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鯨聲whistle
北京時間5月8日晚間,雷軍旗下金山雲(NASDAQ:KC)逆流而上在納斯達克「雲上市」,公開發行價定為17美元/ADS,開盤價為20.37美元,首日股價大漲40.24%至23.84美元,市值達到47.74億美元,這是雷軍的第四家上市公司。
與此同時,一場中概股逃離美國、回歸港交所二次上市的「浪潮」正在醞釀當中。
5月5日,據彭博社報導,網易(Nasdaq:NTES)已秘密提交在香港二次上市的申請,已經與顧問進行了溝通,最快可能在今年下半年二次上市。另據IFR報導,網易可能考慮通過在港上市最多籌資20億美元。
據IFR引述知情人士稱,京東已以保密形式在港提交上市申請,擬第二次上市,京東可能出售最多約5%的股份,在香港上市大約融資34億美元,預計最早在6月掛牌。對此,網易和京東均表示不予置評。
其他被傳二次上市的中概股還有攜程、百度等等。港交所回應稱,我們一向不評論個股,香港交易所歡迎所有合規公司來港上市。2020年1月,即已有攜程、網易與港交所展開初步討論的消息流出,並帶動兩家公司股價上漲。國內最大OTA、第二大遊戲公司、電商巨頭的回歸,將形成阿里巴巴回歸之後又一巨大示範效應,引領中概股回歸浪潮。
大撤退根源:瑞幸造假推倒多米諾骨牌、阿里巴巴示範作用
「因為信息披露的問題,提醒投資者近期在調整倉位時,不要將資金投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傑伊克萊頓(Jay Clayton)這番言論已經表明了官方態度。
「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新興市場,信息披露不完全或具有誤導性的風險要大得多,並且在投資者受到損害時,獲得追索的機會要小很多。」這些公司「應該以簡明扼要的英文提出風險,並具體闡述」。SEC發布的聲明還指出,PCAOB在獲取對在美上市中國公司進行審計所需的基礎工作文件方面能力有限。
瑞幸咖啡自曝22億營收造假事件為推倒了一連串多米諾骨牌,其影響仍在中概股中持續發酵。此前,中概股遭到做空機構連續圍獵:愛奇藝、好未來、跟誰學先後成為狙殺目標。愛奇藝7日晚被Wolfpack出具做空報告,稱其存在誇大數據等問題,公司一度大跌10%,創始人龔宇回應稱「邪不壓正」,公司8日堅決否認不實指控後收盤上漲逾3%。4月8日,好未來發布公告,「自曝」在內審過程中,發現某員工與外部供應商密謀以偽造合同及其他文件的方式誇大「學而思輕課(lightclass)」銷售數據的行為。
在信心原本已經不足的情況下,信任危機進一步瀰漫在美股市場上空。2018年12月,SEC聯合PCAOB聲明列出了遭遇審計障礙的上市公司名單,包括224家發行人(總市值超過1.8萬億美元),其中213家擁有設在中國或香港的審計師。接下來一段時間內,許多原本是優質標的獨角獸赴美IPO之路將會變得更加艱難。PCAOB會員單位會計師事務所很有可能不再願意為赴美上市企業進行審計和財務規劃,如今瑞幸背後PE大鉦資本受醜聞連累,美元基金暫停募資、深陷泥潭,今後國內企業尋求海外資本融資的難度也會進一步加大。
對於已經上市的中概股而言,監管壓力將進一步增大。歷史正在重演:2010- 2011年,東方紙業、綠諾科技、多元環球水務和中國高速,遭渾水做空後股價大跌被停牌或摘牌,也曾引發中概股信任危機,數年間赴美上市空窗。
另外中美貿易戰摩擦令有關機構加大了對中概股的審查和限制,史無前例的美股10天內四次熔斷,疫情令未來經濟狀況變得更不確定。中概股們需要拓寬融資渠道對衝風險。此外,離國內用戶和市場更近。
隨著近日聚美優品、暢遊完成私有化退市,獵豹移動、趣頭條、京東、趣店、蘑菇街、途牛等多家美股上市公司CFO宣布離職儼然暴風雨前夕,二次上市潮將來臨,一場「敦刻爾克大撤退」即將來襲。
成功二次上市成為港股新股王的阿里巴巴,無疑對頭部中概股們形成了示範效應:阿里巴巴去年11月26日登陸港交所,成功募集資金約110億美元,有效擴大現金儲備,上市首日收漲6.59%,收報187.60港元,全天成交140億港元,總市值超過4萬億港元,超過騰訊。阿里自港股上市以來大漲21%,帶動其美股股價走高,市值增加近千億美元。
