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喜劇》:生活一半是喜劇,一半是深刻的現實

2020-09-05 麻辣兔頭

受疫情影響,整個春節都宅在家裡,看書,看劇,不外出約會聚餐,不給祖國增加負擔,也算是儘自己微薄之力了。

時隔三年,《驢得水》主創團隊,導演周申、劉露,主演任素汐,又為大家奉上了一部良心力作——《半個喜劇》。不同於《驢得水》中民國時代的背景,《半個喜劇》聚焦當代青年在社會中的人生百態,探討外地青年紮根大城市的艱辛,愛情和現實的衝突,欲望和人格的糾葛,更能引起觀眾的思索和共鳴。

影片講述了三個家世不同、性格不同的年輕人,來自小城市的北漂青年孫同,想要在北京紮根;家境優渥的北京土著鄭多多,在結婚前想過放蕩不羈的生活;渴望愛情逃避相親的北京女孩莫默,在受騙後依然選擇真實的活著。

當初戀、未婚妻、死黨、相親、工作闖進他們的生活,三個人的人生扭在一起,陰差陽錯的人物關係,角色性格的喜感反差,組成了半個喜劇。

該影片以各種巧合組成跌宕起伏的矛盾,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又夾雜著一些辛酸唏噓,完美的詮釋了喜劇的一半是悲劇的現實。

當普通人面對是非問題時,如果牽扯到自身的欲望和切身利益,很難堅持內心的澄澈和判斷對錯的標準。那麼,糾結過後,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就代表人格和利益,哪個在你心中更重要。

孫同為了工作和戶口,不敢得罪鄭多多,間接傷害了莫默和高璐,在經過痛苦的掙扎後,他最終打破內心構築的頑固壁壘,擺脫了媽媽以愛之名的束縛,當眾揭露鄭多多的花心虛偽,在現實和人格的較量中迷失又甦醒,最終收穫了美好的愛情,得到了真正的成長。

我們從友情的互相利用、欲望和自身的覺醒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互相利用的友情註定不會長久


在大城市打拼過的人都知道,想要留下來,有多難!尤其是落戶方面,更是難上加難!

孫同作為外地普通家庭的學生,沒有資源,沒有後臺,沒有過硬的實力,想要在北京紮根,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但幸運的是,他的同學鄭多多,能輕而易舉地幫他解決好工作和戶口問題,過了試用期,就可以順利取得北京戶口。

鄭多多出手大方講義氣,給孫同安排工作,又讓他住在自己家裡,送給他衣服,為他向公司要求新電腦。只要孫同有需求,鄭多多都會盡力滿足。

與之相對應的是,孫同扮演的一直是鄭多多的跟班,處在附屬地位。穿鄭多多不要的衣服,背他不要的包,喝他剩下的水,幫他欺瞞未婚妻高璐,即使不滿也不會有任何實際行動。

七年時間,能夠讓內向溫和的孫同和霸道張揚的鄭多多成為好朋友,是因為他們在付出和索取,控制和被控制中達到自以為的平衡。

直到孫同被莫默指著鼻子罵:你TM就是鄭多多養的一條狗,你心裡有數嗎?

被喜歡的女生看不起,那種被別人扯掉遮羞布的悲憤才從他心底冒出來,他不是不知道他一直以來的地位,只不過,他更願意欺騙自己是好朋友間的互相幫助,鄭多多給他帶來的巨大好處讓他難以說NO。

孫同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在北京落戶有兩大主要途徑,一種是應屆生應聘到可以解決戶口的工作單位,另一種是找一個有北京戶口的伴侶。

鄭多多為他提供了第一種,而莫默則可以為他提供第二種。

當鄭多多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時,他不敢翻臉,而如今他有了第二種選擇,正好莫默又是他喜歡的類型,他不願意再唯鄭多多馬首是瞻。

所以,當鄭多多以工作要挾孫同和莫默分手時,孫同表現出極大的不滿。當初因為自己的懦弱,讓莫默受到傷害,而玩弄感情的鄭多多勢必會讓高璐不幸福,所以,他選擇在婚禮當天當眾揭穿鄭多多的真實面目,搞砸了鄭多多和高璐的婚禮。

面對好哥們的背叛,鄭多多顏面盡失,痛哭流涕,和孫同決裂,對高璐深感抱歉。

這場被搞砸的婚禮,象徵兩個人相互利用的友情的終結。「好哥們」是建立在鄭多多付出資源,而孫同聽話、順從的基礎上,否則,他們的友情就會像小船一樣,說翻就翻。

真正的友情拒絕功利,不是建立在事業、地位、身份、錢財上,而是雙方在人格上的互相吸引,三觀的契合。好朋友會當面指出你的錯誤,不會因為怕得罪你而閉口不言。互相利用的友情註定不會長遠。

