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看懂了此劇,也就理解了婚姻的真相

2020-11-04 梁良公子影評

2007年,由導演鄭曉龍執導的國產劇《金婚》熱播,獲得了飛天獎和白玉蘭獎。也一度掀起國內一波追劇熱潮。

張國立扮演的佟志,來自於四川,講方言、愛吃辣,很有上進心,人又孝順。

蔣雯麗扮演的文麗老師,北京人,長得漂亮,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喜打扮、愛浪漫、迷蘇聯小說。

圍繞著這對夫妻50年的婚姻,導演為我們拍下了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有精神層面的碰撞,有生活實質的磨合,有驚有喜,有苦有樂。

李敖曾說:男女之間的本質就是相互欺負,我強,我欺負你,你強,你欺負我。

在《金婚》的劇尾的劇情中,佟家的第四個孩子,思博(小名大寶)說他看慣了父母從小到大的相愛相殺,以至於恐婚,女朋友換了一個又一個,沒一個能讓他鼓起勇氣,走進婚姻的。

佟志告訴兒子:其實我們這樣很幸福。

但是站在大寶的角度,父母這50年來,是很痛苦的。

同個屋簷下,為什麼同一段夫妻關係,給人的感覺,竟會如此不同呢?

婚姻真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金婚》,經過了時間的沉澱,觀眾個人的成長、以及閱歷的增多,重新看這部劇時,一定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感想。

婚姻的真相是什麼呢?當然,能有愛情和金錢作為基礎的婚姻,是相對穩固的。

前者提供高的情緒價值,後者的充裕,能有效緩解心理焦慮。

《金婚》中的三段各具特色的婚姻,也許能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

1、佟志與文麗,鳳凰男娶了北京小姐,有苦有甜

佟志是個顧家、務實的人,曾因為遠離家鄉,見不到父親的最後一面而愧疚不已。

一個人,只要他對父母,是孝,而不是全面順服的,做為一個女人的老公,壞不到哪裡去。

文麗則有北京戶口,今時今日,北京戶口還是金貴的,那可是首都。在學校,她是先進工作者,在家中,她是媽媽永遠的小寶貝。

文麗媽曾說他們的婚房,還沒有文麗出嫁之前的閨房那麼大。

在老人家看來,小女兒是下嫁了,所以婚前讓佟志先寫保證書,也就不奇怪了。

他們本是不打不相識,卻相愛了。愛情大過天,有情飲水飽。這一相愛,就共同成長,一起變老,過了50年。

生活是最真實的考官,文麗不懂過日子,很難想像一位數學老師,總是理財理到每個月的下旬都吃不上肉。佟志只能聞著同個樓道的大莊家的肉香嘆氣。

這樣的現代知識女性,不用婆婆說服她,她自己卻深陷在重男輕女的思想中,不能自拔。

因為性格要強,她覺得生出男孩,才是爭回一口氣,也正因為如此,家裡的三個女兒和一個小兒子,在文麗這樣的思想影響下,逐步失控,親子關係疏離。

最後,家裡的每一個孩子都無法和父母平和地溝通,對父母頗多怨言。

相愛、貧窮、疲憊、爭吵、育兒觀,冷戰、精神出軌、教育失敗、病痛,他們都經歷過了。

值得一提的是,《金婚》拍攝好後,差不多有68集,但是由於是描寫「金婚」,一集表示一年,最後剪輯成了50集。作為《金婚》迷,我覺得很可惜,但是細想,有點遺憾,不正是生活常態嗎?

