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各樣 | 樹的素描寫生作品

2021-02-19 聽濤書畫院

各種各樣樹的素描作品

        畫樹應首先注意取好大形,要有取有舍,形成美麗的輪廓線。不能「有聞必錄」,有什麼畫什麼。同時還要注意畫出樹中那些漏空的部分,它可以使畫面更加生動。國畫不大講究陰影,而西畫素描則需要體現出樹木的光影和體積。一般做法是先把樹木整體看成一個球體或圓錐體,以確定它的大體積和大陰影關係。然後再去刻畫它的局部的陰影關係。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1)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2)

        樹幹,也是畫樹中的精華部分,可以與樹葉剛柔並濟,巧拙對比,構成畫意。不同的樹種有不同的姿態和紋路,也就是說,不同的樹種各有不同的性格。根據不同的樹種和性格,在畫樹幹和樹枝時就需要採用不同的用筆方法,或流暢或樸拙。中國畫把運筆作線,往往以「如屋漏痕」,「如折釵股」,「如錐畫沙」等作形象的譬喻。說明對用筆之講究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3)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4)

        注意樹幹與樹枝之間交界處的陰影。一畫陰影,樹幹馬上就退後了。樹葉中的小樹枝,一般都出現在樹葉的漏空處。在樹葉的漏空處畫幾枝小樹枝,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生動效果。樹葉的畫法,在用鉛筆或炭筆時可以有多種畫法。在畫樹林時,特別要注意遠近虛實的關係,以及明暗襯託關係,防止前後一碼黑,吃力不討好。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5)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6)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7)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8)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9)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10)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11)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12)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13)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14)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15)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16)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17)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18)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19)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20)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21)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22)

各種各樣素描樹的寫生作品(23)

