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江邊多險灘,灘灘都是鬼門關——回憶那驚濤駭浪的日子

2021-01-08 江陽沽酒客

今天閒來無事,正好江陽沽酒客就來給大家聊聊瀘州的一些灘,(再次聲明這次談的灘只是瀘州的一部分,不要問江陽沽酒客為什麼這個灘沒有,那個灘沒有,一次性寫不完,讀書也不是一次就把百科全書看完的對不,要有過日子的心。另外如果有不對之處,歡迎指正不勝感激。)瀘州的險灘多,光長江上知名的就有二郎灘、土地灘、大米灘、小米灘等等,那些時候,灘灘都是行船的鬼門關,過不了就淘汰。江河萬古流,被洗白的人何止萬千。

一、小米灘上吃火鍋,你當真以為安逸的很哦?還有大米灘幾個人知道?

位於羅漢和高壩附近的小米灘,今天可沒有好多人過問和關心,當年也是讓船工們不開心的地方。這個地方,在過去是奪走了不少會水人的性命。

小米灘在羅漢場,接著下面不遠就是大米灘。聽老人們說,那裡礁石跌宕狹窄,枯水天顯峰露角,小米灘浪珠如小米,大米灘浪珠如大米,可見水流之喘急,而「小米」更比「大米」危險。有人說瀘州快解放時,達官貴人逃跑,民生公司有艘輪船在小米灘打爛了,由於裝滿了金銀財寶,重得遭不住,進水就是秤砣落,很快到底落實,死者不計其數,沉船據說在五幾年打撈過,好像沒有成功(也有傳聞說是張獻忠沉了很多銀子船在這裡,船從這裡經過時容易撞上這些沉船)。

這個傳說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家父曾經講過,當然也沒有要去河底尋寶的意思。在江陽沽酒客祖輩靠水吃水的年代,這裡給他們的記憶永遠不是輕鬆的。

但是今天再提到小米灘,已經不是講當年的險阻,而是關於「火鍋」的起源。但是大約雷聲大雨點小,沒有炒作起來,這些年也懶得再提。曾經有很多朋友煞有介事的對沽酒客說,你曉得不「火鍋」起源是瀘州高壩小米灘哦。一臉的驕傲自豪。有時候被人抬舉是瀘州通的沽酒客,這個時候就一臉無辜的望著對方,無奈的說,不曉得啊。然後煞有介事的告訴沽酒客,以前的船工生活苦,爛菜葉子煮起,撒花椒辣椒什麼的,就成了火鍋了,再買點下水(內臟不值錢),巴適的很。朋友你在給沽酒客擺這些玄龍門陣的時候注意口水,謝謝。

沽酒客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情,你可能不知道在瀘州五味軒、川味軒、麻辣空間之前,南極子外面有家南極火鍋,當時他就是瀘州火鍋王。前面三個只有膜拜,它在主幹道水井溝,不曉得多少瀘州人還記得。後來沒落了則有一段故事,這裡就不八卦了。

不過重慶的名氣和味道以及影響力確實很大,起源一說,就算真的,也不能給瀘州火鍋帶來什麼榮譽,我們發明火藥,卻拿來當煙花爆竹,外國人用在槍炮上,所以你能說兒子打老子那麼簡單嗎?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與其糾結瀘州火鍋是否發源地之爭,不如做出享譽全國的火鍋品牌來。更實際。

當然如果瀘州人有意識就早該去註冊個小米灘或小米的商標,可惜遲遲未見也。不然雷軍估計都要出錢來買了。

火鍋,沽酒客始終覺得是一種烹飪的方式,不能算一道菜,喜歡就好,但是小米灘和大米灘當年船工們,相當艱辛,了解這個更有意義。你覺得呢?

二、杜甫開創工部灘,今天又有幾人知?

