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萊豬」進入臺灣地區現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即使島內民眾近七成表示反對,卻也仍然無法阻止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據悉,民進黨當局為了緩解民眾心裡的怨氣,曾多次編織謊言,想將「萊豬」進口的影響力降下去,甚至還曾說出了「美國人吃『萊豬』,也沒吃出什麼問題」的荒唐言論。近日,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為了修復民進黨當局的威懾力,向臺灣民眾推出「豬肉儀錶板」網站,卻沒想到網站才上線不久,就慘遭打臉。
更新時間不準確,時間落差成藉口
「豬肉儀錶板」網站是民進黨當局為了向民眾證實公信力而設置的網站,其用來登記豬肉進口訊息。但即便如此,民進黨當局似乎也操作不好。據悉,「邊境查驗自動化管理系統」網站早在1月初的時候,就已經更新數據:有5批美國豬肉進入臺灣地區海關,但「豬肉儀錶板」網站到卻到前些日子都還沒有更新數據。對此,島內民眾紛紛表示,連進口信息都能騙?為什麼不更新美國豬肉進口信息?
臺媒對此進行報導,但在報導後不到50分鐘,網站就及時更正了信息,並顯示了豬肉進口的第一批數量。而對於島內民眾的疑問,臺「衛福部門」官員則對外界解釋,是因為財政部門「關務署」、「衛福部門」、「農委會」三個部門之間的數據有時間落差,所以才導致網站更新不及時。除此之外,由於部分豬肉業者,要配合倉儲物流,所以7-8天才會去「關務署」領取豬肉,這就導致了美國豬肉,從進口到真正流入市場售賣,有一定的時間落差。
官員解釋不合理,臺灣人卻「笑了」
雖然臺「衛福部門」給出了看似合理的解釋,但仍有不少人覺得荒謬。畢竟時間就是金錢,如果真的有時間成本,那麼島內業主就會在民進黨當局宣布進口時,就已經下單購買。在1月初之前,「萊豬」就會運送到海關,甚至恨不得能在2021年1月前,就立刻進入市場賺錢。如果真如臺「衛福部門」官員所解釋的那樣,業者1月初才開始下單,那麼從美國到臺灣地區運送貨物的船隻大概是1個半月,如果業者再拖一個星期領貨,就會造成2個月的時間成本,這對豬肉業者來說無疑是增加了倉儲費用。所以大部分島內民眾認為,臺「衛福部門」官員給出的解釋並不合理。甚至有民眾表示,希望民進黨當局圓謊解釋的時候,多去查資料,了解商場常識,免得鬧出笑話貽笑大方。
文丨虎威軍 審丨綿羊
免責聲明:本文由兩岸直通車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