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24000年無法定居,如今卻生機漸起,日本核災難有救了

2021-01-09 環球科學大觀

科學的眼光觀世界 富有的思維察明理

每當把「能源」和「車諾比」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時,人們都會聯想到1986年那場駭人聽聞的核災難。幾十年來,車諾比核災難的殘骸一直被世人所遺棄、遺忘,成為一片2000平方公裡的廢墟,人類在24000年裡都無法長期定居於此。不過,如今的車諾比正在悄悄轉變成一座龐大的可再生能源工廠…

在災難發生之初,當時面積高達75%的歐洲土地被核輻射汙染,足以見得其核汙染之強。儘管車諾比災難現場可能再也無法恢復成為曾經人口稠密的城鎮,且現在這塊土地還不能用於農業種植,但用於工業項目的可行性並不是不存在。

2016年,烏克蘭車諾比的工程技術人員在當年的反應堆上安置了一個防護拱頂,希望能夠罩住並徹底隔離30年前發生核洩漏事故的核電站反應堆。雖然拱頂不可能掩蓋所有受汙染的土地,但在這兩年裡已大大減少了反應堆附近的輻射量。根據官方數據,如今車諾比的輻射值已經降低到了之前1/10。

由於當地土地價格便宜,與電網接近,車諾比對投資者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目前烏克蘭已經收到了大約60個有興趣參與該地區未來太陽能發展的外國公司的建議。而此時此刻,車諾比人正在這片土地上建造一個巨大的太陽能工廠,為附近的居民提供可再生能源。

距離拱頂大約100米遠的地方,已經安裝了約3800個太陽能電池板,該發電廠將為當地電網提供一兆瓦的可再生能源。由於該地區土壤仍然嚴重汙染,所以太陽能電池板只能連接在混凝土基座上。承擔這一項目的烏克蘭和德國公司Solar Chernobyl宣稱,該項目將在未來幾周投入使用。

目前,這座可再生能源發電站將能夠滿足中等規模村莊的用電需求(約2000套公寓),而最終設計目標是生產目前供給電能的100倍。根據預測,這些太陽能裝置設施的成本大約100萬歐元(約合154萬美元),可在短短七年內收回成本。

經過漫長的疏散和清理,車諾比在災難30年後漸漸恢復了生機。如果這一做法確實可行,那極有可能成為日本福島核電站災難的標榜,供日本人學習借鑑。希望現代的車諾比能夠成為太陽能發電與清潔能源的代名詞,而不再是核災難…

