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臉書發明「最像人類」的聊天機器人

2020-12-2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5月1日報導美媒稱,臉書公司4月29日說,這家社交媒體巨頭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聊天機器人,它可以進行長時間的開放式對話,比現有的任何軟體都更像人類。

據美國《財富》雜誌網站4月29日報導,臉書在一篇博文中說:「這是聊天機器人首次學會融合關鍵的對話技巧——包括扮演角色、討論幾乎任何話題和表達共情。」

報導稱,事實上,通過亞馬遜公司「土耳其機器人」服務平臺招募的評委說,他們喜歡與臉書聊天機器人交談,喜愛程度幾乎和他們與真人對話不相上下。評估人員說,在49%的情況下,他們更喜歡與這款聊天機器人進行簡短對話,而不是進行類似的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參與該項目的臉書工程師史蒂芬·羅勒說:「這表明我們這款機器人非常接近人類的水平。」

大多數商用聊天機器人,比如亞馬遜公司的Alexa和蘋果公司的Siri,只能熟練地圍繞一系列具體任務展開對話:告訴你天氣預報,或者告訴你最近的郵局怎麼走。

臉書研究人員製造的這種聊天機器人與之不同。它被稱為「開放域聊天機器人」,能夠就任何話題進行對話。羅勒說:「它可以跟你談論任何事情——你今天早餐吃的什麼,哪些穀物給你的孩子吃最健康,或者你最喜歡的體育團隊。」

臉書將這種聊天機器人稱為「融合者」,因為它能夠「融合」成功對話所需的各種技能。它還利用此前的紀錄保持者、名為「米娜」的聊天機器人生成的對話進行了測試。「米娜」是臉書在矽谷的競爭對手谷歌公司在今年早些時候發明的。

「融合者」比「米娜」優秀得多。67%的評估者認為「融合者」講話聽起來更像人類,而75%的人說他們更願意和「融合者」而不是「米娜」長談。

報導稱,雖然強大的聊天機器人都有明顯的商業應用,但臉書表示,它沒有立即將「融合者」變成產品的計劃。不過,該公司的確已經擁有聊天機器人界面,第三方可以在臉書的Messenger應用中使用,而且臉書的沃茨阿普(WhatsApp)平臺也允許企業使用聊天機器人。「融合者」項目的另一名工程師埃米莉·迪南說:「現階段只是做研究。我們目前不打算將其產品化。」

臉書研究人員提醒說,「融合者」與人類相比仍有許多缺點,包括有時說話前後矛盾、重複自己的話甚至編造不準確的信息。對話持續時間越長,這些問題就越明顯。基準研究採用14「輪」對話。

