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南歌》隨著陸遠和謝灝等人伏法,真正的終極大boss——神秘的黑袍人終於來到前線,開始直接排兵布陣興風作浪了。而關於這個神秘黑袍人的身份,則成為大家最津津樂道的話題。那麼,他究竟是誰呢?
這個黑袍人一直都很神秘,藏身黑袍和紗幔中不肯露臉,現在能看到的表面特徵除了聲音沙啞之外,就是每次出場手中都會拿著一個木頭人偶。
《錦繡南歌》劇照
而也正因為這個木頭人偶,很多觀眾都將懷疑的目標鎖定在了王子妗的父親王勉身上。因為沈廷章生前提到過,王勉的兩個兒子都死在了戰場上,他們的死和沈廷章有關,沈廷章對此深感愧疚,而王勉也對沈廷章有所不滿,這也成為王勉始終不同意女兒王子妗嫁給沈植的理由。
木頭人偶是一對小人兒的造型,恰好代表王勉死去的兩個兒子。王勉因為兒子的死而對沈家生恨,所以策劃如此大的陰謀進行報復。這個分析看上去合情合理,因此很多觀眾就此認為,黑袍人就是王勉。但我覺得並非如此,即便王勉參與了陰謀,他也不可能是黑袍人。
真正的黑袍人,幕後大boss另有其人,而且是個隱藏更深,更危險的存在。
《錦繡南歌》王勉
首先說為什麼王勉不可能是終極大boss。
第一,王勉終日醉心於桃花園中,嗜酒如命,這不是一個權謀者的作風。當然會有人說這是他善於偽裝,但是王勉平時遠離朝堂,不聞政事是事實,而且這種退隱狀態已經持續多年,一個退隱已久的人是很難擁有黑袍人的巨大能量的吧?
黑袍人一出手就發掘了一個比沈樂清更危險更管用的女反派陸婉兒,又脅迫驪歌最信任的姐妹紅丹偷取許詹的玉佩,更能在彭城王府內,神不知鬼不覺的殺害謝公並栽贓給謝灝,此人的手段和能量直接比陸遠和謝灝等人都高了好幾個檔次。而處於長期退隱狀態的王勉,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檔次。
其次,如果兒子的死是導致黑化的誘因,那王勉恨的是沈家,不至於要對付彭城王,乃至對整個大宋朝不利。沈廷章父子遇害後,王勉登門撫琴致哀,可見他雖對沈廷章不滿,但心中是仍存正義感的,這樣的一個人不可能毫無底線的做出對整個國家不利的事情。
《錦繡南歌》陸婉兒
既然幕後大boss不是王勉,那會是誰呢?
他就是一直躲在幕後的皇帝。
第一從能量和實力上分析,彭城王可是監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彭城王府內更是戒備森嚴,還有許詹等一眾絕頂高手坐鎮,能悄無聲息脅迫紅丹,並殺謝公栽贓的人,必定實力非凡。而且這個對手深知陸婉兒和彭城王竟陵王等人的恩怨,對彭城王和竟陵王的一切行動似乎都了如指掌。劇中能有這個實力和能量的,最有可能的人選就是皇帝了。
第二從動機上分析,皇帝一直在幕後運籌帷幄,讓彭城王和竟陵王一起推行新政,看上去對兩人十分信任。但作為一個帝王,怎麼可能容忍手下功高蓋主?那樣豈不是威脅到他的皇位?彭城王和竟陵王之間如果有所間隙,能互相牽扯互相纏鬥競爭,那才是皇帝最想看到的局面,也是所有帝王最擅長的權謀之術。
在《大軍師司馬懿》中,于和偉飾演的曹操就是例子,他手下的兒子們為了奪權鬧得不可開交,他將一切看在眼裡,非但不勸不管,反而火上澆油,目的就是讓他們鬥得更兇狠一些,這樣就沒人能威脅到他的地位,順便還能在殘酷的競爭中選出最優秀的繼承者。
《大軍師司馬懿》于和偉飾曹操
《錦繡南歌》中的皇帝很可能也是同樣心思。彭城王和竟陵王關係太好了,竟陵王太過忠心,很容易讓彭城王一人獨大,功高蓋主,所以皇帝必須想辦法削弱彭城王的權勢,挑撥竟陵王和其互鬥,是最好的中和兩人勢力的辦法。而最新劇情中,皇帝突然親自授予竟陵王中軍兵權,就是其中一個徵兆。
而至於那個木頭人偶,既然可以認為代表著王勉的倆兒子,那為什麼不能理解為代表皇帝的左膀右臂,彭城王和竟陵王呢?
皇帝將這兩個最有能力的兄弟當成自己手中的人偶,既能操控他們為自己效力,也能挑撥他們自相殘殺,唯一不能容忍的,就是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功高蓋主,威脅自己的帝位。
劇中的皇帝是因為身染重病而委託彭城王主持朝政,如果皇帝真的身患絕症命不久矣,那他自然要考慮將皇位傳給誰的問題,就類似於曹操選繼承者一樣,讓彭城王和竟陵王互相纏鬥競爭,而皇帝在旁邊做壁上觀,再從忠心,能力等各方面綜合考慮,選出最適合接替皇位的人。
另外,黑袍人每次出現都神出鬼沒,深藏紗幔中,手下黑衣高手如雲,也比較符合皇帝作風。而其聲音沙啞古怪,也許就和身患重病有關。從這方面假設的話,同樣也符合邏輯。
綜上,我認為王勉即便參與了整場陰謀,也只是一枚被利用的棋子,就像陸婉兒一樣。而真正在幕後操控這一切的大boss,正是深藏幕後的皇帝。
彭城王推行新政廢除舊制,增強國力,將陸遠,謝灝等一眾士族蛀蟲消滅殆盡,現在萬象更新,已經到了收果子的時候,皇帝自然要出來收穫了,而至於經營操勞這一切的功臣們,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自然是要處之而後快。這就是古代帝王的殘酷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