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旋律 | 八零年代海外遊子心中的經典曲調

2021-01-10 澎湃新聞
青春的旋律 | 八零年代海外遊子心中的經典曲調

2021-01-07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小推薦——

《大海啊故鄉》和《回娘家》竟然是一位歌手唱的?!

作為第一批探索世界民族音樂的中國音樂人,朱明瑛堪稱是「技能點全滿」的十項全能演員,北舞畢業的舞蹈演員,因聲樂而成名,又在成名後出國學習了十幾種世界民族音樂和舞蹈動作,這樣的人生也太豐富了。

這期有一位來自中戲的學霸改編演唱《大海啊故鄉》,他能否得到見多識廣的朱明瑛前輩的好評呢?

1月8日20:45中國教育電視臺一頻道,

《青春的旋律》,我們不見不散!

八零年代海外遊子心中的經典曲調

它的原唱歌手故事有一籮筐

是兒歌也是遊子之歌?這首歌的定位很神奇

如果只聽第一句「小時候媽媽對我講」,或許會讓我們想起《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這首歌也的確入選了九年義務教育課本,成為小學生會唱的兒歌。然而繼續聽下去,淡淡的憂愁越來越濃,「走遍天涯海角,總在我的身旁」,原來大海承載著遊子對家鄉的思念,樸素的曲子竟是八零一代離家遊子心中念念不忘的曲調。這首歌就是1982年《大海在呼喚》中的插曲《大海啊故鄉》。

百變歌后竟是她

80年代就能在春晚上連唱三首《回娘家》《大海啊故鄉》《莫愁啊莫愁》一炮而紅,成為偶像。這位極具才華的藝術家扮演過非洲的少女、印度的舞娘、美麗的白人歌女,在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便穿上最時髦的演出服裝,在舞臺上完美再現外國民族歌舞。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她是當之無愧的唱跳偶像,她就是我們節目今天請到現場的嘉賓——朱明瑛老師。

昔有舞蹈演員跨界展歌喉

今有歌劇高材生挑戰老歌

本期節目的校園文藝輕騎兵是來自中央戲劇學院歌劇系的學生潘孟騏。因為潘同學所學的音樂是偏西方的,所以在演唱這首歌上會有一些困難。而朱明瑛老師也分享了自己首唱《大海啊故鄉》時的經歷。那時她還是個純粹的舞蹈演員,連《大海在呼喚》這部電影也沒看過,但聽作曲王立平鋼琴彈唱,她忽然就理解了這首歌的情緒,流下了眼淚。當時的她歌唱技巧並不熟練,但她帶著自己的理解、情緒、感受,走進錄音室,第一次和樂隊合作錄製歌曲。剛開始她甚至一邊唱一邊在抖,但後來進入到情境中,她整個人都放鬆了。

當演員如同當戰士 一天都不可以晚起

從專業的舞蹈演員到歌舞演員,從帶著中國傳統文藝走出去到學會了外國民族表演帶回來,朱明瑛終身都在保持學習的勁頭,也在保持著青春昂揚的狀態。她的秘訣就是保證三百六十五天都在練功,這樣人就不能再晚起。所以儘管演出結束往往在夜裡,但朱明瑛必須保證自己早晨不能睡太多的懶覺。早睡早起,規律作息,保持勤奮,一做就是一輩子。

當聽到潘孟騏同學說現在的大學生愛熬夜,作息不規律,朱明瑛老師殷切地囑咐他,一定要自律。當演員也就跟戰士一樣,站在舞臺上這是一個神聖的地方,而且不可以原諒自己,不可以放縱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演員才能保持這種長久的生存的狀態。

致敬信

我一直覺得音樂是最能直接喚起情緒、情感的藝術形式,這首歌從第一句旋律開始,就把我帶到了兒時的回憶,歡笑、嘻鬧,自己逐漸成長卻永在身邊的溫暖的家與故鄉。在歌曲創作之初,創作者也一定是懷著更為濃烈的對故土的思念與感激。在當時聽到這首歌的人,即使心中泛著淚去思念與期盼,或許在那一刻,在歌曲的共情裡就會覺得孤單不再。一首首這樣的歌曲的力量,必然促使了很多遠離故土的同胞回到家鄉建設祖國,讓我們如今的中國更為團結與堅強。向每一位創作出鼓舞人心的愛國作品的藝術家致敬。

東方歌舞團

東方歌舞團是在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的倡導關懷下,於1962年1月成立的文化部直屬歌舞團。把中國傳統民族民間歌舞藝術和表現現代中國人民生活的音樂舞蹈作品介紹給國內外觀眾,同時把外國健康優秀的歌舞藝術介紹給中國人民是中國東方歌舞團的主要任務。絢麗多姿、風格各異的中低頻音樂、舞蹈,通過藝術家們的精湛演技,展示出特有的神韻和風採,形成了東方歌舞團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

30多年來,歌舞團是足跡遍及祖國各地,並代表國家出訪過五大洲70多個國家及地區,為豐富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和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貢獻。我們所熟悉的王昆、李谷一、朱明瑛、成方圓都是東方歌舞團成員。

收看方式

電視端:

