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在錄製初期就曾被人戲稱為《興風作浪的姑奶奶》,如今看來,果然應驗了。每周新一期播出,都會讓至少一位姐姐被罵上熱搜。
從第一期的王麗坤、黃聖依到第二期的黃聖依、劉芸,再到第三期的伊能靜,如今第四期播出,看起來要輪到藍盈瑩了。
藍盈瑩之前唯一算得上「黑歷史」的釘子戶事件都沒能讓她被大規模吐槽,可今日卻在《浪姐》第四期裡翻車了。
從第一期初舞臺亮相的驚豔開始,藍盈瑩的努力和優秀就眾所周知。
但也一直有很多人說,藍盈瑩很努力很優秀,但就是不討喜。
只是那時候,他們大多數人甚至自己都未必明白,為什麼打心眼裡不喜歡她,也只能像她一樣,將一切歸於「觀眾緣」。
而這期讓藍盈瑩引起爭議的,其實也並不是什麼實際上的黑點,而且很多在上一期就已經初見端倪。只是這一期看下來,終於讓很多觀眾找到了自己不喜歡她的原因——「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藍盈瑩的長相就很精明。
她以《甄嬛傳》中的浣碧一角走入大眾視野。但似乎從此之後,她再也走不出浣碧的角色。
藍盈瑩的顴骨較平,面中略微凹陷,嘴角下撇,看起來有些苦相,再加上那略多的眼白,光是站在那裡不說話,都是一副心比天高的心機girl樣子,一個活脫脫的「浣碧」。
她也確實將浣碧演繹得活靈活現,導致之後她收到的劇本邀約都是類似浣碧的角色。
但只是因為她將浣碧演的太好了嗎?
《虎媽貓爸》《時間都知道》《外科風雲》《精英律師》……她也演了不少不同類型的角色了,但哪怕她再努力,演出來的角色也總有著過於精明的感覺。
因為那就是她本人自帶的濃重特色。
藍盈瑩什麼都算得明白,從來不做對自己不利的事,對於傳統的那種「吃虧是福」的思想嗤之以鼻。
上期排舞的時候,由於白冰的C位時間少,她提議把最後亮相的C位時間讓給白冰。她這麼說的時候大家都以為她讓的自己的吧,可是仔細一看,她原來是把黃齡的C位讓出去。最後舞臺表演黃齡的C位時間跟白冰差不多,而她獨佔鰲頭。
這一期在白冰和吳昕之間做選擇的時候,知道會得罪人,身為隊長的她不說,讓黃齡去說。黃齡都驚訝地反問:「你是隊長啊。」
我說姑娘你跟黃齡關係那麼好,別這樣坑她吧……
藍盈瑩無論做什麼,目的性都很強。
上一期,在《得不到的愛情》組,同組的姐姐們互贈禮物。其他姐姐們送的,諸如鍾麗緹的blingbling杯,鄭希怡的耳環,都是些讓人自娛的裝飾。
而藍盈瑩,給姐姐們送上了綁在手上練習用的沙袋。
藍盈瑩平時在戲外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她在微博上日常給自己定目標打卡
上比拼演技的綜藝節目比賽演戲
其實好勝心並不是什麼壞事,也不一定讓人生厭。野心與實力兼具,往往是強者魅力的基礎。
藍盈瑩真正被觀眾詬病的,其實是這一點附帶而來的人情味單薄。
最讓觀眾難受的,就是她只從自己「想贏」的需求出發,不顧及他人感受,缺乏同理心。
當頸椎有傷的鄭希怡綁沙袋十分吃力,她卻堅決不讓摘。好在鄭希怡能吃苦,也脾氣好。
三人成團選成員時,她拋棄之前與她合作愉快的白冰,選了吳昕,完全沒有注意到那是白冰唯一一次站起來,事後被人提醒才察覺不妥。
她異想天開讓吳昕在10天內學會貝斯,且異常自信地說她相信吳昕可以,給了吳昕巨大的壓力,卻對吳昕和黃齡為難的表情視而不見。
還是黃齡忍不住說,十天學會貝斯是不可能的,她這樣原本會彈卻很久沒練的,都無法那麼快重新拾起來。
藍盈瑩當然沒有義務照顧別人的心理,但同樣觀眾也沒有義務要喜歡她。
她就像是職場上的精英主管,對下屬嚴格,更對自己嚴苛。或許她可以是個好領導,但若是當朋友,未免壓力過大。
而《浪姐》畢竟不是一個職場真人秀。
很多人把觀眾不喜歡藍盈瑩歸結為普通人對學霸的嫉妒,但怎麼就忘了大眾的慕強心理了?
更多的優秀人物是被大眾所喜愛的。
最好的例子何猷君。他高富帥學霸時期風評多好啊,自從他土味俗氣的求婚和一口一個「長孫」讓人驚覺他思想上沒那麼優秀之後,口碑才變差了。
再舉一個例子,世界一流的鋼琴家郎朗,童年只有鋼琴,上節目的時候,別人都知道的流行歌曲、動畫電視,他都兩眼一抹黑。但他有人情味,大家就都覺得可愛。
其實觀眾緣這個東西,就在於同理心。
而藍盈瑩也一直很有自知之明。
她知道自己常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也知道自己缺乏同理心,還表示要學習這項能力。
但這個能力,並不是你努力學習就能有的。
喜歡藍盈瑩的人,或許會為她打抱不平。但現實就是,藍盈瑩這樣的人在我們的傳統價值觀中就是很難討人喜歡。
不過現在看多了「人淡如菊」的大眾,口味漸漸變得五花八門,尤其在年輕人群中,也開始流行所謂的「惡女」形象了。
所以藍盈瑩也沒必要專門去學習擁有同理心,她並不需要特意改變什麼。
「惡女」也會有她的市場。
只不過,她這條道路也註定也會伴隨著謾罵了。
----------------------
本文由@茶見淵娛 原創,歡迎志同道合者關注。
拒絕洗稿抄襲及無授權轉載,一經發現,一定維權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