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各大綜藝的興起,層出不窮的真人秀、綜藝節目成了各年齡階層觀眾茶餘飯後最愛的娛樂節目,收視率更是逼近,甚至超越了熱播劇集。
一、綜藝真人秀它的亮點源自哪裡?
在綜藝節目還沒有普遍之前,很多觀眾都是以看電視劇、電影來作為日常放鬆的娛樂項目。電視劇故事情節的設定對於大眾而言存在著局限性。劇情中的故事往往是另一種人生的寫照,那麼,就會存在某些觀點上的不同或偏差。
綜藝真人秀受歡迎的原因,是因為它迎合了普通觀眾的求知慾。同樣的角度,去看演員的角色和演員本人,觀眾更多了一份獵奇心,在實時現場,在沒有劇本,脫離角色的情境下,百分百地反應真實的演員本人,更能吸引觀眾探索的心理。就比如:當粉絲喜歡劇中的人物角色,便會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角色褪下華服後,與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天地下的他是什麼的一個「普通人」,那麼如何探知演員本人,靠得就是現在的綜藝真人秀了。
顯然,綜藝的力量是直觀可見的,很多明星,甚至本來名不見經傳的新星一夜之間家喻戶曉。很多觀眾從角色,通過綜藝過度到演員本人,我們平時所說的路轉粉的由來,是因為演員本身的人格魅力而吸引來的路人觀眾,她們不同於粉絲,普通觀眾對於演員除了演技上的認可,從客觀角度上,說明了演員本人存在著一定的吸引力。
二、那麼演員的吸引力又是從何而來呢?
這裡小編就以近期爆紅的《三生三世枕上書》的東華帝君和《鬼吹燈》的鷓鴣哨飾演者高偉光老師為例。
熟悉他的粉絲大概都知道,高老師很少參加綜藝節目,更是從來沒有參加過大型的真人秀。在考古途中,除了一些媒體採訪的片段,高老師參加的綜藝真的是屈指可數。這裡不得不感謝湖南衛視對高老師的厚愛,從出道到現在,在小編的印象中,高老師所有的綜藝節目應該都出自芒果臺。
從2014的《我們都愛笑》,那是最早期的一檔小劇場類型的綜藝節目,那時的高老師顯得十分青澀,言辭不多,更多的是以他溫暖的招牌式笑容和國際化的高顏值吸引觀眾,即便不言不語也是一道風景,這就是演員自身的魅力。
之後2015年在《快樂大本營》為「偏偏喜歡你」作宣傳。時隔兩年後,因「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來到快本。直至2020年高老師成了《快樂大本營》的常客,分別於四月、五月、七月連續走進了快本的舞臺。
這期間,「高偉光情商」、「高偉光唱歌」、「高偉光快樂大本營」等成為了熱點話題,並且單話題達到3億的閱讀量,這一成績無疑是非常喜人的。值得我們深思的是:為什麼短短的一期綜藝能達到這麼好的曝光率,甚至比當時的熱播劇數據更加可觀?
