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浪費了伯德小姐+小丑女的《瑪麗女王》

2021-02-08 娛理

今年北美頒獎季的電影,主打雙女主or女人戲的作品基本上都擺出了「撕X」的氣勢。

但相比起在表演類獎項上很有希望的《寵兒》來說,西爾莎·羅南和瑪格特·羅比的《瑪麗女王》就有點...不是一般的弱了。

儘管在月初小範圍上映時拿下了首周單館5萬美金的好成績,但口碑一步步陷落也是無法避免的。


之前在測評熱門《寵兒》的時候,我們就說過,那是一部很弱雞的宮鬥撕X大戲,主要的看點都在女主角奧利維亞·科爾曼、蕾切爾·薇茲和艾瑪·斯通三人身上。(戳右可看→這部電影解決了魏瓔珞不能和富察皇后在一起的難題)

相比起這三位而言,西爾莎·羅南和瑪格特·羅比無論是資歷還是演技都有可上升的空間。


和《寵兒》一樣,《瑪麗女王》也以真實歷史為背景。它聚焦的是英國歷史甚至是世界王朝史上赫赫有名的一樁冤家——

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瑪格特·羅比 飾)和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西爾莎·羅南 飾)的愛恨情仇。

由於影片是根據當代同名傳記小說而改編,並採用了拍「正劇」的嚴肅手法來呈現,這對於不了解英格蘭都鐸王朝和蘇格蘭斯圖亞特王朝歷史的觀眾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也就是說這部電影先天就把不太懂英國歷史的觀眾給排開了。其次則是它的「嚴肅」手法在真正了解這段歷史的觀眾眼中又特別不值得一提。

尤其是從前期劇照和預告開始,和以往伊莉莎白女王同類題材電影相比,它的簡約風服化道風格已經落了下風,還得到了一個「窮X電影」的稱號。


西爾莎·羅南的瑪麗女王

so,讓我們先從這段故事發生的背景,以及電影中展現的相關情節開始說起——(開始有劇透了

瑪格特·羅比飾演的伊莉莎白一世是都驛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信奉新教,不孕,終身未嫁也沒有子嗣,故而得了個外號叫「童貞女王」。

西爾莎·羅南飾演的瑪麗一世是蘇格蘭斯圖亞特王朝國王詹姆斯五世的合法獨生女,信仰天主教,出生六天後即位為蘇格蘭女王。

這位蘇格蘭的瑪麗女王還有位表親也叫瑪麗,也就是英格蘭的瑪麗一世,她和伊莉莎白一世是同父異母的姐妹。

按照英國的這段歷史顯示,這兩個瑪麗都幹不過一個從小被囚禁不被待見的伊莉莎白。

瑪格特·羅比的伊莉莎白一世

因為有親戚關係,所以瑪麗女王剛生下來還沒滿周歲,隔壁荒唐的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就開始安排英蘇兩國籤訂《格林尼治條約》,宣布結成聯盟,並約定瑪麗女王將來會嫁給英格蘭王子愛德華六世。

但人算不如天算,亨利八世想得美,蘇格蘭教會拒絕得也快。

混不吝的亨利八世一不開心,就開始對蘇格蘭開戰了,還派出了得力幹將薩默塞特公爵,讓他率領軍隊攻打愛丁堡,試圖抓住瑪麗女王。

那時才剛長到5歲的瑪麗先被藏到了斯特靈城堡的密室,後來又被匆匆帶到法國,在那裡與3歲的法國王子弗朗索瓦訂婚。


瑪麗女王的媽媽留在蘇格蘭攝政,瑪麗本人在法國吃香的喝辣的。

特別是在成為法國王后之後,瑪麗更是過了一段還算開心的生活,比因為母親被判處死罪,被英國天主教會認定為是私生女的伊莉莎白一世不知道享福到哪裡去了。

只是可惜富朗索瓦英年早逝,根深蒂固的美第奇家族出身的法國皇太后十分看不上瑪麗。

這使得瑪麗女王不得不在1560年返回蘇格蘭親政,兩位女王的交惡從此開始——因為瑪麗總是對外宣稱她才是正統的英格蘭王位的繼承者。


此時,伊莉莎白一世的前任,英格蘭的瑪麗一世(千萬要和我們影片的主角瑪麗女王區分開來)已於1558年去世,根據英國當時的律法,伊莉莎白一世即位。

不同於信仰天主教的姐姐,伊莉莎白一世篤信新教(因為亨利八世和伊莉莎白母親安妮結婚時採用的是新教形式,所以伊莉莎白自動皈依新教),在天主教是公認唯一宗教的情況下,伊莉莎白被歐洲各國以及羅馬教會視為異端。

