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知否》前半段的時候,我對小公爺這個角色真的是又愛又恨。
愛他的初戀臉,愛他君子如玉的溫柔,可又恨他的糾結,遺憾他和明蘭的錯過。
但這次重溫《知否》時,我看到了很多曾經忽略的細節,也不禁感慨,向來情深,奈何緣淺,小公爺錯過明蘭其實是一種必然。
01
小公爺不夠懂明蘭
一直以來,小公爺對明蘭的愛都無可挑剔。但可能是因為出身顯貴,成長環境單純等原因,他確實不太懂明蘭。
他會隨著自己的喜好給明蘭自己認為明蘭需要的東西,比如紫毫筆。
殊不知,明蘭在家處境艱難,而小公爺的每次示好,都會招致墨蘭、如蘭的羨慕,甚至是林小娘一房的打擊。
可小公爺還沉浸在初戀的喜悅中歡歡喜喜,繼續送禮物,找機會見面……
你不能說小公爺不好,只是他真的不夠成熟,或者說是他的成熟還不足以讓他理解明蘭,不足以理解明蘭的剛毅與堅韌,隱忍和偽裝。
在盛家學堂上課時,有次課上先生出題讓大家討論一個大家族想要得到好的傳承,應該如何選擇繼承者,藉此隱喻當時朝堂的形勢。
眾人都發表了意見,只有明蘭默不作聲。先生注意到這個情況,點名讓明蘭發表看法。
當時眾人的反應很值得玩味。
墨蘭是不屑,如蘭和長楓是無所謂,小公爺有點著急,長柏和顧廷燁則是一臉期待。
墨蘭、如蘭和長楓的反應是他們性格和一貫對明蘭的態度所致。
長柏和顧廷燁是因為了解明蘭木訥外表下的古靈精怪,知道她素來心有成算,卻不宣於口。
而小公爺是因為喜歡所以著急,因為怕明蘭出醜難過,所以想要幫明蘭擋下風浪。
但他卻不知道,如果他此時真的幫明蘭解了圍,那明蘭之後面對刁難的難受,可能會比課堂上答不出來的尷尬更嚴重百倍。
好在顧廷燁在此時悄聲提醒小公爺說:「你越維護那一個小的,那兩個大的就越要抬槓」,要小公爺稍安勿躁,坐等明蘭的答案,還說自己覺得明蘭可以應付得來。
可小公爺還是一臉的不信和擔心,只是終究沒再開口。
果然不出顧廷燁所料,明蘭答的極好。
她先是讓顧廷燁和小公爺各抒己見,最後總結說,庶子若真賢德,便不會為私慾毀滅家族,而嫡子若真有能力,也會約束好庶子,使得家族昌盛。因此,聯繫當時社會情況,與其糾結,不如做個純臣,忠君愛國比什麼都強。
說罷,明蘭又縮回殼子裡,做回那個木訥的六妹妹。
可她當時言論的驚豔,卻讓小公爺心緒不平,久久難忘。
他越發覺得明蘭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讓自己在不斷挖掘和了解的過程中,越陷越深。
小公爺享受著挖掘「寶藏」的驚喜,卻殊不知很多時候,時不待我,命運留給他和明蘭一起單純簡單的時光,真的不長了。
02
護不住,還承諾和追逐
追劇追到小公爺給了明蘭承諾,這始終無法兌現,導致兩人一次次錯過的時候,看到彈幕上很多人在嘲諷小公爺是媽寶男。
而在我看來,說小公爺是媽寶,的確有些過了。但這也不能否認,他確實沒有足夠的實力去捍衛自己心中所愛。
而且初期的小公爺真的是個過於天真,不夠清醒的人。甚至他還在對未來缺少規劃和籌謀時,就去和明蘭表白,許下承諾,還帶著明蘭一起瘋。
用現在的話來說,小公爺很像個愣頭青,傻呵呵地享受當下的追逐,得到明蘭的一點點回應後,就會眼睛亮亮地自言自語:「她喜歡我!」
可那時候的愛情,哪可能因為純純的愛就能經營得長久。
要知道,小公爺和明蘭直接隔著家世的鴻溝天塹。
小公爺的父親是朝廷高官,母親是養在皇后膝下受盡榮寵的郡主娘娘。而小公爺是這樣家庭的獨子,自小嬌生慣養長大,也被寄予了厚望。
在他父母的眼裡,小公爺未來必須也要和身世匹配的女人結親。而明蘭絕不在他們的兒媳候選名單之中。
畢竟,盛家當家人盛紘為官級別不算高,家境也一般。因此,盛家嫡出的女兒要嫁小公爺都是十成十的高攀,更別提明蘭只是盛家庶出的女兒。
除此之外,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高門低嫁的,如果在婚後發現婆家不善,過不下去了,還可以像老家姐姐淑蘭一樣,想辦法和離。但若是嫁像小公爺家這樣的高門,娘家沒辦法為女兒撐腰,只能看著女兒受折磨,一步步熬下去。
明蘭也正是因為深知這些,所以很長時間裡,她都在明知小公爺的態度後,卻始終不回應,甚至拒絕。
可小公爺實在是太執著了,執著到一向冷靜的明蘭也想和他一起瘋一次。
於是,明蘭收下了小公爺遞來的定情信物,下定決心「他若不負我,我定不負他」。
可遺憾的是,兩情相悅敵不過世俗牽絆。
一開始小公爺還可以靠折損自己,去逼母親心軟。可當小公爺被那些郡主縣主看上之後,小公爺的婚姻帶上了權利的色彩,甚至還被以全族的命運相要挾。
小公爺只得含淚放棄了明蘭。即使顧廷燁給出損招,可以解一時的危機,可小公爺還是因為顧慮太多,放手了。
自此,小公爺錯過了明蘭。
這樣的結局,著實令人唏噓。但很多時候,很多事情真的沒有誰對誰錯,只能怪命運胡亂指引,亂了人的心弦,卻不給後續。
03
輸給運氣,也是輸給自己
在小公爺和明蘭的這段感情中,我更佩服的是明蘭的態度。
起先,理智告訴她,不能和小公爺在一起。所以她克制自己的情感,儘量減少和小公爺的接觸。
後來,當她看到小公爺一次次的執著追求,並為之所打動時,她被感動了。
畢竟,像明蘭這樣,小小年紀就需要獨自支撐著自己長大的孩子,是真的渴望擁有一份安穩的感情。所以她決定賭一把,甚至還下決心,只要小公爺不退,自己就堅持到底。
這是明蘭對小公爺多年感情的回應,也是給自己一次不再冷靜,任性為愛瘋狂一次的機會。
但遺憾的是,雖然兩情相悅的過程是美好的,可明蘭最終收穫的還是心碎。
這次之後,明蘭就死心了。
不是心如死灰的死心,只是一種「努力了,算了,理解了」,之後的放手了。
她對得起自己了,也就不必再回頭看這段感情。所以她能很好地朝前走。
而小公爺卻太過優柔寡斷地了些。他輸給陰差陽錯的運氣,也輸給了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自己。因此,他也直到很久之後,才終於走出來,去迎向自己的幸福。
我曾糾結,為什麼作者非要安排明蘭和小公爺相遇相愛?
是為了看過他們甜蜜之後,再感受離別的痛嗎?
其實並不然。
因為小公爺就像我們年少時遇到的偏偏少年,你愛他嘴角的笑,你愛他穿白襯衫時溫潤的模樣。
你也會在明知沒有結果的情況下,願意和這樣的人走上一段。
畢竟,相遇是美好的。
人生路上,曾遇到過這麼個人。想想也是不錯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