二、當是非對錯遇上欲望,堅持自己的底線尤為重要


理想,也是一種欲望。社會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也有大大小小的欲望。

當你遇上錯的醜惡的事,你本能的要去打破它。可是,如果其中牽涉到自己的利益,大多數人還是不可避免地陷入糾結的過程,有些人會尋找各種藉口,給自己的無為辯白。

還有一種人,把實現不了的欲望轉化成無盡的憤怒,對身邊的人肆意揮灑。

孫同為了體面的工作和北京戶口,甘願活在鄭多多的羽翼下,也讓自己活得像條狗,他明知道鄭多多腳踏多隻船是錯的,但還是替他遮掩,對莫默和高璐的受騙不加以制止。

當鄭多多逼他和莫默分手時,媽媽向他出主意,假意和莫默分手,騙過鄭多多,正義的莫默拒絕配合他的演出,他表示自己沒有其它選擇,認為所有人都在逼他,他自己儼然成了一個受害者,甚至用「你生在天上了,我生在水坑裡了」這種膚淺的價值觀綁架莫默。

莫默說:「沒有辦法?你要凍死了嗎?你要餓死了嗎?幹一次這種事就會幹一輩子這種事,今天你能為了工作,明天就能為了升官,後天為了孩子上學,你會永遠為自己做噁心的事找藉口。」

其實沒有人可以真的逼他,是欲望和貪婪在逼他,是懦弱讓他給自己找藉口。他不是分不清對錯,也不是沒有退路,是拒絕不了那個可以一步登天的捷徑。

莫默點醒了他,這或許就是孫同愛上莫默的原因。善良正直的莫默成了他人格迷航的指路燈,讓他豁然醒悟,堅守住了自己的底線,決定撕破醜陋,要通過自己踏實的努力獲得想要的東西,擁抱真實和美好。

孫同大鬧婚禮現場,同時也點醒了鄭多多和高璐。片尾,鄭多多在跑道上追高璐,懇求她回頭,經歷了這次打擊,鄭多多應該會有所改變。而高璐也一改為愛裝傻的性格,決定清醒地考慮這段感情。

人都想活得體面,當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被外在左右,然後陷入擰巴的狀態。

有人說:站著的人不累,坐著的人也不累,只有半蹲的人才最累。

佛說:有求則苦,無欲則剛。

過多的欲望才會成為壓垮我們的稻草,才會讓我們逼迫自己做一些本不情願的事情。抱怨、想走捷徑、不願努力的人才會活得越來越擰巴。

簡單點,別被名利所累,生活是半個喜劇,另外半個,由你自己定義。


——END——

參考影片:《半個喜劇》

麻辣兔頭,一個有趣的影視書評號,愛讀書,愛寫字,愛你們!

