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帶著哥嫂的兩個孩子吃我的住我的,還不幫我帶娃,我該離婚嗎

2020-12-23 堂媽小楠

傾訴:

桃子媽您好!

我和老公相戀一年多結的婚,婚後沒多久就意外懷孕了。因為孕期反應不大,所以一直工作到預產期才休的產假。

他們都覺得我懷得很輕鬆對我造成了多的傷害

等我生完以後,我更是想過無數次的離婚!

婚前我就知道我婆婆偏愛她的大兒子,她幫他們帶孩子孩子一個12歲,一個1歲多,住我家。

是的,12歲那麼大的孩子還是跟奶奶睡的。

我以為,至少我坐月子的時候,哥嫂會選擇自己帶孩子,讓婆婆幫幫我,然而並沒有!

婆婆幫我帶了幾個晚上以後就不管我了,老公的小侄子還整天哭鬧,影響我和寶寶休息。

就算這樣,他們也都沒管我!

我和老公吵,可老公覺得婆婆也不容易,要幫他哥嫂帶孩子幫不了我也情有可原

我說,那就讓他們離開我們的家,讓我好好休息可以嗎?

他們又不是沒有房子!既然不幫我,難道還要礙著我休息嗎?

我落了一身的月子病,甚至現在我孩子都一歲多了,我的腰經常痛到我一整夜一整夜地睡不著。

每次的痛苦,都讓我止不住地恨他們,想過無數遍離婚,看到孩子又不捨得!

我們這地方是小兒子給養老送終,那和公婆一起住就算了,還要和他兩個侄子住一起嗎?

他哥哥嫂子只管生不管教養,婆婆可以縱容他們,卻不能幫我一點。

同一屋簷下我覺得自己連一個外人也不如,我的心好累啊!

現在我老公小侄子都快三歲了,從出生滿兩個月開始,一直住我們家,哥嫂也不送他去幼兒園。

說沒錢,讓我婆婆再多帶一年,大的那個放學回來只知道玩和吃,搞得家裡亂七八糟。

我真的好想趕他們出去,或者我自己搬出去算了,真心不想攪在一起過。

回信:

桃子媽看到你一直在用「離婚」「恨」還有「心累」來描述這段婚姻關係,想必你已經被這段婚姻折磨得非常痛苦了!

從來信中可以看出你目前有很多苦惱:

孕期不被體諒

坐月子沒有被照顧

婆媳關係僵硬

老公不理解你,一邊倒地站在婆婆立場上;

兩個侄子還來添亂...

桃子媽想任何一個女人遇到這些事,都會過得鬱鬱寡歡,每天焦頭爛額!

你們家的這種狀態讓我想到了【扶貧式婚姻】這個詞。

心理學家伊斯瑞爾總結過:

婚姻的問題,主要發生在那些「病態」的人或者還沒有真正「成熟」的人身上。

而你家庭中的人(老公、婆婆、老公的哥嫂)正恰恰是那些病態或還沒有成熟的人。

這導致他們完全不懂得人與人之間要有邊界,家庭與家庭更要有邊界。

而缺乏邊界感,就是你婚姻、家庭中存在的最大問題!

夫妻之間的確需要適當的扶持,當他的大家庭有難你可以幫忙。

但如果一方長期單方面扶持另一方,且另一方狀況始終沒有好轉的跡象,還反而把你的扶持變成理所當然,性質就變了。

如此扶持就變成了「扶貧」!

無底線的扶貧,只會拖垮自己的婚姻,把自己活成一臺「提款機」。這個提款機或提供經濟支持,或提供體力支持,或提供精神支持。

而這些,無一例外都去餵養了別人的貪得無厭!

好的婚姻一定要有邊界感,互相體諒對方的難處。不無節制的索取,不無限制的滿足。

而你現在,正在被老公的大家庭無節制的掏空著!你在這個家中更像一個工具人,既能賺錢養家,又可以獨立帶孩子,還無法當面制止公公婆婆和2個侄子的吵鬧。

而你的老公,他一直都在做個好兒子,好弟弟;一直都在維護他的原生家庭,忽略你的感受,還教育你容忍。

所以,如果你想維護自己的婚姻和小家庭,首先要讓老公學會擺正「小家庭與大家庭」的關係。

小家庭與大家庭的排序應該是:小家庭>大家庭。

在滿足大家庭成員的任何條件之前,要先保證小家庭內部的資源充足,才不會爭吵不斷。如此,再齊心協力地想辦法解決大家庭的困難!