相關焦點

  • 探討| 車諾比Vs福島事件,誰造成的核災難更大?
    HBO電視臺的新劇集《車諾比》將1986年震驚世界的車諾比核反應堆熔毀事故及其可怕後果戲劇化地呈現在我們眼前。25年後,日本東北部9.0級地震和隨後的海嘯引發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系統故障,上演了又一場讓世人震驚的核災難。這兩起事故都釋放了大量輻射,造成的影響同樣深遠和持久,但是,車諾比和福島的情況有沒有可比性?
  • 無法相信福島核禁區如今的樣子,核洩漏災難還在繼續嗎?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儘管距離2011年3月11日由海嘯引起的福島地震已經過去了5年,核洩漏造成的災難還在繼續,紅色禁區仍未解禁。
  • 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車諾比事件
    車諾比事件是一場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災難。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一點二十三分四十七秒,車諾比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核災難。一分鐘後,車諾比核電廠第二消防站接到火災警報,以為是一場普通的火災,於是派遣第一批消防員出動滅火。
  • 《車諾比核災難清掃者模擬器》實機演示 親歷車諾比事件
    開發商Live Motion Games在上周公開了新作《車諾比核災難清掃者模擬器》的Beta版實機演示,一起來看看這款以真實車諾比事件為背景的模擬遊戲。
  • 核災難後如何生存?車諾比的暗黑故事
    一部熱播劇《車諾比》讓全球觀眾重溫了那場災難。人們為蘇聯的錯誤,誰該為災難負責而爭論,甚至據說因為不滿這部英美製作的劇集抹黑蘇聯,俄羅斯一家電視臺正準備自己拍攝車諾比的電影。然而,無論是持何種意識形態或敘事立場,核災難後被裹進那場生存戰的人,他們的處境的確不太樂觀。
  • 車諾比的悲鳴:如何反思這2世紀最大的技術災難
    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了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車諾比事故等人類歷史上重大的事件。已出版的著作有:《戰爭的非女性面孔》、《最後一個證人》、《鋅皮娃娃兵》、《死亡的召喚》、《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等。2015年10月8日,因她對這個時代苦難與勇氣的寫作,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我們如何思考「核危機」?
  • 車諾比的悲鳴:如何反思這場20世紀最大的技術災難
    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了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車諾比事故等人類歷史上重大的事件。已出版的著作有:《戰爭的非女性面孔》、《最後一個證人》、《鋅皮娃娃兵》、《死亡的召喚》、《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等。2015年10月8日,因她對這個時代苦難與勇氣的寫作,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我們如何思考「核危機」?
  • 《車諾比核災難清掃者模擬器》真實機器演示體驗車諾比事件
    開發商Live Motion Games在上周公開了新作《車諾比核災難清掃者模擬器》的Beta版實機演示,一起來看看這款以真實車諾比事件為背景的模擬遊戲。根據官方介紹,在本款遊戲中並不存在什麼變異怪物,玩家們在遊戲中的任務是控制輻射、幫助當地的居民並與政府進行合作。
  • 史上最嚴重核災難《車諾比》事故,謊言下到底隱藏了什麼
    它就是同為HBO出品的《車諾比》。關心歷史和人類重大事件的小夥伴們,也一定聽過這起人類史上最嚴重的災難故事。HBO這部僅有5集的迷你劇,就真實還原了車諾比核災難事故。第一集的標題《1:23:45》,是這起事故起到重要作用科學家,2年後在家中自殺的時間。同時這個時間也幾乎是核災難發生的時間。
  • 新民環球丨車諾比,「鬼城」33年後重現生機?
    在車諾比核電站那場災難性的事故發生33年後,再提起這個名字,人們感受到的還是滿溢的恐懼、哀傷和無奈。車諾比在今天意味著什麼?那場災難後的許多年裡,傳說、歷史和真相互相交織。車諾比,成了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之一。但也有人試圖賦予這個了無生機的地方以新的可能。去年聖誕節,一張照片讓人們感到驚訝:車諾比旁邊的「鬼城」普裡皮亞季,居然出現了一棵聖誕樹。
  • 5部災難影視:從車諾比到首部新冠肺炎紀錄片
    小編覺得,比可怕災難更可怕的,是我們為下次災難的到來繼續埋下伏筆,而那句「人類從歷史中唯一學習到的,就是從來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似乎成了一句無法逃離的讖語。繼上期為大家推薦8本災難相關的書籍,再為大家推薦5部影視作品,不求幡然醒悟,但求同理之心。