2、大莊的婚姻,說不上好,挑不出不好

大莊與莊嫂,也是一對活寶,感覺大莊從不把莊嫂當成女人,但他從內心深處,估計他是敬老婆是條女漢子的。

文麗與鄰居莊嫂,當了多年鄰居,也是相敬相殺。

年輕時文麗感嘆:莊嫂土裡土氣,但有一點好,就是能生男孩子。

年老時文麗又感嘆:莊嫂大字不識,卻能把她兒子狗子教育得特別好,不像佟家這四個娃,沒一個省心的。

文麗的表妹梅梅曾與大莊自由戀愛,但是大莊這個人,看似大大咧咧,追求戀愛自由,但他特別講義氣,最後還是為承諾而捨棄了與梅梅的愛情。

他在老家,本就有一個從小定下的娃娃親,就是與莊嫂高淑真。

莊嫂是一個強壯的農村婦女,勤勞樸素,會過日子。

如果說愛穿「布拉吉」、愛讀小說、電頭髮的文麗是把日子過成了詩。

那麼心直口快,懂得精打細算的莊嫂,就是把平民生活,過得了地主生活。

在物質最緊張的年代,她家幾乎天天有肉吃。

這樣的婚姻是平凡的,也是讓人安心的。

一位哲人曾說過:婚姻有兩種危險,一是婚姻太幸福,一是婚姻太不幸福。太幸福的婚姻,以為自己坐在峰頂,躊躇滿志之後,便跌下來碎了;太不幸福的婚姻,因為總是感到不滿,最後也碎了。

大莊這樣的小老百姓,擁有一段相對平和、和同事(佟志)相比、較富足,不用為教育產生分歧的婚姻(大莊是甩手掌柜),實在是他的幸運。

3、佟南方與蘇戈,高級知識分子的遺憾

佟志與文麗的二女兒佟南方,出生時極為尷尬。

因為文老師自己心心念念想生個兒子,所以不顧身體的不適,拼死生下來南方,所以可以想像得到,當她得知南方是個女兒時的那種失望。

加上物質緊張,沒有人手幫忙,南方從小被送到了四川,跟奶奶一起生活。
所有從小離開父母的孩子,長大之後,跟父母都難以特別親近。南方也是如此。

她和姐姐燕妮、妹妹多多都不同。成績是最好的,直接出國去了美國讀博士。老公蘇戈也是知識分子,與她極有共同語言。

只是這樣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也有難言之隱。蘇戈因為得了睪丸癌,性情大變、難以相處。也曾提出與南方離婚。

也因此,走入老年人行列的佟志和文麗沒一刻閒著。為了他們操碎了心。

可見,年輕時在教育兒女方面偷的懶,在他們老年的時候,生活可能會狠狠地報復他們。

大女兒佟燕妮的第一段婚姻也任性,失敗告終。

小女兒佟多多,從不結婚,但是也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以此報復父母多年的冷落。

唯一的兒子漠視生意規則和交通規則,最後年紀輕輕,就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所幸南方後來與老公還是相愛相守,還收養了一個女孩毛毛,一家三口過得幸福。

大姐和小妹在受傷多次後,學聰明了,重新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叔本華說:「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麼你永遠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誰的婚姻又不是一地雞毛呢?只不過那些懂得用心和用智慧去經營婚姻的人,懂得把那一地雞毛拾起來,做成漂亮又結實實用的雞毛撣子,去對抗生活落在婚姻上的灰塵。