這其中也有義憤填膺的蘇格蘭瑪麗女王。身為天主教忠實教眾的瑪麗女王拒絕承認伊莉莎白一世的女王地位,並對外宣稱自己才擁有合法繼承權。

瑪麗女王這波兒借著歐洲各國和羅馬教廷對異教徒的厭惡與恐懼的挑釁,為自己日後的悲慘下場埋下了禍根。


雖然瑪麗女王一直都在暗戳戳地懟伊莉莎白一世,但兩國表面上還是交好的,畢竟是有表親關係的嘛。

但1565年時,瑪麗女王不顧伊莉莎白一世的反對,執意與臣子亨利·斯圖亞特(傑克·勞登 飾)結婚,並在婚後不顧詔令把丈夫留在了英格蘭...

這下可把伊莉莎白一世氣得不行,交惡事件開始升級。


傑克·勞登和西爾莎·羅南

在生下繼承人詹姆斯六世後,瑪麗女王幹出了一系列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開始被自己的蘇格蘭人民所反對,不得不逃亡英格蘭。

伊莉莎白一世表示願意提供庇護,並將瑪麗留在了英格蘭,但因政治上的考量,伊莉莎白一世將瑪麗囚禁了起來。

在經過多年的囚禁生活後,伊莉莎白一世禁不住權臣們的唆使,又擔憂於境內外羅馬天主教徒將瑪麗視為比她自己更有資格繼承王位的狂熱,以及多年來兩個女人之間的妒忌,猜疑和競爭,最終狠下心來以叛國罪將瑪麗送上了斷頭臺。

整部《瑪麗女王》的故事正是瑪麗女王從法國回歸蘇格蘭到被斬頭這段期間的故事。



上文敘述的這段歷史故事,聽起來是不是挺帶感的?兩個女王之間的爭鬥,充滿了悲情和虛偽,信仰和權威...

可是呢,導演喬西·洛克偏偏把整部電影拍得十分沒有意思,平淡又乏味,白白浪費了這些還算優秀又好看的年輕演員。

作為英國史上最神秘的兩位女王,能夠經得起查證的歷史記載也不是很多。所以大眾對她們可不是一般得有興趣,光是看看英劇,英國電影的相關作品量就能知道。

在這個年底院線競爭激烈的時期,觀眾們期待的應該是能夠看到對王室陰謀更加戲劇性的描繪,而不是滿眼都帶著女權意味實則仍是被男性人物主導並推動劇情發展的陳詞濫調。


喬·阿爾文飾演伊莉莎白的謀臣

史料的缺失明明可以給創造者巨大的空間去想像和創作,尤其是這還是兩個國家的女王,兩個表親姐妹之間的撕X大戲,怎麼能如此草率又禁錮呢?

畢竟這倆都不是普通的女人,她們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智慧,有屬於女人的私情對壘,更有其背後所牽扯的國家和宗教勢力的角逐。

這種二元對立的張力卻在電影裡絲毫不見,感覺導演就僅僅只是使用了平行蒙太奇拍攝了兩個國家兩個女王的兩個故事。

而且還是完全按照她知道的,大家都知道的歷史順了一下劇情,完全摒棄了充裕的想像力空間,僅僅只是借鑑了傳記小說裡的主要情節,完全沒有延展史料的細節。

老實說,真的有夠無聊的,枉費了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


尤其是,這部電影還是一部女導演的作品,就...更讓人生氣了。

首先是為了迎合這兩年盛行的MeToo運動,反抗權力階層的男性至上主義,她把電影塑造成了一則女權寓言,但卻沒有將兩位女性主角合理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她們產生靈性的互動,這就是一種浪費。

其次,影片的大部分篇幅更是只放在了瑪麗女王的情史傳說上,活生生浪費了女王的這個設定,還讓整個影片流於平庸,失去重心,一個大好的創作機會就這樣沒了。

明明影片最具張力的點應是兩位女王的「不同」:這是兩位成長背景,宗教信仰,肩負責任,所處政治環境,心理狀態,甚至年級外貌都有巨大差別的女性。

她們就像硬幣的兩面,共同折射出了英國歷史的一段過去。


但這位導演呢?!

