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晚上8點,朱廣權、康輝、撒貝寧、尼格買提,央視boys罕見合體,網友戲稱「男團頂流」。合體幹什麼呢?直播帶貨!在3個小時的時間裡,成交額超過了5億。
3個小時的直播,這些頂級男神們真是才華與顏值齊飛。就連平時不苟言笑、在主播臺上正襟危坐的康輝,在直播中身穿白色休閒襯衫,一臉輕鬆愜意,卻在現場頻頻翻車。
康輝向網友推薦一款咖啡機時,現場表演如何做意式濃縮,等了半天也不見動靜。後來才發現根本沒有插電源;又等半天,以為咖啡做好了,沒想到是清洗咖啡機的水,誤被小撒一口喝下。
當時看得我樂不可吱,幸災樂禍的暗自揣測:沒想到如此優秀的康輝竟有下不來臺的時候。畢竟是康輝啊,金話筒不是蓋的,幾句話就緩解了直播中的小波折。他說:喝一杯咖啡,是為了和生活相遇,有了這個咖啡機,就會跟更美好的生活相遇。這就是生活。
這就是生活,簡直比金句還經典。沒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和人生感悟,康輝怎麼會有如此深刻的感受呢?對於已到天命之年的康輝而言,生活如此美好,雖然會有波折,卻處處充滿小驚喜。
1972年,康輝出生在河北石家莊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父親是郵政系統的一名職工,母親溫柔賢惠,他還有一個比自己大兩歲的姐姐。
從小,康輝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他學習好、人緣好、綜合素質好,是老師面前的「紅人」,班上的同學見了他都是一副恨恨的表情。學習對他來說,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老師經常拿他做典型,還邀請康輝的父母講講教育心得。
其實,哪裡有什麼教育心得。成長在一個非常傳統的家庭,父母一直要求他規規矩矩做人。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他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再加上天資聰穎,在學習上自然毫不費勁。
然而,升入高中後的康輝,青春期的荷爾蒙,年輕人的熱血與勇氣,外表乖巧的他,也有強烈的叛逆心理。想起高中時期的「走向遠方--泰山之行」,在康輝的記憶裡,都是美好的青春剪影。
那是在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一結束,康輝和班上八九個男生,把書包一扔,買到了石家莊去往濟南的火車票,坐了一夜的火車趕到濟南,之後又輾轉車輛到達泰山。
高中時期的康輝
平時受夠了家長和老師的管制,一下子沒有條條框框的約束,這群少年們就像飛出籠中的小鳥,可勁的玩。憑著年輕人的充沛精力,他們一鼓作氣爬到山頂,欣賞到了壯觀的泰山日出。
返程時卻傻了眼。泰安火車站人山人海,水洩不通。這要是排隊等著,還不知道能不能買上票。康輝也很著急,怎麼辦,回不了家,他這個「遠方團的團長」,怎麼向同學的家長交待呢?心一橫,去加塞!正巧,他插隊時後面是一位外國女士。這位女士不滿康輝的行為,卻又無可奈何,只好拿著筆在康輝手背上猛戳。
一向乖巧懂事的康輝居然去插隊?當場讓同學們大吃一驚。後來終於買到了到濟南的車票,再從濟南坐了一晚上「況且況且」的火車,到達石家莊已是深夜。當家長們看到自己的孩子們安全回來時,心裡的大石頭才落了地。
雖然那次的數學成績沒有及格,雖然受到父母一頓狂批,但對於康輝而言,高中時代走向遠方的泰山之旅,為他打開了另外一個世界的大門。他心裡暗暗竊喜,這可是人生頭一回出門在外,自己處理了各種突發事情,因為有了這次壯舉,他感覺自己長大了。
中考時,他以全市第五名的成績考入重點高中。不出所料,康輝高中三年的成績也是出類拔萃。但是,當時他對未來很迷茫,不知道要報考什麼樣的大學。北京廣播學院?對不起,從來沒有聽說過。
命運就是如此神奇,別人的一句話,也許就改變你的人生軌跡。
有一次,姐姐高中時期的同學來他家裡玩。那位同學當時已在北京廣播學院學習編導專業。他眉飛色舞的向康輝講述,廣院是多麼牛掰的學校,學校的播音與編導專業在全國首屈一指。康輝聽得心潮澎湃,決定報考廣院。
當時的廣院招生非常嚴格,需要考專業課和文化課。專業課初試時,康輝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去參加,沒想到通過初試。這給他增加了信心和勇氣。接著複試中,他力戰其他同學,率先通過複試;文化課考試也是超常發揮,成績過了那年的重點分數線。考完試一身輕鬆,他美滋滋的在家等成績。
眼看著其他同學都收到錄取通知書,他的還杳無音信。左等右盼,卻來了一張天津商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這下全家人都傻眼了。怎麼回事?專業課和文化課都順順噹噹,怎麼就沒收到廣院的錄取通知書呢?
