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最近登上了熱搜。有一次參加一檔脫口秀節目,羅永浩本人透露,2018年年底負債6個億。到2020年9月,兩年不到時間,就還了4個億。
對於這個消息,很多人都一個疑問:羅永浩是如何在兩年的時間裡還清這個4個億的?到底需要怎樣的承受和心態才能面對?又是做什麼那麼賺錢的?是真的嗎?
面對負債六個億,羅永浩自嘲:「如果有人欠了六個億,還會有出頭之日嗎,會不會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羅永浩回覆:所還4億債務其實用時近兩年,其中包括手機團隊和相關產權交易所得的1.8億,其餘兩個多億是參與另一家公司和做直播電商所賺。
生活還要繼續嗎?那肯定的。但是他的家人,朋友確實是在質疑羅永浩的還債能力。那個階段的羅永浩不停的問自己,能還行?怎麼換?去做什麼?
經濟學裡有個有個叫「聚集效應」,即什麼好做就扎堆去做。選什麼行業去做事是比較痛苦的選擇。保持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債務,是一個人必須去做的努力和突破。對他來說,負債是件好事,關鍵是找對行業。
羅永浩第一通過直播帶貨,在直播平臺排名第四。第二,做遊戲代言,活成他想活成的樣子,做到了賺遊戲公司的錢給父母。第三,上綜藝節目,做了娛樂行業,活出自己的風採。第四做有錢人的婚喪嫁娶的主持,DIY的定製服務。第五,做旺鋪開張剪彩,藉助個人IP影響力,提高知名度。
一起來看就會發現,羅永浩一直在轉型做服務行業。也就是當下的服務行業成就了現在的羅永浩。
羅永浩生涯其實並不是非常的出彩或出眾。他早年輟學,又有點不學無術,從事業務員、講師等工作,後來創辦了企業,做哪個企業幾乎都虧本倒閉,成為了行業「冥燈」。
一起來細品他的人生經歷。
好不容易讀到高中,由於放蕩不羈的個性,羅永浩總感覺被同學和老師擠兌。1989年,最終選擇了輟學,那時候羅永浩才剛剛17歲。作為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年就離開了學校。離開學校之後又選擇了苦讀聖賢書的生活方式。讀一些自己喜歡讀的書。一讀又過了三年。這些時候的羅永浩形成了獨立思考和樂觀豁達的東北小夥。學習上喜歡追逐自己內心所需,培養了執著和敢闖敢幹的個性。
雖然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是生活還是比較單一和枯燥。他尋思找點工作來充實生活。於是就開始了自己在外闖蕩漂泊的歲月和時光。在外面漂泊的時光裡面,他賣過烤串,也下過工地,倒賣中草藥、舊書、電腦及配件、汽車等。雖然有了不少的銷售經驗,但這些杯水車薪顯然讓羅永浩少年不得志,他還有更大的抱負。似乎什麼賺錢就有他的身影。
羅永浩開始轉向更大的舞臺,更大的平臺去展現自己。這期間經不起新東方年薪過百萬的誘惑呃,就開始去新東方去教書。2001年到2006年,羅永浩在北京新東方學校任教。在新東方教書的羅永浩,不但教學非常出眾,學生也非常喜歡他。幽默詼諧,風趣深深地打動了學生,學生將「老羅語錄」傳到了網上,一炮打響,成為很多人心中的「網紅」。羅永浩成為「第一代網紅」的代表。
他看到了從線下教育到線上文化傳播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領域。打工只能滿足他人生的一小部分,他的奮鬥史需要更多出眾和出彩,要自己當老闆成為當時羅永浩的追求。
在2006年,羅永浩辭去新東方的工作後,成立了「牛博網」。羅永浩當時邀請到了各個領域牛人入駐。梁文道、韓寒、柴靜等多位作家,才華橫溢,一時間成為風向標。
但是牛博網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定位的問題。百家爭鳴,卻難以一枝獨秀。各位大咖都匯集在一起,粉絲關注的口味各有不同,並不是馬上能認同。因此缺乏風格,缺乏一種定位,讓很多人一時半會難以去接受他。2009年,「牛博網」就歇業了。
公司不在了,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積累的經驗不能出寫成書,那就說出來好了。時隔三年之後,羅永浩開起了英語培訓機構。
以一名失敗的創業者角度看成功,也許更能看懂成功,或許能給更多年輕人啟發。他進行過全國高校的巡講和推介,這些大大提高了他的影響力。因為這種失敗的經歷對他來反而是很好的成長和提升。苦難只會讓一個人變得更加堅強,變得更加有韌性,變得更加的好。經歷了哪些苦難?有哪些提升?經過一次次的勵志宣講,也進一步的讓他人生有了更好的思考。
一次偶然的感言讓他又再次重燃鬥志。羅永浩在「自己買的西門子冰箱和洗衣機陸續都壞了」之後,他有了做中國最好的產品的想法。中國人離不開的產品——手機,這是他當初非常看好的行業。在2012年時,羅永浩籌劃其手機公司的創業,成立了「錘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寓意打破、革新、堅硬、執著、強大,但好景不長,曾豪言要收購蘋果手機的錘子科技最終還是歇業了。2019年4月,錘子科技被收購,這就有了開頭說的羅永浩六個億債務。
錘子科技讓羅永浩元氣大傷。他是只要有錢都投入到公司,而不是像某些人只顧從公司拿錢。因為新聞播出他負債接近6個億,很多人都覺得羅永浩「完了」。
看一個人的成功,其實不是看他站在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墜入谷底的時候,他的反彈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回想起很多的網紅其實都有這樣的經歷。比如說「papi醬」、李佳琦、李子柒、薇婭等網絡代表人物。
不用過多羨慕那些網紅的收入。其實每一個人的成功都要經歷痛苦的選擇、失敗的挫折。一次一次的跌倒又爬起來,那種網紅所經歷的苦楚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和做到的。
比如說papi醬,姜逸磊其實也經歷過找工作被別人拒絕,投簡歷石沉大海,創業失敗負債,最終以頑強的毅力又重獲成功了。
李佳琦在做網絡直播前已經是百貨公司連續四年的銷售冠軍。他往往直播到凌晨才下播,只為了積累粉絲和推銷產品,堅持了4年時間,賣的口紅塗到嘴唇都發麻,甚至工作太累而暈倒。
李子柒14歲開始掙錢養家,與奶奶相依為命,工資幾百塊錢的農村姑娘,一直奮鬥到26歲,才微微看到曙光。
薇婭在節目中透露自己每天只睡4小時,其它時間都在工作。開網店虧掉了又賣掉房子堅持創業。薇婭女兒經常發訊息,指責她天天工作,沒時間陪她,令薇婭心裡倍感難受。抗住了一起的薇婭,在2019年雙11,直播引導賣貨30億。
每個榮耀背後,都是我們未曾發現的心酸。這苦難也意味著對一個人來說是永恆的記憶和激勵。
所以說羅永浩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種必然。只有經歷過苦難,人才會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生活,更知道當下的路該怎麼走會更好一些。
當我們還在為人生、金錢、家庭而思索、困惑的時候,以平常心找準行業,也不用過多擔心,你要相信一切都是命運最好的安排。
就像羅永浩當初走入直播間帶貨那樣,一晚創造帶貨成交額1.1億的奇蹟,再次成為新一代「網紅」,這是他當初沒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