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年伊始,新能源汽車和光伏引領東西方資本市場暴漲風潮,雖然中間短暫回落,但從多家相關企業來看,不斷攀升的業績似乎可以支撐整個產業鏈的擴張。
無論是新能源汽車特斯拉,還是光伏行業天合光能,都缺不了上遊企業實現鋰化合物的提煉、加工、生產。
在鋰礦深加工行業,存在兩家不為人知但歷經20年以上的跨國高科技企業,一家是成都天齊鋰業,一家是江西贛鋒鋰業。
天齊鋰業在2018年投資約258億元人民幣收購家智利化工礦業公司,擊敗美國多家百億美元巨頭對稀缺資源「阿塔卡瑪鹽湖」的搶佔。
贛鋒鋰業同樣布局全球,從阿根廷到澳大利亞都有這家公司的鹽湖、鋰礦,提煉出純粹的鋰元素,製作鋰電池、鋰化合物,為掃地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光伏廠商、醫藥企業供貨。
01
鋰業帶來什麼樣的技術變革?
鋰資源的重要性超乎普通人的想像,該行業各國不同商業勢力互相角逐也隱藏在大眾化的新聞之後。
諾貝爾化學獎的「鋰電池之父」古迪納夫(Goodenough)講過這樣一句話:「鋰資源的重要性不亞於石油等戰略性資源,一旦鋰資源開採出現瓶頸,可能會跟石油一樣成為戰爭的導火索。」
鋰金屬,提純後呈現銀白色,密度低,能漂浮在油上,在自然界中一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與鹽結合像擠在一起黏住的白色爆米花,與銅元素、氧氣結合像綠色的不透明水晶。
通過加入化合物燃燒或天然滷水可以提取純鋰元素,可再加工成包括鋰電池在內的多種高科技製成品,鋰電池從20世紀80年代被發明以來,技術逐漸趨於成熟。
相比傳統電池,鋰電池更加安全,密度更高,耐高溫,耐低溫,能量大,電量不容易散失,且具備一定程度的柔性。
這意味著鋰電池可以用於手機、新能源汽車、光伏逆變器、Aiot、航天設備等產品,因為具備柔性,它可以加入到智能佩戴中,比如智能手錶、藍牙耳機、VR眼鏡中。
前一陣子比較火的燃料電池,比起鋰電池,安全度低,如果廠家缺乏安全風控,它更像一個隨時會爆炸的隱形炸彈,且佔地大,不太適宜大規模商用。
深處這個行業最擔心的可能是突如其來的技術變更,比如會不會有某一種技術短時間能夠替代鋰電池?
實際上,鋰電池的下一代產品,也會是鋰電池,不同的是密度會更高,更耐高溫和低溫,讓電池能夠在極端環境下高效率使用。
真正能替代鋰電池的可能是「微型可控核聚變發電器」相關產品,但是這種科技代差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出現的。
因此,鋰電池短時間內不用擔心代際差科技變革帶來的降維打擊,基於鋰電池利用效率的創新對整個行業來說可能更加重要。
真正應該擔心的是鋰資源有限,在過去10年,鋰資源大部分被美國、澳洲的企業掌控,這些企業曾經一度佔據全世界鋰開採量的90%。
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可能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幾家打破歐美鋰資源壟斷的幸運企業,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付出了驚人的債務風險,天齊鋰業的債務曾經一度超過100%。
幸運的是,在2021年初澎湃新聞報導天齊鋰業的負責人提到最近一次收購智利的一家鹽湖資源企業,再加上突然湧現出另一家澳大利亞的礦產企業注資進入天齊鋰業在西澳的子公司,成功將集團總部負債率降到40%左右,天齊鋰業的債務風險目前已經降低到安全值。
資本市場同樣在用行動支持鋰業,從2020年上半年算起,天齊鋰業從早期的18塊錢左右,漲至目前的50多塊錢。
贛鋒鋰業從50塊錢漲至目前的131塊錢。
這些都是資本市場對這兩家公司,也是對這個行業的未來進行估值。
鋰資源稀缺且掌握在世界各主要大國的跨國公司手中。
可開採的鋰資源大部分存在於礦山和鹽湖中,大公司憑藉燃燒或用天然滷水提純的方式提取純鋰,將其製作成多種含鋰化合物,技術含量高,對安全和環境的要求也高。
鋰資源不僅僅用於製作電池,也會存在其他用途。
第一,鋰可以製作成可口服的治療重度抑鬱症藥物,在精神治療方面,適量的「醫用鋰鹽」可以改善躁鬱症、重度抑鬱症患者的發病次數,降低病人的自殺風險。
第二,鋰也可以製作成核工業中製造反應堆的載熱劑。
第三,在冶金工業中,鋰用來做脫氧劑、脫硫劑、脫泡劑。
第四,在軍用工業中,鋰化合物作為燃料,可以用來發射魚雷等武器。
第五,每年節假日期間噴上夜空的煙花,紅色的部分在燃燒前,是鋰化合物。
綜合上面的信息,鋰可以算得上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基礎材料之一,沒有鋰化合物,也就沒有下一代技術革新,更不用談商業趨勢和製造業轉型升級。
因此,在中國2035的遠景規劃中,鋰化合物衍生出來的科技產品將是重中之重。
02
鋰加工企業存在什麼樣的風險?