自然形成的險灘在瀘州的長江邊或者在整個川江邊上,多的起簍簍(瀘州方言很多的意思)。船夫數百年也多的起簍簍,但是平頭百姓,再艱辛,再多故事也名不見經傳。百年以後隨波而去,沒人記得,不過名人就不一樣,因為杜甫晚年來到瀘州,不僅僅在停靠的地方栓出一塊杜甫石頭,還讓一片無名的灘頭,成為了有名的杜甫(工部)灘。

據說工部灘位於江陽區長江南岸。而杜甫石長江邊上屹立一巨石,人稱「杜甫石」。此石長約20米,高約5米,石上刻有「鬱青涵碧」四字,字大一米見方。相傳當年杜甫乘舟經此地時,江邊突然湧現此灘,稱工部灘。這一巨石為詩人繫舟之石。杜甫舍舟登岸,遊覽了瀘州,品嘗了荔枝,即興題了「鬱青涵碧」四字,以後又吟了「憶過瀘戎摘荔枝,清風隱映石逶迤……」的絕句。今工部灘已不存,杜甫石已成為水上航行的天然航標。

關於工部灘的消失,據說開什麼沙石鵝板石就給弄絕了,又說是被炸了,具體然情況說不清楚。而杜甫石,以前叫灰毛石,因為瀘州人做的一種豆腐乳就叫灰毛兒,又有人說因為豆腐諧音是杜甫,所以叫杜甫石。江陽沽酒客對這種說法表示懷疑。

另外一段來歷是這樣,據說我國民間第一個收藏奇石的人,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素園石譜》所載:「衡山即南嶽也,周八百裡,上有七十二峰、三十八泉、二十五溪,其峰高峻者五,而祝融為最」。也就是說,衡山的72峰中,最高峰是祝融,而杜甫有一塊愛石就名為「祝融」。

於是《素園石譜》又有了記載,杜甫得石一拳,名小祝融。杜甫得到了一塊奇石,令他愛不釋手。石頭的體量雖不大,但奇峰突兀,意境悠遠,這時他聯想到衡山72峰中的祝融,於是,杜甫將這一塊奇石命名為小祝融,為的是表達內心的喜愛之情。

「小祝融」的記載使杜甫成為有文可考的收藏奇石第一人,而真正使杜甫與藏石流傳千古的還要數歷史傳說中「杜甫石」的故事。

公元七六五年七月,杜甫自瀘州乘船到長江南岸的寶雞渡(這個應該不是金雞渡吧,請老一輩人指正一下),去觀看那裡的一塊「魯班石」。據傳,魯班曾經在那裡修橋,但沒有修成,只留下一塊橋墩石,被人們稱作「魯班石」。那裡的州官聞知杜甫到來,連忙置酒迎接,並在「魯班石」上與杜甫對酌暢飲,次日,州官又派人送來荔枝,供杜甫品嘗。返城後,杜甫以《解悶》為題做詩一首「憶過瀘戎摘荔枝,青楓掩映石逶迤。京中應見無顏色,紅顆酸甜只自知。」此後,以堂堂古代建築師魯班命名並流傳已久的「魯班石」,只因一首《解悶》詩,便更名變成「杜甫石」了。這也算是人們對杜甫鍾愛奇石的一種肯定吧!

當然沽酒客曾經數次去東巖少鶴山下,沿江而行,找了幾塊大石頭就是,不知道到底那塊是,其實找石頭是假,重拾瀘州的文化自信和人文底蘊是真,有人說這是拿外面人貼金,只能說智障是一種無法痊癒的病。沽酒客依然會堅持做下去。

三、民諺:羅漢場人生的憨,推船要推土地灘

以前羅漢古場,要進城(到瀘州),除了走路,就只有坐船到管驛嘴(口語觀音嘴)起坡。那時只有人工推的小木船,上水靠兩個船工用蒿杆撐船行走。要經過的白石灘、土地灘,水流湍急,十分危險。

瀘州有個水淹土地的傳說(淹要讀庵瀘州話),不知道是不是土地灘或者相鄰,不過這個傳說倒是有點意思。

據老人講以前,瀘州小市麻沙橋外頭烈女土橋旁邊,有一戶張姓人家,只有母子兩人,相依為命。張小三老實勤快,每天打柴為生,孝順母親。

、一天,張小三打柴回家,走到橋頭休息,睡著了,迷迷糊糊地聽到兩個老者擺龍門陣。有個老者說:「明天有八位神仙從這裡過,我們要把橋打掃乾淨。」張小三聽了,第二天很早就到橋上去等。到中午時候,來了八個人,他走上去拉著最後那個拐子說:「我要跟你學徒弟, 當神仙。」原來這拐子就是鐵拐李。鐵拐李見他是個孝子,有心度他為仙,就說:「你要當神仙,就要吃得苦,不怕髒,不怕累,才得行。」張小三說:「我辦得到。 」鐵拐李就讓張小三跟著他去了好多天。