除了對因宗教信仰的差異導致的朝廷分歧有所呈現,其餘因素全都忽略不計,這就很容易讓人對於瑪麗女王為何混到如此結局而摸不著頭腦了。(在影院看完之後,大家基本上都有點懵。)


最後則是最讓人詬病的——

導演請來西爾莎·羅南和瑪格特·羅比兩位好萊塢實力女演員同場演出,本來所有人都期待她們有火花四濺的碰撞...結果這兩人全片同框也就幾分鐘。

歷史上直到瑪麗逃亡英格蘭後,兩位女王才見面(之前一直靠書信往來),但導演卻花了太多時間在瑪麗的蘇格蘭時期,似乎刻意避開了兩人交匯階段。

因為片名是《瑪麗女王》倒也好理解,但導演你倒是站出來啊,為什麼都犧牲了兩人交鋒的時刻了,你還是沒能講清楚導致瑪麗逃亡的蘇格蘭內部原因呢?!

儘管影片糟糕,但兩位女主角也盡職盡力地奉獻了出色的表演。

特別是瑪格特·羅比,她在有限的戲份裡犧牲了形象,把童貞女王難以言說的苦楚也傳達給了觀眾。

所以於演員,還是可以表揚一下的。其它的,就算了吧!


瑪格特·羅比的伊莉莎白一世

【本文由「玩兒電影」原創,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微信界面又改版了,

為了避免大家錯過我們的推送,

已經把微信更新為最新版的朋友,

可以考慮把我們公眾號設置星標哦。

先點擊公眾號頭像和名稱進入主頁。

然後按照如下操作就可以了。

沒有星標選項,

點擊【置頂公眾號】的選項,

效果是一樣的喲。

相關焦點

  • 我的伯德小姐
    伯德小姐穿著不出眾的衣服,淹沒在面擊的人群裡。大家都急著想知道當時在QQ群裡爆照的是誰,在微信上剛剛通過的妹子又是誰。而我和伯德小姐的面擊,則來源於一場誤會。當時拎著大包小包的我慶幸自己的宿舍就在樓梯口,轉頭看被現代電梯技術慣壞了的我爸,嘴裡一直嘟囔著說為什麼我的宿舍住頂樓。
  •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開獎 《伯德小姐》大獲全勝
    電影《伯德小姐》大獲全勝1905電影網訊 除了有一個絕佳的口碑之外,格蕾塔·葛韋格的導演處女作《伯德小姐》已經開始在頒獎季裡展現出了所向披靡之勢。近日,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開獎,《伯德小姐》大獲全勝,拿到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劇本等重要獎項,可謂是橫掃一片。 與此同時,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開還把《霓裳魅影》、年度黑馬《逃出絕命鎮》等影片放到了數個獎項的亞軍的位置。
  • 《伯德小姐》:中二病的青春
    《伯德小姐》剛剛上映,便在海外獲得了超高的評價,直到如今,其在爛番茄的專業口碑依然保持著99%的新鮮度。    本作的導演格蕾塔·葛韋格實際上在此之前是一名專注於小眾文藝片的女演員,代表作如都市小清新電影《弗蘭西斯·哈》。《伯德小姐》作為其處女作,便能獲得如此好的成績,一舉獲得第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這已經足以證明這位年輕導演的才華。
  • 《伯德小姐》每對父母都會面對青春期的孩子
    名字是伯德小姐自己取的。青春期最大的潛意識語言可能就是,leave me alone,「別管我!別管我!」一隻小鳥能給整個家庭掀起景濤海浪。電影bird lady故事的主角bird lady這隻小鳥給自己、家人留下了許多「傷心」的記憶,而那些「記憶」就像雨後的彩虹般美麗奪目。
  • 《伯德小姐》彆扭過後的真實人生
