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主上"關注我
長得好看
活得有氣質的人
都關注了主上
今天在回來的路上,碰到一位母親帶著一個小孩兒,那小孩子走在前面,在一家電動車店門口,店主推車的時候,也沒有撞到那孩子,他自己就倒了。
小孩子就是這樣,自己摔倒的,就會自己爬起來,然後也不會哭泣。不知道他媽媽,怎麼想的,看見他一屁股灰,就使勁兒拍幾下屁股,估計一部分是源自對娃的不爭氣,還有一部分可能是對那家店主的不滿。
因為力氣過大,那孩子像是被打了,於是嚎啕大哭,一邊跑一邊哭。
我想這位母親的狀況,也許就是關心則亂吧。百度釋義:對事情中的人以及物因為有超過平常的關心,導致在處理問題或相互溝通時方寸大亂。
很多時候,我們很在乎一個人、一些事,但是我們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在慌中亂、亂中慌。
記得小時候,喜歡和小夥伴們一起下河洗澡玩水,有一回被父親撞見了,然後回家就被打了一頓,我也很莫名其妙。其實我父親很少動手打,在那個時候,他估計是怕我被淹死了,又或者被水衝走了。
因為害怕失去,所以在乎,因為在乎,在慌亂裡才不知所措。也是因為不知所措,所以才會有一些病急亂投醫的味道。
之前帶過的一個小孩兒,屬於留守兒童型的。小的時候父母都不再身邊,由爺爺奶奶帶大,近幾年父母才在他的身邊。他在學校的時候聽老師的話,也是屬於那種管不住自己的小孩兒,老師稍微一放鬆,他就好動、說話、不學習,然後考試成績下滑。他的媽媽收入也不高,父親管得少。
但是他媽媽篤信,知識改變命運。無奈她好說歹說,娃就是不聽。她覺得,自己沒有受過好的教育,希望孩子能爭口氣,至少考上高中、念個大學。所以才會出去打工掙錢,讓娃在城裡上學。只是她沒有想到,娃不懂。
新問題,傳統的辦法,考差一回,就把娃打一頓,於是娃更不聽了,反正就是打一頓,打完了就好了。久而久之,娃都習慣了,孩子、媽媽都很絕望。
還有更離譜的,《四大名助》曾經去了一位嘉賓,是一個14歲的女孩兒,因為是年紀小,出於保護,所以一直戴上面具,並且是用的化名。這小姑娘從小父母離異,她媽媽一個人帶著她,工作、養娃,單身母親肯定還是有很多不易。
不知道這小姑娘是受了誰的薰陶,迷上了化妝、整容,荒廢學業。她的媽媽也是太擔心她長此以往,肯定是會誤入企圖,越陷越深。她自己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她請孩子的舅舅把娃打了一頓。這一頓打,反而沒有解決問題,這才進了《四大名助》,請求電視節目的援助。
前幾天,J同學爆發了,老師、父母都逼著他學習,他自己覺得很用心,但是考不出來成績,考不出來成績,那自然是要被逼著去學習、背誦英語單詞、古詩文、甚至還有數學公式、定理等等。他承載在父母的希望,老師的期待,他對學習真的是在乎,怕,傷不起。但是他在煩躁與無奈之間,選擇了摔門而去。
走出門之後呢,一切都沒有改變,只是留了一些遺憾、懊悔、沒有解決的事情、或許還有一些別人不好的評價。
不同的問題,不同的人,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時期,看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很早以前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小姑娘,花季年齡的時候,父親去世了。從她知道父親去世的消息,直到在她父親的葬禮上,她一滴淚都沒有留下。在旁人看來,她仿佛沒有心一樣的,包括她的母親也不是很理解。
只有這姑娘自己知道,她自己不能哭,她需要強大起來,她母親需要她去擁抱、依靠。當她看到父親的遺像掛在靈堂前,她怕,特別怕,想哭,想放肆的大哭。可是哭又能怎麼樣,哭只能讓自己害怕,讓泣不成聲的母親跟著一起害怕。人前的冷漠,讓她在後面的多少個夜晚,哭到醒來。
但是她做到了,至少,她沒有讓別人看到她的軟弱,沒有在人前,留下無助卻沒有用的淚。
我們愛的人,我們在乎的事情肯定不少,但是我們的方式方法不見得事宜、有效。
我覺得還是要多理解,多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說到這兒,我不得不提Tanya,她真的擅長育心,擅於從心裡、源頭上去分析解決問題。於是她與孩子們的溝通,總能讓孩子們潸然淚下,並且踏踏實實好一陣子。
關心則亂,出發點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有更好的方法和措施一定會更好。放錯了時間的愛,也是愛,真的愛,是在對的時間、對的時候、對的事情上、用對的方法。
期待你的關注,轉給你想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