而港交所規則修改也為許多企業帶來了利好:2018年4月,港交所完成25年來最大改革,接受 「同股不同權」上市申請。網際網路新經濟風口爆發下,此前曾有不少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有意於港交所上市,但受其不接受「同股不同權」規則所限才轉而赴美。改革後,一年內小米、美團等40餘家新經濟公司在港股上市。二次上市規則如下:屬創新產業公司;必須在紐交所、倫交所、納斯達克等「高級市場」上市,至少兩年保持良好合規紀錄;市值不少於400億港元,或市值不少於100億港元及最近一年度收益至少10億港元。
這股新經濟二次上市潮將有效提振港交所業績,彌補其過往對明星股的錯失:彭博數據顯示,在過去十年上市的公司中,港交所的新經濟公司市值的佔比僅為3%,而納斯達克、紐交所卻分別高達60%和47%。花旗報告稱,阿里來港上市有望使港交所的日均成交量增加10%至15%。2019年全年業績報告顯示,港交所2019年收入為163.11億港元,同比增長3%;淨利潤則為93.91億港元,同比增長1%雙雙創下新高。目前阿里巴巴已經被納入恒生綜合指數,未來如若被納入恒生指數和恒生國企指數,將對港股市場帶來重大影響。
「回家」背後:京東、網易、百度在謀劃什麼?
增發新股融資或是出售老股票,以補充現金儲備「回血」,融資渠道多元化,在交易時段上更加貼近亞洲市場投資者,靠近國內用戶,提升自身影響力,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們共同的訴求。此外,在「回家」動作背後,京東、網易、百度各自有著不同的具體動因和訴求。
對於剛剛交出一份漂亮財報的京東而言,其2019年全年營收5768.88億元,同比增長24.86%。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量增長至3.62億,依託「京喜」成功開展下沉戰略,單個季度新增的年度活躍購買用戶數創下三年以來的新高。在創始人劉強東接連卸任多個職務、消除個人形象與公司品牌綁定的「去劉強東化」形勢下,京東正在加速擴大市場份額,強化物流環節,對抗拼多多和阿里。疫情期間京東股價一度大漲13%,表明了市場對於電商行業的看好。
近日京東零售宣布多位新高管任命,意味著走出股價谷底、迎來新業績高潮的京東正在加速反彈,同時積極補充彈藥拓展業務,另據IFR報導,京東正在通過渣打銀行牽頭,尋求一筆金額可能為29.1億美元(約合205億元)的在岸/離岸五年期貸款。
在過去的一年間,出售考拉的網易完成了戰略瘦身,聚焦於核心業務,但其遊戲業務增速,首次低於10%。雲音樂獲得阿里戰略投資,網易2019年Q4財報顯示,包括雲音樂在內的創新業務淨收入37.2億元,同比增長18%,毛利率提升至20.6%,雲音樂Q4收入同比翻番,同時來自數字專輯和直播的收入也迅速增長,不過扭虧為盈仍然遙遠,去年,網易有道獨立上市,全年財報顯示淨虧損6.09億元,運營虧損率達46.1%,高於2018年的30.0%。遊戲方面承受著老對手騰訊、新加入的字節跳動的壓力,業務出海有待資金支撐,而音樂流媒體、在線教育雖然有較大想像空間但距離盈利尚且遙遠,網易選擇回歸補血不難理解。
對於百度而言,被低估的估值以及燒錢的AI業務或許是回歸二次上市的動力。偏低的市盈率和估值一直是百度的心病,當前其估值為339.55億美元,僅為字節跳動千億美元估值的三分之一。財報顯示,其一季度研發支出為41.7億元,同比增長26%;二季度研發支出為47.3億元,同比增長17%;三季度研發支出為46.9億元同比增長20%,全年研發費用同比增長了16%,「All in AI」的戰略需要更多現金支撐,暫時其盈利前景也並不明朗。
符合條件的30餘家中概股正迎來「二次上市」的窗口期。誰將繼阿里之後率先登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