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丹再獲「優秀導演」大獎,現實題材紀錄片創作大有可為

2020-09-26 廣東衛視

「恭喜『幹奶奶』再次獲獎,為廣東臺廣東衛視又一次爭了光……我一定要懂得感恩!」這是98後小夥,原武警吉林省總隊機動支隊排爆班班長、主排爆手王銘,向一位從事電視藝術創作36年的紀錄片導演表示的祝賀。

9月15日,「夢想•見證——第八屆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推優活動」在北京舉行。《主排爆手王銘》導演馬志丹,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頒發「優秀導演」獎。這是她繼2017年憑《宮之稻·稻之道·非常稻》獲「優秀導演」後,再度獲此殊榮。

看到王銘的祝福,馬志丹導演笑道,「我還年輕,做不了你的『幹奶奶』,只能夠做『半奶奶』。」

她讓《主排爆手王銘》「燃」了

王銘「火」了

國家電影電視藝術一級文學編輯(正高級)、馬志丹工作室創始人、製片人、總導演馬志丹,主創各類電視作品900多部,曾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逾230個,其中《人在他鄉》《我的夢·中國夢——追夢在路上》《我們的青春》《中國夢·創新動力》《四十年:美好生活》等享譽海內外。

在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宣傳部聯合組織的第九屆女性題材電視節目推選展播活動中,《小萬工,好姑娘光芒萬丈》獲一等獎,《從小家到大家,從小夢到大夢》獲二等獎,《畫油畫的白族老奶奶們》上下集、《帆躍青春》並獲三等獎。

馬志丹工作室特別策劃製作,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片《青年強·中國強》在2019年度廣東省廣播影視獎評選中,榮獲電視紀錄片類二等獎。該系列首集《主排爆手王銘》在廣東衛視黃金時段全國首播反響熱烈,收視率0.189%,在省級衛視同時段排名第8位。節目獲優酷紀錄片頻道首頁推薦,衝上紀錄片TOP榜第二位,讓王銘代表的青年「拆彈專家」,走進了廣大觀眾的視野。

作品背後,凝結的是馬志丹導演倡導許多年的「堅持走現實主義道路,忠實於現實題材紀錄片創作」的誠意和汗水。

2019年5月22日,馬志丹導演帶領攝製團隊進駐武警吉林省總隊機動支隊。在當天上午僅半小時的見面會上,她當機立斷,提出向廣東衛視申請8月1日晚黃金時段排播《主排爆手王銘》的意圖。之後團隊立即投入拍攝當中。當天下午,部隊便同意將團隊進入營區的拍攝時間,從五天寬限至八天。拍攝期間,團隊同事們更是直接躺在了操場泥地、混凝土管道、平衡木上閉眼午休。

在拍攝王銘排爆場景時,馬志丹導演和主攝影師鄭耀豪、攝像黃徐易,在距爆破點不到20米處記錄,全身濺滿了爆炸崩飛的泥漿。

好作品,會自己說話。《主排爆手王銘》全片創新性的編劇形態,沒有一句解說詞,全片使用同期聲,主角充滿責任、擔當、勇氣、激情的當代青年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主排爆手王銘》主創名單

導演、撰稿:馬志丹

主攝像:鄭耀豪 倪樹鑫

攝像:黃徐易

撰稿助理:蔡冬娜

剪輯指導:馬志丹

剪輯:鄭耀豪

助理編輯:蔡冬娜 周冠龍

音樂編輯:馬漢陽 王 斌

她創下多部紀錄片「第一」

記錄多個歷史「首次」

「馬導,我結婚您一定要來。」2019年12月1日,王銘下決心退役。他說,「告別八年軍旅生涯,從軍裝到警服,從橄欖綠到藏青藍,變的是顏色,不變的是初心。」如今,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長春市公安局特警隊員。