告訴你的老公:

幫助哥哥沒問題,但把小孩寄養給你們,說自己沒錢,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而你們不該為這種行為買單,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你要持續地給老公灌輸這種思想,讓老公慢慢了解,現在這種3個家庭同住的情況不利於你們孩子的成長,也不利於你們小家庭的和睦。

只有當他意識到3個小家庭(公婆、哥哥還有你的小家庭)摻和到一起後的嚴重性時,才會有所行動。

其次,婆婆也需要被灌輸邊界感這個意識。

當然,婆婆那邊如果你不好去勸導,就讓已經意識到問題的老公勸說。

讓婆婆放手哥哥的孩子,首先你們沒有義務幫哥哥撫養孩子;其次兩個孩子已嚴重影響到你們小家庭的生活,分開住對誰都好。

如果婆婆實在想孩子,可以去哥哥那邊玩幾天,然後再回來住。

總之,現在分開住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以上這些問題,你和老公溝通無果,他仍然堅持要同住,不理解你的辛苦和無奈,那你就要考慮這段婚姻對你來說的意義了。

如果你一直被這些煩惱困擾,這樣你們夫妻之間的感情必然會受很大影響,最後很可能以分開收場。

你在來信中說,自己多次有離婚的念頭。那麼退一萬步講,如果真的改變不了目前的生活狀態,你也對這段婚姻沒有了信心,那離婚前你也要做好準備。

首先,你要保證自己的工作收入。無論是對養育孩子還是對你自己,這都是最強有力的後盾。

另外,桃子媽還想提醒你,不要為了孩子,而不敢離婚。

完整家庭的意義,它可不是父母雙全湊人數,而必須具備流動性的關愛。

並且,這種關愛並不是只對孩子而言,而是每個家庭成員之間互相都賦予和收穫的,只有擁有正常穩定流動的關愛關係,家庭才能稱其為完整。

你現在的家庭情感內耗,並不具備孩子健康成長的環境。

你怨恨公婆不幫你帶孩子;抱怨侄子無休止的吵鬧影響到自己休息;與老公常為家庭瑣事吵架。滿腦子都是離婚,對家庭裡的成員充滿失望,根本沒有流動的愛意。

如果真的只是為了孩子維繫婚姻,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當一個家庭每個人都在積攢埋怨,每個人都在為孩子而堅持婚姻的時候,人就會產生一種犧牲感。

一旦有了犧牲感,人就會潛意識的想從犧牲對象身上獲得些什麼,也就潛移默化的把孩子當成了情緒的發洩口!這是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的。