願我們都有勇氣,去面對生活帶給我們的考驗。

相關焦點

  • 重溫《金婚》淺談婚姻幸福的3個真相
    《金婚》應該算是同類型電視劇人物飽滿、劇情最貼近生活的一部了,金婚50年,一集一年,大到國家變革,小到家長裡短雞毛蒜皮,每一集都是過往的再現,清晰流暢,筒子樓的生活、家具的擺放、鄰裡之間的相處、穿的布拉吉,瞬間把人帶回那個時代,倍感親切!
  • 12年後重溫《金婚》,終於看懂了中國式的婚姻真相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金婚》揭露的三個婚姻真相,每個成年人都應該看看
    電視劇:《金婚》電視劇《金婚》是由自從開播之初,《金婚》這部劇就保持著不俗的收視,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經常回味、反覆觀看這部電視劇,足可見其經典程度。作為一部具有超高話題的電視劇,《金婚》的成功之處在於它拋去幻想的濾鏡,用現實的口吻,刻畫了婚姻最真實的樣子。
  • 《金婚》:表露中國式的婚姻真相
    有人說:愛情是詩詞歌賦琴酒茶,婚姻卻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電視劇《金婚》則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觀看這部電視劇,就像是自己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時光,在婚姻中體會交雜的喜怒哀樂。不管是對於已經處在婚姻中,亦或是還未踏足婚姻的人來說,都是一種難得的經驗。而這正是這部劇的最成功之處,它拋去幻想的濾鏡,用最現實的口吻,刻畫了婚姻最真實的樣子。一:女人嫁人之前,一定要考慮對方的家庭。
  • 從《金婚》看婚姻的三個階段
    說起《金婚》,除了它我還沒發現有哪部片子能把婚姻的本質和殘酷展現得如此淋漓盡致的。婚姻登記處真應當把這部劇剪輯成短片在領證之前循環播放,當一對新人了解了婚後的雞零狗碎還願意攜手走入圍城的,婚姻會更瓷實吧。
  • 《金婚》:婚姻需要經歷四道坎兒,你邁過去幾個?
    能夠經營好婚姻太難了,《金婚》中是這樣,現實中更是如此當兩個人已經探索完婚姻的樣子,不再執著地和對方黏在一起,也沒有過多的新鮮感時,很多問題就會接踵而至。《金婚》中,佟志和文麗的生活漸漸建設完成,孩子們也慢慢長大時,他們之間便出現了新的問題。
  • 一樁婚姻,一段歷史,一個時代縮影:淺談電視劇《金婚》
    ,鄭曉龍導演在他的成名作《金婚》中,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從1956年到2005年,電視劇以一集一年的編年體形式,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小學數學老師和一個技術工人的金婚風雨情。從相識相知相戀,到結婚生子育兒,再到成為祖父母,最後穿婚紗攜手走進金婚典禮,這對平凡夫妻,在社會變革浪潮的卷席之下,分過居,鬧過離婚,愛了五十年也吵了五十年,面對過婚外戀、性關係不和諧、婆媳大戰、喪子之痛等等問題,最後,電視劇結束在一對老人,相互攙扶,在雪地之中留下了一列深深淺淺的腳印之中。《金婚》的最大魅力,就是在於它極大的還原了真實的婚姻、真實的社會、真實的情感和真實的人性。
  • 《金婚》《王貴與安娜》的婚姻,你更羨慕哪種?
    2007年至2014年先後上映了,《金婚》《王貴與安娜》《父母愛情》三部家庭情感劇。這三部年代相似的電視劇展現了橫跨50年的婚姻生活,裡面有三種婚姻模式——你更喜歡哪種?自由戀愛型《金婚》中的佟志與文麗,《父母愛情》中的江德福與安傑,這兩對適婚青年能走入婚姻殿堂,全是因為愛情。互動關係:都是男追女的模式,女對男的第一印象都不好,都在男方鍥而不捨的追求下,修正成果。撮合型《王貴與安娜》中男主與女主,是在親友團極力規勸下,喜結良緣。
  • 影視金婚之婚姻觀念
    金婚這個電視劇在當年還是很火的,記得自己當年剛開始參加工作。喜歡在外面吃飯。在飯店裡,經常有老闆把電視劇打開希望留下老顧客。於是我發現,許多吃客一邊吃著面,一邊抬頭去看電視劇。我因為時間問題,也看了很多集,覺得不錯,就把鄭曉龍的這本小說拿來讀。記得那女主角並不是相愛走到一起的,在一開始兩人並沒有給對方留下好印象。慢慢這個印象也改觀了。
  • 《金婚》裡,我發現了保持婚姻長久的3條鐵律
    結婚一周年是紙婚,五十周年為金婚。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對婚姻越來越缺乏一種敬畏感,無心經營,有多少夫妻,熬不過短短的一年? 遇一人而白首漸漸成了一種奢望。中國的出軌率世界第一已經人盡皆知,許多人不得不痛定思痛:「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維持婚姻的長久?」最近,我重溫了《金婚》、《父母愛情》這兩部劇,兩對不搭邊的夫妻經歷了吵鬧、出軌、婆媳關係等家庭矛盾,但他們卻始終不離不棄,相伴左右。