相關焦點

  • 「印象派之父」畢沙羅的素描作品
    印象派畫家在面對自然物象寫生時,為捕捉瞬息萬變的色彩感覺,不再注重物形的表象而獲得筆意的自由,應當說這是素描造型上的解放。似乎畫筆不受約束的由工筆轉向寫意。因此有學者開始找尋印象派與東亞美術乃至中國美術的內在關聯性,其中素描在與中國水墨畫的黑白交互作用的畫面效果方面的異同已成為重要的研究方向。
  • 關於人物素描寫生的方法
    人物素描寫生 丁亮人物素描寫生 張奇人物素描寫生 李軍人物素描寫生 李軍我們對一個頭像進行寫生,首先要分析一下,構成頭部體積基本要素是什麼?頭骨、肌肉對外形起什麼作用。李軍要求:1.人物素描寫生和速寫,表現工具和手法自定。2.對著鏡子自畫像素描寫生,表現風格隨意,注意自畫像的個性特徵。3.臨摹優秀的人物素描作品。
  • 素養 · 素描 ——葉和平老師素描頭像作品欣賞
    同年畢業分配至福建平和縣從事美術宣傳、美術普及工作。1981年調回廈門圖書館、群藝館,任廈門市群藝館美術工作室主任,直至退休。他是廈門市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油畫學會會員。其油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展覽並獲獎,許多作品被臺灣、香港及有關人士、機構收藏。
  • 藝推|於小冬青海跨年寫生作品​
    SIINCE2020藝推|於小冬青海跨年寫生作品Art Push Culture於小冬1963
  • 素描頭像精選作品
    繪畫作品開始於一般的發現和原始的寫生。存在很多例子,大師們若沒有某些實物觀察和印象,恐怕就不能形成他們的作品。關於很多大師的素描,我們不會什麼都不知道,事實上對馬薩喬、委拉斯開茲,弗美爾等人的素描卻是無人知曉,但是要清楚了解「一個將要完成的作品一般是怎麼被毀滅的」,就是不要擺弄「伎倆」,這樣才不會終結你的藝術道路。
  • 一張素描5700萬,破素描作品拍賣紀錄
    「古典大師素描」專場上成交破素描作品拍賣紀錄彼得·保羅·魯本斯之作《高舉雙臂的少年男子裸像習作》一直由同一家族傳承,在這二、三十年來首見擁有如此尺幅或重要性的素描作品現身拍場。在此巨幅習作中,近乎赤身裸體的少年逼真傳神,他全身肌肉緊繃,使力推動頭頂上的重物。
  • 【寫生啦】當代油畫家靜物寫生作品合集
    ↑ 點擊上方 「 關注最新寫生動態 」設為星標☆,不容錯過呦~  寫生活動  靜物寫生作品欣賞
  • 溧陽印象—吳建宏的寫生作品
  • 大師素描(巴洛克版)——暗夜之光倫勃朗素描精選
    倫勃朗和他的妻子生有4個孩子,只有最小的一個孩子泰塔斯存活,但他妻子在生孩子後不久去世,他和女僕韓德瑞克住在一起,女僕為他生了一個女兒,為此受到教會的正式譴責為「罪惡的生活」。由於他喜愛收藏珍品,所以很快就到了破產的邊緣。1669年他在貧病中去世,身邊只有女兒科爾內利亞陪伴,死後葬在西教堂一個無名墓地中。
  • 【速寫課】城市速寫和寫生有什麼不同?
    紐西蘭水彩協會藝術家Phil Dickson菲兒狄克森老師寫生的起源有個陳腔濫調的俗語:陽光下沒有新事物。如果將最近圈子很熱的「城市速寫」在網路上搜索一下,會發現全球有很多人在進行這個藝術活動--以城市為基礎的藝術家在家附近和旅行中用素描本捕捉周圍的世界。
  • 【微西美】中英素描展100位藝術家作品
    何軍 雙人寫生 2004年 壓縮木炭 91x95cm賀丹 素描 2015 布面 綜合材料 200x150cm胡濤 北齊佛像 2012 木炭 素描紙 46cm×93cm毛焰 安 2006 紙上作品 鉛化紙 鉛筆 17.9cm x 26cm
  • 水墨江南「中國無錫2020年大學生寫生旅遊節」獲獎作品
    水墨江南「中國無錫2019年度大學生寫生旅遊節」優秀作品匯報展——複評評審會現場12月4日上午 「水墨江南·中國無錫2020年大學生寫生旅遊節」優秀作品複評評審會在惠山區陽山美術館會議廳舉行本次全國大學生寫生節大賽初評期間,共收到來自全國近百所高等藝術院校學生兩萬餘幅參賽作品,通過各院校老師進行初評後有2000餘幅優秀作品進入複評,作品包含油畫、國畫、水彩、速寫、素描等類型。
  • 如何零基礎學素描?素描練習教程
    如何零基礎學素描?素描練習教程!繪畫入門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對於零基礎的人來說,因為你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訓練,你需要以基礎為起始點,循序漸進的學習,這個過程就是繪畫的樂趣,陶醉於自己腦海之中,完成一幅畫的成就感,不斷進步的喜悅,這就是最大的收穫。
  • 斑斑馬2015秋季白塘植物生態園戶外寫生活動回顧
    第一次的戶外寫生對你們來說其實是很有難度的老師的設計就是讓你們用眼睛去看秋天的樹感受重疊的色彩變化,秋天的樹有黃的,也有綠的,還有橘色的希望你們觀察樹的顏色和層次變化完成本次寫生提前做好踩點工作,也是戶外寫生必不可少的一項前期工作感嘆在我們蘇州的大園區,這一大塊地方沒有被開發商拿去做房地產給生活在城市裡的我們一個鬧中取靜的地方寫生的初衷不是帶學生去感受大山大川
  • 線上美術展第三集「素描篇」來了,你有作品請繼續投,老師為你專業...
    如果要夠上高分試卷的話,閱卷老師還會在造型手段和語言技巧上有所關注,即看作品中能否體現出學生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那麼素描常考什麼呢?根據各美術院校的考題歸類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素描靜物(1)水果類:蘋果、梨、桃、香蕉、橘子、葡萄等。(2)蔬菜類:白菜、土豆、青椒、油菜、蘿蔔、茄子、西紅柿、大蒜、洋 蔥等。
  • 2020王克舉大別山、威海、海南寫生作品欣賞
    王克舉1956年8月生於青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特聘畫家,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創作研究員2020年12月大別山寫生作品>初冬棗林壪 160X120 王克舉2020年大河崗-池水漣漪 160X120王克舉 2020年陽光斑竹園 160X120 王克舉 2020年王克舉2020威海寫生新作《夏日梭魚臺》100×80cm2020
  •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各種各樣的樹》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樹,它們長得都不一樣,從外形上看有的粗、有的細、有的直、有的彎、有的高、有的矮。從葉片上觀察,也是千姿百態,樹的種類也有很多,有常綠樹、落葉樹等。樹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可以美化、綠化環境,沒有樹就沒有人類美好的家園。所以,設計這一課題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探究樹的各種各樣和奇妙性,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又有利於幼兒的長遠發展。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 臨摹大師素描,幾個關鍵之處做到了,作品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少有人對於自己臨摹的大師素描感到滿意,更多的人是感覺很難,無從下手,特別是對那些基礎稍差的同學,簡直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對此當如何處理呢?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大師作品總結了幾點,希望能給大家參考:1造型功力必不可少既然想臨摹大師,想必是已經有了一定的素描造型基礎。
  • 中央美術學院素描教學及現場
    >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的素描教學,是以徐悲鴻先生從法國帶回的巴黎美院具有古典主義特點的素描、留學蘇聯的各位前輩帶回的現實主義的寫實素描和以延安魯藝為代表的富於中國本土特色的素描,相互結合而形成的;以「盡精微,致廣大」為追求的方向,具有嚴謹、樸素、深厚、莊重的學術品位。
  • 素描本體和它的文化轉向——淺談孔千
    於是,他將兩者結合起來,探索素描問題的同時,用素描觸碰根植於內心之中的文化問題。 對孔千藝術的解讀,從素描的本體開始。 之所以被叫做「素描」而非「鉛筆畫」,是因為我們從孔千的作品中隨處可見對「形體」與「塑造」的高超的把控能力。這是受賜於學院的,它的根基源於歐洲傳統,並使其無論如何創新都仍然是素描而非簡單的鉛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