相關焦點

  • 《半個喜劇》:一半喜劇,一半愛情,一半現實,一半生活
    今天下午終於有空把《半個喜劇》看完了,其實看這部劇是因為任素汐,但是當真正看進去的時候,就不單單是迷戀任素汐了,更多了一份對這部劇的感受。這部劇的名字叫半個喜劇,我看的時候卻沒有能開懷大笑,這或許也是「半個」喜劇的精妙之處吧,「一半喜劇,一半愛情,一半現實,一半生活。」
  • 一半是喜劇,一半是生活。--評《半個喜劇》
    開心麻花出品的電影《半個喜劇》,由高分喜劇《驢得水》原班人馬歷經三年打造,影片由周申、劉露執導,講述了三個自由浪漫的年輕人,他們的各種價值觀碰撞在一起後,當一個人需要平衡親情友情與愛情...他們慌亂的生活就像是半個喜劇。
  • 《半個喜劇》:一半喜劇,一半生活
    而今年的《半個喜劇》走了都市輕喜劇的路子,更貼近生活。導演周申在和現場觀眾的交流中表示,相比前作《驢得水》,《半個喜劇》更貼近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另一位導演劉璐則稱,「我們寫的故事都是從生活中來,即便《驢得水》是一個架空的狀態,但同樣有許多生活中現實的映射。
  • 《半個喜劇》:一半喜劇,一半鬧劇
    在《李茶的姑媽》口碑遇冷之後,開心麻花推出的這部由任素汐等人主演的《半個喜劇》,雖然在口碑上有所回升,但是同前幾部爆款相比,《半個喜劇》的受眾依舊有限,院線排片率也少之又少。由開心麻花第二部電影《驢得水》原班人馬打造出來的《半個喜劇》,在海報宣傳的風格上也延續了《驢得水》海報中的語言特徵,無論是「講個笑話,你可別哭」還是「看個笑話,別嫌事大」都一語中的的揭示了黑色幽默故事的悲劇性本質內涵。
  • 《半個喜劇》:一半喜劇,一半沉默
    喜劇的內核從來都是悲劇,《半個喜劇》的主旨也是在這上面展開,通過三段風格自然的轉變來嫁接人物階級屬性的差異,最後投射生活。劇情很簡單但看起來也算是有點狗血。孫同作為一個小地方的來的孩子,復讀三年考到北京,依靠著鄭多多在北京的背景,有了工作,有了戶口。這樣的人在生活中屢見不鮮,難聽點來說孫同就是鄭多多的「一條狗」。
  • 《半個喜劇》生活一半喜劇一半悲情,真相了現實
    《半個喜劇》,劇情不是很新穎,但是卻引人入勝。很多網友評價,孫同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沒有背景,獨自一人在城市中漂泊,拼命想要在城市中站穩腳跟。但是現實就是現實,因為孫同來自小鄉村,沒有任何背景,在若大的城市中,他唯一的背景可能就是鄭多多了。若是與鄭多多絕交,孫同意味著可能會失去工作,失去住的地方……而對於孫同來說工作是他能否在這座城市立足的根本。擁有一定背景的鄭多多更有話語權,更有權力讓別人按照他的意願生活。當孫同提出,這對他很不公平。而鄭多多卻說:幫你搞定戶口,託人幫你安排工作,這些公平嗎?
  • 驢得水原班人馬《半個喜劇》一半荒誕 一半現實!小人物的故事!
    哈嘍,我是愛醬娛樂喵,我們今天要看的是2019年任素汐主演的愛情輕喜劇半個喜劇,我之前在短評動態裡說了,我並不是很喜歡這部電影,所以解說的過程中會提出相應的質疑,大家和而不同,和氣生財《半個喜劇》涉及到的人物不多,在第一場戲就交代清楚,富二代大渣男鄭多多下個月結婚,卻仍在跟不三不四女約炮,與此同時他還在追求高中時期的女神,莫默,想在結婚前睡了她。
  • 《半個喜劇》:多一半的高級感
    結構喜感的巧妙搭建高級的喜劇往往是結構性的,《半個喜劇》就是屬於這一類,空間的利用,配角的設置,讓複雜的錯位變得合理,關係的破立更加巧妙,從而碰撞出渾然天成的喜劇感。這些破局的「路人」總能讓人會心一笑,他們就像看著這齣喜劇的我們,又讓這「半個喜劇」在嚴肅的部分貫徹到底。喜劇自戕的半個內核導演說,「半個喜劇」的另一半是正劇。有人說,另一半是現實。但不管是什麼,都是「反喜劇」的。純粹的笑終究是空洞的,喜劇的外殼下要顯露些東西,因此喜劇的高級感同樣在於這種自戕。
  • 《半個喜劇》:多一半的高級感
    ,《半個喜劇》就是屬於這一類。這些破局的「路人」總能讓人會心一笑,他們就像看著這齣喜劇的我們,又讓這「半個喜劇」在嚴肅的部分貫徹到底。導演說,「半個喜劇」的另一半是正劇。有人說,另一半是現實。但不管是什麼,都是「反喜劇」的。純粹的笑終究是空洞的,喜劇的外殼下要顯露些東西,因此喜劇的高級感同樣在於這種自戕。而《半個喜劇》的內核,就在於真話與假話的抉擇,屈服現實和活出真我的對抗。三個主角的形象就代表著這種衝突。
  • 電影|《半個喜劇》:多一半的現實