不過,離婚這一結果是誰都不想要的,如果有機會,還是要儘量為婚姻幸福努力一把。

你老公沒有意識,那你就灌輸、加強他的意識;你婆婆幫不上忙反而添亂,那你就據理力爭,力求保護好自己的家庭生活。

最後,桃子媽希望你能擁有一個溫馨、快樂的小家,得到家人的理解。

相關焦點

  • 婆婆帶著哥嫂的兩個孩子吃我的住我的,還不幫我帶娃,我該離婚嗎?
    是的,12歲那麼大的孩子還是跟奶奶睡的。 我以為,至少我坐月子的時候,哥嫂會選擇自己帶孩子,讓婆婆幫幫我,然而並沒有! 婆婆幫我帶了幾個晚上以後就不管我了,老公的小侄子還整天哭鬧,影響我和寶寶休息。 就算這樣,他們也都沒管我!
  • 「全職在家帶孩子,不幫妯娌帶娃卻被娃奶奶罵,我該怎麼辦?」
    要求她幫忙照顧妯娌家2歲的兒子,反正一個不少,兩個也不多,給口吃的就行。朋友不想帶,因為別人家的孩子還跟自己的不一樣,打不得罵不得。可妯娌和婆婆倒好,一個在朋友圈,指桑罵槐,說她不體諒老人。一個直接指著她鼻子,說她矯情。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指責她,她問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其實,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事情還蠻多的。
  • 「跟婆婆在一起住了十天,我想離婚了」這位兒媳的朋友圈,很現實
    可悲的是,有些人非但不懂得這些道理,反而總是欺負善良的人。尤其是一些喜歡倚老賣老的人,比如婚姻世界中的婆婆,總喜歡仗著自己是長輩欺負善良的兒媳。因為這種問題導致離婚的人不在少數,下面這個讀者的嫂子就遭遇了這種問題,如果不是她及時解圍,她哥嫂肯定會離婚。
  • 婆媳關係的距離與美:我不想和婆婆一起住,但她說想來幫我帶孩子
    結婚以後,你願意跟公婆一起住嗎?關於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都表示更願意搬出來單住,自己帶娃雖然辛苦點,但少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今天收到一位寶媽的留言:我是遠嫁,結婚後老公留在了我所在的城市,去年剛剛買房,孩子出生後我就沒再工作,全職在家帶娃。老公是獨生子,公公早已去世,想著婆婆一個人在家,老公建議讓婆婆過來跟我們一起住,既方便照顧老人還能讓婆婆幫我一起帶孩子。
  • 「婆婆,你不幫我帶孩子,沒資格催我去工作」「那你等著離婚吧」
    「婆婆,你不幫我帶孩子,沒資格催我去工作!」小琴的婆婆就是那種不懂得體諒兒媳,還總是看兒媳不順眼的婆婆。在她生孩子之前,婆婆之所以沒有找她麻煩,是因為沒有機會。小琴是個完美主義者,追求面面俱到,凡事都做得很好,所以婆婆根本沒有機會找茬兒。在這樣的狀態下,沒有任何人幹涉他們的婚姻,她和她老公阿力在一起很幸福。可是,有了孩子之後,婆婆就開始找茬兒了。
  • 「吃啥不是吃!」婆婆這樣帶娃,我忍還是不忍?
    婆婆就大喊起來:「這樣綁住他舒服不的啦?」我一通解釋,現在的小孩都這麼吃飯,這有助於他培養專注力,還有養成自主吃飯的好習慣。婆婆不願意,非得抱到懷裡一勺一勺地喂。自此之後,餐桌椅就放在陽臺吃塵了。到了孩子一歲多時,被婆婆帶去小區下面玩。
  • 我結婚的新房我都沒住過,憑什麼你哥嫂就睡在了主臥還蓋我的被!
    我是Nina,情感諮詢師,溫一壺酒等你的故事網友故事,Nina整理發表,禁止轉載去年因為打算今年年前要結婚,所以買好了房子以後就開始裝修,裝修好以後我們 也沒有過去住,怕有甲醛,想多放一段時間,等婚期前半個月再搬過去住。
  • 哥嫂的婚姻讓我明白:女人在婆婆去世後離婚,是對男人最狠的報復
    她說的這句話不是源於自身經歷,而是源於她哥嫂的婚姻,她嫂子就是個既不被男人善待,又不被婆婆善待的人。她嫂子沒有選擇離婚,是因為她哥哥還有救,等到她母親去世以後,她哥哥沒有靠山了,就慫了。
  • 因為被迫幫我哥帶孩子,現在我不敢結婚生子
    小孩哭了,嫂子也不哄,我媽會讓她抱起來走走,她絲毫不當回事,說孩子哭哭就慣了。我媽看不過眼就幫她帶,實際上我媽胳膊不好,不能提重物,要是抱孩子抱久了手會半天放不下來。 我心疼媽媽,就幫著照顧孩子,可是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無數次。
  • 「我這輩子最愧疚的事,就是讓我媽幫我帶娃」
