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這一天總要吃餃子,為何會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2020-12-24 沐清兒Grace

今天冬至,這一天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

學過地理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慢慢地一天比一天長啦!

人們常說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

吖就是說,過了冬至,各個地方的氣候都會進入到一個最寒冷的階段;冬至後,白晝漸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是一個吉日,值得慶賀!

在我國的古代時期,將冬至這一天看的非常重要,古人會把這一天當作一年中較大的節日來過,並且還會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地方有著過冬至的習俗。

那麼究竟為什麼說「冬至大如年」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冬至 大吉之日

「冬至陽生春又來」 「六陰消盡一陽生」 「陰伏陽升淑氣回」——古人對冬至的解釋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因此「至」是極致的意思,而不是到的意思。

也就是說冬至的時候陰極達到極致,太陽會運轉到最南邊,即南回歸線。那麼這一天在我們北半球就會日短之至,也就是說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

而過了冬至後,晝漸長夜漸短,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也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是大吉之日。

記載中,冬至也被人們賦予了非常多的殊榮,《清嘉錄》中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一說,認為冬至的意義是[年]都沒有辦法相比的。

二.冬至是「數九」的開始

從冬至開始,就進入俗話說的「數九」寒天了。而冬至是「數九」的開始這一特點是「年」所不具備的。

「數九」又稱「冬九九」,俗稱「交九」,是我國北方舊時流行的一種雜節氣。數九寒天,從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即為「出九」,「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

有小可愛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偏偏要「數九」?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不可以嗎?

這其中的道理應該是與陰陽消長,陽長陰消有關的。九這個數字在古代代表「最大」的數,古人們一九二九的數著,也就意味著冬日的陰氣會不斷的消減,數到九也就到了頭,那麼這樣寒去春來,春天也就不遠了。

三.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

陰陽五行學說認為,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在十二闢卦中,此時為地雷復卦。卦象上面五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象徵陽氣初生,故稱「冬至一陽生」。

古人曾經還將冬至定為一年的開始。那麼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冬至已經是年了。

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

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四.冬至是祭祀的重要日子

據說,在冬至的時候祭祀這個習俗開始於周朝。「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就是說要在這一天祈求神靈消除疫疾,減少荒年,飢餓,死亡。

在紹興,冬至不僅要祭祀祖先,還要用紙剪成衣服,冬至的時候送到祖先的墓前燒焚,這叫做「送寒衣」。祭祀之後,親朋好友們都要聚在一起喝一杯「冬至酒」,在懷念逝者的同時也要聯絡生者的感情。

五.冬至還被用來判斷來年的天氣

在民間,百姓們還以冬至的天氣好壞、冬至節氣在一月中的位置,來預測之後的天氣。

比如說,如果冬至在月份的開頭,那麼年底就會比較冷;而如果冬至在一個月的末尾的話,那么正月就會比較冷;但是如果冬至這一天正好在月中,那麼就既不會下雪也不會下霜。

再比如說「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就是說:如果冬至這一天是陰天,那麼過年這一天就會是晴天;如果冬至這一天是晴天的話,過年就有可能是陰天甚至下雪。

