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聲圈是從入社會第一部廣播劇《何以笙簫默》開始的,那時配音技術沒有現在完善,但浙江音樂調頻Amy劇場陪我走過了那段相對難熬的菜鳥時光,所以以致如今哪怕我聽了更多優秀的作品,它在我心中的分量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到後來的《繼青春》,真的非常非常依賴他們治癒的聲音在每一個獨自垂淚的夜晚的守候,伴隨我入眠。
後來,慢慢我習慣了職場的超負荷生活,也漸漸習慣了各種人情交往,越來越充實的生活讓我戒掉了通宵聽劇入眠的習慣,斷層好幾年,一次偶爾的路過,聽到一新人實習生一如我當年,正一個相對悠閒的午後戴上一副耳機,伏在辦公桌案上,我突然想起了六七年前的自己,也有過這樣的畫面吧,我沒忍打擾她,難得屬於她的時光。
當天下午,在茶室,我又看到了她,其實我對剛見過一兩面的人沒有什麼印象,天生臉盲,但我記住了她的背影和髮型,這次我看到了她的正臉,很青澀很學生氣,連我多瞧兩眼都有點小臉紅的清秀小姑娘,我特意等了等她,最後還是把心裡想問的脫口而出,她有些拘謹,很不好意思的說:聽廣播劇。那一瞬間,我有一種時光倒流的即視感,我隨口問了句:什麼作品?她說:《魔道》,我當時其實沒聽清,但我回到辦公室,特意循著記憶找土豆網那個主播的主頁,結果無法訪問了,試著各種方法找主播博客,依稀記得主播在博客上也有分享,結果那些廣播劇沒了,主播也久未更新,頓覺時光荏苒,屬於我的青春記憶已經在一點點遠離了。那時我還單身,也沒想成家,那一刻突然冒出來這種想法,想想以後了。
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心理,可能想找回一點年少時的自己,於是,憑著那女生的發音,找了《魔道》,通過刷選,最後尋根到貓耳FM,《魔道》,《撒野第一季》《撒野第二季》……《默讀》《破雲》,甚至到小女生喜歡的《我磕了對家x和我的CP》,《彼得潘與辛德瑞拉》《碎玉投珠》等等
可能成年人的世界不簡單,需要一點點糖分來補充一下,撫慰下我們內心。突然我又感覺我找回了從前的自己,有了自己的小時光,開始熱愛生活,有了些小期待
兩年後,我有了自己的家庭,並且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我依然保持一顆嗑糖的心。
願在這城市忙忙碌碌的你,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