張小三每天見鐵拐李吃臭魚、臭蝦,自己吃不下。鐵拐李見他只有遇仙之緣,沒有成仙之份,就對張小三說:「你母親病得很惱火(意思病的很重),你趕快回去,我送你。」說完用拐棍在張小三胯下一撬,小三一個筋鬥落地,就回到家了。

此時,呂洞賓問鐵拐李:「我們的行蹤,為啥子凡人曉得?」鐵拐李說:「是掃橋的土地說的。」呂洞賓說:「土地老者兒洩漏天機,要處罰他。」於是把土地踢下河去,讓大河漲水來淹他。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地點叫做水淹土地了。也有老一輩說以前二道溪這邊退水出來,就能看到巖壁上的土地公土地婆立在那裡。

從小市在南宋的草市發展成「百家之聚」的水陸碼頭之後。因地域優勢、水陸運輸便捷以及瀘州10大鄉鎮中7個鄉鎮的貨資進出口岸源於小市碼頭,得天獨厚的交通孔道,使得它一度繁榮。

上面說的一些灘,瀘州出城東大道必經小市,上接官亭,可走榮隆二昌,一上成都二下重慶。水岸大小碼頭,從工部灘、上碼頭、中碼頭、王爺廟、洞賓亭到水淹土地,羅漢場、龍溪河口都是鹽船、糧船停靠的岸線。

古鎮以水運而興,小市以水運而立。自宋元之際的戰雲紛飛,小市水碼頭成為兩軍水戰爭奪的基地,在長達34年之久的硝煙瀰漫,笳鼓悲鳴中,小市成為兵家必爭必守的重鎮。

明清歷代,馳驛者舍馬下榻小市,官道所由,人煙以聚,風氣以開,巨商雲集,大戶蔚成。鹽商、糖商、米販、茶客集於一市。街下風帆梭織,商貨鱗集,小市商埠甲於城廂。唯怪夢仙亭山門聯云:「白日看千人拱手,夜晚觀萬盞明燈」,可見其小市商貿集市之盛,水運事業之興旺。

如今這些灘不能說風平浪靜,但是早就沒有船工的號子聲了,這些也是瀘州的過往和民俗,繼而生成一種家鄉的文化和情愫,寫出來,目的很簡單,希望更多如沽酒客這樣熱愛家鄉文化的年輕一輩,能知道。

