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情感作家陸琪所說:「結婚你不是嫁給了某一個人,而是嫁給了這個人的全部社會關係。所以你嫁給一個什麼家庭, 就會有什麼樣的婚姻。」
一個女人在嫁給一個男人之後,並不是只有夫妻關係處理好就能夠獲得幸福,而婆媳關係、姑嫂關係勢必都會影響到夫妻關係的和諧。在一個家庭裡面,導致夫妻感情不和睦,最讓男人頭疼、難處理的問題莫過於婆媳關係了,在我身邊因為婆媳關係緊張,導致婚姻岌岌可危的例子有很多,也證實了一個家庭是否興旺和處在這個家庭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有關,與每一個在這個家庭裡的社會關係都有關。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往往是因為界限不清而產生的。
若是婆婆知道分寸,能夠體面的退出小兩口的家庭,想必也不會有那麼多矛盾。可惜的是什麼?太多的婆婆想當然把兒子的家當成自己的家,做不到得體的退出,才導致小兩口的家庭無安寧之日。
古語有言:「自古婆媳是天敵」,處在同一家庭的兩個女人,一旦不和,一個家庭便很難消停。而且這兩個女人對於男人的意義又非同一般,一個是婚姻裡面男人最愛的女人,一個是家庭裡面男人最敬重的母親,這兩個人若關係不好,男人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是最辛苦的了。
霄鳴能夠深切地體會到在母親和妻子之間左右為難的痛苦,面對這樣的境況,在他看來,婆媳之間有矛盾,作為小輩的妻子就應該學會謙讓,只要母親舒心了就好。但是現在看來,婆媳關係不好,不是妻子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母親。
霄鳴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從他再婚開始的,他已經有過一段婚姻了,第一段婚姻的結束就是因為母親無理取鬧,因為霄鳴的身世不算好,父親在他幾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拉扯大十分的不容易,所以他對母親的話也一直都是言聽計從,以至於丟了曾經心愛的妻子。
他和前妻是自由戀愛,也是真心喜歡,當初兩個人結婚的時候,前妻為他妥協了很多,因為前妻的家世很好,他母親裝窮剋扣了原本說好的彩禮,在前妻嫁過來之後,更是提出了許多過分的要求。霄鳴剛結婚的前三個月,工資卡還一直都在母親的手裡,若不是前妻教養好,不計較,怕是早就離婚了。
他和前妻在一起八年多,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本來可以是一對很幸福的家庭,但是就是因為前妻滿足不了母親要抱孫子的願望,所以她對前妻一直都吆五喝六,把她當作保姆一樣對待。
前妻唯唯諾諾的樣子更是助長了母親的囂張氣焰,霄鳴從最開始的拎得清到不敢管,每次他要為前妻說點什麼,母親就向他哭訴:「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兒子?你爸走後,從小到大我拉扯大你,容易嗎?我說說你媳婦,你就這個樣,真是娶了媳婦,忘了娘。」
最後,前妻受不了他的軟弱,便離婚了,就連離婚的時候,母親還拍手叫好說:「嬌裡嬌氣的,幹什麼什麼都不行,離了也好,正好換一個可以生兒子的。」
自從和前妻離婚之後,孩子他們兩個人一人一個,整整一年多,霄鳴都活在懊悔之中,後來,霄鳴在外出打工的時候認識了現任妻子趙敏,趙敏小他兩歲,也是離異,帶著一個兒子,他和趙敏結婚的時候,因為這個「兒子」的事和母親周旋,又頗廢了一番力氣。
婚後,他和趙敏不常回家,生活的還算是幸福,雖說是二婚,但是霄鳴因為上一段婚姻的事,對趙敏特別體貼和關心,對她兒子也是視如己出,就是想和她好好過日子。結婚的第二年,趙敏就懷孕了,趙敏爭氣,為他生下一個男孩,這次可讓母親高興得合不攏嘴,母親也不再挑三揀四,嫌棄趙敏了。
原本以為這樣的日子會一直持續下去,他也終於可以消停會了,但是沒有想到母親還是沒有鬆口的意思,他和趙敏都在城裡工作,因此也在城裡落了腳。自從有了小孫子之後,母親便三天兩頭的往城裡跑,甚至在這裡住了下來。
而自從母親住進了他們家,以前的婆媳矛盾又回來了,對這個好不容易抱上的大孫子,母親很是疼愛,前幾天就因為趙敏給兒子講題,沒有及時過去抱哭了的小兒子,母親看到就生氣了說:「兩個都是你兒子,怎麼還能偏心呢?是不是還想著你以前的那個老公呢?」
本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在母親看來卻是不可原諒的錯誤,霄鳴回家以後,她一直嘮叨個沒完。
霄鳴也是實在被母親折磨的沒有辦法,直接懟了母親一句:「媽,你可消停會吧,哪有那麼多事?我可不想再離婚了,你忘了我當初因為什麼離婚嗎?」
霄鳴質問的一句話,母親還特別生氣,問他:「你是嫌棄我老太婆了?還是怪我?」
「媽,您要是想安享晚年就別再找茬了,我很明確的告訴您,不管您怎麼說,我都不會再偏袒你了,我不願意再離婚了,更不願意因為你離婚!」說完霄鳴頭也不回的就走了,留下一臉茫然的母親。
婆媳矛盾一直都是婚姻裡面最大的隱患,而處在婆婆和妻子之間左右為難的男人,在面對這樣的關係,似乎只有無奈,但是,事實上,婆媳矛盾並非是不可協調,不可解決的。對於男人而言,只要自己拎得清,做到幫理不幫親,不偏袒其中的任何一方,耐心的和錯的一方溝通,就是可以把矛盾化小的。
張愛玲在《婆媳關係》當中有一句話:「愛護丈夫的女性為了使自己的丈夫生活的妥適,很高興的順服於婆婆之下。」
兩個女人都是愛你的,她們也總會因為愛而妥協,在我看來,即便是婆婆不待見自己,只要有男人的寵愛,女人就會無所畏懼。你說一個女人嫁給一個男人,她圖什麼?
不就是男人的偏愛嗎?婆媳矛盾是每一個婚姻當中都會面臨的必然選項,兩個人的思想觀念不同,有代溝,低頭不見抬頭見難免會有糾葛,這個時候男人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拎得清,只有你讓愛人感受到了來自你的誠意,她才會願意為了你和婆婆處理好關係。
婆婆和媳婦即便是生活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但是因為她們愛的都是同一個人。
只是有愛,就不難。
所以,婆媳矛盾當中,男人的態度是關鍵,只要男人能夠能夠拎得清,大多數女人都是會換位思考,願意和婆婆好好相處的。在婆婆和媳婦的思想當中,媳婦的思想容易改變,並不是要求媳婦一直妥協,也要適當的讓婆婆放下架子,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我也奉勸各位做婆婆的,也為自己的兒子,夾在你和媳婦之間,左右為難他又該如何自處?要想母子關係和諧,就不要讓兒子過得太累,要站在兒子的角度上,為他考慮問題,他長大了,有獨立判斷人和事物的能力,自己對於他們的事還是少插手的好,只有自己做到了換位思考,有分寸,才能確保家庭和睦、幸福。
- END -
今日話題:
成為婆婆後,你會得體退出兒子的家庭嗎?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