長春市公安局特警支隊 王銘手持旗幟

王銘正朝著他在《主排爆手王銘》中提出的願望:成為好戰士、好丈夫、好父親的方向努力。對馬志丹導演而言,這將成為她選題富礦裡的又一鮮活題材,「馬志丹工作室的人物紀錄片,都是沾著泥水、帶著露珠、冒著熱氣,植根生活、聚焦人民、激勵人心的現實題材作品。」

2020年2月5日深夜,馬志丹獨自一人在廣東廣播電視臺六樓編輯區,寫下總導演闡述:「拍攝一部留得下來的中國抗疫紀錄片,它是真實的,有誠實的科學態度,有珍貴的史料價值,不說假話空話大話。百年之後重看,經得起時間檢驗。」

4月7日21:30,由馬志丹工作室製作的戰疫題材四集系列紀錄片《2020,不可忘卻的春季》在廣東衛視首播。這是全國首部緊跟抗「疫」進程,大體量、全景式、多角度實錄這場庚子年戰「疫」的紀錄片。該片在4月8日武漢「解封」前夕播出,為全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了強大精神力量。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馬志丹工作室攝製的《跑好最後一公裡》系列片經歷三個多月酷暑外拍,目前已完成95%的拍攝,大部分成員於9月22日進入後期製作,團隊成員個個煉就了「麒麟臂」。

「我專注地記錄那閃耀著不平凡光芒的平凡生命,我用鏡頭見證這個時代漸入佳境」,馬志丹導演晝夜不停地奔波,樸實記錄每一位追夢人的故事。她帶領夥伴們創作的新作品值得期待。

