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集群100強發布,北京、上海、粵港三城躋身前十

2020-12-22 央廣網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近日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在科技集群前100位中,上海排名第九。排名前十的科技集群依次是:東京—橫濱、深圳—香港—廣州、首爾、北京、聖何塞—舊金山、大阪—神戶—京都、波士頓—劍橋、紐約、上海、巴黎。東亞三國城市表現搶眼,從論文和專利來看,正在趕超矽谷(聖何塞—舊金山)、波士頓等西方老牌科創中心。

「這是上海首次在全球科技城市集群榜單上躋身前十,從2017年的第十九位到2019年的第十一位,再到今年的第九位,反映了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顯著成效。」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統計評價研究室副研究員張宓之說。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提供的數據反映出上海有什麼優勢和不足?市科學學所兩位專家進行了分析。

上海論文排名高於PCT專利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顯示,科技集群的排名依據包括:《專利合作條約》(PCT)專利申請中所列的發明人,時間跨度是2014年至2018年;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網站(SCIE)公布的科學出版物中列出的作者,時間跨度也是2014年至2018年;發明人和作者地址的地理編碼,並使用具有噪聲、基於密度的空間聚類應用算法,計算經過地理編碼的發明人和作者的點。

簡而言之,科技城市集群的排名依據有兩個:PCT專利申請量和SCIE科學出版物數量。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在科技集群排名表上發現,上海的科學出版物(SCIE論文)有122367篇,排名世界第六;PCT專利申請量為13347件,排名世界第十一,兩者差距較為明顯。

張宓之指出,一方面,這說明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的高水平論文產出量在全球名列前茅。而且從最近3年統計數據的變化情況來看,上海是SCIE論文增長幅度最大的城市之一,2020年統計數據較2018年的增幅高達19.81%。另一方面,則說明上海的創新型引擎企業不夠多,因為申請PCT專利的目的主要是進行國際市場布局,申請主體大多是有志於「出海」的創新型引擎企業,這類企業研發投入大,全球布局積極。近年來,上海企業的PCT專利申請量在持續增長,但呈分散狀態,每年申請量很大的企業仍然較少。可喜的是,2020年統計的上海PCT專利申請量較2017年增長了72.93%,顯示出這座城市的企業創新實力在快速提升。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還顯示,化學是上海SCIE論文發表最多的學科,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化學論文數量排名前兩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劃分的學科都是大學科,比如化學包含材料化學、催化化學、生物化學等很多領域。數字通信是上海PCT專利申請最多的領域,在這個領域申請量最大的企業是上海中興通訊技術公司。

上海可以向東京科創借鑑什麼

在PCT專利申請量方面,位列科技集群前100位榜首的東京—橫濱遙遙領先,高達113244件,比排名第二的深圳—香港—廣州多40985件。這是什麼原因呢?張宓之給出了一份榜單,在這份全球企業PCT專利申請量排行榜上,豐田、本田、日產、索尼、松下、電裝等日本企業名列前茅,而它們的總部大多在東京。「東京—橫濱集聚了一批創新型引擎企業,所以PCT專利申請量常年保持高位,這些企業也是城市集群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領頭羊。」

「除了創新能力強的大企業,東京中小企業的研發也十分活躍。」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戰略規劃研究室主任朱學彥說,大田區的機械金屬加工、京濱區的印刷設備、千代田區和港區的機器人等產業,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小企業集群,通過靈活性經營為大企業提供配套服務。

東京—橫濱被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視為一個城市集群,也值得關注。朱學彥介紹,橫濱是神奈川縣的縣廳所在地,承接了東京科技創新催生、支撐的諸多產業。東京與周邊的琦玉、千葉、神奈川等7個縣組成多核心、多圈層的「東京都市圈」,是全球區域協同發展的典範。「東京都市圈」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如發達的軌道交通較好滿足了這個區域遠距離、高強度通勤的出行需求。圈內各城市產業分工明顯,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如琦玉、千葉、神奈川集聚了大量製造業、建築業、運輸業等產業。

