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做一個電影給你拍。」
剛認識不久,張國榮就對寧靜許諾。
在電影籌備會議上,寧靜推門進來,哥哥立刻就笑了,拉著她的胳膊到處跟人介紹:
「這就是我的女主角,漂亮吧!」
只可惜,哥哥沒能把電影拍完,寧靜也沒能送哥哥最後一程。
從《乘風破浪的姐姐》官宣以來,我就想寫寧靜了,但寫來寫去,全都是「美」、「敢」、「真」。
毫無疑問,寧靜是符合時代審美的,但我更想看到她藏起來的那些脆弱與敏感。
因為我相信,每個帶刺的人,都有你意想不到的溫柔。
01
寧靜,一點都不寧靜。
自打出生起,她的骨子裡就透著貴州大山裡的野性。
童年時期,父母就總是打架,還總是打她。
可寧靜不服輸,父母打了她,她就去打別人。
弟弟不聽話,就吊起來打;弟弟被欺負,就衝到學校,把全班同學都揍一頓。
我們常說:人越沒有什麼,就越想要什麼。
小時候的寧靜就暗暗發誓:
「我長大了一定要組建個家庭,生一個孩子,告訴你們孩子應該這麼養!」
在被李靜採訪時,寧靜坦誠說到:
年輕時候,曾經向很多戀愛對象提出過想要結婚,可那些自認為了解她的男人總覺得她這種大大咧咧、脾氣又大的女人並不適合結婚。
寧靜解釋說自己其實是個很傳統的女人,但那些男人都不信,結果竟然是一個外國人信了,而且真娶了她。
這個人就是保羅。
1996年,兩人因拍攝《紅河谷》而相識,隨後寧靜嫁到美國,並生下兒子雷納。
最後,兩人還是因為聚少離多及文化差異等原因離婚了。
但分開後的兩人,還是記著彼此的好。
寧靜在節目裡誇保羅是個非常非常非常好的人,連用了好幾個非常;
而保羅也時常問寧靜:「要不要再嫁我一次。」
或許寧靜骨子裡的傳統,不易被外人看到的煲湯、做家務、照顧孩子都被保羅看在了眼裡,所以才更知道她的好。
年輕時候,寧靜一直執著於結婚,幾乎到了「只要有人娶,我就肯嫁」的地步。
後來回憶起求婚的片段,她腦海中縈繞的話不是「我愛你」,而是「終於有人願意娶我了」。
離婚後,她又談過很多次戀愛,但卻沒有那麼渴望婚姻了。
某一天,兒子問她:「結婚是什麼感覺?」
她拿過兒子的ipod,刪光了所有的歌,只留一首,設成無限循環播放,直到電池用完。
這樣的描述,真實又犀利,卻也透露出不得不接受的無奈。
02
寧靜,其實特別寧靜。
她在採訪中說:自己看似大大咧咧,實則並不。
事實上,她是一個很能感受別人情緒、心思細膩的人。
她甚至看不下去瓊瑤的書,不是因為不好,而是因為太細膩,那種細膩是敏感的她無法承受的。
《浪姐》剛開播時,寧靜的表現很「直接」,懟節目組、懟評委、懟工作人員,似乎什麼都不在乎。
可越看節目,你越能發現:她不是對別人的好、自己的「不好」沒有察覺的人。
其他姐姐上臺時,寧靜總是酷酷地坐著,卻時常為表演流淚。
她拒絕聽差評,知道「節目播出就是定局,看就是徒添煩惱」,下一秒又說出真相:「做藝人做歌手的都是脆弱的,說自己堅強都騙人的。」
第三次公演選人時,寧靜為團隊表演效果,放棄上期隊友鄭希怡,選擇更有實力的王霏霏。回到宿舍,姐姐們圍著火鍋說笑,寧靜卻木著臉發呆。
直到鄭希怡要換宿舍,她追出去攬著對方:「我覺得我自己很過分。」她在屋簷下很認真地懇求,「如果我還有機會留下來的話,我希望你能給我一次機會。」
對於寧靜來說,敏感的內心給她帶來很多收穫。
一個演員想要有靈氣,就必須內心足夠敏感,能體會不同人物的情感起伏。
沒有接受過科班教育的寧靜,正是一個靈氣四溢,全靠感受的女演員。
這些感覺上的收穫,為她贏回了一座座獎盃。
但是,在演戲以外的生活裡,這樣敏感的內心,也給她很多傷害。
在微博輸入「討厭」,自動關聯的前10個詞裡,有3個是姐姐的名字:萬茜、藍盈瑩、寧靜。
被理智和情感交替支配,她呈現左右搖擺,前後矛盾的狀態。
她說參加綜藝是「勇夫無謀」,卻接二連三地參加真人秀;
她說不想看差評,又坦白「有些罵的還可以」;
當年在花少,她嘴上也總是說:「我不去」、「我不玩」、「我不參加」,結果去了、玩了、集體活動全都參加了。
喜歡的人說她真實,是口嫌體正直的可愛,不喜歡的人說她「單純是戲精上頭」。
一體兩面的寧靜,矛盾又對立的性格,讓她有一種豐富又迷人的魅力,卻也一直在被喜歡和被討厭的邊緣遊移。
03
集兩種對立矛盾性格於一身,是因為誰都希望自己很強大,同時誰也都有傷心和脆弱的地方。
而寧靜的可貴之處,是能夠駕馭這兩種性格。她不會給自己固定人設,更不會擰巴。
面對感情,她很悲觀。
她說:「如果毫不懷疑去相信一個人,要麼得到的是一生的知己,要麼就是一生的教訓。」
然而,她不會把自己包裹起來、保護起來,而是不斷去戀愛、去體會。她說:「哪怕結婚十次離婚十次也不怕,喜歡就在一起,不喜歡就分開。」
因為她明白:比結婚、比愛情更重要的,是自己。
面對反對和評判,她總是很激進地回應。
得知在節目裡要被打分,她說:如果是以前,自己是要發火的。
下一秒又說:「籤合約了,我已經長大了。」
這種態度,不是妥協,而是「無所謂了」的氣定神閒。
第一期節目裡,她還有所防禦,懷疑地問有什麼好哭的。
結果,感受到隊友釋放的溫暖後,她也變得柔軟起來,在第二期就哭上熱搜。
她把自己毫不留情的剖開來看,說自己的三觀漸漸有了移位:
但我並不覺得這是三觀移位,而是她本來就是一個敏感、柔軟的人。
她看似不易接近,但其實為自己、為別人留著一扇窗口,適當的時候被人推開,就會豁然開朗。
囂張是她,怯懦也是她;
混不吝的是她,平和的也是她;
反叛的是她,聽話的也是她。
就像「魔丸」終究會長大一樣,當一個反骨仔開始不叛逆,她就真的活開了。
寫給閨蜜:
資深娛記黃佟佟曾說:
「人們對明星的生活際遇感興趣,是因為她們的生活,始終在和我們的生活互相映照。」
姐姐們身上的力量感和自在感讓人羨慕,但也別怕她們身上的脆弱和怯懦。
正視它,就是最大的勇敢,也是最大的進步。
當你在生活和感情中感到脆弱和無能為力的時候,恰恰是解決問題的時候。如果你需要,可以私信我,免費進行一次專業諮詢,我會陪著你,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