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嘴裡長白點,婆婆用針挑,對嗎?醫生說處理不當會致命

2020-12-27 兒科醫生雨滴

小嘉發現剛滿月的兒子,嘴巴裡有些白色的點,一開始還以為是奶漬,想用紗布給擦掉,結果發現不僅擦不掉,孩子還哭鬧了起來。

「這是馬牙,沒事,我去拿個針,給孩子挑掉就好了。」婆婆說完就去拿針了。

「馬牙嗎?可我查了下網上,又像是鵝口瘡呀?而且要用針給孩子挑破?這個怕是會感染,安全起見,我們還是去找醫生診斷吧。」小嘉說到。

「大驚小怪,你老公以前也長過這種東西,我都這麼處理的。」婆婆非常不開心回應。

這時候,小嘉老公剛好回來了,就把一家人帶到醫院找醫生。

醫生看完寶寶嘴巴裡的白點,用棉籤擦拭都擦不起來,就確診為鵝口瘡,給寶寶開了藥,並交代不能用針去挑,否則可能引起感染導致敗血症,甚至致命。

在新生寶寶口腔的突發情況裡, 馬牙和鵝口瘡,出現機率是比較高的。馬牙,米粒大小的小白點的樣子,和由於白色念珠菌感染導致的鵝口瘡確實有點像,但無論是馬牙還是鵝口瘡,都不能用針來挑破哦,要這麼來解決。

一、區分馬牙與鵝口瘡

1.馬牙

「馬牙」是老百姓的叫法,醫學上我們稱其為上皮珠,常見於新生寶寶。一般會在口腔牙齦邊緣或上顎中線兩旁出現單個或幾個白色像米粒大小的,觸摸有硬結感的囊泡,直徑在1~3毫米,因為含有角質而呈現黃白色。

馬牙多是單個出現,不會迅速地大量出現。如果嘗試去輕輕推這些小白點,你會發現它們不容易被推掉。如果寶寶出生幾周內不長馬牙,一般就不會長了。

2.鵝口瘡

鵝口瘡是一種由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又稱雪口病。多發生於新生兒和6個月以內的嬰兒。

與馬牙比較,鵝口瘡出現的位置非常不固定,可分布在口腔黏膜的各個位置。主要表現為口腔黏膜表面覆蓋白色乳凝塊樣小點或小片的白色膜狀物,小點可逐漸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如若強行剝離可能會出現滲血,而且不久後白色斑膜很快就又會出現。

二、馬牙不需要治療,更不能用針扎!

馬牙看起來像是一個個牙齒,但並不是真正的牙齒,只是未被吸收的上皮組織,是一種生理現象,沒有病理意義的。

新生寶寶中出現馬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本身是無害的,也不具有傳染性,不妨礙哺乳,不會對乳牙和恆牙造成影響,通常2~3周或數月內,就會萎縮、變小、消失。

臨床上不需要治療,切忌用力擦拭,更不需要用針刺挑,挑破後反而會有繼發感染、炎症的危險。此時,做好寶寶的常規口腔衛生就好,家長要做的是在每次吃奶後,加強口腔清潔處理,用軟紗布包著食指用溫開水幫助小寶寶清潔口腔。

少數長馬牙的寶寶會因為牙齦發癢、發脹等不適感,出現焦躁、咬媽媽奶頭,拒食等現象,也建議到醫院找醫生幫忙處理。

三、鵝口瘡需要及時治療

如果家長懷疑寶寶口腔內的白點點可能是鵝口瘡,要及早到醫院就診治療。

鵝口瘡是一種口腔裡的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較為嚴重的鵝口瘡白色斑膜會覆蓋口腔,還可能伴有低燒、拒食、吞咽困難等情況,嚴重的鵝口瘡如沒及時治療,會導致寶寶口腔黏膜潰瘍,甚至會合併身體其他部位的深部感染。

四、預防鵝口瘡,從日常護理做起

寶寶患鵝口瘡可能是生產時經母親產道感染,也可能是接觸感染念珠菌的哺乳用具、乳頭、甚至玩具和衣物從而感染,如果沒有做好護理,寶寶很有可能會復發的:

一方面,母乳餵養的媽媽要保持乳房尤其是乳頭的清潔衛生;另一方面人工餵養時食具一定要煮沸消毒,包括玩具也要注意清洗消毒,減少感染發生。

爸爸媽媽們,你們學會辨別了嗎?