中國教育電視臺一頻道(CETV-1)2021年1月1日起周一至周六20:45,每天一集。

網絡端:

2021年1月1日起,通過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點擊專題連結:

http://www.centv.cn/z/379476/

每天一集同步觀看。

1月4日起,還可以通過「中國教育電視臺」在今日頭條、新華網、微博、央視頻、百家號、嗶哩嗶哩平臺的官方帳號進行觀看。

供稿:CETV影視劇與紀錄片中心

原標題:《青春的旋律 | 八零年代海外遊子心中的經典曲調》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從1978年到2018年,40年40首經典歌曲,動人旋律滌蕩著幸福和美好
    時光流轉,歲月如歌,從1978年到2018年,40年40首經典歌曲陪伴著我們一路走來。一曲曲動人的旋律刻上了40年的時光記憶,蕩漾在每個人的耳畔,在歲月長河中滌蕩著幸福和美好。改革開放也已經走過40年的風風雨雨,收音機也成了老古董,我們也很難再聽到老唱片機裡傳來的那充滿年代感的曲調和歌曲了!
  • 王耀慶東方衛視獻唱《故鄉的雲》替海外遊子表白思鄉愛國情
    1987年春晚,臺灣歌手費翔以一首《故鄉的雲》唱出了無數海外遊子渴望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強烈心聲,飽含深情的演唱叩擊著每一位中國人的心弦。而在今晚播出的東方衛視《向祖國致敬—上海人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文藝晚會》上,同樣來自寶島臺灣的實力派演員王耀慶,再度唱響這首《故鄉的雲》,替數不清的海外遊子們,抒發那「濃得化不開」的思鄉愛國情,為祖國慶生,向祖國致敬!
  • 「鄉音鄉韻」暖僑心 海外遊子「雲端」共享中國式新年音樂會
    在這場精心籌劃的音樂會中,越劇表演藝術家們完美演繹,將流傳千年的中國愛情故事新版《梁祝》搬上舞臺,把不一樣的越劇之美帶給遠在世界各地的海外浙江華僑華人和留學生。全球僑胞雲端共度新年。浙江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連小敏在音樂會伊始做了精彩致辭,他表示:「情系遊子心,天涯共此時」浙江關愛海外僑胞和留學生科學防疫專場直播活動之前已成功舉辦了12場,全網總點擊量突破5500萬 。
  • 回憶八零年代的一些經典電視劇,都很好看!
    轉眼的時間,回頭一看八零年代的人們都已經快四十歲的人了,但是在這個時候有很多經典的電視劇,不知道作為你們八零後有沒有觀賞過,如果沒有的話,今天就讓小編帶你們一起去觀看一下吧。十六歲的花季,其中在裡面最喜歡的就是他們的主題歌曲,雖然裡面寫的是八零年代的一個學校,即使放在現代的話也沒有這樣的一個水平,每一個故事都傳達著青春當中的自己,更何況在那個時候沒有像現在一樣,有網際網路手機,在小編認為一個那樣的情況下,人們都顯得非常的單純,更加的執著,可能現在有很多人都有一種這樣的感覺,覺得在過年的時候不像之前一樣熱鬧,可能就是因為現在網際網路太發達了,所有的一切都變得非常簡單
  • 青春的旋律 |令人聞之落淚的經典老歌 雙份懷舊加倍感動
    青春的旋律 |令人聞之落淚的經典老歌 雙份懷舊加倍感動 2021-01-03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思鄉曲調丨簫版《月夜愁》
    惆悵自惆悵,過後心中清淨明亮,與俗世無關。在臺語流行歌曲之中,有所謂的「四、月、望、雨」,指的便是〈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首臺語歌謠,這四首臺語歌謠在當初面世之時都曾造成一時轟動,甚至達到大街小巷人人傳唱的地步;即使時間已然經過數十年之久,它們仍然在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不時地被記憶著、歌詠著。
  • 經典永流傳——《我愛你,中國》
    這就是經典歌曲《我愛你,中國》!歌曲於誕生20世紀70年代末。當時有一部電影叫《海外赤子》,由著名影星陳衝主演。如今電影的故事情節早已被人們淡忘,但其中的一首插曲,卻是「經典永流傳」——這就是由著名詞作家瞿琮、著名作曲家鄭秋楓作詞作曲、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葉佩英演唱的《我愛你,中國》。時光走過40年,這首歌至今經久不衰。毫無懸念,它優美動聽、激蕩胸懷的旋律,將一直唱響在祖國大地!
  • 優美經典旋律撥動心靈之弦
    在不同年代、不同經歷的中國人心中,這些歌聲伴隨著一面面鮮紅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是刻印在心底的珍貴記憶。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那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
  • 我作曲的故事之《海外遊子吟》(過客詞)(合唱組曲)