全球可開採的鋰資源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阿根廷、智利等國,以及澳大利亞、非洲以南。
中國和美國均有一定儲量的鋰資源,但比起前面提到的幾個區域少很多,中美兩國在鋰資源方面的優勢是存在多家鋰加工企業巨頭,資本豐厚,技術精良。
因此中國和美國的鋰加工企業巨頭通常會在資本市場互相角逐,全球買斷鹽湖和礦產股權,掌握鋰資源的開採權、決策權、使用權。
在這樣風起雲湧的資本暗戰中,存在一定可能性的地緣政治風險,因為這些鋰礦大多數分布在歐美勢力範圍內,或者南美洲比較動蕩的區域,這些不穩定因素均給跨國公司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均考慮到這一點,在南美洲買斷埋礦一律繞開社會秩序不穩定的地區,天齊鋰業最新的鋰礦股權收購案例發生在相對穩定的智利,贛鋒鋰業則選擇在阿根廷擁有鋰礦,阿根廷雖然經濟動蕩,但是社會秩序相對來說還算穩定。
至於非洲以南,尤其是多個交戰國區域的鋰礦資源,中國企業似乎還沒有涉足。
由於涉及到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的鋰加工製造業企業如果需要發展的好,也不得不依賴中國國家實力的提升。
涉及自然資源再利用的跨國公司的背後是「國家信用」在支撐。
這也許從側面反映出為什麼全球鋰礦加工企業中,只有中美兩國出現了多家總資產超過百億人民幣的鋰業巨頭。
墨西哥、智利、澳大利亞也存在一些鋰礦企業,但均未形成資本豐厚的跨國公司。
鋰,在生產過程中會比較簡單嗎?
實際上,鋰在開採和加工過程中,對技術含量的要求都很高,而且流程出現問題,會對自然環境造成比較大的破壞,如果風控出現問題,在製作成化合物的過程中,也有可能出現大爆炸,令整個工廠毀於一旦。
因此,鋰化合物加工企業必須擁有強大的風控手段。
如果你熟悉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這兩家公司,會發現他們存在一些共同點。
天齊鋰業的總部在成都市區西南面,贛鋒鋰業的總部在江西新餘市區。
但是他們的工廠均在大山裡面,天齊鋰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工廠在離成都2個小時車程的小城射洪縣郊區最北面,三面環水,背靠大山,風水極好。
天齊鋰業的射洪縣生產基地年產2.4萬噸鋰,生產線主要包括碳酸鋰、氫氧化鋰、無水氯化鋰、金屬鋰。
贛鋒鋰業最主要的工廠在離南昌向西2小時車程新餘市郊區的位置,附近環山。
工廠設置於這些地方,可能考慮的更多是安全風險,遠離人口密集的區域。
對於其他行業而言,也許風險管控更多的要點集中於回款上面。
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不僅僅是這些,除了需要保證應收帳款不出現問題,更重要的問題是防範安全風險,在具體細節上面各有側重點。
天齊鋰業將供應鏈品質管理當作風控的核心,對上遊廠商進行集中採購,在所有的商業行為中合理規避採購和履約過程中的舞弊、不合規風險。
當然,這一切風險防範並不能只依靠人,而是需要依靠類似智能風控平臺的工具,天齊鋰業對自己的供應商,會集中做出相應的等級。
在篩選和考核供應商時,會將安全環境管理、社會責任履行等要素納入其中,這一點可能是很多行業不具備的。
對出現失信違約、環保處罰等負面情況的企業,不予納入合格供應商名單。
由於鋰礦產業鏈企業,一旦出現重大安全事故,影響將是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一家在河邊的工廠發生爆炸,數十人死亡,導致當地對該產業產生畏懼,在環境部門或輿論的推動下,可能會拒絕更多的該行業企業在各地發展。
一個實例發生於法國和德國,86年車諾比核洩漏後,給歐洲整整一代人帶來核洩漏風險的黑色陰影中,在輿論的推動下,大多數人反感核工業,就連技術比較成熟的核電站也不被允許建設。