  • HBO神劇《車諾比》 聚焦災難後的生死抉擇
    該劇根據歷史事實進行創作,關注33年前在車諾比發生的核洩漏災難。  真實再現「全球最大核事故」  這段時間,愛看美劇的朋友,多半被「權遊」傷透了心,多年等待,換來了一個欲哭無淚的爛尾結局。但這邊吐槽未罷,那邊悄然上映的一部五集新劇,成功轉移劇迷視線。它就是《車諾比》,HBO旗下的另一部爆款神片,上映首日豆瓣9.6,不出意外,將妥妥地提前拿下年度高分冠軍寶座。
  • 《車諾比》:面對災難,請保持冷靜
    《車諾比》海報發生於1986年的車諾比核電站的洩露事故,每個人多少都聽說過。一般而言展現這種群體災難事件,影視劇總是會塑造多條線索和人物,從不同視角反映事件全貌。除了事件的受害者,也會有更多自救成功或積極對他人施以援手的主人公,藉以從悲劇性的命題中提煉出積極價值——這是所有災難片的基本格局。
  • 車諾比災難,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什麼?
    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站的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車諾比災難的影響波及全世界,對野生動物、人類和環境造成了長期影響。 災難發生後,蘇聯政府對爆炸和隨後的火災釋放的大量輻射的危險,輕描淡寫,造成了廣泛的錯誤消息的傳播。世界的其他地方很快就發現了車諾比災難的嚴重性。
  • 豆瓣9.6,《車諾比》讓我們看到「核危機」仍未遠去
    那麼,車諾比成為了一個象徵,提醒著我們如何處理未知的恐懼。核輻射最恐怖的地方之一是它影響多久多深甚至無法被預知,面對這個未知不同的處理方式會帶來不同的結果。謊言、恐懼、逃避佔上風會如何,面對最殘酷的災難,人還能如何面對?我們如何思考「核危機」?究竟我們離核危機有多遠?
  • 車諾比再現輻射危機,當災難來臨,沒有人可以隔岸觀火
    車諾比很快成了全世界的噩夢,爆炸將放射性物質吹向1.5公裡高處,並迅速擴散,如今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是車諾比放射雲不曾到過的。災難釋放的輻射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為了阻止核洩漏進一步擴大,蘇聯動員了大量搶險者參加現場搶險工作,最終用一座水泥石棺將4號反應堆封存起來。一共有60萬蘇聯人獲得了車諾比事故搶險獎章與勳章。如果當時事故發生在其他國家,相信不會有如此強大的實力與魄力來解決問題。
  • 寶藏圖書館 | 車諾比,不只有謊言與真相
    》用極具震撼的畫面為我們再現了這場因人為事故所引發的巨大核災難,在這首由人性和謊言交織成的輓歌中,人類所展現的抗爭和勇氣顯得渺小而不堪一擊。毫無疑問,劇版《車諾比》是成功的。但是,影視劇之外,真實歷史帶給人們的痛楚並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失,那是廢土之上,幾十萬人民的血與火的哀歌。白俄羅斯著名記者阿列克謝耶維奇歷經數年尋訪事件倖存者,用他們的口述編寫了的《車諾比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這本書用樸實無華的文字,為我們展現了巨大災難之下眾生百態,;用最深刻的情感與回憶,為我們拼湊出了或許最接近事實的真相。
  • 綠色和平:日本福島核洩露誰來買單?
    大河原太太一直反對核電,「我的女兒剛好在車諾比核意外時出生。那時,在距離切爾諾貝爾8000公裡外的日本也探測到了輻射。真是嚇壞我了,而福島核電廠不過在我家的東邊的40公裡外,我真的是十分擔心。」大河原太太從前是一個反核人士,但為了照顧6個孩子,就放棄了反核。
  • 史上最重核難,歷史很近,記憶很遠:《車諾比:一部悲劇史》
    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一場災難就這樣悄無聲息卻又詭異的發生了。車諾比事故堪稱是一場核災難,在某種程度上上來說,可以與投在廣島長崎的兩枚原子彈相提並論,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並一直熱議至今。尤其是在日本的福島核電站再次發生核洩漏事故後,「核」安全又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核電技術」就像是一把達摩克裡斯之劍,始終懸停在人類的頭頂。因此來說,研究歷史,回顧歷史,以車諾比事件為戒,才能進行更深刻的思考,才能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 《車諾比》角色多有歷史原型
    其中的第三個天使,他吹響號角後,有一顆大星,像燈一樣燃燒著,從天上落下來。它落在河流上,讓水變得像苦艾一樣苦,很多人喝下這樣的水後都死了。這顆星名叫「苦艾」,「車諾比」在烏克蘭語中正是「苦艾」的意思。《聖經》當然不可能精確預言到幾千年後發生在蘇聯的這場核事故,這更像是誤譯導致的巧合。然而對於那場災難的親歷者來說,「車諾比」絲毫不亞於《聖經》裡的「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