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去過臺灣非常多次,但上次去花蓮話說有將近十年前,對花蓮的印象就是一個小島有如此壯觀的自然風景,真是令人驚嘆。可是講到美食,卻沒有太多的印象,印象最深的就是麻糬,因為街頭小巷每一家都自稱是曾氏的後人。
所以,這次去花蓮,對美食沒有抱著太大的期望,第一天到達沒有什麼安排,就從民宿沿著重慶路一直往南濱公園和夜市方向隨便走走,再走到市區(一個相當小的市區),但人生就是這樣,在沒有計劃,隨便走走逛逛亂碰亂撞,就跟美食遇上了。
~ 麻糬 ~
首先,還是要說一下麻糬,因為我知道這應該算是花蓮的特色,大班是個甜食愛好者,心裡本來就一直想說一定要讓他嘗嘗,在重慶路走往南濱公園的路上,無意發現了一家小店,有點日式的味道,當然也是說自己是曾氏後人,看到師傅正在做,也非常便宜(10元臺幣一個),想說應該挺新鮮的,好吧就買來嘗嘗吧,買了三個口味 - 紅豆、芝麻、花生。第一口已經驚豔,麻糬的糯米非常的柔軟,內陷也很澎湃,能吃出來是剛剛新鮮做出來的味道,太贊了,芝麻和花生我都喜歡,紅豆略欠澎湃感。
後來,我們在不同的地方也嘗過麻糬,但必須說沒有一家能跟這家媲美,尤其是那家在火車站附近的曾記,如果你有機會去花蓮,必須要去這家店,雖然不在市區(但市區真的很小,走到這個地方估計也就15-20分鐘啦!),但接下來會跟大家介紹一個就在這家麻糬不遠處在同一條路上的水煎包,為了兩種美食走大概20分鐘也算值得吧!
~ 水煎包 ~
吃完軟軟甜甜的麻糬,心滿意足的繼續走,沒多遠看到有大概6-7個人在排隊,好奇心強大的我們(其實就是八卦)當然要去看看,發現是一家賣水煎包的小店,水煎包在臺北也很多,其實也不知道這家有什麼特別,大班很愛吃煎包餃子類的食物,又看到是剛開門,想說應該是挺新鮮的,當然也是很便宜,就30元臺幣一大個(要比生煎包大不少),二話不說就排上了隊,大班自告奮勇的說他要自己用中文跟店家溝通….說完「一個」,接著就是「cabbage」,哈哈,當然我就幫忙跟老闆娘說」麻煩要一個高麗菜的」。
這個水煎包真的很好吃,比生煎包要好吃很多,首先,不油膩,第二包非常的軟,第三內陷的高麗菜非常的甜,搭配一點豬肉,不會像吃生煎包這樣滿滿的油膩感。
~ 炸彈蔥油餅 ~
最後要跟大家介紹的,是我這次旅行才發現這是花蓮特色,還是因為在臺中和臺北夜市都看到有攤檔在賣這個,還標誌著是花蓮特色才知道,這就是炸彈蔥油餅,在小小的市區遊走中,大班和我都有點餓(又餓?不是剛吃完麻糬和水煎包嗎?),大班就在地圖上搜索附近的美食,蔥油餅是他最愛之一(最愛真多!),看到地圖上寫的這個Yellow Cart Fried Egg Scallion Cake,他說我們去找找看吧!
到達現場發現很多人,再看看才知道這家好像是網紅店,炸彈其實就是跟炸蛋同音,雞蛋會在油鍋裡炸過再包在蔥油餅裡面,也是相當的便宜,不加蛋只需要25元臺幣,加單也就35元臺幣,雖然人很多,但在觀察製作過程時發現,每個蔥油餅只需要大概30秒就能做出來,所以,也不需要等很久。
嘗的第一口,算是驚豔的,雖然是全油炸,但不算很油膩,跟一般蔥油餅不一樣,脆脆的而且抹了相當香的醬汁裹著雞蛋,唯一可惜的是,雖說是蔥油餅,但老實說吃不到多少蔥,更不用說蔥的香氣。
在邊吃邊走的同時,在同一條路上不遠處有另外一家,說只此一家,也是排長龍,真不知道兩家有啥區別,我甚至懷疑是同一個老闆呢,呵呵,可惜因為要留肚子給夜市,又看到排隊,就沒買了嘗嘗是否有很大的區別啊!
這三個美食算是這次去花蓮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次去了十天台灣,接下來會繼續介紹更多臺灣的美食給大家啊!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公眾號帳戶: Be_MyGuest
郵箱:bemyguest1408@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