相關焦點

  • 哺乳期乳頭出現白點還能給孩子吃嗎,應該怎麼處理和預防?
    哺乳期的媽媽,對乳頭上出現白點並不陌生,甚至有的媽媽,出現乳頭白點是常有的事兒,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個小白點正常嗎?出現白點後還能給寶寶哺乳嗎,媽媽們應該怎麼做和預防呢?引起乳頭白點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很多新手媽媽看到乳頭上有白點會很奇怪,也會疑問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出現乳頭白點一方面是因為皮膚過度生長,堵住了乳腺管出口。
  • 乳頭有白點,八成要堵奶,資深母指:別用針挑!小心招來乳腺炎
    前段時間去看還在哺乳期的妹妹,她的寶寶4個月,一進門就看見她呲牙咧嘴的樣子,走近一看發現她正在用針挑乳頭,我趕忙阻止她,告訴她不能用針挑,容易感染,況且不確定是小白泡還是小白點,她很自信的說:沒事,肯定是小白泡,我經常這麼挑。兩天後,我再聯繫她時,已經高燒39度,堵奶嚴重發展成為乳腺炎了。
  • 痛風石,可以自己擠嗎?醫生:千萬不可,處理不當或致殘、要命
    ,可以自己擠嗎?相信很多痛風史在5年以上的朋友,對於關節上長出的「小包」並不陌生。它是血液內尿酸過高,析出的白色晶體堆積而形成的。在生活中,很多人會選擇自行處理,比如就像擠痘痘一樣,去用針挑開它,然後擠出白色牙膏樣的尿酸鹽結晶物,然後再用創可貼貼上完事。整個過程,很有舒適感……但其實,這個行為相當的危險,因為如果處理不當,不光是影響病情,更有可能會導致感染,致殘或危及生命!
  • 生完寶寶後媽媽乳頭小白點、白泡別亂擠,擠不好會再生!丨科學育兒...
    乳頭上長白點兒,痛到人飆淚,餵奶時像被寶寶吸血,整個乳房都疼得抽搐啊有木有?聽說還會堵奶,變成乳腺炎,這下寶寶可就沒奶吃了。想戳破又不敢,咋辦呢?挑了容易感染?曾經有醫生拿注射器針頭,給我捅開了,奶一下飆出來,幸好沒憋到堵奶。找人來揉開,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奇了怪了,這乳頭白點,究竟怎麼來的?挑還是不挑?
  • 就因為出國旅遊了一趟,28歲媽媽丟下寶寶撒手人寰!致命「危險」就潛伏在你身邊……
    28歲的嵐嵐(化名)是泰州人,大學畢業後,嵐嵐在和老公辛苦打拼,終於在上海擁有了自己的幸福小窩,沒過多久,他們的寶寶也降生了,嵐嵐的生活是越過越甜蜜,前不久她去峇里島旅遊,當時,嵐嵐在微信裡隨意說的一句話,竟然會留下致命殺機:
  • 寶寶吃手別不當回事,處理不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寶寶吃手別不當回事,處理不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大家好,我是鄭宗樹,很高興又和各位寶媽寶爸們見面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寶寶吃手的問題。