「真人秀」的吸粉力度,來自於演員的自身人格魅力。根據數據表明,在普通路人觀眾的心裡,說明高老師是非常有國民基礎的演員,鮮衣怒馬的屏幕形象,那是故事中虛幻的情境中設定出來的人物。而觀眾的探知欲望是從演員的「變形」過程中萌發出來的,演員本人的性格更能直觀的吸引觀眾。那麼高老師的吸粉能力又來自哪裡呢?應該就是他的「真實」。近年來,某些綜藝紛紛被冠上了「按劇本演」的綜藝模式,這種呈現方式,大大的降低了觀眾的好感度。
從各類採訪中看高老師的表現,真誠地問答中又帶著笑點,仔細去看他的每一個採訪,總能把每一場氣氛調節到恰當好處,就算有點小破綻,也是瑕不掩瑜。這也說明高老師的臨場應變能力是非常厲害的。從這個點我們再回味一下高老師在綜藝節目上的表現,就以《快樂大本營》為例,即便是「唱歌不太行」,他卻成為了整場節目帶動笑點的一個重要元素。他話語不太多,背景板的高老師,為別人默默鼓掌的高老師,被眼前的情境吸引到捧腹大笑的高老師,同樣能成為綜藝眼裡最亮的焦點。自帶偶像光芒的高老師,不管在粉絲心中,還是在路人觀眾眼裡,他的儀態,身形,或者說舉手投足間的氣度,在整體形象上體現出的優勢無疑是無可挑剔。這樣優質的演員,在綜藝節目裡完全沒有偶像包袱,這才是觀眾想看到的東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真實感。
所謂的「真人秀」,「真」是節目的一個特色,「人」才是節目的核心,在真實的情境中展現演員自我和突出的個性。才能達到「秀」的品質。如果說電視劇是一種「藝術享受」,那麼綜藝真人秀就是觀眾的「審美娛樂」。
這類節目觀眾的關注點都在「真實」上,而不是利用其它手法包裝出來的產物。面對這麼一個聚光燈下演技如此出色,生活中又如此出彩的「普通人」,他的一言一行,他的真實表現,才是最打動觀眾的因素。
拋下粉絲濾鏡,用客觀的角度去看實時反映,最真實的情感往往是最可貴的,也最能贏得人心。雖然高老師不常參加綜藝。顯然,他的國民度直接說明了他的人氣和流量熱度。在沒有參加綜藝之前,這些都是隱形的,也是我們看不到的,所以很容易的就被忽視。當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數據流量的出現,作為粉絲內心一定是欣喜的。因為國民度的深廣說明了他本人有非常吸引路人觀眾的親和力。如果,有大型定檔綜藝秀能邀請到高老師,形象上的突出,角色上的出彩,個人性格的獨特魅力,相信他的影響力和人氣熱度,同他的演技一樣,也一定能讓人信服。可能由此給他帶來更多的創作機會。
三、綜藝帶給演員的流量熱度
近幾年,很多演員、歌手、新人都前撲後湧地去參加各類綜藝,這正說明了目前綜藝節目已經成了大眾生活中代表潮流的一部分。它使原本沒有什麼熱點的明星,在經過一次綜藝後基本能在圈內佔有一席之地。也表明了,目前的演藝市場對演員的要求不僅僅在於演技的突出,更多的是趨於生活化。這也是綜藝節目為何屢屢搶了電視劇風頭的原因所在。
在現在的娛樂市場,從觀眾的喜好度,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流量熱度是演員成功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從各類數據的顯示來看。熱播劇的周熱度有時還趕不上一期的綜藝流量。經常在網上聽到有些網友憤憤不平:非科班出生的小演員為何能接到大劇本。理由很簡單,因為她本身帶著一定的熱度。
有流量熱度的明星,不論大小,不論演技,資源便會隨之向你走來,因為對於資本而言市場的真實數據才是他們最有利的保障。
我們再從某些作品檔期輪迴播放的這個模式去看,熱播劇的演員,基本都會以宣傳的方式安排同檔期的綜藝節目。利用觀眾的好奇心引領她們走近劇中人。同樣的道理,當演員處在一定熱度上時,他的劇也會輪番的播出,甚至用熱度去刷掉其他的新劇,從而取而代之。當然,這並非是強勢行為,而是市場所需的正常操作。也更加直面的告訴我們,流量熱度、作品和演員密不可分,一脈相連的關係。
綜上所述,好演員經得起時間的打磨,但是經不起市場的消耗,甚至等不了無情的擱淺。好演員如饑似渴的求好劇本,但好劇本又來自哪裡,這個市場新舊交替之快是轉瞬間的事,那麼只有靠熱度,再用演技展現真正的實力,這樣才能並駕齊驅地走上最理想的高光點。
我記得高老師在一次採訪中說過:演技和流量我都想要。
這一路,風雨兼程,才知諸多的不易和艱辛。在逆流中勇往直前,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好演員必備的素養。而在當今的激流中,如何讓自身的努力不被時光辜負,需要愛他的觀眾去細細地推敲和分析,並付諸行動,去攀越高峰。
迎難而上,該靜待的需要我們保持好的心態;該爭取的也要明確目標。佛系追星,需要理性分析,才能與自己喜歡的偶像一起前進。
只要他好,沒有什麼克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