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經典的逆襲故事:大衛,一個年輕牧羊人,手裡只有一條投石繩,卻打敗了強大的敵人歌利亞。這個故事從聖經演變成一個逆襲勝利的大眾版本。但是,Gladwell提出了他的質疑,這真的是大衛與哥利亞所要表達的嗎?格拉德威爾「用簡單故事,講不簡單的道理」告訴我們,處於下風的人,通過分析自己身處的環境,最後也會變成優勢。
【相關閱讀】
中國人有句老話,寧為雞頭,莫為鳳尾,從選擇這一刻起,你的價值就已經被定型。最近加拿大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他的新書《大衛與歌利亞》(Davidand Goliath)也試圖鼓勵大家做一條「魚塘的大魚」,而不是汪洋裡的一條小魚,也就是發揚「雞頭精神」。他認為這種不平衡的矛盾,更能產生令人驚訝的結果。
格拉德威爾是英裔加拿大人,《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逆轉》等書的作者,他先後在《新聞透視》《華盛頓郵報》曾經做過商業和科學新聞方面的記者,1996年他開始為《紐約客》雜誌撰稿。縱觀他的作品,大部分的都是以小見大的手法來操作,這一次也不例外,還是延續了「用簡單故事,講不簡單的道理」的風格。
在新書中,他講述了一個聖經的故事《大衛與歌利亞》,非力士人攻擊以色列,以色列的小牧童大衛應戰非力士巨人歌利亞,雖然歌利亞手持武器,英勇無比,但大衛的彈弓技術也不差,彈弓是大衛的強項,他曾用彈弓石頭打死獅子老虎。就在歌利亞耀武揚威看不起這位以色列「小戰士」之時,大衛拉起彈弓出手,一招擊穿歌利亞頭部,巨人當場倒地,並被大衛砍下了腦袋。格拉德威爾只想說明一個道理:以弱勝強,是經常發生的事。
格拉德威爾把自己的文風歸屬「冒險創意」的風格,不少是圍繞一個人物或者一個故事展開,以跌宕起伏的情節讓文章讀起來就像在冒險。「在《引爆點》書中,我是希望告訴讀者真正的改變是有可能的,而《決斷2秒間》一書我則是想請大家正視直覺的巨大力量。我對《異數》的期待是這本書能讓我們知道後天的影響有多大,人群中的異數並非天生就是個例外,而是由身邊不同人以及不同環境所造就的。」因為這種自成一體的創作風格,格拉德威爾被認為是個非常有冒險創意精神的作家,曾被《快公司》喻為「21世紀的彼得·德魯克」。
在《大衛與歌利亞》這本書,格拉德威爾想告訴天下所有人:你不應該不讓你的孩子誦讀困難。他認為Underdog(即處於劣勢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那時因為我們常常忽略在弱小和強大之間存在的轉換因素。處於劣勢的大衛之所以能成功,那是因為他懂得抗擊巨人之前,會先洞察所有利於自己的因素,如巨人視力不佳,反應緩慢等等,再伺機而動。大衛也是非常弱小,對抗巨人歌利亞的勝率也只有30%,但因為大衛知道自己的弱點,選擇了非常規戰略,不再遵守巨人的遊戲規則,他的勝率馬上上升到63.6%,勝利的天平已經倒向他。
格拉德威爾認為,處於下風的人,通過分析自己身處的環境,最後也會變成優勢。他列舉了處於劣勢的人是如何成功抵抗「巨人的進擊」:失去父母照顧的孩子,生活的不幸反而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出色,他引用了心理學家馬文·艾森施塔特的調查數據:在573名精英,有超過1/4的人自小失去父親或母親,如童年時失去父親的埃米爾·弗賴雷克最後成了著名的醫生,有閱讀障礙的大衛·博伊斯最後成為世界超級律師。
當然了,格拉德威爾並不只是靠一個聖經的故事來支撐他的觀點,和過去一樣,他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和做了眾多的實驗。其中,他曾在兩組人中做了一個實驗,一組閱讀字體清晰的,另一組閱讀字體稍微模糊的文章,發現後一組的得分比前一組高出29%,這個實驗結果後來在普林斯頓大學的40名精英與加拿大公裡大學的300名學生之間再一次被證實。
在書中,他通過大量類此的實驗,格拉德威爾只想說明一個「魚和池塘」的問題:因為是小池塘,所以能看清楚困難,意味著就有機會最大化你的機會,做你想做的,可能沒有讓我們感到致命的困難,我們也無法變得如此強壯。
選擇不畏堅險勇於做"雞頭"的精神,還是選擇安於打工仔"鳳尾"心態,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格拉德威爾一如既往撲朔迷離的延伸,或許只有讀過的人才能明白。
下面視頻,是格拉德威爾在2013美國時代精神和TED上對新書的演講,希望他能讓你的選擇更堅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