撰稿/黃子奕 編輯/張嘉韻

責編/張瑞祥 主編/蔣長安

相關焦點

  • 馬志丹再獲「優秀導演」大獎,現實題材紀錄片創作大有可為
    馬志丹再獲「優秀導演」大獎,現實題材紀錄片創作大有可為 2020-09-26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田文導演作品獲瑞士電影獎「最佳紀錄片大獎」
    本報訊 金秋十月,進入國際各大電影節的頒獎季,中國著名紀錄片導演田文再傳捷報,由他導演的《美在牡丹江》獲瑞士電影獎「最佳紀錄片大獎」同時入圍蒙特婁獨立電影節、羅馬獨立電影獎和巴黎Lⅰft 0ff電影節。
  • 馬志丹工作室推出詩朗誦《武漢:等我好了》
    湖北和廣東兩地紀錄片人攜手完成作品 馬志丹工作室擅長現實主義題材創作,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馬志丹透露,湖北廣播電視臺紀錄片部編導蔡梅竹曾經聽過她的課,寫完文稿以後,在正月初十上午發給馬志丹看看。「我一看到文案就認為非常好,即刻萌發出要推出的想法。最先通過中國紀錄片網推文字上了《學習強國》,緊接著策劃指導,邀請廣東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李琳進行朗誦,還找臺製作部音樂編輯王斌配樂」。
  • 用文化自信賦能藝術—田文導演獲瑞士電影獎「最佳紀錄片大獎」
    金秋十月,進入國際各大電影節的頒獎季,中國著名紀錄片導演田文再傳捷報,由他導演的《美在牡丹江》獲瑞士電影獎「最佳紀錄片大獎」同時入圍蒙特婁獨立電影節、羅馬獨立電影獎和巴黎Lⅰft 0ff電影節。瑞士電影獎是歐洲專業國際性電影大獎,它的宗旨在於發掘優秀的歐洲及國際影片,為電影人提供更廣闊的國際展示平臺,目地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發現電影行業新人材,對世界各國優秀電影,紀錄片的藝術成就給予客觀評價,促進電影業的發展。
  • 《美在牡丹江》再獲國際大獎 導演田文:作品發出的是思想的聲音
    中國著名紀錄片導演田文再傳捷報,由他導演的《美在牡丹江》近日獲瑞士電影獎「最佳紀錄片大獎」,同時入圍蒙特婁獨立電影節、羅馬獨立電影獎和巴黎Lift 0ff電影節。瑞士電影獎是歐洲專業國際性電影大獎,旨在發掘優秀的歐洲及國際影片,為電影人提供更廣闊的國際展示平臺。
  • 《小歡喜》獲白玉蘭獎兩項大獎 現實題材佳作突圍
    網易娛樂8月10日報導 8月7日晚,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盛大舉辦,電視劇《小歡喜》斬獲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兩項大獎。作為2019年度「零差評」國民話題爆款劇,《小歡喜》憑藉一眾演員對作品的精彩詮釋、對中國家庭的全景式描繪再次獲得業內外的高度肯定。
  • 紀錄片《2020,不可忘卻的春季》廣東衛視4月7日21:30首播
    1月30日(農曆正月初六)晚21點41分,該系列紀錄片總導演馬志丹還沒有結束春節假期,就接到廣東衛視頻道領導電話,通知工作室,在廣東廣播電視臺三檔重點新聞節目素材的基礎上匯集素材,創作一部抗疫紀錄片。馬導接到電話以後,次日早上,即刻在微信工作群告知工作室全體同事,要提早結束假期,全心投入抗疫素材搜集和創作工作。
  • 這部獲2020金紅棉優秀紀錄片提名作品,講述了佛山扶貧故事
    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日前落幕,由佛山電視臺參與創作的《2020我們的脫貧故事》獲組委會特別推薦優秀紀錄片,並獲得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獎中國故事優秀系列紀錄片提名獎。本屆徵集了來自全球五大洲126個國家和地區的3227部作品參評參展,囊括了歷史文化、社會人文、自然環保、科技教育、民俗風情等內容題材的紀錄長片、紀錄短片和系列影片,題材廣闊,異彩紛呈。其中,境外作品2644部,佔作品總數的81.90%。記者獲悉,獲得本屆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獎和提名的紀錄片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荷蘭、波蘭、加拿大、巴西、捷克、挪威等。
  • 鳳凰視頻紀錄片大獎:紀錄片時代的回歸!
    11月11日,紀錄片時代的回歸2014年11月11日,第三屆「紀錄照亮中國——鳳凰視頻紀錄片大獎」頒獎盛典,在廣州正式拉開了帷幕。 近些年紀錄片的深刻變革新媒體不僅為紀錄片市場帶來活力,也已經深刻影響了紀錄片的內容和製作。此次獲獎作品在選題、內容、製作等方面均有很高的專業表現,同時也具備引發網絡受眾共鳴的強烈感染力。
  • 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獲評年度優秀長片
    □資料圖片記者17日從省文物局獲悉,第八屆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推優活動暨第四屆北京紀實影像周啟動儀式日前在北京電視臺舉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頒發了2019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大獎。由敦煌研究院、央視紀錄頻道出品,甘肅大敦煌影視公司、北京東方之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在眾多國產紀錄片中脫穎而出,摘得年度優秀長片桂冠。 廣電總局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是對全年國產紀錄片創作的大檢閱,在紀錄片界影響巨大,被譽為中國紀錄片的「奧斯卡」。
