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這個詞,在親密關係當中出現的頻率,其實是比較高的,但是這個詞也只會出現在兩個人開玩笑打鬧的時候,以及彼此之間產生矛盾的時候。
之前我看到一種說法:選擇原諒,就是愛得卑微。
看到這樣話,可能過來人會微微一笑不予置評,但是我想說,其實他們都還沒有明白原諒背後的行為動機,以及原諒這件事情的本質。
這樣說吧,親密關係中,有三種行為很容易被大家混淆,分別是:原諒,認慫,妥協。
首先說一下原諒,原諒這個行為有很高門檻兒的,並不是你說原諒,你就可以原諒的。除開那種開玩笑中的原諒以外,任何原諒行為的發生,都會有不少後續需要處理,其中相對比較明顯的,就是心態上的調節。
你的原諒換來了你的舒適嗎?你的原諒讓對方真的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了嗎?
這些問題,或許都會在自己腦子裡面打轉,但既然已經說了原諒,其實根本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的同時,自己還憋了一肚子火。
所以,原諒這個行為的門檻兒,高就高在武而不取。在親密關係中的原諒,是在於客觀事實來講,和你分開我依然可以過得很好,甚至超過與你在一起的體驗,但是我因為愛你或者其他某種原因,選擇繼續和你在一起,這才是原諒。
原諒是一種從上而下的過程,和卑微完全沒關係。
小年輕口中,愛得卑微這不是原諒,這是妥協。原諒只不過是,給自己找了一個臺階下而已。
或許是離開了對方,自己會過得很糟糕,或是沒對方不行,亦或者自己壓根兒就沒有辦法離開對方。用原諒包括著自己內心的卑微,卻用妥協的方式選擇繼續負重前行。
如果我們再說得直白一些,就是自己沒得選擇。
與此同時,結合著卑微來看,可想而知,類似這樣的人,如果情緒到達一定的程度,最終會發生怎麼想的事情,就說不準了。
至於認慫,其實是最簡單,也是最好理解的方式,在我們生活中,情侶之間經常見到,甚至自己的父母也經常發生這樣的行為。
認慫就是暫時性的後退,選擇性的隱忍,為的就是避其鋒芒,給自己一點時間喘氣。
稍微總結一下,原諒是有選擇但我不選擇,認慫是在不多的選擇中,選擇一個相對輕鬆的選擇,妥協是完全沒有選擇。
這樣看來,如果兩個人關係較好的時候,認慫倒是一個不錯的維繫感情的方式,畢竟一旦一方認慫,表現出的樣子,大多都是比較可愛。兩個人之間相互調侃一下,關係也會進一步的穩固。
只不過其中有個雷區,就是擔心對方的認慫,只是暫時性的策略,等到後期自己積攢能量之後,再一次性爆發。
所以啊,這三種形態,不管是原諒,認慫,還是妥協,其實都不是好的選擇。好的選擇是彼此之間商量,溝通,達成共識。
否則不管我們怎麼努力,心中的刺沒有被拔掉,始終還是會讓自己不舒服的。
我是黎陽,祝你幸福。
-END-
作者 | 黎陽
圖片來源 | 網絡
圖文編輯 | 恬掌柜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