當法國和德國的相關專家舉證可以建設一個核電站時,招致大多數人的反對,媒體曝光後,數千名普通居民攔在鐵軌上,拒絕正在運輸中的核工業建築材料通過法德邊界。
因此,對於有環境汙染等風險的企業,會將任何一絲重大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提早掐滅。
天齊鋰業的做法是對所有直接控股的工廠,進行生產、環保設備升級,隨時進行保養,並安排專人定期高頻率巡檢,絕對避免避免跑、冒、滴、漏現象,將安全環保風險降低到0。
例如天齊鋰業在江蘇張家港的工廠,建立了兩座15平米的危險廢棄物倉庫,另外改建了一座22平米的危險廢棄物倉庫,並均設置隔離門,與外界隔開。
在澳大利亞西海岸奎娜娜市郊區的一家工廠,在完善工廠環保設施的前提下,將工廠附近修建成「動物園」,吸引鳥類棲息,這一區域也是澳大利亞離南極洲最近的地方之一。
為了彰顯天齊鋰業的文化背景及價值體系,集團出資贊助澳洲當地學校開設中文課程,吸引當地學生學習。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天齊鋰業的決策相比另一家贛鋒鋰業,更加激進,近5年,天齊鋰業最擅長的做法是在全球鋰價低迷的情況下,收購原產地礦業公司。
這家公司也幹過和美國百億美元巨頭爭奪智利鹽湖的商業爭奪戰,由於沒錢,鹽湖即將歸屬一家美國企業,天齊鋰業直接借來幾百億人民幣,狠狠的在最高點砸入鹽湖項目,果斷搶佔鹽湖的控制權,美國方面只好放棄了這次收購案。
代價是天齊鋰業債務飆升,股價暴跌,但好在有業績支持,再加上國運加持,在2020年,通過賣出一部分澳洲分公司的股權,換來一定量的貨幣資金,將債務降低到安值。
這一行為,幾乎是豪賭,最終的結果是,天齊鋰業贏了。
天齊鋰業的風控部門除了會給供應商進行授信,也會幫助供應商提升管理能力,甚至還會和供應商一起探索新工藝、設備、工程研發活動。
據財務報表顯示,天齊鋰業在2019年放在研發上的費用是5938.84萬元人民幣,累計獲取145項專利,技術人員佔據公司總人數的18.8%。
另一家企業,贛鋒鋰業的財務報表顯示,2019年放在研發上面的費用是7960萬元人民幣,不存在重大負債。
贛鋒鋰業的風控重在建立一套核心為環境安全保護的風險管理體系,憑藉體系的力量,反擊風險。
2019年,贛鋒鋰業通過自身的風控體系推動管理評審工作,定期不斷重新梳理公司存的風險點是什麼,對於他們來說風險是動態的,必須時刻掌握這種變化。
他們計劃從公司整體識別內部、外部風險因素,也要弄清楚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合理規避潛在風險,不斷強化風險管理水平。
管理評審中,會在所有部門負責人的崗位職責加入「環境因素及危險源識別、部門料收集與管理、部門風險識別與管控」等內容,保證風險管控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公司一直在採用SWOT工具對企業面對的每個風險點進行識別和評估,形成《內外部因素風險識別和評價控制表》和《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風險識別和評價控制表》,用於指導、協調各層面實現風險管理目標,開展風險應對,並統一風險評價標準,提升公司整體風險管理水平。
20多年來,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沒有發生過一起生產過程中的負面事件,目前處於0事故狀態。
比起許多沒有初心的企業,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可能才是中國最有實力改變未來的企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