  • 《金婚》:夫妻間發生了這件事,才是走進婚姻的開始
    電視劇:《金婚》電視劇《金婚》是由張國立、蔣雯麗主演的家庭情感電視連續劇自從開播之初,《金婚》這部劇就保持著不俗的收視,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經常回味、反覆觀看這部電視劇,足可見其經典程度。每次回看這些老劇時,總是忍不住感嘆:以前的電視劇節奏好快啊。
  • 《金婚》告訴了我們什麼?
    前幾天回顧了一下《父母愛情》,覺得是理想中的婚姻生活也是嚮往的生活,心中不免想起由蔣麗雯和張國立主演的家庭劇《金婚》,怎麼說呢,這部劇個人覺得更現實更貼近生活,把兩人的婚姻生活表現得淋漓盡致,風風雨雨走到金婚年紀,有甜蜜,有爭執,有走到互相不信任對方直至走向離婚的想法,這不就是我們生活中也有的現實寫照嘛
  • 6部好看的關於父母婚姻的電視劇,《金婚第》第二,第一無人不服
    2、《金婚》《金婚》是由鄭曉龍執導,王宛平編劇,蔣雯麗、張國立主演的一部家庭倫理劇。該劇講述了年輕漂亮的小學語文老師文麗和重型機械廠技術員佟志的一生婚姻歷程。該劇最大的成功是還原生活的真實,在此基礎上,每一集中成功設置矛盾,成為其抓住觀眾的重要手段。
  • 五世其昌,五十年金婚攜手同行
    古宅村人和助老員了解到古宅村老人有68對已滿金婚年齡,為了給金婚老人一次難忘的金婚紀念,人和助老員攜手古宅村書記和鄉賢共同策劃了本次金婚慶典,圓夢年輕時的夢想。本次活動吸引了近百名志願者積極報名。活動前,人和助老員和志願者搬桌椅,籌備物資,甚至為慶典增添氛圍,悄悄安排上了《聽我說,謝謝你》的手語表演。2021年的元旦,新年的第一天,也寓意著老人們的婚姻又步入了新的一年。
  • 重看電視劇《金婚》,發現文麗的婆婆才是金婚的最大推手
    重新看了一遍電視劇《金婚》,想從文麗和佟志的相處中,找到婚姻長久的奧秘,結果得出相反的結論:文麗和佟志走到金婚純屬意外。他們的婚姻從甜甜蜜蜜開始,中間磕磕絆絆鬧離婚,婚姻到46年的時候兩個人還在鬧分居,無休止的吵架冷戰幾乎成了常態。
  • 《金婚》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金婚》2007年9月首播至今已經過去十三年了。久不久就有電視臺重播這部電視劇。也許這就是經典吧。經典就是讓人難以忘懷。 走過五十年的婚姻,人們稱之為金婚。有人說這是因為走過五十個歲月的婚姻像金子一樣堅硬,是金色的婚姻、金子的婚姻和黃金的婚姻。 其實,最準確地說,金婚,是金不換的婚姻。
  • 電視劇《金婚風雨情》
    (摘自:葉芝詩集)           連續一周,白明黑夜地陶醉在《金婚風雨情》這部感人至深的電視劇之中。《金婚風雨情》以編年史的形式,將一幅深沉、美麗、動人、令人永遠無法忘懷的厚重歷史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從1958年開始,每年一集,一直演到2008年---真可謂是一部全方位展示什麼是人生的精彩大戲。
  • 對於婚姻為什麼《父母愛情》讓人羨慕不以已《金婚》令人心聲不
    說到反應愛情、婚姻、家庭、生活的電視無外乎兩個經典《金婚》和《父母愛情》,而兩大女主蔣雯麗和梅婷可謂是這類電視劇的女王,其中兩人拿獎拿到手軟咱們就不提了。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兩部電視劇的相似與不同之處。
  • 為什麼《金婚》的觀眾緣,不如《父母愛情》?
    風裡來雨裡去,幸福的婚姻總是相似的,同行時的一個肩膀,勞累時的一句安慰近年來講述金婚風雨情的電視劇不在少數,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蔣雯麗、張國立的《金婚》,以及梅婷、郭濤的《父母愛情》。同樣的風雨情題材,同樣的戲骨雲集,為什麼《金婚》的觀眾緣,不如《父母愛情》?
  • 《父母愛情》安傑,《金婚》文麗,女人婚姻好不好,3個人很關鍵
    ,《父母愛情》和《金婚》一直是大家對比的對象。從整體來看,安傑的角色趨於理想化,是許多女人希望的婚姻的樣子;文麗的角色,則更加貼近真實的婚姻生活,文麗也將女人的一生,從青春少艾、嚮往浪漫,到囿於世俗、融於生活,展現得淋漓盡致。透過安傑和文麗的一生,理想也罷,真實也好,都在向觀眾們傳遞著,一個女人該如何成為自己、如何成為妻子和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