    《半個喜劇》是開心麻花出品,由周申、劉露擔當編劇、導演,任素汐、吳昱翰、劉迅、湯敏、趙海燕主演的愛情喜劇片。該片主要講述了三個年輕人三種完全不同的愛情觀。以舞臺劇起家的開心麻花,總是在電影中帶有著強烈的話劇基因。擅長將喜劇包袱鋪設在語言當中、通過戲劇反差來製造笑點。
  • 《半個喜劇》:一半是「笑話」,另一半是?任素汐評價「演技炸裂」:這是個貶義詞
    三年前的一部《驢得水》讓外界記住了飾演張一曼的演員任素汐;三年後任素汐再度與《驢得水》導演兼編劇周申、劉露合作,與吳昱翰、劉迅、湯敏等主演新電影《半個喜劇》。2019年12月底上映的 《半個喜劇》,雖然在元旦假期過後,截止1月2日,票房累計才1.49億,但延續了此前的好口碑。在不少觀眾看來,這部表面講愛情的「半部喜劇」,另一半卻折射了現實。
  • 《半個喜劇》——另一半是悲劇
    這部電影其實很早就去觀看了,只不過最近有事一直耽擱了(咕咕咕),今天就簡單來說下這部開心麻花出品的壓軸喜劇《半個喜劇》。《半個喜劇》主要講述了幾個都市男女之間的愛恨情仇,裡面夾雜著不同人群在大城市中的生活態度,或許可以找到一點自己的影子。
  • 電影《半個喜劇》教會我們的事:生活不僅僅是悲喜交加
    初聽電影《半個喜劇》的片名,大多數觀眾是疑惑的:什麼樣的電影才能叫《半個喜劇》?看完影片,才會由衷地感嘆,影片的片名誠不欺人也。作為開心麻花的最新電影,《半個喜劇》相當多的篇幅貢獻了笑點,但笑鬧之下,《半個喜劇》也是相當長時間裡難得一見的直面當下年輕人現實生活的電影,每個情節都直擊年輕人感情和生活中的痛點,讓人笑著笑著就哭了。
  • 《半個喜劇》渣男
    《半個喜劇》依舊是開心麻花式的寓教於樂。一半是高於現實生活的荒誕。影片前半段用「誤會法」製造了大量的笑料,執著的大齡未婚女(任素汐 飾)、懦弱的北漂青年孫同,以及大渣男鄭多多,三個角色在密集的笑料中建立的依存或對立的關係為影片接下來的深入奠定了基底;影片的另一半則是現實生活本身。人應該怎樣活著?這是影片真正想探討的主題。
  • 《半個喜劇》,另外半個,是愛情啊!
    鄭多多的未婚妻高璐,本是個生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幸福「小公舉」,時不時和未婚夫鬧鬧小脾氣,卻仍然幻想著婚後「Happy Ever After」的童話結局。當她面臨血淋淋的現實、直觸最真實的人性時,反而是她人生成長的關鍵一步:走出夢想中的城堡、來到真實的世界。不僅僅是主角,《半個喜劇》中的配角,也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人物。
  • 你我皆為戲,誰又是誰的喜劇——非專業喜歡《半個喜劇》
    3《半個喜劇》,開心麻花出品,《驢得水》原班人馬。從民國時期的黑色諷刺,跳躍到當下社會的彩色無奈。時代不同,幽默依然。一場人生,半個喜劇,半個無奈。官二代,一邊高富帥,一邊淫賤蕩。憨厚哥,左手靠努力,右手靠關係。大齡剩女,一半率真生活,一半質疑自己。
  • 《半個喜劇》講的是北漂現實還是愛情童話?
    由《驢得水》原班人馬花費三年時間打造的浪漫愛情喜劇《半個喜劇》一經上映,便得到了豆瓣7.7的高評分。但是,高口碑背後也有不同的聲音。一些網友認為電影講出了都市青年面對愛情與生活的掙扎,「現實」而「扎心」,也有網友質疑影片過於「童話」而「不具有現實意義」。究竟,《半個喜劇》講的是北漂現實還是愛情童話?
  • 半個喜劇,半個愛情,半個小品,整個輕鬆
    看到影片取名「半個喜劇」,我本來擔心會不會又像《驢得水》那樣設置成前面大喜、後面大悲的悲喜劇,整得過於嚴肅深刻。 還好看完後知道,這次主創們把另一半留給了愛情,讓影片雖然也有些許諷刺和深刻的地方,整個故事卻是在一種較為輕鬆愉悅的氛圍裡進行到底的。 不是說我不喜歡《驢得水》,只是當時看完以後,我感覺挺不舒服的。
  • 《半個喜劇》生活是半個喜劇嗎
    生活是半個喜劇嗎?理想主義依然是個理想,現實主義仍然無比現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深陷在現實的泥沼中,掙扎著探出頭想吸一口理想的空氣。少數人是鄭多多,齷齪得現實,齷齪得可愛;更少數人是莫默,似白鴿警探樣真實地活著。而大部分像精神分裂一般活在兩者之間,為了理想高喊口號,面對現實摧眉折腰。
  • 《半個喜劇》告訴我們的人生道理
    《半個喜劇》從題材上說,一半是喜劇,一半是正劇;同時內容上一半是喜劇,一半是現實生活。電影取了這個名字,剩下的內容留給觀眾來填空。《半個喜劇》並不是告訴你人生有幸運、《半個喜劇》只有一半是喜劇,另外一半是硌人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