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大衛與歌利亞的故事

2021-02-20 基督徒閱讀

這是個經典的逆襲故事:大衛,一個年輕牧羊人,手裡只有一條投石繩,卻打敗了強大的敵人歌利亞。這個故事從聖經演變成一個逆襲勝利的大眾版本。但是,Gladwell提出了他的質疑,這真的是大衛與哥利亞所要表達的嗎?格拉德威爾「用簡單故事,講不簡單的道理」告訴我們,處於下風的人,通過分析自己身處的環境,最後也會變成優勢。

【相關閱讀】

中國人有句老話,寧為雞頭,莫為鳳尾,從選擇這一刻起,你的價值就已經被定型。最近加拿大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他的新書《大衛與歌利亞》(Davidand Goliath)也試圖鼓勵大家做一條「魚塘的大魚」,而不是汪洋裡的一條小魚,也就是發揚「雞頭精神」。他認為這種不平衡的矛盾,更能產生令人驚訝的結果。


格拉德威爾是英裔加拿大人,《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逆轉》等書的作者,他先後在《新聞透視》《華盛頓郵報》曾經做過商業和科學新聞方面的記者,1996年他開始為《紐約客》雜誌撰稿。縱觀他的作品,大部分的都是以小見大的手法來操作,這一次也不例外,還是延續了「用簡單故事,講不簡單的道理」的風格。

在新書中,他講述了一個聖經的故事《大衛與歌利亞》,非力士人攻擊以色列,以色列的小牧童大衛應戰非力士巨人歌利亞,雖然歌利亞手持武器,英勇無比,但大衛的彈弓技術也不差,彈弓是大衛的強項,他曾用彈弓石頭打死獅子老虎。就在歌利亞耀武揚威看不起這位以色列「小戰士」之時,大衛拉起彈弓出手,一招擊穿歌利亞頭部,巨人當場倒地,並被大衛砍下了腦袋。格拉德威爾只想說明一個道理:以弱勝強,是經常發生的事。

格拉德威爾把自己的文風歸屬「冒險創意」的風格,不少是圍繞一個人物或者一個故事展開,以跌宕起伏的情節讓文章讀起來就像在冒險。「在《引爆點》書中,我是希望告訴讀者真正的改變是有可能的,而《決斷2秒間》一書我則是想請大家正視直覺的巨大力量。我對《異數》的期待是這本書能讓我們知道後天的影響有多大,人群中的異數並非天生就是個例外,而是由身邊不同人以及不同環境所造就的。」因為這種自成一體的創作風格,格拉德威爾被認為是個非常有冒險創意精神的作家,曾被《快公司》喻為「21世紀的彼得·德魯克」。

在《大衛與歌利亞》這本書,格拉德威爾想告訴天下所有人:你不應該不讓你的孩子誦讀困難。他認為Underdog(即處於劣勢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那時因為我們常常忽略在弱小和強大之間存在的轉換因素。處於劣勢的大衛之所以能成功,那是因為他懂得抗擊巨人之前,會先洞察所有利於自己的因素,如巨人視力不佳,反應緩慢等等,再伺機而動。大衛也是非常弱小,對抗巨人歌利亞的勝率也只有30%,但因為大衛知道自己的弱點,選擇了非常規戰略,不再遵守巨人的遊戲規則,他的勝率馬上上升到63.6%,勝利的天平已經倒向他。

格拉德威爾認為,處於下風的人,通過分析自己身處的環境,最後也會變成優勢。他列舉了處於劣勢的人是如何成功抵抗「巨人的進擊」:失去父母照顧的孩子,生活的不幸反而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出色,他引用了心理學家馬文·艾森施塔特的調查數據:在573名精英,有超過1/4的人自小失去父親或母親,如童年時失去父親的埃米爾·弗賴雷克最後成了著名的醫生,有閱讀障礙的大衛·博伊斯最後成為世界超級律師。

當然了,格拉德威爾並不只是靠一個聖經的故事來支撐他的觀點,和過去一樣,他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和做了眾多的實驗。其中,他曾在兩組人中做了一個實驗,一組閱讀字體清晰的,另一組閱讀字體稍微模糊的文章,發現後一組的得分比前一組高出29%,這個實驗結果後來在普林斯頓大學的40名精英與加拿大公裡大學的300名學生之間再一次被證實。

在書中,他通過大量類此的實驗,格拉德威爾只想說明一個「魚和池塘」的問題:因為是小池塘,所以能看清楚困難,意味著就有機會最大化你的機會,做你想做的,可能沒有讓我們感到致命的困難,我們也無法變得如此強壯。

選擇不畏堅險勇於做"雞頭"的精神,還是選擇安於打工仔"鳳尾"心態,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格拉德威爾一如既往撲朔迷離的延伸,或許只有讀過的人才能明白。

