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幹奶奶』再次獲獎,為廣東臺廣東衛視又一次爭了光……我一定要懂得感恩!」這是98後小夥,原武警吉林省總隊機動支隊排爆班班長、主排爆手王銘,向一位從事電視藝術創作36年的紀錄片導演表示的祝賀。
9月15日,「夢想•見證——第八屆優秀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推優活動」在北京舉行。《主排爆手王銘》導演馬志丹,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頒發「優秀導演」獎。這是她繼2017年憑《宮之稻·稻之道·非常稻》獲「優秀導演」後,再度獲此殊榮。
看到王銘的祝福,馬志丹導演笑道,「我還年輕,做不了你的『幹奶奶』,只能夠做『半奶奶』。」
她讓《主排爆手王銘》「燃」了
王銘「火」了
國家電影電視藝術一級文學編輯(正高級)、馬志丹工作室創始人、製片人、總導演馬志丹,主創各類電視作品900多部,曾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逾230個,其中《人在他鄉》《我的夢·中國夢——追夢在路上》《我們的青春》《中國夢·創新動力》《四十年:美好生活》等享譽海內外。
在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宣傳部聯合組織的第九屆女性題材電視節目推選展播活動中,《小萬工,好姑娘光芒萬丈》獲一等獎,《從小家到大家,從小夢到大夢》獲二等獎,《畫油畫的白族老奶奶們》上下集、《帆躍青春》並獲三等獎。
馬志丹工作室特別策劃製作,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片《青年強·中國強》在2019年度廣東省廣播影視獎評選中,榮獲電視紀錄片類二等獎。該系列首集《主排爆手王銘》在廣東衛視黃金時段全國首播反響熱烈,收視率0.189%,在省級衛視同時段排名第8位。節目獲優酷紀錄片頻道首頁推薦,衝上紀錄片TOP榜第二位,讓王銘代表的青年「拆彈專家」,走進了廣大觀眾的視野。
作品背後,凝結的是馬志丹導演倡導許多年的「堅持走現實主義道路,忠實於現實題材紀錄片創作」的誠意和汗水。
2019年5月22日,馬志丹導演帶領攝製團隊進駐武警吉林省總隊機動支隊。在當天上午僅半小時的見面會上,她當機立斷,提出向廣東衛視申請8月1日晚黃金時段排播《主排爆手王銘》的意圖。之後團隊立即投入拍攝當中。當天下午,部隊便同意將團隊進入營區的拍攝時間,從五天寬限至八天。拍攝期間,團隊同事們更是直接躺在了操場泥地、混凝土管道、平衡木上閉眼午休。
在拍攝王銘排爆場景時,馬志丹導演和主攝影師鄭耀豪、攝像黃徐易,在距爆破點不到20米處記錄,全身濺滿了爆炸崩飛的泥漿。
好作品,會自己說話。《主排爆手王銘》全片創新性的編劇形態,沒有一句解說詞,全片使用同期聲,主角充滿責任、擔當、勇氣、激情的當代青年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主排爆手王銘》主創名單
導演、撰稿:馬志丹
主攝像:鄭耀豪 倪樹鑫
攝像:黃徐易
撰稿助理:蔡冬娜
剪輯指導:馬志丹
剪輯:鄭耀豪
助理編輯:蔡冬娜 周冠龍
音樂編輯:馬漢陽 王 斌
她創下多部紀錄片「第一」
記錄多個歷史「首次」
「馬導,我結婚您一定要來。」2019年12月1日,王銘下決心退役。他說,「告別八年軍旅生涯,從軍裝到警服,從橄欖綠到藏青藍,變的是顏色,不變的是初心。」如今,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長春市公安局特警隊員。
長春市公安局特警支隊 王銘手持旗幟
王銘正朝著他在《主排爆手王銘》中提出的願望:成為好戰士、好丈夫、好父親的方向努力。對馬志丹導演而言,這將成為她選題富礦裡的又一鮮活題材,「馬志丹工作室的人物紀錄片,都是沾著泥水、帶著露珠、冒著熱氣,植根生活、聚焦人民、激勵人心的現實題材作品。」
2020年2月5日深夜,馬志丹獨自一人在廣東廣播電視臺六樓編輯區,寫下總導演闡述:「拍攝一部留得下來的中國抗疫紀錄片,它是真實的,有誠實的科學態度,有珍貴的史料價值,不說假話空話大話。百年之後重看,經得起時間檢驗。」
4月7日21:30,由馬志丹工作室製作的戰疫題材四集系列紀錄片《2020,不可忘卻的春季》在廣東衛視首播。這是全國首部緊跟抗「疫」進程,大體量、全景式、多角度實錄這場庚子年戰「疫」的紀錄片。該片在4月8日武漢「解封」前夕播出,為全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了強大精神力量。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馬志丹工作室攝製的《跑好最後一公裡》系列片經歷三個多月酷暑外拍,目前已完成95%的拍攝,大部分成員於9月22日進入後期製作,團隊成員個個煉就了「麒麟臂」。
「我專注地記錄那閃耀著不平凡光芒的平凡生命,我用鏡頭見證這個時代漸入佳境」,馬志丹導演晝夜不停地奔波,樸實記錄每一位追夢人的故事。她帶領夥伴們創作的新作品值得期待。
撰稿/黃子奕 編輯/張嘉韻
責編/張瑞祥 主編/蔣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