    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黃輔棠合唱組曲《海外遊子吟》的創作,純屬偶然,或是天意。怎麼說呢?沒有詞就沒有曲。就從如何認識詞作者過客兄說起吧。十幾年前,鮑元愷教授向我推薦「愛樂人走四方」網站。不久後,我成為內中「愛樂人隨筆」BBS論壇常客。一次,讀到署名「過客」的帖子。內中引述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數語。
  • 青春的旋律 | 城南舊事裡的送別
    1月9日20:45中國教育電視臺一頻道,《青春的旋律》,我們不見不散!一邊相遇,一邊告別,一邊成長《城南舊事》是林海音先生在四十六歲左右寫的,是她的代表作。林海音先生的童年是較為坎坷的,她出生在日本大阪,三歲左右去了臺灣,五歲左右又回到了北平。
  • 在海外的遊子過年是什麼感覺過年不回家的你
    學校為春節做的精心布置(作者提供)如果問我,身在海外究竟是怎樣看待春節的?遠在異國他鄉,不管是海外留學的學子,還是工作在外的遊子,「常回家看看」都成為了一種奢望。或許,對於他們來說,春節這個節日更像是一種家的呼號,時時提醒著他們家的方向。儘管無法回家,但是春節時選擇和二三朋友小聚,與萬裡之外的家人來一次視頻,自己動起手來包頓餃子,最簡單卻也最溫情。對海外遊子來說,家其實就在他們心中。
  • 多少人,在經典旋律裡聽出了自己的故事
    隨著《搖滾莫扎特》《芝加哥》《貓》等一眾高質量海外音樂劇的引進,音樂劇在國內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
  • 長江 長城 黃山 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肖戰《我的中國心》
    「河山只在我夢裡,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我的中國心》是一首經典愛國歌曲,1982年創作於香港,黃霑寫詞,王福齡作曲,由香港歌手張明敏首唱。收錄在張明敏1983年發行的同名專輯《我的中國心》以及2005年發行的專輯《明敏龍情》中。
  • 雷佳 一曲《鄉愁》喚遊子
    專題 不一樣的鄉愁   編者:   「遊子你可記得土地的芳香,媽媽你可知道兒女的心腸」,一曲《鄉愁》在2015年的新春喚起遊子對故土的眷戀和對親人的惦念。於是,在這個草長鶯飛、萬物復甦的季節裡,人們再提「鄉愁」。當年,鄉愁是余光中詩歌的一嘆三疊;而今,鄉愁成為離家在外努力生存、追尋夢想的人心頭最柔軟的情思。
  • 八零年代的青春回憶,火遍全國的5款摩託車,個個面子十足
    八零年代人們的生活條件跟不上,購買能力有限,汽車的價格高買不起,這5款摩託車令人記憶猶新,它們是那代人的青春回憶,它們曾火遍全國,在當時能騎上這麼一輛摩託就是面子十足了,換到現在來看絲毫不比開上帕薩特這樣的中級轎車差。第一輛:五羊 125這款車出現的時間是在20世紀80年代,但在90年代,這款車的銷量仍然非常火爆。
  • 蔡依林《腦公》MV即將上線 致敬八零年代港片
    Jolin《腦公》MV邀請兩度獲得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像帶導演張時霖執導,以八零年代經典港片為拍攝靈感,復刻香港茶餐廳場景及港片造型,更把《賭神》、《與龍共舞》、《殭屍道長》、《無敵破壞王》等經典橋段重新翻玩精彩入鏡,力邀港片喜劇女神——吳君如跨刀飾演「姻緣女神」,與飾演茶餐廳老闆女兒的Jolin
  • 120首世界各國最經典老電影主題曲+插曲,追憶那段風華正茂的青春歲月,你都聽過哪幾首?
    滾動的老式放映機,黑白的電影屏幕,和那已經消逝的青春,都被我們存放在記憶的深處.有時我們依然會哼唱起那記憶中的曲調,也許只是零星片段,但依然會勾起我們內心深處的幸福回憶。輕輕哼出《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腦海裡便出現《冰山上的來客》中那段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
  • 著名琵琶演奏家塗善祥從藝50周年紀念音樂會特輯:琵琶旋舞 金鳳和鳴 贛江流韻 遊子鄉情
    著名作曲家努斯勒提·瓦吉丁先生特別為《燕趙弦韻》新民樂組合編曲,並加入了《放風箏》的旋律,讓二胡、琵琶、古箏與小提琴、鋼琴的中西樂器融為一體,富有特色的展示了河北音樂獨具特色的韻味和民族風格。此曲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古箏名曲,曲調氣勢磅礴,音樂形象鮮明,快速段落緊張激烈,慢速段落優美抒情。全曲成功地塑造了碼頭工人大無畏的精神和壓倒一切困難的英雄氣概,由五個段落組成。
  • 蔡依林Jolin新歌《腦公》MV即將上線 致敬八零年代港片
    ­  Jolin《腦公》MV邀請兩度獲得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像帶導演張時霖執導,以八零年代經典港片為拍攝靈感,復刻香港茶餐廳場景及港片造型,更把《賭神》、《與龍共舞》、《殭屍道長》、《無敵破壞王》等經典橋段重新翻玩精彩入鏡,力邀港片喜劇女神——吳君如跨刀飾演「姻緣女神」,與飾演茶餐廳老闆女兒的Jolin,及特地從上海飛來助陣的鄭愷還有各個經典港片角色,一起在「酒令茶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