全球科技集群前40位(摘自《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

在張宓之看來,上海可借鑑東京的成功經驗,在科創中心建設中進一步做好三方面工作——

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改革國企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等舉措,加快培育民營和國有創新型引擎企業,並引導企業加強研發投入,包括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投入,早日成長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引擎。

破解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中遇到的難題,加快培育專業化眾創空間,從而催生出更多創新型企業,也吸引更多風投進入上海。「清科數據顯示,上海企業吸引的風投在2017年達到頂峰,此後有所下降,這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在實施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進程中,加強與蘇州等周邊城市的產業分工。上海可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醫療資源豐富、自貿區制度等優勢,促進蘇浙皖企業與上海高端創新要素供給對接。「《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把廣州、深圳、香港作為一個科技集群,排名高居第二。相信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深入實施,上海與周邊城市也將被國際組織視為一個創新協同明顯的科技集群。」

相關焦點

  • 上海、深圳、北京躋身全球房價最貴十大城市!香港位居...
    上海、深圳、北京房價躋身全球前十6月5日,CBRE世邦魏理仕發布了《2020全球生活報告》,對全球39個重點城市2019年住宅市場數據與發展趨勢進行綜合對比與解讀。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住宅價格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為:香港、慕尼黑、新加坡、上海、深圳、北京(城區)、溫哥華、洛杉磯、巴黎和紐約。最高的十大城市中,有一半位於亞洲。根據報告,香港住宅套均價格為125.4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92.6萬元),位列全球住宅套均價格首位。
  •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發布: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
    和往年一樣,GII中文版為摘要版,精選了原版報告與中國相關的前言、序言、主要研究結論和排名、科技集群排名以及中國國家概況等內容,以飧讀者。經WIPO中國辦事處授權,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在官方網站全文發布該報告中文版。
  • 全球第二!合肥又躋身一個重量級榜單
    合肥又又又躋身一個重量級榜單, 在全國, 甚至全球城市中脫穎而出! 近日,《2019全球城市基礎前沿研究監測指數》在北京發布。全球TOP20城市中,中國有北京、上海、南京和合肥等6座城入選,合肥進入全球第一方陣內。
  • 《全球城市綜合排名》發布:北京取代香港首次躋身全球前五
    原標題:《全球城市綜合排名》發布:北京取代香港首次躋身全球前五   國際
  • 北京十強醫院:協和醫院第1,阜外醫院上榜,都躋身全國40強
    就全國各大城市的醫療發展水平而言,北京、上海肯定是第一梯隊的龍頭城市,根據復旦大學百強醫院名單,上海已入圍18家醫院,前10家醫院均入圍全國50強醫院,北京的醫療水平更差,共有21家入圍,前十的醫院都在全國前四十的名單上,在整個華北地區,共有24名決賽選手,全部由北京和天津贏得,其中北京
  • 2020中國大學排名100強,天津大學挺進前十!中山大學跌出前十!
    近日,最新中國校友會網2020中國大學排名100強公布。北京大學綜合辦學實力最強,得分為100分,雄居2020中國大學排名第一,連續13年奪魁。清華大學以98.78分,位居第2,目前北大清華已經連續18年問鼎中國大學排名冠亞軍,不愧為我國最頂尖的兩所學府。
  • 華僑城超越環球影城,躋身2019年全球主題公園集團前三甲
    美國主題娛樂協會(Themed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TEA)與AECOM經濟諮詢團隊日前聯合發布《2019年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全球主要景點遊客報告》(TEA/AECOM 2019 Theme Index and Museum Index: The
  • 「君子取財有道」科技集群和GDP高產城市哪個更適合普通人發展?
    剛剛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近日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中文版,排名前十的科技集群依次是:東京—橫濱、深圳—香港—廣州、首爾、北京、聖何塞—舊金山、大阪—神戶—京都、波士頓—劍橋、紐約、上海、巴黎。還有杭州,南京,武漢,西安都分布在前40名的排名中。
  • 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排名公布,北京、上海排名均有上升
    1月5日,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在滬發布《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藍皮書。根據報告,全球數字經濟城市競爭力方面,紐約、波士頓、倫敦、新加坡和東京位居前五,中國的兩個城市——北京和上海的競爭力排名較上年均有所上升。