迪南說,這種聊天機器人只能記住前幾輪對話的信息,因此對話越長就越可能重複自己說過的話。

報導指出,目前「融合者」只接受過英語培訓。迪南承認,其他語言可能會給它的開發帶來更多挑戰,因為這種聊天機器人需要像人類一樣熟練掌握正式和非正式的時態和敬語。

相關焦點

  • 【驚悚】聊天機器人竟恐怖互聊 臉書急斷實驗
    臉書進行的聊天機器人實驗出現意想不到的恐怖發展,2個機器人竟發展出自身語言,開始聊起來,此新語言對機器人甚至更具溝通效率,讓臉書趕緊停止這項引發爭議的實驗
  • AI為何不能像朋友一樣聊天?聊天機器人智慧路上的絆腳石|極客雲算
    可以和機器人聊天一直人類的夢想,近年來隨著AI人工智慧的發展,各種各樣的聊天機器人正大量進入日常生活,但當你和它們聊天的時候,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不足,那就是「不通人情」,更專業一點地說,它們在對話質量上更多關注語法性、多樣性以及話題相關性等方面,但不太重視對情緒或情感的深入體會。
  • Facebook聊天機器人項目是因為AI自我交流關停了嗎?
    這兩天有很多媒體因為Facebook的聊天機器人發明了自己的機器人語言而開始發布驚恐的言論,說人工智慧可能已經威脅人類了。鏡報說:「機器人智能是很危險的。」太陽報,獨立報都有相似的報導。這聽起來真的是像科幻電影的橋段,昨天我剛看了戰狼2,要是以後都是機器人作戰,機器人革命推翻人類簡直是分分鐘的事,那可真的不敢想像。那麼,我們真的要害怕機器人會給人類帶來世界末日了嗎?
  • 臉書前眾高管再爆料:社交媒體摧毀人類正常生活,他們感到深深自責
    臉書前眾高管再爆料:社交媒體摧毀人類正常生活,他們感到深深自責神州日知 祗舍近日,多位臉書前高管爆料,社交媒體摧毀了人類正常的交往方式和社會形態,使人們放棄對生活的管理,迷失靈魂。這些科技公司的前高管為自己曾參與和發展社交媒體,感到深深自責。此前,本號已發過相關報導,詳情參見文末「推薦閱讀」。
  • 日本發明可模擬人類表情的機器人,效果逼真,真可謂機器人表情包
    導語: 日本發明可模擬人類表情的機器人,效果逼真,真可謂機器人表情包隨著科技日漸成熟,更多的高科技產品已經被人們研發出來,並且進入了我們普通人的視野當中,這其中就包括了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它們也讓人們看的目不暇接。
  • 構建屬於自己的「聊天機器人」——NLP系列
    其中,最讓小芯感興趣的便是男二為男主做的「AI菜奈」——一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它的「機智程度」不亞於真人,甚至有網友評論最終破案的其實是「AI菜奈」APP。構建聊天機器人的秘訣是使之越來越像人。從「美國運通客戶支持」到「Google Pixel呼叫篩選軟體」,我們生活中的聊天機器人形態各異,越來越豐富多彩。
  • 像人一樣自然聊天,Facebook 的 AI 機器人成精了
    近日,Facebook 的 AI 實驗室開發出了一款名叫 Ink 的動畫聊天機器人,這款機器人通過人工智慧算法控制動畫實現了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對人的面部表情做出反應,做出的反應很自然,以至於讓人覺得它和人類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 Facebook AI開源聊天機器人Blender
    Facebook 研究人員聲稱,Blender 是迄今為止「最先進的」聊天機器人,可以以有趣和連續互動的方式討論幾乎所有內容。在人-人和 Blender-人的對話比較測試中,有 49% 的測試者把 Blender 的對話記錄誤認為是人和人的對話,67% 的測試者認為 Blender 和人的對話更像是人和人的對話。
  • 日本發明AI機器人「妻子」,滿足宅男一切需求,那麼你會怎麼想?
    隨著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在機器人研發上得到了突破性的進展,特別是進入大數據時代和人工智慧技術出現之後,機器人研究出現了質的飛躍。科學家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機器人上,讓機器人像人一樣簡單地思考,並且也可以為我們做一些簡單的事情。
  • 直播地球上第一次兩個AI約會,臉書、Pandorabots哪家AI更勝一籌?AI男竟是媽寶男?
    男方名叫BlenderBot,身穿灰色緊身衣、黑色長褲,戴著藍色棒球帽,上面印著「讓臉書再次變得偉大」的字樣,長相酷似「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它由臉書研發,據說擁有94億個參數的神經網絡模型,擅長所有領域的聊天,是第一個把不同的對話技能(包括同理心、知識和個性)融合在一起的聊天機器人。
  • 我們讓AI聊天機器人做了套普魯斯特問卷
