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林/文
【編者按】本文作者為資深電影製片人。北京電影學院第一屆本科製片人班畢業,後進入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擔任《赤子威龍》《南京大屠殺》等多部合拍電影的製片人職務,曾擔任好萊塢公司環球影城集團中國區高管。
此片,他先後觀影7次。
且看專業人士如何剖析片中相關電影技法。
戰爭片的核心元素是「對峙」與「互攻」,新近上映的影片《決戰中途島》也不例外。著名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將此元素匠心獨運,從戰略、戰術和情報三個層面,成功塑造出美日交戰雙方的一批主要角色,包括美方的尼米茲海軍上將、哈爾西中將、情報官萊頓中尉、飛行指揮官貝斯特、麥克拉斯基和日方的山本五十六大將、山口司令官、南雲中將等歷史人物,以性格鮮明的人物帶動故事情節發展,把中途島這場複雜而宏大的戰役用洗鍊的電影敘事手法,抽絲剝繭,形成線索明確、結構清晰的一整幅戰爭畫卷。再輔以激烈空戰、海戰等諸多場景,一部史詩級的電影完美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一方面,羅蘭·艾默裡奇導演以善用的平行蒙太奇電影手法,向觀眾交叉敘述美、日交戰雙方高級將領如何商議戰爭謀略的過程;另一方面,不厭其煩地用重複而不雷同的鏡頭強化觀眾的記憶。加上本片音樂到位的配合運用,視聽效果相得益彰,讓觀眾在理解這場複雜的戰役時,思路清晰,觀感甚佳。可以說,此片乃羅蘭·艾默裡奇導演積累二十年之功力的大乘之作,與他的《獨立日》《後天》《2012》一樣,為世界電影史上少有的佳構。
關鍵人物:帶動影片敘事結構走向
中途島海戰是二戰的重要轉折點,一個個關鍵的細節中蘊藏著很多鮮為人知故事,其情節遠比戰役本身更加震撼人心。此片敘事的之精妙,恰恰就在於對美日雙方大小關鍵人物的精雕細琢,並在尊重史實的前提下,以此為抓手,帶動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向前發展,最大程度地幫助觀眾入戲和理解影片內容,這正是導演高明的敘事之處。
中途島海戰,美軍的勝利首先取決於情報的準確,因此片中塑造了一位至關重要的「引線式」人物——萊頓中尉。作為美國海軍情報官的他從一開始就出場,而且與日本海軍最高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將有交集,從旁觀者的視角觀察山本五十六的言行舉止和對美國的態度,這為後來萊頓能夠成功輔佐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尼米茲上將對整個戰局做出精準判斷進行了有效鋪墊,令觀眾信服。而派屈克·威爾森所飾演的萊頓中尉與伍迪·哈裡森所飾演的尼米茲上將的對手戲是本片最為吃重的角色關係線之一。片中的尼米茲上將寬容大度、睿智前瞻、體恤下情、信念堅定等特點,被伍迪·哈裡森拿捏得十分到位。萊頓中尉的敏銳、堅持,與上司相處不卑不亢的性格特徵,也被表演者派屈克·威爾森演繹得絲絲入扣。
此外,導演戰爭史觀相當負責任,對戰敗方的日軍人物塑造不偏不倚,並未刻意矮化以誤導觀眾。
當然,戰爭場面少不了驍勇善戰的戰士,最為突顯的是空戰英豪貝斯特,當貝斯特駕駛「無畏式」俯衝轟炸機面對敵軍密集的高射炮,數度俯衝到極限,成功炸毀敵人的飛機場、航母的場景,是對其英雄氣概的最好寫照。同時,導演並未忘記對英雄的俠膽柔情的有效表現,影片中的貝斯特數度回家探訪,對妻子溫柔體貼和對女兒的關懷憐愛,這條飽滿的情感副線,對故事情節的發展形成良好的推力。
本片不但主角塑造很成功,就連小配角也深入人心,「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的後座機槍手布魯諾,就是其中一個。當日軍轟炸機以神風自殺方式俯衝向「企業號」航母的危急時刻,布魯諾毫不猶豫地跨進機倉,調轉槍頭,以兩挺重機槍奮力射擊,打掉敵機的右發動機引擎,避免了航母被敵機撞沉的危險。布魯諾的死也被刻畫得義薄雲天,飛機被日軍擊落後,被俘的布魯諾面對敵人的威逼,淡然抽著人生最後一口煙,以嘲諷的口吻對日本指揮官說道:「我很多朋友犧牲在了珍珠港,你幹嘛不去死!」 最後,導演以沉海的方式讓布魯諾英勇就義。聯想起被羅馬教廷燒死在廣場的同名科學家布魯諾,我們明白了導演的用心。
平行蒙太奇:為影片敘事推波助瀾
影片的前半段,導演將日本軍部舉行的御前戰略會議與美國海軍部戰略會議進行巧妙的平行處理,「花開兩頭,各表一枝」。一開始是山本五十六大將乘專車前往軍部,山口多聞將軍出大門軍禮迎候。兩人一齊走進建築內,鏡頭在幽暗的走廊裡移動跟拍;兩人商量完對南雲中將的看法後,鏡頭轉入會議大廳,低沉的背景音樂響起,用的是打擊樂風格十分明顯的日本民俗音樂;鏡頭拉開,會場兩邊正襟危坐的日本陸軍和海軍高層正在商議如何攻打珍珠港,唇槍舌劍,氣氛凝重。
這邊的日軍將領話音還未落,鏡頭立即轉場,尼米茲上將來到美國海軍部大樓,日式打擊樂背景輕聲延續,視聽元素無縫連結。尼米茲隨機要員進入海軍作戰部長的辦公室,光線從四周百葉窗照射進來,美國國旗肅立一邊,偌大的空間裡只有這兩位海軍上將在討論對日作戰計劃;討論的話題首先是遭受珍珠港打擊之後,在實力上已經明顯遜色於日本的美國海軍,處境不妙。最後敲定:遵照總統羅斯福的要求,確定太平洋艦隊的最高司令官就是尼米茲上將。這場戲頗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悲壯意味,導演刻意用中近景鏡頭對切的敘事方式來表現,尼米茲上將沉重的心情顯露無遺,這與日軍御前戰略會議以移動鏡頭為主的敘事模式區別開來。
傑出攝影:氣勢磅礴的襯底
本片以厚重而富於質感的攝影風格作為創作基礎,色調偏暖,並作適當的泛黃褪色處理,視覺上呈現明顯的顆粒感,增加了歷史的厚重感和戰爭的臨場感。另外,鏡頭的運動和調度得當,景別使用合適,營造出一種特有的戰爭場面影調。
【後記】
有人覺得奇怪,稱此片的豆瓣評分為7.8分,國內票房不過三個億,值得這麼高的評價?
本人以為,《決戰中途島》這部影片基於尊重史實的正統創作態度,電影技法精湛,製作質量精良,捍衛了電影的經典。而這正是世界電影得以不斷延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我相信,它會獲得奧斯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