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將結束,回顧這一年的全球影市,主角依然是北美和中國這兩大超級市場。中國影市結束了前幾年的狂飆猛進,增速放到很緩,甚至讓很多人覺得是進入了寒冬。但是和「老大哥」北美影市一對比,這樣的緩慢增長甚至是負增長都應該是常態,因為成熟的北美影市已經在年票房100-110億美元區間徘徊了十年了。
迪士尼靠超級IP獨大,33%市場佔有率創歷史新高
今年的北美影市,還是和往年一樣,依然是超級大片撐市場,迪士尼更加獨霸。全球票房榜前九的電影,迪士尼佔了六部,分別是《復仇者聯盟4》、《獅子王》、《驚奇隊長》、《冰雪奇緣2》、《玩具總動員4》、《阿拉丁》,就兩大類型,漫改和動畫。
迪士尼靠著超級IP越來越強勢,今年在北美市場的票房佔有率提升到了33.06%的歷史新高,把原來平起平坐的競爭對手全都遠遠甩開。
其他六大發行公司華納兄弟、環球影業、索尼、獅門影業、派拉蒙、福斯(已被迪士尼收購)的票房佔有率分別為14.58%、11.95%、11.05%、6.98% 、5.29%、4.11% 。七大發行公司合計佔有北美總票房的87%。
迪士尼外,索尼的《蜘蛛俠:英雄遠徵》上榜2019全球票房榜第三,華納兄弟的《小丑》上榜第七,環球影業的《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上榜第九,也就兩大類型,漫改和動作。
《哪吒》挺進全球票房榜前十,回報比遠超《獅子王》
按美元換算,今年的全球票房第十名是《哪吒》,全球票房7.0055億美元。其中中國淨分帳票房(除去已計入的網上售票平臺的服務費)46.15億人民幣,北美票房369.55萬美元,英國票房5.58萬美元,澳大利亞票房136.62萬美元,紐西蘭票房28萬美元,越南票房91萬美元,所有海外市場加起來票房630.75萬美元,折合約4000萬人民幣。
另外,《流浪地球》排在全球票房榜第十一位,《我和我的祖國》排在第十五位,《中國機長》排在第十九位,《瘋狂的外星人》排第二十六位,《飛馳人生》排第二十九位,《烈火英雄》排第三十四位,《少年的你》排第三十六位。
這一方面說明中國市場足夠大,天花板很高,另一方面又說明中國電影幾乎沒有海外市場。對比一下就更明顯了。今年北美本土市場票房最高的是《復聯4》,北美票房8.58億美元,比《哪吒》中國本土的7億美元並沒有高出太多。但是《復聯4》的海外票房高達19.39億美元,全球票房27.98億美元,海外票房佔到全球票房的69.3%,北美票房只佔30.7%。這是一種常態,多數好萊塢大片六到七成的票房都是海外市場貢獻的。
在這一層面上,中國電影還遠無法和好萊塢電影競爭。僅靠中國市場,也支撐不了好萊塢級別的超級大製作。《復聯4》製作預算3.56億美元,折合約25億人民幣。其他大片(包括動畫片),製作預算也都會在1-2億美元,折合7-14億人民幣。而中國的大片投資在1-3億人民幣是常態。
就動畫片來對比,《獅子王》製作成本2.6億美元,北美票房5.44億美元;《冰雪奇緣2》製作成本1.5億美元,北美票房3.92億美元;《玩具總動員4》製作成本2億美元,北美票房4.34億美元。而《哪吒》的製作成本只有約1億人民幣,天壤之別。
但是中國市場的優勢是沒有票房天花板,《哪吒》的中國票房比以上三部電影的北美票房都要高。論回報比(全球票房/製作成本),《哪吒》達到了46.5倍,而《獅子王》、《冰雪奇緣2》、《玩具總動員4》分別只有6.37倍、7.41倍、5.37倍。這也是中國市場最讓海外投資人最羨慕的地方。
《小丑》以小博大,成2019回報比最高好萊塢電影
2019年,全球票房5000萬以上的好萊塢電影中,投資回報比最高的是華納兄弟的《小丑》,製作成本5500萬美元,北美票房3.33億美元,全球票房10.63億美元,排在年度全球票房榜第七。全球票房和製作成本比是19.33。排在第二的是製作成本只有900萬美元的《密室逃生》,全球票房高達1.56億美元。
投資回報比最高的十部電影中,除了《復仇者聯盟4》,《密室逃生》《我們》、《玻璃先生》、《唐頓莊園》、《安娜貝爾3》、《疾速追殺3》、《亞當斯一家》、《舞女大盜》都是中小製作,製作成本多是2000萬美元,最高的是4000萬美元,最低的是900萬美元。這樣以小博大的案例在好萊塢一直都存在,這些電影也是主流大片外美國電影的另一種生態。
《決戰中途島》、《雙子殺手》巨虧,中國投資方折本
相對地,虧錢的都是投資大,但是票房不理想的片子。回報比最低的是《後天》、《2012》、《驚天危機》導演羅蘭·艾默裡奇的《決戰中途島》,這部電影有中國的博納、儒意影視等資方參與投資,製作成本1億美元,全球票房只有1.14億美元,虧本。
另一部有中國資方復星影業、阿里影業參與投資的李安的《雙子殺手》也是巨虧。電影製作成本1.38億美元,全球票房1.73億美元。李安這已經是商業上的兩連敗,上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製作成本4000萬美元,全球票房只有3100萬美元。
還有投資1-2億美元的大片《X戰警:黑鳳凰》、《終結者:黑暗命運》、《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小飛象》、《哥斯拉2》、《黑衣人:全球追擊》、《阿麗塔》、《勇敢者遊戲2》等,以及投資在5000萬-1億美元的《星際探索》、《第一滴血5》、《樂高大電影2》、《極速車王》、《憤怒的小鳥2》等,全球票房都沒有達到製作預算的3倍,光靠票房可能無法回本。
不過,好萊塢大公司都有自己的風險平衡系統,一兩部電影的盈虧不影響大局,只要全球觀眾對好萊塢大片還沒膩味,他們就能年復一年地製作出市場需要的產品維持其工業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