父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時廣院招生,都是下面的地區發電報報送成績。父親打招生辦電話得知,河北是有三名學生成績通過,但報送的文化課成績只有另外兩名女生的,根本沒有康輝的!
當時,父親二話不說,立刻跑到郵局,質問發報員為何沒有報送兒子的成績。起初工作人員還滿口抵賴,稱已全員上報,不可能出錯,如果不信,可以去查電報原稿。這位工作人員當時只是隨口一說,原稿哪裡是想查就查的?他認為康輝的父親根本不可能查到原稿。
誰曾想到,父親已在郵電系統工作多年,怎麼會沒有幾個熟人朋友?利用關係,父親打探到原稿,上面根本沒有兒子康輝的成績!他輾轉打聽了一下:原來另外兩名女孩的成績不相上下,如果沒有康輝,其中一個女孩有可能被錄取,而那名女孩的父親就是負責報送成績的某部門負責人,答案不言而喻。
後來康輝的父親在北京、河北、天津三地多方奔跑,直到看見兒子的檔案親自交給了北京廣電,心裡的重擔才慢慢卸下,臉上露出疲憊又輕鬆的神情。
如果沒有父親當年辛苦的奔波,康輝的人生註定會被改寫,他更不會坐在央視新聞聯播的位置上,成為億萬人熟識的「國臉」。父親是一個不善表達的人,直到高考事件後,康輝才明白,父親有多麼愛他。
沒想到他剛參加工作不久,父親就查出了晚期癌症,於2005年病逝。每次想到父親,康輝心中充滿感恩和愧疚,也更加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他說:父親當年那樣用力地為我爭得人生的機遇,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做事,那豈不是在浪費父親的心意?
康輝和母親
2018 年11月15日早上8 點,康輝在首都機場的候機樓準備登機時,接到了姐姐的電話,7:15,媽媽走了。可是,他卻因為工作,無法回去見母親最後一面。
「工作已箭在弦上,我能做的,只有挺住。十幾個小時的飛行,身旁的人大都閉目酣睡,我睜著眼睛,眼前一幕幕過著媽媽的影子。當心痛到承受不住時,便一次再一次躲進衛生間,有飛機隆隆的馬達聲掩蓋著,我盡可以失聲痛哭。」
同事看出異樣,問他怎麼了。康輝極力掩蓋自己的情緒,開口的一瞬間:我媽媽走了,便淚如雨下。
其實,對於這次的出國採訪,康輝心裡是掙扎過的。之前,他已知道母親身體狀況欠佳,心裡是有準備的。可是出差一方面是工作的需要,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心裡篤定母親能熬過這一劫。他相信,母親一定能等他回來。然而,事實卻如此殘酷,他再也看不到媽媽燈下的身影,再也無法穿上媽媽親手織的毛衣了。
過去媽媽在的日子裡,為他織了那麼多的毛衣,可當時的康輝認為太土氣,他要追求時尚潮流,不肯穿母親編織的毛衣。直到母親走後,他才理解那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那是她一針一針對自己的思念和擔心啊!撫著母親最後給他織的,還沒有來得及穿的毛衣,「那種熟悉的仿佛媽媽懷抱一樣的感覺瞬間包圍了我」。他多麼想再回家看看媽媽啊!
母親的告別儀式舉行時,康輝仍在萬裡之外。按著姐姐告訴他的那個時刻,康輝朝向故鄉的方向,給母親長長地磕了三個頭。
如今已年過半百的康輝,依然瀟灑的和妻子過著丁克生活,他們沒有要孩子。只是對於母親,康輝是有愧疚的吧。
在他的新書《平均分》裡記錄著:十幾年了,媽媽已越來越少提及想抱孫子、孫女的事情,仿佛心有不甘,可又無力回天,就這樣接受著我選擇丁克的事實。可如果能重來,我想我一定會早早遂她的心願,讓她膝前多一個冰雪可愛的孫子。
每一種選擇都不分好壞或對錯,只是要承擔這個選擇帶來的所有結果,相信不同的人生會有各自的圓滿。祝福康輝!
(全文完)
——感謝閱讀——
參考書籍:《平均分》 康輝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我是不愛看書的花花晨,用文字記錄感動你我的故事,歡迎留言關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