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設一直是困擾國產電視劇的問題之一,有時候角色還沒豎起來就先在故事的邏輯裡坍塌了。
正在熱播的《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孫儷飾演的周瑩就有點兒意思,用她養父周老四劇中的話說,周瑩是混蛋的女兒,守寡太可笑,就應該吃喝享樂自由瀟灑,但偏偏這個闖蕩江湖多年一身俠氣的女人,最終卻扛起了振興夫家家業的大旗,不但力挽分崩離析的敗勢,並富甲涇渭之邊,鑄就清末秦商「女商聖」傳奇。
相比陷入宮鬥或辦公室「套路」的女主戲,周瑩以一個日漸成長,富有獨立精神且最終創造傳奇的女性形象,更容易讓觀眾產生好感。
2.
性格決定命運,這話兒是真理。
周瑩的人生有兩次轉折,第一次是進了沈家大院,要當丫鬟伺候沈家二少爺沈星移,差一點就讓人覺得孫儷剛從宮鬥的戲裡殺出來,又要陷在宅鬥裡。
好在吳聘及時出現並帶她脫離了這個困局。
第二次,「陰差陽錯」的婚姻,看似突然卻又順其自然,如果說前面的劇情裡,周瑩還在為鞭子落在誰身上抗爭,那麼這一舉動,則完全改變了周瑩的人生,也為這部劇的故事改變了航道,開啟了一個女人的經商奮鬥之路。
3.
女性在電視劇中找出路,越來越難,而女性題材的電視劇想要突破互撕與被撕,必須在人生的每個節點尋找突破。
現代劇的時間節點基本都是沿著80後的人生軌跡,而如果按現代劇分,根據清末周瑩真實故事原創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則是把時間節點放在人生的三件大事上——工作、婚姻、家庭。
周瑩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丫鬟,挨打受氣還要被主子各種刁蠻使喚;婚姻,一時衝動的結果,家庭,很快就家破人亡……這樣的境遇下,還能發光發熱就真的需要技巧了——這一次是吳家老爺子吳蔚文拯救了她的命運,並將「誠信」兩個劇作的核心思想,深植在她靈魂深處,讓她從一個江湖少女,向一個女強人邁進。
思變求新,不光是創作者們思考的問題,也是觀眾的內心需求。
4.
融匯則能創新,而共性產生共鳴。
將商戰題材的激情與勵志,愛情題材的傷感與美好,以及年代題材的家國風雲融合在一起,《那年花開月正圓》確有跌宕與波瀾的戲劇主線。而周瑩也是近年最能獲得認同的戲劇形象之一,商場如戰場,沒有硝煙但依然事關生死。
5.
孫儷飾演的周瑩,自由開朗,豪放機靈,簡直就是花好月圓版的小燕子,但她劍走偏鋒,學做生意,並力挽狂瀾扛起家族的振興重任,最終成為一代女首富,這樣一個有態度、有擔當的形象,與那些依賴別人拯救的大女主完全不同,憑藉自己的本事逆天改命,這樣的周瑩是不是非常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