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末 世 人 間 道 》
2018|中國大陸
王天尉|楊添明|楊明逸|張伊楠
儘管喪屍片似乎已經是個耳熟能詳的類型,但在早先中國銀幕上其實鮮少見到。
國人前輩大部分關於「屍」的處理是「殭屍」,比如以香港林正英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身著清朝服飾的殭屍復活,擾亂民間秩序,劇情隨之的解決方式是驅魔降魔、鬥法封印、天下太平。
當下觀眾所認知的喪屍概念,區別於殭屍,多來自於歐美國家的影視劇作品,比如《行屍走肉》,甚或是一些遊戲,例《生化危機》《寂靜嶺》,它們同樣紮根於歐美文化土壤。這也是為何2016年韓國電影《釜山行》,在這一類型上取得重大突破,而同年的《哭聲》卻難以歸入這一類型之中(因為它依然幾乎是純東方的)。
簡單地說,《釜山行》是把西方的類型元素,合理嫁接在了東方語境中。而上周末上線的網絡大電影《末世人間道》也是如此,合理的設定讓違和感下線,才是作品能夠脫穎而出的第一步。
除了形象有別,喪屍片與殭屍片最大的不同,在於主人公在大部分時間裡,處於一種逃生和求生的狀態。喪屍片的主人公很少有超能力,沒辦法直接制服敵人,時刻處在被動的狀態。
因而,觀眾對於劇情走向的期待,就不是「反派Boss長什麼樣,有什麼大招」,而是「主角一行要怎樣脫險,誰才能生存到最後」。又由於喪屍能夠同化正常人,在這個過程裡,死亡具有了犧牲的象徵,情感遭遇衝擊,面臨絕境的選擇和改變,將最終升華到人性意義。
在喪屍片裡,喪屍的視覺形象不是第一位的,他們大多長相千篇一律,比起恐怖的驚嚇,更多的是帶來危機的壓迫。核心是主人公和他們面對的生存環境,人是最大可能的變數,環境是最難克服的制約。
理解以上,《末世人間道》的優點就很明顯。這部看似以喪屍為重點的作品,實際成功在於塑造了非常細膩的角色形象與人物關係,而故事發生場景圍繞著酒店大樓和基地工廠兩處地方,其中的房間、樓梯、車庫、門鎖也都各自具有相當的調度功能。
它的故事很簡單,酒店飯局遭遇喪屍圍困,眾人合計如何脫險。在這群人各有社會身份,局長、校長、商人、記者、主播和司機,在逃亡路上還營救了一名父母已經成為喪屍的少女。有趣的是,他們任何兩個人之間,幾乎都能形成關係:比如司機和記者是老朋友、主播和局長有說不清的交易、校長和商人互相角力……
所謂組隊打怪,各司其職。好萊塢類型片主角一行的標配常是白人、黑人、亞裔、女性,體現著美國對於各類人群兼容並包的政治正確。失敗的國產電影/網大常常有種誤解,以為把時下流行的人設都放進去就能火:於是就總出現網紅、偽娘、屌絲、胖子一起面對大魔頭……
但不表現網紅有著怎樣的日常生活,為什麼想火;不解釋男人經歷了什麼童年,才變成娘娘腔;不建立他們之間的情感和欲望關係,這些設定也只夠撐一秒鐘的喜感。
《末世人間道》一行幾人的耐人尋味,就在於顛覆了這種粗暴的臉譜化。表面上他們也是男男女女,有老有少,生末淨旦醜。但內涵裡,局長和校長爭奪權力,商人意欲從中攫取利益,主播與記者在名譽左右。他們的關係是階級的、地位的、是社會性的。
概括來講,這群人展示了一個微型社會,充滿權利名的中國社會。所以,即使是來自於西方的喪屍元素,也能夠在這張「中國式關係」的網絡裡合理化。雖然影片展示的現實場景有限,但這群人物本身紮根在現實的舉止和行動,基本讓觀眾不出戲,這已經很難得了。
所以,花式殭屍襲擊固然吸引眼球,只有當觀眾關注角色命運的時候,它才真的好看。紮實的劇作和鮮活的人物是一切的基礎,《末世人間道》中,苟聖的隱忍和爆發,慧心從灰色地帶向善的轉變,東子為所愛之人的犧牲與遺願,才是故事最能打動人的地方,是人類區別於喪屍的良心本質。
《末世人間道》是比翼新電影計劃十部漫改網絡電影之一,本周該系列的另一部作品《花悸》上線。《花悸》同樣是一部末世題材,具有一定超現實元素的電影。天馬行空的幻想,在網際網路上補足中國類型電影的空缺。雖說反對封建迷信誰也不能成精,但《尋夢環遊記》不就因為故事的感人而通行無阻。當創作者用足夠的誠意塑造角色,末世或許能夠成為一種創世。
《花悸》
- FIN -
芳華|妖貓傳|二代妖精|海邊的曼徹斯特
災難藝術家|哀樂女子天團|我是殺手女僕
長城|驢得水|血戰鋼鋸嶺|我不是潘金蓮
美人魚|大空頭|老炮兒|尋龍訣|預告犯
星際迷航|你的名字|夢之花嫁|盜墓筆記
霓虹惡魔|路邊野餐|大魚海棠|破碎人生
索爾之子|吾血之血|澄沙之味|神奇隊長
踏血尋梅|不二情書|瀨戶內海|奇幻森林
如果和母親一起生活|愛森斯坦在瓜納華託
哭聲|唱街|失常|喝彩|橘色|比海更深
隧道|危城|招魂|家族之苦|七月與安生
圓夢巨人|黑處有什麼|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捉迷藏|瑞士軍刀男|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