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積佔南美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想像一下,亞馬孫河的強大程度幾乎與理解「無限」一樣困難:亞馬孫河有15,000條支流,分布在南美洲的廣大地區,流域面積幾乎與澳大利亞一樣大。亞馬孫河是一條很深的河流,大西洋上的大洋巨輪可以從河口向外航行到秘魯的伊基託斯。有些地方河流寬闊,人們無法同時看到兩岸。
亞馬遜河發源於秘魯的安第斯山脈,橫跨南美洲。發源地由冰川融匯而成,自高山滑消而下,水量逐漸增加,奔流不止,在安第斯山脈東面雄偉壯觀的峽谷中,亞馬孫河的河水因帶著大量的泥沙,看起來有點渾濁,就像加入了咖的牛奶,因此又稱白水河,亞馬孫河的一些支流也流經沼澤,河水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質,水色更深,又稱黑水河。隨著東流,亞馬孫河流經的地勢逐漸平緩,水流也逐漸變緩。當到達亞馬遜盆地時,亞馬孫河流表面變得非常平靜,最後,河流蜿蜒穿過巴西中部高原的密林,在亞馬孫河河口附近注入大西洋。
亞馬遜河流域的雨林大部分位於巴西境內,該地區大部分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下。由於安第斯山脈的冰雪消融,這裡的雨水很多,每年都有大量的河流被洪水淹沒。該區全年悶熱潮溼,白天平均溫度在33℃左右,夜間平均溫度在23C左右。距離大西洋約1600千米處,巴西馬瑙斯附近,寬為1600千米的亞馬孫河支流一一黑水河匯入主流。巴西人認為這就是亞馬孫河的起始點,他們把上遊稱為索利蒙伊斯河。
亞馬遜河下遊地勢較低,受到大西洋潮汐的影響,在入海前形成了巨大的三角洲,並大量流入大西洋。馬拉若島的面積相當於瑞士的面積,它的河口寬320千米,馬拉若島把河口分成兩部分。
有「地球之肺」之稱的亞馬孫熱帶雨林,對於地球的氣候和人類生存都具有重要意義。亞馬遜河流域的植物種類在世界上佔有很高的地位。很多大樹有60多米高,可以遮陽。地上,其他的植被都不能生長,只有一層腐爛的枝葉在一些低注的地方,情有可原,雨林的樹冠從高到低分成不同的次序,每個次序都充滿了活力。蘭花、風植物爭相攀爬高枝,其間有吼猴、樹懶、蜂鳥、鸚鵡、南美蝴蝶和蝙蝠等各種動物。亞馬遜雨林裡的蜜熊像野貓一樣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長尾固定身體,覓食果實。它的長舌適食蜜。
在亞馬孫河的水中生活著鱷魚,淡水龜,以及水棲的哺乳類動物,比如海牛,淡水豚等。美洲虎,細腰貓,貘,水豚,犰狳等都生活在陸地上。魚還有2500種,鳥有1600多種。
在亞馬孫盆地,一些雨林已成為保護區,比如位於巴西塔帕若斯河沿岸的亞馬孫國家公園,面積接近10,000平方千米。但是,如果不能控制當前的砍伐速度,佔全球森林總面積2/3的亞馬孫森林將在不久的將來消失。
第一個到達亞馬孫河河口的歐洲人是西班牙人,他和哥倫布一起遠航。1500年,他來到亞馬孫河河口,最初他認為這是一個大的淡水湖。1541年,西班牙探險家 Pisaro帶領探險隊離開厄瓜多,去尋找黃金,香料,以及傳說中的黃金王國。但是由於意外的原因, Pisaro帶領一些人沿陸路回到厄瓜多。德奧雷利亞納是一名由皮薩羅率領的西班牙探險隊隊員,他帶領一支船隊從秘魯納波河順流而下,探測到馬孫詞大部分的河流。Deoraliana的船隊最終輾轉抵達加勒比海。
Deoriana一行,一路上經歷了很多困難,經常受到印第安人的攻擊。她們遇到了一個部落,所有的戰士都是女人。這件事隨後傳開,轟動一時。這一部落被稱為亞馬孫人(古臘神話中的一位女巫),亞馬孫河也因此得名。而德奧雷裡亞納自己則因此被稱為「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