    《伯德小姐》的主角是一名沒錢也沒才的高三女生(瑟夏羅南飾),她跟母親(蘿莉麥卡佛飾)劍拔弩張的關係,是電影相當吸引人的部分。關於發生在高中青春期的故事,好多美劇都拍過,也都拍不完。所以又來一部《伯德小姐》,有比較成功嗎?《伯德小姐》的主角,就是自命為「伯德小姐」的高三女生,她就像是看多了美劇、洋片的高中題材,「深信」要在校園最後一年完成諸多轟轟烈烈的大事,像是:申請到名校離開家鄉去就讀、到紐約這個文化大染缸去闖一闖、認識男生談一場戀愛還要完成人生的第一次愛愛、當然也要參加社團留下美好的回憶。
  • 《伯德小姐》:羅南與甜茶的首次合作,成長並不意味著拋棄過去
    再比如當兩人在商場為伯德小姐挑選畢業禮服的時候,當聽到伯德小姐走路鞋底刮蹭地板的聲音時候,母親發問說:"你是有些累了嗎",伯德小姐回答:"你是想讓我好好走路就直接說,不要拐著彎說話!"對於故鄉——這個加州的普通小鎮,伯德小姐對此也非常不喜。
  • 《伯德小姐》:羅南與甜茶的首次合作,成長並不意味著拋棄過去
    這就是2017年的黑馬影片——《伯德小姐》。,去追求完全獨立、充分自由、更加廣闊的生活。,伯德小姐必須得偽裝自己的愛好、興趣以及出身。,大家有著不同的人生觀,喜好、興趣更是完全沒有交集。在家鄉生活、學習的這些年,伯德小姐一直渴望掙脫、逃離故鄉以及家庭對自己的束縛。之所以感受到的全是束縛,正是因為她對這個狀況下自己的不認可,她會因自己的出身而自卑,下意識地進行偽裝,認為自己應該完全成為一個更加優秀的人。
  • 《伯德小姐》:羅南與甜茶的首次合作,成長並不意味著放棄過去
    例如,一秒鐘,兩個人還在車裡談論他們都喜歡的音樂和故事,下一秒,他們會為一件小事爭吵,在不可調和的情況下,伯德小姐甚至打開車門直接從車上跳下。當伯德小姐想上紐約更好、學費更貴的大學,又不想在加州附近以農學為主修的大學讀書時,一方面,母親說伯德小姐對現狀不滿,另一方面,她也嘲笑她無論如何失敗了。
  • 從《伯德小姐》看懂導演格雷塔·葛韋格的獨特視角及對人性的思考
    《伯德小姐》影片以同名主角為核心,進而輻射出一張社會關係網,快言快語的母親和隱忍儒雅的父親,兩任天淵之別的男友,三觀極合的閨蜜隨著伯德小姐生活狀態的展現自然登場。主人公的豐富度藉助與她周圍直接對話的眾多人物,而這些人物也因和伯德小姐的互動關係而引發觀眾的共鳴和喜愛。
  • 從《伯德小姐》到《小婦人》,導演格蕾塔·葛韋格的「成長」
    從《伯德小姐》到《小婦人》,導演格蕾塔·葛韋格的「成長」 在近半年的推檔後,中國影迷終於在今年八月的七夕佳節裡迎來了格蕾塔所導演的新版《小婦人》。作為一名已經取得了諸多成就的演員,格蕾塔憑藉在2018年自編自導的電影《伯德小姐》又激起了業界新的浪花。今年與觀眾見面的這部《小婦人》改編自美國作家路易莎·梅·奧爾柯特的同名小說。
  • 《伯德小姐》叛逆女孩,終長成為自己的樣子
    作為同樣反映母女關係的電影,《伯德小姐》比《春潮》溫柔許多。《春潮》裡的母女,她們彼此的愛,凌冽,鋒利,以相互中傷的方式,相互折磨。女兒甚至無以解脫,用四十年的時間自我折磨,以達到對母親的報復和對抗。她們的愛和恨,彼此間已分不清楚。
  • 中國IPTV4K影院丨《伯德小姐》
    《伯德小姐》是由格蕾塔·葛韋格執導,西爾莎·羅南、勞裡·梅特卡夫、盧卡斯·赫奇斯、提莫西·查拉梅聯合主演的青春成長片。該片故事背景設定在2002年的加利福尼亞州,講述了叛逆少女克裡斯汀的青春期成長故事,難以和解的母女關係、苦澀的初戀、以及這座小城承載不下的宏大理想,似乎每個人的青春期都不會輕鬆度過。
  • 戲精電影鑑賞《伯德小姐》
