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濠江電商園》
點擊--->>《濠島百事通》
《古惑仔》在香港是合法的電影,在內地沒有公映都是盜版,從這個角度上看,一味責怪電影本身,恐怕不太公平。騰訊娛樂的小編覺得,內地的盜版商、錄像廳的無良老闆,要付上更大的責任。另外,盜版為什麼能猖獗泛濫,為什麼沒有監管?
《古惑仔》只是選擇了黑社會作為題材,並非一味洗地。陳浩南的兄弟一個個慘死,他自己也給一群不良少年上課,現身說法。「你知不知道陳浩南怎麼想?我告訴你,他不想當扛把子,他不想加入黑社會!……走錯一步,永遠回不了頭。」大飛也是,在說到古惑仔的下場悽慘時,潸然淚下。在97香港回歸之後,《古惑仔》的尺度更是收緊了許多。
《古惑仔》雖然美化黑社會,卻也不是憑空想像,要知道,幫會、黑社會是現實存在的社會問題。先有黑社會,後有的電影。與此同時,《古惑仔》也在調整姿勢,讓自己的三觀看起來不那麼歪。
《古惑仔》改編自牛佬的漫畫,1996年1月25日,第一部《人在江湖》在香港的尖東華懋戲院上映。這地方原本就是古惑仔的盤踞之地,戲院外,圍滿了一群真正的古惑仔,不斷高喊「陳浩南!陳浩南!」,群情激昂。
這部小成本、雞肋檔期的電影,在午夜場首映就收了100萬港幣票房。《人在江湖》最終狂攬2100萬票房,成為真正的黑馬。
《人在江湖》的慶功宴開了好幾次,王晶的效率可不一般,立刻決定拍續集。《猛龍過江》匆匆上馬,在臺灣拍8天、香港拍3天、澳門拍3天,14天搞定。男一號鄭伊健沒有檔期,一共只拍了4天,史無前例。《猛龍過江》是古惑仔系列票房最高的一部,高達2200多萬。
《古惑仔》成了意外發現的金礦,於是從1996年到2000年,劇組一口氣連拍5部:《猛龍過江》、《隻手遮天》、《戰無不勝》、《龍爭虎鬥》、《勝者為王》,都取得了票房佳績。但這畢竟是掙快錢的電影,製作粗糙,口碑也每況愈下。
進入新世紀,《古惑仔》劇組宣告解散。用主創文雋的話說,一是版權被賣給了華納,二是香港回歸後電影的尺度收緊,用「古惑仔」三個字,一定被評為三級片(18禁),投資方不敢冒險。《勝者為王》的海報上,都沒有出現「古惑仔」三個字。
讓我們回到90年代末的中國大陸吧。那時候空氣更新鮮,沒有那麼多高樓大廈,筆記本電腦是奢侈品,上網是新鮮玩意兒,周杰倫也沒出道。沒有QQ,沒有手機,孩子們看聖鬥士、灌籃高手、七龍珠,80後們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玩著小霸王超級瑪麗,暢想著未來。
那時,盜版VCD是一種中國特色,因為成本低廉,配合那些超強糾錯的VCD機,迅速風靡大江南北。另一個中國特色是打口帶,這些非官方的路徑,豐富了年輕人的視野,人們可以方便、廉價地獲取資本主義世界的音樂、電影。就在這種背景下,《古惑仔》悄然進入了內地。
《古惑仔》迅速流行,勢如星火燎原。這才是故事的開始。三三兩兩的小學生、初高中生們,或在家裡,或是在錄像廳,觀看《古惑仔》,大呼過癮。眾所周知,錄像廳常是藏汙納垢之處,老闆們為招攬生意,什麼都放,甚至有三級片、色情片。但最受歡迎的港片,永遠一是周星馳,二是古惑仔。
中學生開始染頭髮(被校長罵,請家長、剃光頭),男生打耳釘、把自製的雙節棍裝進書包,在小飯館裡喝啤酒,在廁所圍成一圈抽菸(輪流放風)。更重要的是,大家開始模仿《古惑仔》裡的語言,玩兒角色扮演。浩南、山雞、蕉皮、大天二……每個學校都有了「扛把子」(粵語是揸FIT人,即話事人)。
青春的叛逆洶湧無比,半真半假的小幫派開始湧現,學校與社會之間的朦朧地帶,總有些悲劇發生著。曠課、劫錢、約架,他們是真誠的,單純的,也是衝動的,殘忍的。而且,真的有不少人退學、走上了違法犯罪的不歸路。
《古惑仔》是簡單的。兄弟情義勝過一切,江湖道義,信守承諾,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兄弟情義閃耀著光輝。誰不嚮往古惑仔的友情?誰不渴望融入一個正義的團體?