那麼,我們首先就要來了解一下寶寶為什麼吃手。寶寶在出生後的第一年會有一個「口欲期」,這也是寶寶人格發展的一個基礎階段,寶寶在這一時期的吮吸需求是非常強烈的,因為寶寶認識這個世界首先都是從最開始的,所以你會經常看到寶寶時不時的會把玩具塞到嘴裡,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有吃手指的動作寶媽大可放心,這是寶寶在了解這個世界,寶媽應該為寶寶的進步感到高興才對。
  • 長痘痘用針挑?切記這個位置長痘,千萬別用手擠
    當吃了辛辣刺激性或油膩的食物後,我們的臉上很可能會爆痘。有些朋友就喜歡拿細針挑掉痘痘上面的白色粉刺,或者常常忍不住用手去擠痘痘。顯而易見,這種行為不可取。個人和醫生無法比較,我們的這些操作很容易存在消毒不合理的問題。
  • 醫生提醒:小小魚刺,處理不當或致命
    前一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說的是一個人吃魚的時候不下心卡到魚刺,一開始去了社區醫院,但是社區醫院的醫生表示,他喉嚨處卡的魚刺比較複雜,不好處理,於是他又去了當地的口腔醫院,結果醫生告訴他,魚刺卡的位置比較靠近裡面,不在口腔中了,於是他又去了兒童醫院等幾家醫院
  • 「健康科普」乳頭上有白點是怎麼回事?乳頭上有白點怎麼辦?答案在...
    乳頭小白點分為三種: 一、乳頭皸裂導致的乳頭潰瘍,一般情況下乳房出現淤積,媽媽會覺得乳頭疼痛的厲害; 二、乳頭小白泡,乳孔上被近似透明的膜封住了,奶出不來或不能順利的出來,乳房體內會有淤積,寶寶吃的時候會覺得乳頭連著乳房裡的神經都在疼;三、脫水的乳汁形成的類似脂肪粒狀的物質
  • 9個月寶寶沒長牙,寶媽被「問責」,寶寶何時「冒牙尖」才正常?
    寶寶出生後身體一直在發育,其中長牙也是他發育的象徵,和福氣沒有關係。 寶寶9個月還沒長牙,寶媽被「問責」 冰寧的女兒已經9個月了,從寶寶出生後冰寧一直在堅持餵母乳,在別的寶媽都訴苦說寶寶吃奶時總是咬人,冰寧卻從沒有體會過這種感覺,因為她的寶寶到現在還沒有長牙齒。
  • 寶寶肚臍發炎,婆婆用黑色粉末塗抹,老公心疼「小情人」
    阿玉的婆婆更是喜歡這個孫女,從出生就過來幫忙,每天悉心照顧。可是有一天,大概女兒出生十天左右的時候,阿玉發現女兒的肚臍有一點紅腫。婆婆說:「我有辦法。」然後就去了自己的老宅。從老宅回來後,婆婆打開一個小紙包,裡面是一些黑色的不明粉末,婆婆拿過來塗在了孫女兒的肚臍上。阿玉連忙問:「這是什麼呀?這到底是什麼東西?能給孩子用嗎?會不會危險啊?」
  • 1歲寶寶不哭不鬧,婆婆總誇「好帶」,醫生怒斥家長:太無知!
    小李很詫異,問道:「1歲的寶寶都哭鬧,難帶嗎?」 我們一致點點頭,小李說道:「我們家萌萌卻異常乖巧,不哭也不鬧,我婆婆到處炫耀自己孫女乖巧懂事呢。」 我以「過來人」的身份告知同事小李:「不是說萌萌怎樣,但是1歲左右的寶寶,正是哭鬧的時候,萌萌卻如此乖巧,不太正常,還是帶寶寶去看看醫生吧」。小李想了想,也好,還能知道寶寶整天的發育情況,就帶寶寶去醫院做了個體檢。
  • 寶寶臍帶「出水」婆婆拿母乳塗,結果險些釀成大禍