下面視頻,是格拉德威爾在2013美國時代精神和TED上對新書的演講,希望他能讓你的選擇更堅定一些。

相關焦點

  • [在路上II]鍾偉鋒:大衛與歌利亞
    而這本書,就是Malcolm Gladwell的近作《大衛與歌利亞》(David and Goliath)。實際上,Gladwell的書從來不會讓人失望。據我了解,記者寫東西,常常是從一件小事著墨,然後引申出一個大命題。而Gladwell的書,卻是通過很多個看似獨立卻又內在關聯的小故事,最終提煉出一個共同的主題。他的寫作技巧,讓人不禁讚嘆。
  • 大衛為何要與歌利亞戰鬥?
    一個牧羊人大衛,聽到辱罵聲很是憤怒,去以色列王掃羅那裡,要求上陣,與這非利士人決鬥。大衛此時還不是戰士,戰士的盔甲穿到身上,都不能行走。而歌利亞是非利士人身經百戰的勇士,身高比正常人高一倍。掃羅本不願大衛去送死,大衛向掃羅講述自己從獅子和熊那裡救回自己羔羊的經歷之後,掃羅才允許大衛上陣。
  • 大衛戰勝歌利亞
    □ 冷霞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史研究中心)《聖經》中,年輕的牧羊人大衛依靠一把小小的彈弓和一粒石子,戰勝了強壯的巨人歌利亞,譜寫了以弱勝強的勇士之歌。20世紀末的英國,環保人士大衛·莫裡斯和同伴海倫·斯蒂爾,作為一窮二白的小人物,敢於挑戰跨國公司巨頭麥當勞,堅持司法戰鬥15年,捍衛自己說出真相的權利,書寫了英國法律史上的「大衛戰勝歌利亞」傳奇。螞蟻鬥大象「麥當勞誹謗案」的緣起,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中葉的一場批評快餐工業的環保運動。
  • 名畫的秘密---大衛殺死歌利亞
    看卡拉瓦喬的油畫,常常讓我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在苦難中寄寓著對信仰的苦苦追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確與卡拉瓦喬有相同之處,二人都曾經被判處死刑。拉瓦喬性格暴躁易怒,常常和別人打架鬥毆。1606年5月28日,他和別人因打賭發生爭吵,一怒之下把對方殺死,被羅馬教廷判處死刑,聲言其不論在哪裡被捕,都可以隨地處決。
  • 大衛挑戰歌利亞!重慶發布戰永昌海報:生來鬥士
    重慶海報套用了米開朗琪羅知名雕像《大衛》,該雕像引用聖經裡「大衛勇敢挑戰巨人歌利亞」的故事,雕像中的大衛是無懼迎接戰鬥的狀態。 重慶的海報則將大衛套上了重慶隊服,官微寫道,「【第六輪海報| 生來鬥士!warrior!】拼搏!拼搏!拼搏!這座城從不缺少奇蹟,只有石子也奮力一擊,迎戰!迎戰!迎戰!
  • 斯旺西主帥:與熱刺的足總杯較量如同大衛與歌利亞
    虎撲3月16日訊 本周末,斯旺西將迎來與熱刺的足總杯四分之一決賽,自1991年至今,斯旺西還從未擊敗過熱刺,斯旺西主帥卡瓦哈爾借用《聖經》中大衛與歌利亞的故事來形容這場比賽。卡瓦哈爾表示,「對陣熱刺將會非常非常困難,他們只輸了幾場比賽,這會是一場大衛與歌利亞式的較量。」
  • 大衛與歌利亞
    大衛之所以能戰勝歌利亞,一個很要的原因是他拒絕遵守決鬥規則。大衛不想接過以色列軍隊統帥掃羅要借給他的鎧甲和利劍,因為披上厚重鎧甲並手持利劍之後,行動速度就會降低;也因為這會迫使他像一個步兵那樣和步兵中的佼佼者歌利亞來決鬥。他選擇的是在距離對手一段距離的射程內投出石塊,擊倒這個巨人,然後快速接近他並用劍斬下其頭顱,而不是面對面地用兵器和歌利亞拼個你死我活。
  • 科技行業向來是大衛對抗歌利亞 不需要政府幫助
    科技一直是大衛對抗歌利亞的故事。」歌利亞是傳說中的著名巨人之一,《聖經》中記載,歌利亞是腓力士將軍,帶兵進攻以色列軍隊,它擁有無窮的力量,所有人看到他都要退避三舍,不敢應戰。最後,牧童大衛用投石彈弓打中歌利亞的腦袋,並割下他的首級。大衛日後統一以色列,成為著名的大衛王。
  • 色厲內荏的歌利亞
    雖然以色列人因為恐懼戰慄而不敢應戰,但這也可能使非利士人及巨人歌利亞誤以為這是以色列人的計謀。所以,歌利亞只是在虛張聲勢,也不敢主動出擊。         隨著少年大衛的出現,歌利亞的色厲內荏被充滿信心的大衛戳穿了。大衛對掃羅說:「人都不必因那非利士人膽怯。你的僕人要去與那非利士人戰鬥。」
  • 杜蘭特談對位貝弗利:裁判把這看作是大衛對歌利亞
