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陳凱歌他爹陳懷皚是做什麼的,有過什麼代表作吧?陳懷皚曾與崔嵬(《小兵張嘎》導演)合作過《青春之歌》、《野豬林》、《平原作戰》,與謝鐵驪合作《大河奔流》、《海霞》,並以副導演身份參與製作了魯迅先生作品《祝福》的改編拍攝。1960年與崔嵬合作拍攝的戲曲片《楊門女將》獲得第一屆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
電影《霸王別姬》拍攝於1992年2月-7月。當時陳懷皚先生已經重病纏身,住院休養。如果說陳懷皚先生對《霸王別姬》一點影響也沒有,那顯然是假話。陳懷皚先生對於傳統戲曲藝術的熟悉,對於戲曲演員群體的認知,這對於年少的陳凱歌顯然都是最好的薰陶和沉澱。而他對歷史片的思考,以《知音》為例,將蔡鍔將軍的情事與民國風雲有機融合在一起,大膽用李谷一配唱《高山流水》,營造了獨有的歷史情懷和人物形象。
相信這對於陳凱歌都是有啟發的。《霸王別姬》符合陳凱歌作品的一貫主題和風格。陳凱歌創作生涯的前十五年,一直關注的是人和歷史洪流的關係,在這個意義上,《霸王別姬》是典型的「第五代」思維的產物,它和陳懷皚那一代人的電影觀念相距很遠。如果真的是陳懷皚代拍,參加過這部影片的幾百人,這麼多年來,有任何一個人出來證實這種說法嗎?哪怕只需要一個?至今沒有。
關於陳凱歌后來的作品欠佳,有人甚至誇張為陳凱歌這輩子只拍了一部《霸王別姬》是好的,那就屬於對中國電影全無了解了。陳凱歌的確近年創作萎靡,我認為那是《荊軻刺秦王》之後的事。這種情況在電影界太常見,每個導演的巔峰期不一樣,老當益壯的當然很多,但過了中年水準下滑的也極其普遍。就算陳凱歌再也拍不出《霸王別姬》這個水準的作品,又何足為怪?這就能證明那不是他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