果然,我們祖先是非常有智慧的。原來冬至這一天需要做這麼多的事情,還有這麼多的習俗。的確是可以說「冬至大如年」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的忌諱和風俗你了解多少
    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的忌諱和風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12-21 19:1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冬至的忌諱和風俗你了解多少 今天就是冬至了,都說冬至要吃餃子,那麼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冬至是什麼時候?
  •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那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整理|劉文清冬至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於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冬至為啥要吃餃子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
  • 冬至吃什麼|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吃餃子寓意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當天吃什麼|冬至吃餃子寓意:小編現整理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當天吃什麼、冬至吃餃子寓意的相關內容,希望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冬至。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農曆十一月初七
  • 農村俗語「冬至大如年,唔返無祖宗」是啥意思?為何冬至大過年?
    明天是公曆的12月21日,農曆的十一月初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冬至節氣一過,距離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才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在春節到來前,遠在外地打工的人都會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但是在過去,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古代有「冬至大如年,唔返無祖宗」的說法
  • 明日冬至——冬至大如年!
    明日冬至——冬至大如年!圖 | 視覺中國冬至作為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餛飩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
  • 冬至|冬至大如年 人間小團圓
    冬至作為一個傳統節日 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也就是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 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 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 但冬至依然是個大節 正所謂「冬至大如年」 在這天
  • 冬至的習俗與美食有哪些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的傳統美食1、吃餃子:餃子是北方的傳統麵食,在很多傳統節日中北方人都會吃餃子,冬至日也不例外,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所以,北方在冬至日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並且民間還有冬至日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2、吃湯圓:上海地區冬至日都會吃湯圓,因為湯圓寓意著「團圓」「圓滿」,冬至日吃湯圓是個好兆頭。
  • 冬至大如年,可不僅有湯圓和餃子,這份冬至節俗名單請對號入座
    數九寒天冷風嗖,見一對獅子滾繡球,這一句唱詞中的數九寒天就是由冬至開始。21日的18時02分冬至,即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個節氣,此時太陽運行到黃經270度。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從冬至這一天開始,此後白天一天比一天長,是個吉祥的日子,理應慶賀。
  • 明日冬至吃餃子,你知道由來嗎?這幾種餃子餡最適合冬至吃!
    明日就是冬至了,冬至在二十四節氣中是一個非常重要點節氣,在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我國北方冬至就有吃餃子的習俗,所以每年這一天我們這裡幾乎家家戶戶包餃子。另外,民間還有一些關於冬至吃餃子的諺語,比如「冬至不端餃子碗,耳朵凍掉沒人管」,「吃了餃子湯,勝似開藥方」等。由來二在北方一些地區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一天也算是一個小年。過年的時候新舊交替,吃餃子也有「交子之時」的說法。
  • 冬至大如年 記得回家吃團圓飯
    這一天,你吃的團圓飯是餃子還是湯圓?冬至日最早在帝堯時確定最早確定冬至日是帝堯時的天文官和叔。他發現,當西方七宿中的昴宿日落時出現在中天時,這一天白晝最短。他還用圭表測影法測量日影,發現這一天陽光投射在地上的杆影最長。
  • 今天冬至吃餃子 這天是個吉祥的日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天冬至吃餃子 這天是個吉祥的日子 【今日,#冬至#】2020年12月21日18時02分冬至,數九寒天的開始。 冬至,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習俗;南方則吃米糰、長線面。
  • 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錯了,應該吃餛飩!
    如2020年的冬至就是12月21日。冬至這一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天最短、夜間最長,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時期。過了這一天,黑夜的時間一天一天縮短、白晝則會一天一天延長。所以冬至也有「長日」的說法。在古人看來,冬至這一天雖然黑夜最長,意味著寒冬降臨。但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於是認為過了冬至,陽氣逐漸萌生。
  • 冬至,這一天為什麼白晝最短?
    冬至,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這一天預示著進入冬天,氣溫也將會變得很低。一直以來,有一個這樣的說法, 冬至日,白晝最短的一天。為什麼白晝最短呢?自此以後,白晝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而夜晚則會越來越短。冬至也標誌著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的到來。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古代,冬至這天,在外的人必須趕回家過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在古人心中,這一天,天地陽氣日漸興盛,乃大吉之日,於是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今日冬至丨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今日冬至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重內涵,既是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民間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我國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大如年,到底吃什麼才能不凍耳朵?
    轉眼又到冬至了,中國傳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北方人常言「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天氣日漸寒冷,此時的養生進補也極為重要。02北方人吃餃子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要追溯到東漢末年。現山東滕州一帶,冬至也被稱作數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北方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江南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 冬至為何又稱「小年」?這天為何南吃湯圓北吃餃子?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這個傳說有著「冬至大過年」地位的節氣,每年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的樂趣和儀式感。冬至,從古至今,都是值得慶賀的好日子。
  •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 喝雞湯吃餃子 南京人的冬至「大如年」
    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國人重視的傳統節日。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昨日的南京城,處處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氣氛。走在河西街頭,「冬至」卡通玩偶提醒大家,吃頓餃子是冬至不可或缺的儀式。走進綠柳居、永和園、真知味等品牌餐飲門店,雞湯、豆腐等老南京冬至特色飲食喚醒了市民的節日記憶。夜幕降臨,新街口新百大樓巨大玻璃幕牆閃現出「冬至大如年」標語,提醒著人們這是「我們的節日」。
  • 冬至不吃餃子為什麼會「爛耳朵」?
    冬至冬至,民間有「冬至大如年,民間小團圓」之說,家裡的老人也會在冬至這天叮囑我們一定要吃餃子。「不然會凍耳朵」,為什麼會有「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要吃水餃」這種習俗呢?冬至吃水餃和凍耳朵有什麼關係?作者張仲景,被封為」醫聖」, 而冬至吃餃子就是為了紀念他的 「祛寒嬌耳湯」之恩。相傳張仲景在長沙做太守期滿後,告老還鄉。還鄉時節,正值冬季,寒風刺骨,河水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