    杜蘭特表示自己在前兩場被吹了很多進攻犯規,他認為這是因為裁判把他和貝弗利的對位看成是大衛對陣歌利亞。「是的,當然。我經歷過每一種防守,不僅僅是防守的類型,這也為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運球提升,因為當我運球的時候對手會戳到球。當我運球擺脫一名球員時就會有兩名球員衝向我,這就是為什麼我需要傳球,也需要在接球之前更加耐心,因為有時候我需要獲得空間才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 每日默想丨操練信心,迎戰巨人歌利亞
    上周和小孩子們一起看了大衛打敗巨人歌利亞的動畫片,雖然這個故事我已經聽過很多遍,但是再次去看時,還是得到很多恩典。當時以色列百姓受非利士人壓制,非利士人很強大而以色列百姓很弱小。當非利士人來攻擊以色列人時,以色列人沒有還手之力,只能害怕顫抖,沒有人敢出去戰鬥。這時候大衛站出來要迎戰歌利亞,這是非常讓人吃驚的事情。
  • 聖經裡的歌利亞可能並非巨人
    但這沒能揭示故事的其他部分是否是真實的——比如說歌利亞是否是個巨人,以及他和大衛那不協調的較量是否舉行過。「我們並非想要對故事的真實性進行陳述,」楊百翰大學考古學和近東研究的耶路撒冷中心教授Jeffrey Chadwick表示,「問題在於度量標準,它來自哪裡?它又是從哪裡獲取的呢?」
  • DOTA PIT S4歐洲區:天生贏家無所懼,大衛挑落歌利亞
    DOTA PIT S4歐洲區:天生贏家無所懼,大衛挑落歌利亞 DOTA2 178整理 ▪
  • 大衛爭戰歌利亞:成敗的關鍵在於耶和華!
    一,為信仰塑造衝鋒陷陣的勇氣一提到大衛,我們就可以想到他年幼的時候與歌利亞之間的戰役,這不僅僅是肉體之間的爭戰,更是一場屬靈的爭戰。大衛與歌利亞的交戰,不僅指示神的兒女遇見大試探時可以借著神的能力勝過仇敵,同時讓我們想到耶穌受試探時同樣得勝。
  • 聖經中小小的大衛是如何得勝巨人哥利亞的?
    讀經心得撒母耳記上17章大衛與歌利亞1歌利亞的挑戰17:1-11這段經文記載了非利士人中的歌利亞。他是以色列民的仇敵。在這幾節中看到了對歌利亞的外貌特徵描寫:身高是約2.7米。身穿約57千克的銅鎧甲,約125磅。拿著重7千克以上的鐵槍。約15磅。
  • 【天言】大衛對戰歌利亞
    4從非利士營中出來一個討戰的人,名叫歌利亞,是迦特人,身高六肘零一虎口;5頭戴銅盔,身穿鎧甲,甲重五千舍客勒;6腿上有銅護膝,兩肩之中背負銅戟;7槍桿粗如織布的機軸,鐵槍頭重六百舍客勒。有一個拿盾牌的人在他前面走。8歌利亞對著以色列的軍隊站立,呼叫說:「你們出來擺列隊伍做什麼呢?我不是非利士人嗎?你們不是掃羅的僕人嗎?
  • 亞洲最大的大衛像,今年三十歲
    大衛的意思是「被愛的」,雖然大衛不是沒有缺點的,但在他18歲時已經帥得不要不要的。相傳公元前1010年至970年,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非利士人中有一位武士,名叫歌利亞,身高八尺,頭戴鋼盔,身穿鎧甲,力大無窮,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以色列人死傷無數。
  • 聖經人物——有一種友誼叫愛你就像愛生命 約拿單對大衛的友情
    掃羅兵力日漸強大,行事卻頑梗自大,撒母耳又奉命偷偷的立還是少年的大衛為掃羅之後的王。非利士人重整旗鼓捲土重來,並且帶了一個身高六肘零一虎口(大約3米高)的巨人來討戰,名叫歌利亞。歌利亞的槍桿粗如織布的機軸,槍頭重六百舍客勒。掃羅和以色列人無人敢出去應戰,歌利亞連續四十天向以色列人軍隊罵陣,辱罵掃羅和以色列人。
  • [甘露語音短講] 少年勇士的信靠 I 大衛2
    今天我們來到聖經人物「大衛的人生四季」的第二講。繼上次的主題《小牧童蒙揀選》之後,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少年勇士的信靠》,主題經文撒母耳記上17章31-49節。如果您是從小在教會主日學長大,或者如果您是年幼孩子的媽媽,那麼大衛迎戰歌利亞的故事,可能已經熟悉到倒背如流的地步了。
  • 黑桃K就是大衛?他是如何坐上國王寶座的?
    一、大衛我們拿起黑桃K這張牌,只見畫片上的人物眼光柔和,手持一柄短劍,方正的臉龐以及捲曲有序的毛髮襯託出此人敦厚的王者風範。畫中的人物是古以色列國的第二任國王——大衛。大衛?!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想必就是那個左手端著東西,全身赤裸健美的大理石雕塑。沒錯,此大衛就是彼大衛。他曾經殺死侵略者巨人歌利亞,保衛了自己的城市與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