    《伯德小姐》被稱為近20年來最佳的青春電影,這部由年僅35歲的女導演格蕾塔·葛韋格執導,年輕的94年妹子羅南主演,
  • █ ▌電影推薦 ▌█ 《伯德小姐》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很好看的美劇——《伯德小姐》。該片於2017年11月3日在北美上映。
  • 《伯德小姐》導演格蕾塔·葛韋格:我正處於快樂和震驚的頂峰
    同時,《伯德小姐》也拿到了最佳影片獎的提名。直到今天,34歲的葛韋格也一直是以演員的身份為人熟知。大部分情況下,她出演的都是喜劇。她說:「我喜極而泣,高興地尖叫起來。接著我沉浸在喜悅的情緒中。直到現在,我都沒從那份喜悅中走出來。一切都感覺太不真實。我現在仍舊處於快樂和震驚的頂峰。」對於葛韋格和《伯德小姐》而言,奧斯卡的提名都是莫大的榮耀。
  • 《伯德小姐》如果這就是我最好的樣子呢?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伯德小姐》:一、我們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普通人《伯德小姐》應該算得上是17年必看影片了。我愛Lady Bird的特異獨行、自命不凡。伯德小姐出身於一個不算富裕的家庭,父親患有抑鬱症剛剛失業,母親一個人打兩份工,哥哥嫂子打著鼻釘唇釘找不到正經工作。而正值青春期的克裡斯汀滿腦子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總想當那個最特別的人。
  • 《伯德小姐》:青春不過是正式生活令人不悅的前奏
    這位少女,是十幾年前的我,是熱播劇《小歡喜》中的英子,也是「伯德小姐」。電影《伯德小姐》的故事發生在加州薩克拉門託(Sacramento),女主角原名克裡斯汀,卻給自己起名「lady bird」,怪異,不合時宜,所以總需要提醒人們別叫錯了。按照她父母的經濟條件,她原讀不起這所教會私立中學,但因為她哥哥在公立學校目睹一次鬥毆,出於恐懼,就把她送到這所都是富二代的中學裡。
  • 每日小眾文藝電影推薦:《伯德小姐》,叛逆之後才能成長
    伯德小姐,就是影片的女主角,她的本名叫做克裡斯汀,不過她卻稱自己為bird lady。影片的第一幕就很是「驚險」:伯德小姐和媽媽坐在一輛車上,兩個人因為選學校的事情吵了起來,女兒想去紐約大城市讀大學但是母親卻不贊成他這樣做。隨著爭吵越來越激烈,女主暴脾氣一上來,直接打開車門跳了出去。
  • 伯德小姐 | 她讓你看見了自己,還有那份「惡毒」的母愛
    在《伯德小姐》的節奏和細節把控上都足以見得導演的深厚功力。 故事時間設定在2002年,薩克拉門託市(導演的故鄉)。 故事的女主角是一名18歲的高三學生。 她不喜歡自己的名字,非要把克麗絲汀改成「伯德小姐」。 就像這個不知所云的名字一樣,伯德小姐正處在混亂的青春期。 她生在一個小地方,父母工薪階層,還有一個名校畢業卻在啃老的哥哥。 一家人住在普通民宅裡,家裡有輛代步老爺車。
  • 高分影片《伯德小姐》這是把誰的青春改編成了電影?
    想去一個離家很遠的地方,到了以後卻會想家影片《伯德小姐》提名了201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原創劇本,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電影不僅在業內好評如潮,也是很多觀眾的必看影片,有些人還沒有去看過這部影片,就被它的口碑所吸引,在電影上映一段時間後,始終保持爛番茄新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