相關焦點

  • 這個江邊古法,在瀘州流傳了近千年
    這句話在今天和過去都是有道理的。為什麼江陽沽酒客要這樣說呢?作為長江流域和沱江流域的城市之一,瀘州幸運的讓長江和沱江在這裡交匯,再奔騰而下,通江達海。沒有這兩條江,瀘州曾經不能叫江陽,瀘州也不會因為黑水而得瀘字。這個地方都會失色不少。
  • 瀘州少鶴山下的巨石,傳說跟杜甫有關,流傳了上千年
    瀘州有座少鶴山,山不高,但是因為有瀘州古八景之一的東巖夜月而名聲大噪,當然那是過去。依照今天大多數瀘州人對此不感興趣的情況,管你八大景十大景都是吃不得的東西。瀘州一些民俗文化愛好者,也是自己走一些雜草叢生的小路,遇到天氣較好的日子,勉強徒步進入,大家內心希望這邊能早日重新開放,並且加大一些保護力度。畢竟這樣的非今人臆造的人文景觀,而且又在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瀘州所剩無幾了。當然還有那個傳說是杜甫栓船用的杜甫石頭也在那裡。
  • 【關注】看看大瀘州的「美人圖」 聽瀘州男人們說說瀘州妹兒美在哪
    四川菇涼都是吃海椒長大的,脾氣有點火爆爆那是相當正常。不管是走在水井溝還是大山坪,總是能聽到瀘州妹兒在打電話,諸如「又加班?又不一起吃飯?你娃耍漲了,要拉豁啊!」、「你哈嘞啊,喊你穿厚點你不穿,當真冷不死你!」、「晚上又克那幾爺子喝酒?喝喝喝,喝得二麻二麻嘞勞資不得管你哈!」。  當然,瀘州妹兒是很了解「打是親、罵是愛」的精髓的,如果你要是喝麻了回去,一般都是一邊碎碎念一邊照顧你,潑辣只是嘴巴說說而已,所以又有了下一條。
  • 瀘州這個航標燈塔徹底地火了一把!
    我們在海邊可以見到,在長江流域,尤其是在川江航道和三峽庫區,都有大量的航標。近幾天以來,瀘州的這座航標燈徹徹底底地火了一把!它到底是個什麼來頭?有何作用?為何會這麼多人前來跟他合影留戀呢?從長江瀘州航道局了解到,位於合江老城區,赤水河與長江交匯處的石盤角燈塔完成修繕後重新亮相。
  • 好久不見,那碗濃濃的臊子麵,一段充滿溫情記憶的瀘州大眾麵食
    今天江陽沽酒客打算給各位介紹一道普通的瀘州家常麵食,但是卻很久沒有人做了,而且瀘州的早餐麵店,極少賣這道面,它就是瀘州家常臊子麵。有的地方有習慣稱呼它為水臊子。你不難發現,這些情況,大都是一個家庭或者是一個家族最喜慶的日子,並且充滿了暖暖的溫情。後來有些家庭自己也炒制水臊子,但是比起幹臊子的工序麻煩一些,幹臊子有肉就可以,水臊子除了豬甲子肉則需要豆腐乾、酸菜、芽菜、芡粉、泡椒、泡豇豆、幹筍、大頭菜等等食材搭配在一起,熬製出了黏糊糊熱露露的一鍋,非常誘人。
  • 瀘州有條瀨溪河,不如長江沱江有名,卻是瀘縣的母親河
    源起:瀘州這座大江之城,還有一條瀨溪河瀘州的沱一橋橋頭到瀘州大酒店的這個位置,我們老瀘州人習慣叫江城,雖然是一個地名,但是用來表達瀘州市是江邊之城一點也不為過。當然只要是沿江流域的城市,都可以稱為江邊之城,若是說到名氣,武漢市第一,估計說到瀘州是江城,很多人會比較迷惑,不能想到是這裡,還不如說人家重慶。
  • 瀘州板板車,搬運時代的特殊工具
    瀘州,兩個字在偌大的中國,不過是一座江邊小城,雖然這裡的瀘州老窖全國聞名,雖然我們也自豪的說這是一座釀造幸福的城市,但是它依然不那麼出眾,兩千年多年的歷史,並沒有太多人的追溯,因為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其實骨子早已經繼承了這山水之城孕育出來的那種獨特氣質。豪爽、耿直、既享受清閒,也不怕拼搏,這大概就是簡單的瀘州性格。
  • 瀘州今夕對比,重溫我們的過去,展望未來
    名酒節的全稱應該是中國瀘州國際名酒節是四川省瀘州市的文化節日。因為我們是酒城咱們先從它說起。首屆中國瀘州國際名酒節於1987年9月舉辦.每年一屆,從1993年起改為兩年一屆。1987年9月1日是中國白酒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屆全國名酒節,在酒城瀘州召開,也叫中國瀘州國際名酒節。連續辦了五年後,再改成兩年一次,最終定格在1999年成為了絕響。
  • 瀘州錄像廳時代,一段黑暗而溫暖的青春影像記憶
    最近要經歷一下果戈裡的《欽差大臣》的日子了。每天都要跟厚厚的檔案文件打交道,這些數年塵封的卷宗,記錄著一個單位歷年的大小事務。當然多數是一種常態的東西,既不驚心動魄,也不纏綿悱惻,我從來不覺得工作會有多少娛樂性,畢竟工作就是工作,不管你是按部就班,還是幹勁十足,只要你尊重你的職業,有一份責任心,那就算及格。
  • 山河有恙,匹夫有責——瀘州民革龍馬潭支部為「抗疫」捐款實錄
    若不是因為這一場疫情,我想此刻的大家——肯定和家人在江邊放紙鳶;是在老家的原野上自由自在地奔跑;還是和自己的孩子在遊樂園中盡情地玩耍呢……我在寫這篇簡短的文字的時候,雙手敲擊鍵盤,但是腦子裡卻想像這些美好的畫面。曾經這是多麼簡單就能實現啊,可現在我們只能緊閉家門,哪兒也不能去。