《古惑仔》是酣暢淋漓的。刀光劍影(和刀比起來,槍弱爆了),檣櫓飛灰煙滅。在電影裡,雄性荷爾蒙以最直接的方式爆發,胸中的烈焰滾滾,英雄夢從未如此直接。
《古惑仔》是酷的,是Fashion的。在那個沒有網絡的年代,青少年的信息閉塞,港臺流行文化顯得無比強勢,陳浩南、山雞他們的形象如此炫酷,滿足了我們的想像,讓人情不自禁地模仿。然而在青春夢醒之後,人們總會感到失落。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漸成熟的80後們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往,對《古惑仔》系列電影也有了越來越尖銳的批評。
對《古惑仔》最直接的批評,是說它渲染暴力。陳浩南等人的第一場戲,就是去砍人,殺一個黑道大哥。儘管電影不是寫實處理,但暴力場面仍然觸目驚心。「教人學壞」的說法,主要在於此。一部總是砍人、殺人的暴力影片,肯定會有不良影響。
《古惑仔》裡有不少粗口和色情內容。再加上國語版的諸多神翻譯,「我是山雞……」(攤手)等等髒話不絕於耳。情色曖昧的場面也有不少,比如《猛龍過江》裡邱淑貞溫泉的那場戲,尺度相當之大。
更重要的是,《古惑仔》裡的兄弟情義,提供了一種虛假的價值觀。說難聽些,黑社會哪有那麼美好?在地下世界,信義是飄渺幻想,爾虞我詐才是真相。《古惑仔》的道義江湖並不存在,人性的軟弱和卑鄙才是現實。假如不辨是非,把「仗義」當做一切,最終一定會失落的。
《古惑仔》是社會毒瘤嗎?主創們自己談起這部影片,都顯得底氣不足,多少帶著說不清的複雜的情緒。曾經擔任舒淇經紀人,也是《古惑仔》系列的編劇文雋回憶道:「這些年在內地,經常會聽到一些領導們的訓話——當年你和劉偉強拍的『古惑仔』電影,真的教壞了很多人!一些較厚道的朋友則會這樣說:你們的『古惑仔』呀,真的影響了一代人!」這話其實暗藏玄機,文雋先生講話相當有水平。
鄭伊健同樣表示,出演《古惑仔》男一號讓他有了心理負擔:「香港政府會覺得,你是演古惑仔的,你形象不好。」但是,他也坦言,不避諱讓自己的孩子看《古惑仔》,因為「電影只是娛樂,每個人都會長大」。他還用「性教育」打比方,要正視這個問題。
陳小春的名字與「山雞」密不可分,他也心情複雜地說:「我們給人家的形象就是壞人,因為我們是負能量,因為我們教壞人。」但他也為自己辯解,「要記得我們只是個演員」,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曾為生計出演三級片、後拿下影帝的黃秋生,曾在《古惑仔》中飾演黃金配角「大飛哥」,他的態度最明確:「我現在比較後悔接拍了《古惑仔》,以後肯定也不會去演這類片子,因為會教壞小孩,對社會造成不好影響。」這是全盤否定,覺今是而昨非的意思。
這張圖來自《人在江湖》,戴眼鏡的帥哥是《古惑仔》漫畫的原作者,牛佬。他也曾向媒體表示:「《古惑仔》就是講兄弟情義的一部片子,並不是說鼓勵你去砍砍殺殺。」
看到沒,主創們面對媒體,還沒有人能理直氣壯地說一句「《古惑仔》沒害人」的。
《古惑仔》是不是一種催化劑、興奮劑、誘導劑,讓我們所有人,或是一些人變得更壞了?這種觀點是:在青春期,10來歲的時候,我們沒有足夠分辨是非的能力,學好不容易,學壞一出溜。在懵懂的青蔥歲月,《古惑仔》給熱血、荷爾蒙指出了方向,鋪就了道路。情緒化的衝動有了出口,像邪教一樣,於是我們模仿它,然後就墮落了,壞掉了。
另一方面,《古惑仔》系列電影是合法的。按照香港電影的分級制度,它被劃分為IIB,即「青少年及兒童不宜」。這類影片「強烈建議家長給予指導;影片可能有一些粗俗用語及性相關的主語詞;可含蓄地描述性行為及在情慾場面中出現裸體;影片可能有中度的暴力及恐怖內容。」也許,《古惑仔》太成功了,讓它背負了太多自己無法承受的東西。如果忽視了那些不能直說、說不清楚的「陣痛」,一味責怪《古惑仔》,是不是有點不厚道、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