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獨立女性標榜自己的思文,在宣布和程璐離婚之後全面潰敗,不但肉眼可見的憔悴了起來,還退出了《脫口秀大會》的舞臺。而作為笑果文化總編劇的程璐,則不得不扛起了「獨立男性」的大旗,把自己的傷口變成笑話給大家看。
在新一期的《脫口秀大會》中,他選擇了講述離婚這個話題,言語間他不止一次提到,自己是被迫的,被迫離婚,被迫成為獨立男性,似乎暗示著自己是被甩掉的那一個。
在和評委的聊天中,他還調侃道,希望下次復婚辦一次吐槽大會,似乎言語間全是對思文眷戀和不舍。
看到這裡,任誰都能體會到程璐的心酸,可是思文的心酸也間接從中間表現了出來。
離開了程璐的思文,不創作、不競爭,想要給自己放個大假。
她不做獨立女性了嗎?不做脫口秀女王了嗎?又或者,她早已經在這段婚姻裡嘗夠了所謂獨立的苦,才毅然決然選擇放手呢?
安妮寶貝說:女人對一個男人的態度,要麼如同隔岸觀火,心裡驚動,無關痛癢,滿目照耀。要麼就是冷暖自知,血肉糾纏,不依不饒。她從來沒有中間狀態。
或者程璐還不明白,怎麼好好的上下鋪一對兄弟,就說分就分了呢?
大概是因為,他們度蜜月都要帶著「第三者」梁海源。
大概是因為,剛結婚時,程璐說服思文辭掉工作,和他一起去上海打拼,給了她一個完全不穩定的生活,令思文壓力倍增。
大概是因為,思文把姥姥去世的事情編成段子來說,之後又經歷了開刀手術的那段低谷,程璐卻因為接到了新工作,閉關創作了好幾個月。
程璐總是對思文說,獨立非常重要。最終思文真的成了徹徹底底的「獨立女性」,和他分道揚鑣。
很多男人都以擁有一個足夠獨立的女性做伴侶為榮,我並不贊同。
在我看來,這世上生活無法獨立的女性極少,但女人愛一個人就喜歡像貓一樣粘著他、煩著他。
假如一個女人,有一天不粘男人、不依靠男人,這個男人對她來說,其實也沒什麼價值了。
夫妻二人,經濟或許可以獨立,但更重要的,是對方心理上的依賴,一個人如果從物質到精神都不依賴你,她要你何用?
從沒有想要主動獨立的女人,看看《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白冰就知道了。
有一期節目中,別的姐姐在彈琴唱歌,唱的是劉若英的《後來》,在輕柔的歌聲中,剛離婚不久的白冰突然就眼神閃爍,自己上樓趴在床上忍不住哭了起來。
她直言沒離婚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以後要一個人面對人生。
而如今的她,必須告訴自己,這世上沒有誰離開了誰是活不下去的。
相信這句話很多人都深有感觸,也記得自己當初自己說服自己時,那種被迫獨自上路的心情。
人是天生的社會動物,假如可以結伴而行,沒有人想要一個人。
在綜藝《不止於她》中,曾經採訪過前丹麥王妃文雅麗,她是丹麥歷史上第一個華裔王妃,也是第一個和王子離婚的王妃。
主持人問她,你認為愛是什麼?
她回答,愛是犧牲,為了他堅守。
當年因為和王子相愛,文雅麗離開了從小生活的家鄉、離開了親人朋友、離開了自己熟悉的一切環境,跟隨王子來到丹麥,重新學習這個國度的語言文化、生活習慣,扮演好一個王妃的角色。
這需要巨大勇氣,但她因為愛,所以心甘情願,有自己愛的人在身邊,似乎就可以戰勝一切令人恐懼的陌生。
但這段婚姻並沒有持續多久,她選擇離婚那年,大兒子6歲,小兒子3歲。
貴為王妃,她還是成了單親媽媽。貴為王妃,她也忍不住嘆氣:單親媽媽真的很不容易。
就算前夫為了能離他們近一點,搬到了哥本哈根,但離開了前夫的文雅麗,面對的仍是艱難的人生。
因為她這一次,真的不得不獨立。
她把這一切看作一種財富,她很珍惜如今的獨立,她說,男人對她而言是錦上添花,而不是必不可少了。
但她依然表示,好的離婚也是不如好的婚姻的。
但已經不能再奢求更好了。
人生總有遺憾,離開了婚姻後的被迫獨立,從某種角度來看,總是比婚姻中的孤立無援更好些。
心理學上有個實驗,叫做「恆河猴實驗。」心理學家設計了兩隻猴媽媽,一隻由鋼絲網製成,一隻包裹了軟軟的絨布。
在這兩個「媽媽」內部,都有提供熱量的燈泡,但只有鋼絲媽媽胸前安裝了餵奶裝置。
實驗表明,小猴子們除了喝奶的時間,其他時候都待在絨布媽媽那裡。
連猴子尚且都渴望溫柔的懷抱,更別說人了,孩子需要溫暖的懷抱,成人也一樣。
假如沒有溫暖和依賴,家便不是家,只是一個睡覺的地方;夫妻不是夫妻,只是搭夥過日子的同租室友;家人不是家人,只是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
我從不主張女人要變成男人的附屬品,但我認為,每個人都是值得被愛的,每個人也都該尋找到一個可以互相依賴的伴侶。
你可以在外面叱吒風雲,但回到家,等候你的,永遠是那個願意把你寵成孩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