  • 江南百景圖鬼門關放哪裡最好?鬼門關擺放位置推薦[多圖]
    江南百景圖鬼門關放哪裡最好?中元節登錄獎勵領取到的鬼門關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建築,很多朋友對於鬼門關的擺放位置沒有一個很好的想法,那麼鬼門關擺放位置哪裡最好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江南百景圖鬼門關放哪裡最好?鬼門關擺放位置推薦,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瀘州戰疫圖丨百戰沙場碎鐵衣
    在與病毒戰鬥的日子裡,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歡呼的那一天。正是有了我們團結一致的決心和行動,勝利才變得不再那麼遙遠。
  • 在瀘州,關於那片樟樹林,總是令人陶醉
    高樓大廈,各種公路幹道的建設,讓大家居住和出行環境得到了很大的變化,其實不管是老一輩的瀘州人,還是年輕一輩的瀘州人都已經習慣了都市的生活,唯獨那些城郊鄉間的還有一份田園情懷。不過饒是如此,瀘州還是留存著大量的樹木參天,感謝這座城市在綠化上面,至少數百多年來,不管哪個時期的統管人士,都對園林情有獨鍾,不然,我們今天哪來那麼多古樹名木呢?在瀘州,老樹木以香樟最為普及,然後就是黃葛樹、桂花樹,而桂圓荔枝也一直密布。當然今天的園林也引進了更多各類品種,豐富了大家觀賞的眼光。
  • 牛欄江邊「尋水記」
    陳小二回憶,在縣裡支持下,投入近30萬元買水泵、膠管,經過10多天時間安裝,終於建成五級提灌工程,不僅解決了村民生活用水,還讓蘋果苗、烤菸苗能夠下種,不至於枯死。為了供水設備正常運轉,身為共產黨員的陳小二在懸崖邊的提灌站住了四個月零十天。「24小時離不得人,水池蓄滿了要關閘,冬月間還得保護管線,免得被凍裂。」他說。
  • 三十多年前在瀘州多看了你一眼,沒有浪漫,卻引發了一場血案
    只是因為在人群當中多看了你一眼,未必都是一見鍾情,未必都是情意綿綿。在三十多年前的瀘州,它也曾帶來了慘痛的經歷。那是1995年的夏天,瀘州這座城市一如既往的過著平淡的日子,但是有一些中學的孩子卻無法在教室裡安坐。因為他們有的人心思早就飛出校園,願意跟著那些輟學更大一點的操社會。操社會,是瀘州那個年代的流行詞,其實更多是一種消耗自己的青春,頹廢的混混價值觀在作祟。如果不讀書,娃娃們會幹什麼呢?在任何年代不能夠學習,都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 瀘州一本升學率進入四川百強的高中,是那幾所?
    瀘州旅遊資源豐富,有西南最大的摩天輪、川南最豪華的的城市主題樂園—酒城樂園、瀘州老窖景區、黃荊景區、太平古鎮、福寶國家森林公園、畫稿溪等。除了這些景點外,四川最不缺的便是美食,其中享譽全球的四川火鍋便起源於瀘州。瀘州的基礎教育在整個四川省來說也是排名靠前的,僅次於成都和綿陽。
  • 【強推】瀘州飛太原/濟南/青島/天津...多航線特價來襲
    【強推】瀘州飛太原/濟南/青島/天津......多航線特價來襲 2020-05-17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江邊旅館 강변호텔 (2018)
    導演: 洪尚秀編劇: 洪尚秀主演: 紀柱峰 / 金敏喜 / 宋宣美 / 權海虓 / 劉俊相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語言: 韓語上映日期: 2018-08-09(洛迦諾電影節) / 2019-03-27(韓國)片長: 96分鐘又名: Hotel by the River江邊旅館的劇情簡介
  • 瀘州高鐵站掛牌,瀘州火車聲就快響起,2021我們來了
    緊臨瀘州客運中心站、瀘州城北公交樞紐站和中國(瀘州)西南商貿城,隨著川南城際鐵路內自瀘段於2021年底通車,預計可同時投入運營。對於這個平臺,瀘州人不無感慨地說,太不容易等了幾十年。思念的東西,終於在離我們越來越近的時候,不知大家有何感想。實際上,瀘州的鐵路還只是個開端,還有很多地方要走。
  • 2021年瀘州春晚亮點多,精彩不重樣
    由瀘州銀行獨家冠名的2021年瀘州市春節聯歡晚會籌備工作目前已全面啟動。節目類型多、亮點多昨日,記者從2021年瀘州市春節聯歡晚會導演組了解到,牛年春晚主題為「春天啟航」,以歌曲、舞蹈、雜技、小品等形式呈現,節目數量多、題材豐富,有創意、有看點、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