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恥之徒的靈魂是Frank,加拉格家的頂梁柱卻是Fiona。
Fiona離開了,我原以為編劇在第十季中會專注於孩子們的成長和獨立,整個家庭開始了有著正面積極意義的大崩解,然後順利走向劇終。
然而,我錯了。《無恥之徒》的編劇依然野心未泯,在這部長壽劇集的第十季居然還想著深化主題。愧感不如,在此獻上我的膝蓋。
那麼,在一大批中國影迷嚷嚷著「無恥之徒不無恥了,不好看了」的背後,編劇到底想說什麼。
劇中有一句相當鋒利的臺詞,大意是,道德那玩意兒,富人不需要,窮人沒資格,只有中產階級才會稀罕。
所以,我們津津樂道的加拉格一家令人瞠目結舌的無恥,只是窮人的悲哀,為了更好的生存,尤其父母雙親相當於在成長中缺席的孩子們想要更好的活下去,他們只能犧牲道德追求來換取更多的生存空間和可能性。
加拉格家的孩子們,在他們成年之後,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像Frank一樣無恥下去,要麼把丟掉的羞恥感重新撿回來。
可惜,我們前一步還在這麼幼稚地想,後一步編劇就隨著孩子們深入社會的腳步,不同於以前的管中窺豹,竟然拉出了整副全景,肆意地嘲諷,窮人的無恥在社會的無恥面前,那是小巫見大巫,什麼都不是。
無論是虛偽造作的白人文化,還是根深蒂固的階層撕裂,還是沉痾難愈的系統性腐敗,還是全社會規模性的集體詐騙,還是罔顧人倫的政府移民政策,等等等等,加拉格一家的無恥只能算做微不足道的小手段,小伎倆,實在不足一提,貽笑大方。
於是,Lip與來自於中產階級家庭的Tami格格不入,於是,Ian在更加無恥的保釋官面前像只弱雞,於是,我最為討厭的Debbie居然在「真愛」的假象之下不挑不揀變得傻乎乎,變得令人同情了,於是,Carl上演的荒誕劇連Ian都要嘲笑他的情商,只有還沒有長大的Liam還保持著加拉格家族的靈性和狡黠。
當生存的經驗,和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以及主流價值觀背後的虛偽與無恥產生劇烈衝突的時候,何去何從?這個命題太大了,大到足夠影響到這一季的敘事節奏,大到影響到了觀影體驗。
更加遺憾的是,為了保持「表面無恥,骨子裡積極」的政治正確,提出了問題,卻無法解決問題,那麼只好生硬地硬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Tami的回心轉意,簡直無語了,編劇你是想說Lip用重新「酗酒」綁架了Tami嗎?
最後,如果下一季還是按照這個創作思路走下去,顯然對中國影迷依然很不友好,但領會不了段子、有些情節覺得味同嚼蠟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誰讓我們很多人都不了解美國的時政要聞呢。
不管怎樣,在Fiona遠走高飛之後,一個故事瞬間抽離了骨骼之後,依然能講得如此精彩,忽然讓我有了一絲奢望,希望加拉格的故事一直講下去!
下一季的《無恥之徒》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