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聖保羅醫院、臺北振興醫院相繼用J-Valve®為一名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和兩名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患者進行主動脈瓣介入換瓣治療。在使用J-Valve®之前,海外的高危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患者沒有其他治療方法,使用其他介入瓣膜成功率低,死亡率高,患者只能進行保守治療。在引進J-Valve®後,加拿大、美國、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的醫生對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有了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給此類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11月20日,聖保羅醫院葉箭教授帶領TAVR團隊,在醫院多學科團隊協作下,使用中國傑成醫療的創新產品J-Valve®,為一名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患者與一名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成功實施了TAVR(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迄今為止聖保羅醫院已完成了近30臺J-Valve®手術,作為唯一一款在發達國家使用的國產瓣膜,J-Valve®已經成為聖保羅醫院的常用選擇,對於單純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低冠脈開口或其他介入瓣膜無法解決的主動脈瓣病變的患者,該院都會將J-Valve®作為第一選擇。
病例一
第一名患者75歲,為主動脈瓣重度狹窄,主訴胸悶氣喘、呼吸困難、夜間不能平臥,下肢浮腫。CT測量,該患者的瓣環平均直徑為20mm,左冠高度低於10mm,使用其他瓣膜產品有較大的冠脈堵塞風險。J-Valve®獨特定位件設計,可以有效限制瓣葉,具有良好的保護冠脈作用。經討論,醫院決定採用J-Valve®為患者進行治療。此次手術選擇21號J-Valve®瓣膜,並選用20號球囊進行前擴。患者瓣環鈣化不均勻,STJ存在重度鈣化環,且直徑小於瓣環,給瓣膜的準確釋放帶來一定難度。患者心功能極差,球囊前擴後,收縮壓降至30mmHg,並引發室顫,即刻進行按壓,並在室顫的情況下迅速進行手術操作。得益於J-Valve®簡單高效的定位系統,瓣膜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釋放完成,在瓣膜和介入器脫離後立刻進行了除顫,隨後恢復正常,超聲觀察瓣膜情況,位置良好,無瓣周漏。
病例二
第二例患者83歲,為一名重度關閉不全患者,瓣環平均直徑24mm,選用25號J-Valve®瓣膜進行治療,結果完美。
J-Valve®作為國內唯一一款獲批可治療主動脈瓣狹窄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雙適應症的介入瓣膜,在加拿大、美國等發達國家也廣受認可。儘管在加拿大已經有了成熟的介入瓣膜產品如新一代的美敦力Evolut系列產品和愛德華的Sapien系列產品,但對於關閉不全患者,J-Valve®仍然是首選。使用其他無定位系統的介入瓣膜產品如長支架自膨瓣膜或球擴瓣膜治療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都會有極高的手術失敗風險以及放置瓣中瓣等併發症。同時,文獻也指出,使用長支架瓣膜治療關閉不全,遠期死亡率將增加為治療狹窄患者的三倍。因此,對於單純關閉不全患者, 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使用J-Valve®更加安全、有效,長期效果遠優於其他瓣膜。
11月23日,臺灣臺北振興醫院TAVR團隊使用J-Valve®為一名大瓣環主動脈瓣單純關閉不全患者進行手術。該患者瓣膜平均直徑29.4,瓣環無鈣化。手術選用29號J-Valve®瓣膜,效果完美。
臺北振興醫院李永在教授表示,以前也曾經嘗試用長支架自膨式治療關閉不全,後來發現手術效果不佳。而且手術後,術中固定好的瓣膜有時會滑脫到左心室。因此他們不建議使用長支架自膨式瓣膜治療關閉不全。迄今為止,臺北振興醫院使用J-Valve®為兩名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患者進行治療,效果完美。J-Valve®在臺北振興醫院的使用,為臺灣當地的關閉不全患者帶來更加微創、有效的治療選擇。
關於J-valve®系統
兩家醫院手術參與專家均表示, 傑成醫療J-Valve®主動脈瓣膜系統的領先設計使手術得以迅速完成,瓣膜定位準確,輸送系統操作簡潔明了,術後結果令人滿意。J-Valve®人工介入生物心臟瓣膜是新一代介入瓣膜,於2017年4月獲國家食藥監總局批准臨床使用,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獲得官方批准能治療主動脈瓣狹窄和關閉不全的介入瓣膜,30天起搏器植入率低於5%,遠遠優於其他TAVR產品。同時,J-Valve®的獨特定位件設計,除了可以迅速定位,大幅度減少瓣周漏外,同時自帶冠脈保護作用,可以完美解決低冠脈開口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