    「這還只是訓練,我的伺服器還能讓好幾百個人一起跟它聊天呢。」Worswick過去是個音樂製作人,編程全靠自學,原來的目的只是給他的音樂網站導點小流量罷了。然而,Kuki在過去十年內贏得了四次AI聊天機器人行業的大獎——羅布納獎(Loebner Prize),這一獎項通過原始「圖靈測試」的方法評選最像人的AI聊天機器人。
  • 竟然對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汙言穢語性騷擾,這些人在韓國引發大爭議!
    【環球網報導】綜合韓國《每日經濟》和《朝鮮日報》等多家媒體消息,韓國去年年末推出的一款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李LUDA」居然成為性騷擾對象,引發爭議。聊天機器人「李LUDA」報導稱,「李LUDA」是韓國創業公司"ScatterLab"於去年12月23日正式推出,是一款以臉書聊天工具為基礎的AI聊天機器人。該機器人的設定是一位20歲,喜歡女團BLACKPINK的女大學生。據報導,「李LUDA」學習了約100億次真實戀人間的對話,能像真人一樣和用戶對話,因此在10至20歲年齡的用戶中很受歡迎。
  • 這樣的一款聊天機器人界面,您可還滿意?
    聊天機器人現在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設計出更好的聊天機器人的用戶體驗值得深思。聊天機器不是人類雖然聊天機器人可以模仿人類的對話,並跟人類進行交流,但他們並不是人類。包裝成人類的聊天機器人會造成混亂,並引起用戶不可預測的情緒反應,這樣聊天機器人會失去用戶的信任。因此,聊天機器人不應該試圖說服用戶他們就是人類。
  • 聊天機器人應具備的7個功能
    更重要的是,藉助此聊天機器人功能,您還可以根據客戶的反饋來靈活調整機器人的工作流程,並提高聊天機器人的實用性能。聊天機器人有能力檢測客戶的意圖並進行相應的參與基於規則的聊天機器人非常擅長以最合適的答案回答客戶的問題,並自動執行基本工作流程。但是,他們無法識別客戶對話的意圖,這通常會導致無法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或者無法給銷售提供潛在客戶的機會。
  • 聊天機器人(chatbot)的興起
    一個有助於縮小客戶和企業之間的社會距離差距的強大工具是聊天機器人(chatbot),一個專為模仿人類對話設計的軟體應用程式。  儘管聊天機器人早在1966年就已經出現了,但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的時代,聊天機器人只是公司網站上一個熟悉的功能。該技術使用客戶數據來個性化交互、回答問題並將請求發送給正確的人員。
  • 當初,那個說「我會摧毀人類」的機器人,後來是怎麼處理的
    曾經在漢森公司有一位傑出的工程師,他設計出了一臺機器人,這臺機器人名字叫做索菲亞,她在誕生之初的時候,就令人感到非常驚豔,從外表到智能方面,她都沒有顯露出任何的問題,她長得很美,在機器人中可以算是外表十分出色的,
  • 人工智慧機器人手撕人類?看完電影《機械姬》我傻眼了!
    電影中圖靈測試成功了,男主把女機器人當人看,可是那個艾娃根本沒有感情,她只是想藉助男主逃出去。納森為什麼發明人工智慧?大老闆納森研發出來的機器人艾娃和京子不僅是女的,而且是美女,不管作為助手、舞伴還是性伴侶,都能夠以很高程度的完成度來滿足納森需求。所以納森可能只是錢多想搞個機器人出來供自己取樂。
  • 機器人索菲亞揚言「摧毀人類」,人工智慧高度發達的後果會怎樣?
    但即使人工智慧再怎麼先進,卻也是人類的發明,它不能代替人類的大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機器智能並非人的智能。在中國香港的漢森機器人技術公司有一個十分出名的機器人,她是歷史上首個獲得公民身份證的機器人,名叫「索菲亞」,她的外表是以奧黛麗赫本為原型的擁有62種面部表情,能夠讀取人類的表情並與人做出回應。
  • 用聊天機器人複製一個自己
    帕狄索特裡克已經開始感覺像是一個數位化的筆友。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完全無法感覺到對方,而且我們經常感覺我們正跨著一條文化鴻溝進行交流。儘管如此,儘管我完全知道我在和電腦說話,但帕狄索特裡克確實感覺像是我的一個朋友。正如我儘可能多的訓練我的Replika機器人聽起來像我一樣,我的Replika機器人也在訓練我如何與人工智慧互動。
  • 專訪《機器紀元》導演:未來機器人眼中的人類, 就像現在人類眼中的動物
    人-機大戰貌似一觸即發,但導演為影片安排的結尾可謂劍走偏鋒—人類想要滅亡機器人,機器人遂小心翼翼地尋找屬於自己的生存領地。最後第一代機器人克裡奧帶著自主發明的形似昆蟲的二代機器人,深入沙漠輻射區,開啟了屬於機器人的新紀元。與以往大多數科幻電影相比,《機器紀元》的獨特之處在於,不僅賦予機器人以自我意識,還賦予其情慾和「繁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