    雖然已經成家了卻還要給她帶來麻煩,我覺得很內疚,還好再等半年孩子去託班了,媽媽就能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了。我產假結束要上班,給婆婆打電話,她死活不來,告訴我讓我媽媽過來看孩子,我說我媽媽在幫哥哥看孩子,婆婆卻說:「自己的孫子要看,外孫就不是孫子了嗎?就讓你媽來看。」就像在發號施令,那一瞬間我真的後悔結婚了。
  • 陳志民:我的哥嫂
    ,個子也高我一頭,他是我的主心骨,我的大事小情全都依賴哥嫂,我的脾氣可以肆無忌憚不管不顧,做事也可以不計後果。記得小時候,哥哥上學帶著我,我敢與大孩子爭辯,在大街上撒歡闖了禍都有哥哥頂雷,有哥哥護著,我特幸福!大家都叫我哥——路線,我自然而然就成了二線,我們姊妹五個哥哥是老大,是帶路的、是標杆!轉眼幾十年過去了,現在哥哥仍是我們前行中堅定不移的正確「路線」。
  • 「媽,你再不走,我嫂子就跟我哥離婚了」,婆婆:放心,她不敢離
    這兩個角色的問題,不是莉莉嫁到他們家以後才出現的,而是在她認識阿樂之前就存在。只可惜,她沒有提前審視丈夫和婆婆這兩個角色是否有問題,自認為應該沒事,覺得嫁給一個老實人,自己還能被老實人欺負了不成?讓她沒想到的是,她跟阿樂剛結婚,婆婆就不請自來跟他們住到了一起。
  • 「小姑子,你不能帶孩子住我家」「這是我哥家,我是她親妹」
    李穎有一個小姑子,她的小姑子性格刁蠻且霸道,已經嫁出去的她,三天兩頭回來家裡住,不是使喚李穎買東西,就是指責她菜做得不好吃。最過分的是,在家裡吃喝住都是李穎在花錢,可她小姑子卻覺得這是身為嫂子該做的事情。面對小姑子的這些行為,她都忍了。她也總是安慰自己,跟刁蠻且霸道的人說道理,比幹活還累,與其浪費唇舌,還不如趕緊把事情做完。
  • 電視劇《我哥我嫂》7日開播
    《我哥我嫂》劇照。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吳春霖)由曲有為執導,談韋、蔣雪藍編劇,王雅捷、王挺領銜主演的家庭情感劇《我哥我嫂》,8月7日起,將在銀川電視臺公共頻道播出,每天20:15開始兩集連播。
  • 婆婆嫌棄我是農村的,我果斷離婚,爸卻拿20萬的存摺帶我回婆家
    因為跟公公婆婆在一起,生活中有很多的摩擦,而且婆婆本來就不喜歡我,又因為我生的是女兒,重男輕女的公婆婆基本從來不搭把手,還總是在老公面前搬弄是非,說我鋪張浪費,專門帶娃都帶不好,本來我和老公的感情一向都很好的,如今卻是斷崖式的下降,甚至老公有時也會跟她媽一樣數落我。兩人說不上兩句就爭吵,自從為了能讓他更好的休息,分床後,更是兩人關係更差。
  • 「哥嫂離婚後,我侄子的悲慘生活,讓我徹底讀懂了什麼是婚姻」
    我哥結婚是結婚了,但是我媽總是幹涉我哥的婚姻,總是欺負我嫂子。我哥不是個有大本事的人,沒有能力也沒有魄力帶著我嫂子離開老家,於是就一直渾渾噩噩地過,之後還有了孩子。我侄子出生之後,我媽並沒有對我哥嫂好一點,依舊是不停地作妖。我嫂子是個老實人,但老實人一直被欺負,也有受不了的那一天,越是老實人,越容易被我媽那樣的人給逼瘋。
  • 哥嫂離婚了,我媽讓我養3歲侄子:都是一家人,你和女婿理應幫襯
    蘇然和老公才結婚不到半年,她哥嫂就離婚了,他們當初是親戚介紹認識的,嫂子當時沒有看清蘇然哥哥的為人,便衝動和他結婚,他們會離婚不過是遲早的事情而已。 但是最可憐的就是孩子了,蘇然的侄兒才三歲。嫂子和她哥哥離婚之後,就收拾行李離開了,也沒有為孩子考慮。她一個女人,如果想要再組建家庭,帶著孩子註定是困難的,所以只能狠下心了。
  • 故事:公婆幫我帶孩子,如今我讓公婆每月交一千生活費,老公給我一巴掌
    公婆幫我帶孩子,如今我讓公婆每月交一千生活費,老公給我一巴掌 有人說公婆幫兒媳帶孩子是天經地義之事,當然有些公婆樂意無償幫忙帶孩子,而有些公婆卻想有償帶娃。 自從公婆過來幫我帶娃,已經有一年多了。如今我開口找公婆要生活費,老公的表現讓我太失望。
  • 《我哥我嫂》溫情收官 回歸溫暖詮釋美好願景
    《我哥我嫂》展現出堅守與善良等寶貴的精神品格,得到了主流媒體的讚揚:「《我哥我嫂》細膩地展現出時代變遷中小人物的大情懷,詮釋大年代下人性的真實感和精神訴求——以善良為美,以堅守為貴。這一價值觀和高尚品質與當下百姓的家庭生活引發同頻共振。」
  • 「你把我孫子都養瘦了」「因為你孩子從不幫我帶娃」
    ——梁啓超」曉紅當初和老公是閃婚,倆人相親還沒有三個月就匆匆舉行了婚禮,當時曉紅也有二十八歲了,在他們這個小城市,女孩子二十八歲還沒結婚,簡直是讓人笑掉大牙的事情。為了讓父母安心,曉紅嫁給了這個完全不了解的男人。事實證明,結婚前沒有足夠的了解,結婚後就會有很多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