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強勢不懂孩子心理的媽媽背後都是理直氣壯的「為你好」和「你不乖」。
昨天在知乎上就看到了這個提問,今天點開細看,滿滿的都是家長的腔調,滿滿都是家長理所當然的「為你好」和「你不乖」,這樣的環境中卻依然孕育出這樣一個乖孩子,6年如一日的在筆記本上寫自己的靈感,知道高考重要,所以計劃著高考後再來寫作,被燒掉筆記本後也只是轉身回到自己的房間裡安靜的絕食反抗……
完全可以想像,這個孩子平日裡的生活,大概一切和學習無關的興趣愛好都是不對的,大概一切不和家長心意的行為都是被禁止的……
做青少年心理諮詢這麼長時間,其實絕大多數孩子的內心都是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也知道自己存在哪些問題的,大凡家長和孩子的關係建立得好一點,大凡家長懂點心理學,孩子的狀況都不會太差,給孩子成長的空間,給孩子喘息的空間,孩子自然而然的會成長為ta想要成長為的樣子。
樓主的這個提問中,一個情緒激動的家長和一個無力反抗的孩子,對比實在太明顯。當孩子無法阻抗家長時,只能轉身絕食,以傷害自己來無聲的抵抗家長的行為,以此來尋求自己的心理平衡,這個孩子,實在太難了。
可是家長還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甚至覺得自己都道了歉了,怎麼孩子還是絕食不和自己溝通?
換位思考,如果你覺得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被毀掉了,你會那麼輕易的原諒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被珍視的東西,也許是一封信,也許是一個人,也許是一支筆,也許是一本書,六年的時間不是一天兩天,這個堅持的孩子,這個自律的孩子,在告知了家長那是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後卻還是被無情的踐踏了,不誇張的說,那一刻,孩子的內心是有心碎的聲音吧?心疼孩子。
家長要如何做?
如果家長是真的想要改變,我認為應該從這幾個方面來做:
第一,認知改變。
首先應該是家長的認知要改變,要知道自己為什麼不對,不僅僅是腦子一熱就燒了孩子的筆記本的問題,而是長期的霸權習慣和長期強勢的「為你好」思想。高三的孩子,17、18歲的年紀,你如果不會真正平等地和孩子相處,孩子很難從家長身上找到信任感。
第二,誠摯的道歉。
道歉,不僅僅是簡單的口頭道歉。哪怕孩子不說話,但是孩子也是能聽能看的,道歉要從理解孩子的情緒,認識到自己粗暴的行為來,如果可以接受,可以給孩子寫一張心願卡,以這樣的心願卡無條件答應孩子的一次要求,來讓孩子感受到家長是真正誠摯的在道歉。
第三,積極的改正。
燒掉了孩子的筆記本,除了給孩子再買一個筆記本以外,還應該有其他的輔助方案,就像做方案,有A計劃,也應該有B計劃。那些被毀掉的靈感記錄,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可以怎麼樣來補救,比如高考後家長幫助孩子回憶,整理到電腦端等等。
第四,說到做到。
說到做到,其實是重新建立孩子對家長的信任。一個這樣被家長傷害過的孩子,很難再對家長建立起以往的信任感,所以家長需要堅定的說到做到,不僅僅在當前這個敏感期,也在今後說到做到。
如果不是這場疫情,這兩天正是高三孩子高考的日子。高考推遲,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家長焦灼的心情我們理解,可是作為高考這場考試真正的當事人,孩子身上背負的壓力不比家長少,孩子不是機器,沒有辦法24小時完全無休的只圍繞著高考走,他們也需要偶爾換換腦子喘口氣,而這個筆記本,也許就是這個孩子釋放壓力的一個媒介。
如此,希望樓主是真正知道自己這「腦子一熱」行為背後的傷害是什麼,也希望樓主能真正的結合家裡的實際情況,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和孩子和解,畢竟孩子只是孩子。
我是宸媽,專注於青少年教育教養,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分享、點讚、關注和評論,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繫本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