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條承太郎是第三部《星塵鬥士》的主角,他的替身名字叫做白金之星,名字出自塔羅牌的第十七張牌「星星(The Star),原作者荒木飛呂彥在原著中這樣評價白金之星:速度快到超越光速,可在這個世界暫停時間,在全盛時期(18歲時)甚至可暫停至5秒。除此之外,其強大的力量及精密度亦無人能比,堪稱是史上最強、無敵的替身能力。
迪亞波羅是第五部《黃金之風》中的最終BOSS,他的替身名字叫做緋紅之王,其名字來源於英國前衛藝術搖滾樂隊King Crimson。
兩個替身的能力都是操控時間,現在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究竟哪一個更加強大。
首先來看看白金之星的面板: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破壞力A,速度A,成長性A,精密度A,持久力A,射程C,面板數據除了射程比較差以外,其餘全部A,A則是一個滿值屬性。
再來看看緋紅之王的面板: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破壞力A,速度A,成長性未知,精密度未知,持久力C,射程也是C,面板數據同樣非常好看。
接下來作比較:
我們首先討論下兩個即時戰鬥力相關的數據——破壞力和速度:
這兩個數據白金之星和緋紅之王一樣,都是雙A。直接看面板,會以為兩者不相上下,但是從《JOJO的奇妙冒險》劇情表現來看,說白金之星更強更加具有說服力。
在承太郎巔峰的第三部中,沒有白金之星的拳頭解決不了的對手或者事物,而且白金之星唯一一次吃癟是在第四部中面對上吉良吉影的替身殺手皇后第二炸彈的時候。無法破壞第二炸彈的原因並不是白金之星破壞力不行,而是因為第二炸彈的設定本身就是防禦力無敵,但是白金之星依舊硬生生錘了「第二炸彈」一道裂縫。
再來看看緋紅之王的劇情表現,設定上破壞力A,其主要兩個表現就是一拳貫穿了布加拉提的肚子,之後同樣以一拳破了阿帕基的肚子,這兩點之外就沒有其他能夠足以證明其力A的表現了。
表現力上的差距足以證明緋紅之王破壞力不及白金之星,同樣的速度上的劇情體現緋紅之王同樣遠遠不及白金之星。
接下來對比持續力:
紅王遠遠不及白金之星,也就是說迪亞波羅操控紅王比承太郎操控白金之星更加費力。當白金之星還能夠持續提供輸出的時候,紅王卻只能夠繳械投降。其次和持久力關聯的還有技能使用頻率,持久力上的差距代表著紅王使用能力的間歇比白金之星長。
再來看射程:
都是C,射程玩不出花,兩者都很短,對對手而言射程是白金之星和緋紅之王的突破口。
最後比較成長性和精密度:
緋紅之王有兩個屬性值未知,那就是成長性和精密度都是未知,而白金之星都是A。但是成長性體現在未來的可塑性上對及時戰力的幫助提供並不大。《JOJO》中的戰鬥大都在數分之內結束,一定程度上可以忽略不計。至於精密度,白金之星的精密度直接體現在物理反應上,比方說能夠徒手抓子彈之類。而紅王的精密度體現在其能力墓志銘之上,所以精密度未知,因為迪亞波羅通過墓志銘能夠看到十秒左右的未來,但是這十秒中的內容是有限的,能夠迪亞波羅提供多大的幫助也不固定,所以能夠理解精密度設定成了未知。
兩個替身在精密度的體現,並不在同一個緯度上,所以也就難以比較孰強孰弱了。但是總體比較面板的話,白金之星優於迪亞波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