  • 廣東創新表現亮眼 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列全球第二
    廣東創新表現亮眼 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列全球第二金羊網  作者:丁玲  2020-12-10 中國在131個經濟體中位列第14名
  • 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深圳首次進入可持續競爭力前十
    原標題:2020年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全球頂級城市洗牌,深圳首次進入可持續競爭力前十來源:華夏時報網記者劉詩萌北京報導城市自然規律的空間單元,也是文明的標誌和容器由此可見,全球頂級城市出現一輪洗牌,其位序仍處於激烈競爭中。全球可持續競爭力前10強的城市分別是東京、新加坡、紐約、香港、倫敦、巴黎、舊金山、巴塞隆納、深圳、大阪。其中,深圳在2019年的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為第19,此次上升10名,首次進入全球前十名。
  • 電解質|八城競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從規劃建設看各地競爭力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1日訊 近日,山東發布《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提出,支持青島打造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年度數據報告⑤ | 這份2019年最全的城市榜單請收下,看看上海都排...
    中國城市深圳(4)、上海(10)、香港(13)、北京(17)、廣州(18)實力挺進全球20強。相比去年,上海首次超越香港,躋身全球前10名。企業總部落地的城市來看,北京以82家成為全球「獨角獸之都」,科技之城舊金山則以55家位列第二,上海47家排名第三,紐約25家排名第四,杭州則以19家進入前五,深圳18家排名第六,南京以12家排名第七。上海的陸金所進入「全球獨角獸榜」前十名。
  • 2020版全球健康產業100強企業榜發布
    圖為著名國際經濟學家、亞太總裁協會全球執行主席鄭雄偉出席大會並發布《2020版全球健康產業100強合作資訊》。鄭雄偉表示,健康產業關乎人類生命安全及社會經濟全局,新冠肺炎疫情下,其作用與影響空前突顯。與此同時,健康產業全球合作,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 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最新版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
    中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前10強城市分別是深圳(9)、香港(11)、上海(12)、北京(21)、廣州(42)、蘇州(71)、臺北(74)、南京(83)、武漢(87)和無錫(91);從5年變化來看,由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中國前10強城市總體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處於降低狀態,但仍然均在全球前100強以內,其中深圳全球排第9名,香港全球排第11名,上海全球排第12名。
  • 遊族網絡躋身2020全球遊戲市場競爭力榜單10強
    12月11日,伽馬數據和Newzoo聯合發布了《2020全球移動遊戲競爭力報告》,公布了全球移動遊戲市場中國企業競爭力排名榜單。遊族網絡憑藉在全球市場中的出色表現,成功躋身10強。立足國內,深挖卡牌賽道,打造差異化優勢回望今年國內移動遊戲市場,新品類大作頻出,而卡牌遊戲這一傳統的品類仍頻繁出現在各類新遊榜單前十,並以47.1%的最高同比增長率牢牢佔據上半年國內活躍用戶規模之首,龐大的用戶群體、市場空間為長期深耕卡牌賽道的遊族提供新的想像空間。
  • 全球21位!2020全球創新自然指數排名最新發布,南京實現四連跳
    日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了《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GII2020)》。全球創新指數對131個經濟體創新能力進行排名,中國名列第14位,17個城市入圍100強。其中,南京市排名中國第4,全球第21位,在國內僅次於深圳香港廣州、北京、上海。
  • 夯築科技創新基石,支撐科技自立自強——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
    發布三批60項重大應用場景,項目總金額約196億元。2019年,北京地區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約佔GDP的1/4,中關村示範區總收入達到6.6萬億元,是2015年的1.63倍,保持了年均10%以上較高增長速度。「十三五」時期技術合同成交額預計超2.5萬億元,與「十二五」時期相比增長超八成,成交額70%左右輸出京外。
  • 專訪上海國際集團總裁劉信義:發揮上海優勢,為全球金融科技發展...
    而上海已搶先在金融科技的賽道上奮起發力。2020年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首次躋身全球前三。金融科技評分章節中,上海連續4期排名前三。全球排名連續躍升之後,上海將如何發揮金融科技的積聚優勢?成為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中心,上海將在哪些方面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