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寶》中,有句話被女性奉為圭臬: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那就很多很多的錢,如果兩者都沒有的,有健康也是好的。
只是絕大多數人記住了前者,忘記了後者,以為走出社會之後,自己就能在兩者之間做一個選擇,要不嫁給金錢,要不嫁給愛情,殊不知,只有擁有絕對底牌的人,才有資格做出選擇。說起底牌,姜喜寶,無疑擁有了當代女性最渴望的底牌:年輕,貌美,高學歷,高情商,唯獨缺少了錢,缺少了愛。
喜寶的飛機票,是母親通過辛苦勞作換來的,而喜寶留學的費用,是通過出賣身體得來的,為了得到這筆費用,輕而易舉把自己給了不愛的人,僅此一次,但是從那一刻她似乎就開始放縱了,就像她所說:青春就算不賣,遲早也會過去的。所以,當勖存姿提出,要「包養」她的時候,她僅僅是感覺到侮辱,小小地掙扎了一下子,然後轉身接受了他的提議,並且說:我之所以不開心,是因為鑽戒不夠大,而不是我拒絕了這個提議。
缺錢——是拉喜寶一步一步走入深淵的表面線索,而喜寶真正墮落的原因,是因為愛!
幸運的孩子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童年:喜寶,從小靠母親撫養長大,心比天高偏偏命比紙薄,從她踏出國門的那一刻開始,就決定要出人頭地,無論付出何種代價和手段,這種旺盛的野心,正是勖存姿所看中的,而喜寶所不知道「特質」。
勖存姿以錢為藉口得到了喜寶,以愛而途徑,控制了喜寶,事實上,勖存姿在整整5年內,幾乎只碰了喜寶1次,他花大價錢包養名牌大學生,包養她的青春,包養她的桀驁,卻並非為了世俗的「歡愉」,背後的原因令人難以啟齒:他要把喜寶一步步打造成只屬於他的「高級妓女」。
在日本,有一類人被稱為「藝妓」,她們不需要輕易出賣身體取悅客人,她們的存在,僅僅是為了滿足客人的精神需求,滿足他們的精神戀愛,給詩人墨客提供愛情的無窮想像,她們宛如解語花,追求高雅的精神世界,懂得欣賞客人的喜怒哀樂,懂得體貼他們的煩惱,甚至能容納他們最醜惡的一面。
她們的思想和行為,是為「客人」而塑造的,喜寶,從一位名牌大學生,被勖存姿馴化成「高級妓女」,用錢令她墮落,用愛毀了她,所以當勖存姿病倒在床上之時,她也根本無力逃離,因為喜寶認為,勖存姿是這些年中唯一愛著自己的人。
當勖存姿離世,勖家支離破碎,喜寶繼承了他所有的財產那一刻,喜寶徹底廢了,這個故事開端便說:我要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那就要很多很多錢,如果兩者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可事實上,故事的結局是:得到了錢,卻永遠失去了健康,失去了愛,何其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