全相同。最具代表性的質疑還有湖南衛視《嚮往的生活》和《中餐廳》,兩款綜藝被質疑「借鑑」了韓國知名製作人羅英石打造的韓國人氣綜藝《三時三餐》和《尹食堂》。
韓國《文化日報》介紹稱,2017年3月開始播出的真人秀《尹食堂》由韓國著名女演員尹汝貞在國外開韓餐廳,給觀眾呈現她在運營餐廳過程中發生的有趣故事。2014年10月開始播出的真人秀《三時三餐》則講述3名演員在農村田野過上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生活中,發生的有趣又別樣的故事,開啟韓國「治癒類」綜藝節目的先河,每季播出的《三時三餐》都因超高收視率和節目影響力已成為Tvn電視臺的招牌綜藝節目。韓國JTBC 電視臺在2017年6月開始播出的《孝利的民宿》則以韓國巨星李孝利夫婦在自家運營民宿為主題。《文化日報》還指稱,目前在愛奇藝網上熱播的《偶像練習生》,是抄襲韓國M.net電視臺熱門綜藝節目《produce101》。
中國有漏洞,韓國較敏感
對於此次韓方放出大招,有國內綜藝評論人認為,此舉對於中國綜藝的影響短時間內可能不會顯現,但應該將產生長遠影響。尤其在綜藝節目上,「抄襲」與「借鑑」難以界定,即使是「借鑑」別國綜藝,也要迅速將綜藝節目的創意本土化,才能讓節目取得成功,而加強國產綜藝原創力,才是推動國產綜藝良性發展的根本之道。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3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近年來,中國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關注度和力度都有明顯加強,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群體的智慧財產權付費意識也在增強,但智慧財產權上的「過度挪用」情況確實還是存在。張頤武表示,中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的法律框架已經較為完善,但在具體執行上還有改進空間。
張頤武認為,韓國通常認為其文化創業產業比中國更加成熟,而隨著中國在這一領域呈現出趕超態勢,甚至開始影響全球娛樂業格局,自然會引起韓方對智慧財產權領域更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