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鬼音樂先驅人物、牙買加傳奇歌手圖茨希伯特去世,享年77歲。
希伯特是牙買加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之一,他曾在1960年代以諸如《Bam Bam》等歌曲使雷鬼音樂流行,他在1968年的歌曲《雷鬼傳奇》(Do The Reggay)被廣泛認為是雷鬼音樂的起源。
當地時間周五,希伯特的家人說他去世了。病因尚未透露,但他最近因疑似感染冠狀病毒昏迷被送往醫院。
1942年12月,希伯特在牙買加首都金斯頓以西約30英裡的小鎮梅彭(May Pen)出生。
他是家裡七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小時候,他在福音學校裡唱歌,並在那時立志成為一名歌手。
然而,當他八歲時,母親去世,三年後父親去世。十幾歲的希伯特不得不移居金斯敦(Kingston),與哥哥約翰住在一起,並在一家理髮店找到了工作。
在那裡,他與歌手傑裡·馬蒂亞斯(Jerry Matthius)和羅利·戈登(Raleigh Gordon)建立了友誼,並組成了Maytals樂隊。
1962年,牙買加從英國獲得獨立,知名唱片製作人克萊門特·考克森·多德(Clement Coxsone Dodd)發現了他們,在考克森的幫助下,接下來的十年中,他們發行了包括《Fever》《Bam Bam》《Sweet and Dandy》等一系列熱門單曲。
但是在1967年,希伯特因大麻而被捕,樂隊發展遇阻。不過在監獄服刑的經歷,也為他最著名的歌曲之一《54-46 That's My Number 》提供了靈感。
出獄後,歌曲《雷鬼傳奇》(Do The Reggay)誕生,雷鬼音樂也隨之在世界範圍內流行。
1970年,Maytals樂隊的歌曲《Monkey Man》在英國獲得熱播。
1972年,希伯特(Hibbert)出現在牙買加最具影響力的電影《更難的他們來了》(The Harder them Come,1972年)中,影片的配樂中播放了Maytals樂隊的歌曲《 Pressure Drop》,這使許多美國歌迷迷上了雷鬼舞,後來被老牌時尚音樂雜誌《Clash》收錄,鞏固了樂隊在英國的聲譽。
而且也因為電影進入國際市場,雷鬼音樂宣告正式走向世界。
1980年,樂隊在倫敦的演唱會被製成黑膠唱片發行,並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2004年,專輯《True Love》問世,反響熱烈,希伯特亦因此榮獲2005年的葛萊美獎。
2013年5月,希伯特在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的River Rock音樂節上的一場表演中被投擲的酒瓶砸中,導致頭部受傷,直到2016年才復出。
砸他的是一名19歲的男孩,在後來的回憶中,希伯特稱這次事件使他「極度焦慮,記憶力減退,頭痛,頭暈,最令人遺憾的是,害怕人群和表演」。
但是,他要求這名19歲的男孩輕判。他在給法官的信中寫道:「他是一個年輕人,我已經聽說了在監獄中的年輕人的情況。」「知道這個年輕人將面對這個前景,我自己的痛苦和苦難就會大大增加。」
隨後的幾年中,希伯特幾乎每天都在自己的家庭錄音室中錄音,最近發行了他的最後一張專輯《變得艱難》。
今年8月,希伯特因疑似感染冠狀病毒昏迷被送往醫院,期間,《滾石》雜誌曾報導稱其身體狀況「出現好轉跡象」,但在當地時間周五,希伯特的家人宣告,這位傳奇歌手去世了。
據多家媒體報導,從出道至今,無論是作為歌手的希伯特,還是其樂隊Maytals,他們的「長壽」(樂隊存在時間之長,演繹時間之長)都使很多音樂人倍受啟發。
「他聲音中的力量超出了我見過的任何人。」 「而且他經歷了牙買加各代音樂的發展歷程。他一開始就處在最前沿,現在已經處在最前沿。那真是不可思議?」甲殼蟲樂隊鼓手林戈·斯塔爾(Ringo Starr)的兒子、英國知名搖滾音樂鼓手扎克·斯塔基(Zak Starkey)如是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