    某天,寶寶的臍帶「出水」了,姐姐急的不行,想諮詢一下醫生,婆婆見狀,立馬阻止,說不用這麼麻煩,直接用母乳塗一下就行了。話音剛落,婆婆就拿出棉籤開始在臍帶上塗母乳,但是沒過多久,寶寶的「出水」從透明變成了黃色,嚇的姐姐立馬帶寶寶去了醫院,結果發現肚臍已經化膿發炎了。
  • 闢謠:婆婆說坐月子不能給寶寶洗澡,新生兒洗澡好處多
    一個網友說:寶寶出生在醫院住了四天,天天洗澡,現在回家都快一星期了,一次都沒有洗過,今天提出要給寶寶洗澡,婆婆說:不出月子不能給寶寶洗澡!看來坐月子不但是媽媽不可以洗澡,小寶寶也不可以洗澡啊,其實建議新生兒還要要洗澡的。
  • 老人腳被烤出大水泡 用針挑破後嚴重感染 醫生提醒:這類人特別注意
    一位爹爹在燻烤臘肉時腳被烤出一個大水泡,自己用針挑破導致嚴重感染。65歲的吳爹爹(化姓)家住湖北赤壁,去年查出患有糖尿病。年關將近,吳爹爹和老伴準備多燻些臘肉,給在外打工的子女帶走。臘肉醃製好後,按照赤壁當地的風俗,還要用柴火燻烤幾天。第一天,吳爹爹一個人坐在火堆前守著,一邊烤火,一邊燻臘肉。誰知他不知不覺竟然睡著了,醒來發現鞋子被烤糊了,左腳被烤出了一個直徑約5釐米的大水泡。
  • 從寶寶指甲能看出健康程度?這些寶寶的指甲問題該如何處理?
    人身上有很多組織器官,有很多都會被我忽視,倒不是說這種部分不重要,只是平時不容易發生危害健康的問題。其中就有我們的指甲,對於成年人來說,指甲上的疾病比較少,但是對於免疫力低下的寶寶來說,是很容易出現異常的,父母要重視寶寶的指甲健康。
  • 寶寶指甲長白點怎麼回事?說說指甲透露的五個健康信號
    寶寶的耳鼻咽喉,手腳脖頸,稍微有些小變化,一眼就能看出來!畢竟這些細節關乎寶寶的健康! 今天樂媽也來聊聊寶寶身體的一小細節——手指尖,手指尖長倒刺,指甲長白點、指甲月牙少……想必這些問題,媽媽們都很關注!
  • 剛出生寶寶鼻子上就長脂肪粒?小白點到底是什麼,媽媽別盲目處理
    不知道新手父母有沒有關注過寶寶的皮膚,如果觀察仔細,便會發現他們的鼻子上會有很多的白點,就像我們經常所說的脂肪粒一樣。只是寶寶才出生,他們的皮膚上為什麼會出現脂肪粒呢?這些"脂肪粒"又應該如何去處理呢?有的寶媽是顏值控,他們希望自己的寶寶白白嫩嫩的,儘可能的成為完美的寶寶。
  • 婆婆說寶寶要睡枕頭,而媽媽卻堅持不肯,新生兒用睡枕頭嗎?
    作為新手媽媽,相信大家都會面臨一個很糾結的問題,那就是1歲以內的寶寶到底應不應該用枕頭,老人們的慣性思維就會覺得應該用,不然寶寶會不舒服,但是很多媽媽網的軟體上卻說科學育兒是不讓1歲以內的寶寶用枕頭的,那麼1歲以內的寶寶到底要不要用枕頭?
  • 指甲上長白點,有人說是缺鈣,有人說是缺維生素,到底缺什麼呀?
    許多許多人指甲都出現過白點,有時候就孤零零一個,比如下圖有時候好多白點,比如下圖這是為什麼呀?小時候我家老保姆有經驗:肚子有蟲了,叫你不洗手。現在有知識了,有人說是缺鈣,有人說是缺鋅,有人說是缺維生素,到底缺什麼呀?什麼都不缺,這種情況的學名如下:白甲病嚇死寶寶了,離白血病就差一個字。您把心塞回肚子裡,醫學名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