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電影迷,尤其愛看香港電影,提到香港電影,就不能不提到香港的功夫電影。其實功夫電影是從武俠電影演變而來的,以前的邵氏電影就有很多的武俠電影。
比如大名鼎鼎的武俠電影導演張徹,就導演了很多非常優秀的武俠電影。代表作有《獨臂刀》,《十三太保》,《新獨臂刀》,《刺馬》,《大殺四方》,《洪拳小子》等等。還有另一位武俠片導演胡金銓也導演出了影響後世的經典作品,包括《龍門客棧》,《大醉俠》,《俠女》,等等。
這個時候的武俠片明星大部分都是邵氏張徹的弟子,王羽,羅烈,陳冠泰,狄龍,姜大衛,傅聲,劉家輝,戚冠軍等一大批優秀的武俠片明星。這個時代的武俠片明星都是真正的練家子,很多都是洪拳高手,還有最早的一批武術指導,劉家良,唐佳,黃培基。劉家良不僅是一位優秀的武術指導,更是一位優秀的導演,他的《少林36房》,《少林搭棚大師》,更是捧紅了自己的義弟劉家輝,使劉家輝成為邵氏的功夫名星。後來邵氏倒閉,這一批優秀的武打片明星也要和普通人一樣面臨失業,也要養家餬口,也要找工作。
後來這些人的際遇各不相同,命運也是各不相同,有的遇到機會再次翻紅,有的則淪為配角反派。其中劉家輝更是可惜,他早期在邵氏是最紅的武打明星,出演過幾百部電影,部部都是男一號。其中的《少林36房》更是被好萊塢鬼才導演昆丁.塔倫蒂諾奉為神作,在其後來拍攝《殺死比爾》的時候邀請劉家輝出演片中的殺手強尼莫和白眉道長兩個角色。劉家輝在邵氏倒閉後,淪為反派和配角,後來又中風和癱瘓,晚景悽涼。
劉家輝只是眾多邵氏武打演員的一個縮影,他們也和普通人一樣經歷人生起伏,三起三落,有過輝煌,也有過落魄,也許,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