  • 四川最適合國際化傳播的紀錄片題材是?紀錄片導演張同道:大熊貓!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11月11日,2020年「金熊貓」國際傳播高峰論壇暨國際傳播優秀影視作品展,正式在成都拉開盛大的序幕。當天下午,作為分論壇之一,紀錄片論壇圍繞「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新時代——中國紀錄片時代之責」進行,眾多業界大咖亮相活動現場,就紀錄片創作、發行、傳播的「新思維、新潮流」進行了交流。」這幾年,中國紀錄片發展非常之快,特別是從2011年到現在,得到了大面積的質量提升,深度、精度我認為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突破。」
  • 田文導演作品獲洛杉磯電影獎「最佳廣告片大獎」
    「最佳廣告片大獎」,這是田文導演的二部作品在2020年獲得的第四項國際大獎,也是田文導演獲得的第二十八項國際獎。洛杉磯電影獎是專業性極高的國際性電影大獎,洛杉磯電影獎的宗旨在於推動電影節的發展,為世界電影人提供國際午臺,致力於發現電影行業傑出人材,提升多元文化在電影藝術產業中的影響力,對世界各國優秀電影,紀錄片,廣告片的藝術成就給予正確評價,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
  • 【導演系】導師介紹(故事片導演,紀錄片導演,劇作導演,後期導演)
    (2004年獲中宣部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個人榮譽: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持的北京市級科研項目《電影導演創作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8年,北京電影學院2018年「優秀本科畢業聯合作業指導教師」2018年,第7屆北京電影學院
  • 《小歡喜》獲白玉蘭最佳導演最佳女配 檸萌影業現實題材佳作突圍
    、郭子凡、劉家禕、徐梵溪、王櫟鑫主演,沙溢、任重特別出演的現實題材大劇《小歡喜》斬獲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兩項大獎。溫暖現實主義撫慰人心頒獎現場,獲得最佳導演的汪俊真摯表示這個獎是頒給所有參與《小歡喜》創作的同仁們,更感謝合作十幾年的老搭檔黃磊在劇本創作上的貢獻。
  • 藝術大講堂——現實題材中國芭蕾作品創作
    下面,我就從以下幾方面,談談我對於現實題材芭蕾創作的幾點看法:芭蕾舞劇《鶴魂》劇照首先,在進行現實題材作品創作時,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了解真實的人物和事件,抓取創作素材。通常,在確定一個選題方向之後,我們會深入到生活中去,圍繞創作主題,開展創作採風工作,汲取編創靈感。
  • ...我們的男孩》獲得第八屆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推優活動大獎
    及創作人才推優活動大獎  據黑龍江衛視報導 9月15日晚,《夢想·見證——第八屆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推優活動暨第四屆紀實影像周啟動式》在北京廣播電視臺大劇院舉行。  第八屆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推優活動暨第四屆紀實影像周啟動式現場。
  • 戰疫紀錄片《2020,不可忘卻的春季》今晚廣東衛視首播
    戰疫紀錄片《2020,不可忘卻的春季》今晚廣東衛視首播金羊網  作者:艾修煜  2020-04-07 ​​總導演馬志丹說:「這是我從事紀錄片創作以來
  • 紀錄片《四十城 四十年》獲首屆中國廣播電視大獎!
    紀錄片《四十城 四十年》獲首屆中國廣播電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終評評選結果正式公布,由城市臺電視新聞委員會發起,成都臺牽頭組織,成都、廣州、寧波、重慶等全國43家城市電視臺聯制聯播的大型系列紀錄片《四十城 四十年》喜獲專題類大獎!
  • 著名紀錄片導演歲末再次榮膺兩項歐洲電影節大獎
    著名紀錄片導演歲末再次榮膺兩項歐洲電影節大獎) 2020年年未,中國著名紀錄片導演田文作品在歐洲再傳捷報。由他導演的《美在牡丹江》獲歐洲電影節「最佳攝影大獎」及歐洲電影攝影獎的「最佳自然/旅遊/環 境影片大獎」,「最佳記錄片攝影大獎」,「最佳航空攝影大獎」。
  • 從黑戈壁到紅地毯——酒泉廣播電視臺紀錄片創作透視
    聚光燈下,紅地毯上,各路影視明星、導演們依次閃亮登場。一位來自甘肅酒泉的紀錄片導演大步流星走了過來,他就是秦川。他執導的紀錄片《莫高窟與吳哥窟的對話》榮獲本屆星光獎優秀紀錄片提名作品。  從莫高窟前仰望星空,到衡水湖畔摘下「星光」;從黑戈壁到紅地毯,秦川導演走了整整17年。而酒泉市打造紀錄片優勢品牌的文化工程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