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對股東做了什麼?

2020-12-22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一千二百字

瑞幸咖啡因財務造假致使股價單日暴跌逾75%,昨天又跌近16%,被調侃「從前能1.8折買瑞幸(咖啡),現在還能1.8折買瑞幸(股票)」。

現在網上仍有大量網友認為:瑞幸是割美股韭菜補貼國人的業界良心,是XX之光,等等。剔除一部分開玩笑的,剩下的如果是認真的,對這種價值觀真的無法認同。財務造假放在任何市場都是不能姑息、折損形象的,就因為它在美股上市,就幸災樂禍?

昨天,錢江晚報、新浪科技等機構記者分頭走訪了所在地的瑞幸咖啡,生意非但沒受影響,有的甚至排起了長隊,隊伍中不乏老年人。不排除一部分人是擔心補貼政策生變,「擠兌」優惠券的。但該喝的人還是會喝,是財務造假,又不是咖啡造假。好吧。

我至今沒喝過瑞幸的任何一杯咖啡或茶飲,對瑞幸的產品沒有發言權。我不是咖啡狂熱者,也不喜歡在咖啡店辦公,星巴克也沒喝幾杯。現在既然它財務報表造假,我也就沒有通過這些數據做公司分析的想法了。如果論據都有問題,結論又有什麼價值?

曾經的能源巨頭安然因財務造假破產,他的手段之一是利用結構化融資(structured finance),將融資活動現金流包裝成經營活動現金流,實現途徑是通過資產負債表外工具,將銀行貸款業務偽造成它與銀行之間進行的天然氣交易,這樣本來是一項金融負債就變成了經營資產。

安然當年的行事風格是很激進的,破產導致股東血本無歸,瑞幸事件還不知道會發展到什麼程度,至少目前很多小股東沒能來得及拋售避險。這裡擱下瑞幸不提,想通過財報分析,看看星巴克是如何對待股東的?

我通過星巴克歷年的10-k文件整理了兩張表,以反映它在當年發放股利和回購股份的現金支出與其自由現金流的關係。先看上面的表1,FY2015-2019這五個財年,星巴克以股利分紅的形式向股東回饋了總計71億美元現金,而用於股份回購的支出總計是227億美元。公司從二級市場上以市價將股份回購後註銷,被視為對股東的一種現金返還。也就是說,這五年星巴克總計向股東回饋了298億美元,近300億美元的現金。

星巴克從2010財年開始派息發放股利,當年發放1.7億美元,至今已連續發了10年;而股票回購更早,至少是從2001財年開始,當年用於回購股票的現金支出近5000萬美元,但它不是每年都回購,大部分年份有回購。

那麼,星巴克發放股利與回購股份的錢是從哪裡來的?當然主要是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裡,是從一杯杯咖啡裡來的,但星巴克這些年持續全球開店,需要大量的資本性支出(CapEx),如果扣除這個支出後,經營活動現金流沒有剩餘了怎麼辦?

財務報表分析裡有一個現金恆等式:C-I=d+F。

C是經營活動現金流,I是在經營活動中投入的現金(包括資本性支出),C-I是自由現金流;d是股東支付淨額(發放股利的支出扣除增發股份的現金所得),F是與債權人或債務人之間的淨現金流量。

這個公式反映的是,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在扣除了必要的經營投資額後,要麼向股東分紅了,要麼把剩餘的錢拿去市場投資債券了,在銀行裡存定期也算一種債權投資。等式的左邊即自由現金流有時候可能為負值,那麼就需要企業發行債券(F)或增發股票(d)去籌資。

根據歷史數據,星巴克FY1996-2000年這五年中,C-I之後的自由現金流均是負值,但經營現金流、淨利潤都是正值,這五年的淨利潤在5000萬-1億美元之間。也就是說,星巴克在二十多年前的策略是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全部投入到擴大再生產中,還用了一小部分從債務市場籌集的錢,但它的發展是在盈利的前提下,而不是虧損-燒錢-虧損的瘋狂循環,是比較穩的擴張策略。

再來看近五年,上面這張表2實際上是對星巴克現金流量表的重構(比較粗略),括號表示現金的流出。我們平時看到的財報中的現金流量表一般是按照經營活動、投資活動、融資活動三部分列報數據的,但這種劃分方法將企業對股東和債權人(比如銀行)的現金流動情況混在了一起;

而且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中,是將企業購買或處置有價證券投資的現金流放在了投資活動現金流量表中,實際這不屬於經營活動投資,而應該屬於企業融資行為,對有價證券等金融資產的買賣實際上並沒有創造任何自由現金流,而是對自由現金流的一種分配和使用。

所以,表2通過重構現金流量表,黃色部分等於兩欄綠色部分相加,即C-I=d+F,表示自由現金流等於企業與債權人和股東這兩類「享有索取權的人」之間的現金流動。

可以看出,星巴克往年債務融資淨額F(表格最後一行)都處於比較低的水平,2019財年因為顯著提高了股利發放與股份回購的力度,單靠自由現金流無法支撐龐大的現金支出,所以當年債務融資淨額達到83億美元,這是通過出售金融性資產、使用帶息的現金等價物(表現為現金等價物的減少)、發債或借款等多種途徑實現的。

也就是說,如果星巴克不採取大手筆分紅與回購的策略,其自由現金流基本可以滿足股利分配,但加速分紅與回購後,就需要舉債、也就是提升財務槓桿率(淨金融性負債/普通股權益)去實現,但這並不是針對經營活動的,它的經營活動負債槓桿並不高。至於通過舉債回饋股東、回購股票的方式是否好,還要看後續對業績有什麼影響。

整體上,星巴克是一個傳統行業,歷史上的擴張相對比較穩,增速遠沒有網際網路公司性感;但網際網路有時候過於看重模式,不太在意本身作為一個生意需要健康、可持續的現金流保障,反正有的是投資人接盤續命。共享單車、當年的團購已經貢獻了大量的失敗案例。

對於瑞幸咖啡,該喝的人還會繼續喝,好公司與好咖啡可能是兩回事,國內市場人群足夠龐大、多樣。還記得當年摩拜創始人在遇到現金流危機時說的嗎?「失敗了就當做公益了。」但是,怎麼可能是公益呢?那都是銀子啊。

【鈦媒體作者介紹:一千二百字(word1200)】

相關焦點

  • 那個曾經深夜懟星巴克瑞幸咖啡副總裁"郭謹一"退出股東?是釋放什麼信號?
    圖片來源:企查查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2018-08-31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 監事郭謹一,從luckin所屬公司北京瑞吉咖啡技術有限公司從股東退出。       郭謹一,在今年今年5.16,曾經m由於對於星巴克與物業方籤署的協議是否有排他條款的問題,以及是否逼迫供應商「二選一」等問題,星巴克均未予正面回應。深夜在朋友圈再次表達了對星巴克壟斷行為的不滿,並懟星巴克稱:「你敢正面回答我的問題?!
  • 星巴克成功背後有什麼秘密?
    1991年,星巴克成為第一家為員工(包括臨時工)提供股東期權的上市公司。通過一系列「員工關係」計劃,公司確實收穫不淺。在改革福利政策之後,員工的流動率大幅下降。  星巴克通過有效的獎勵政策,創造環境鼓勵員工們自強、交流和合作。因為所有的員工都擁有期權,他們同樣被稱為「夥伴」。
  • 星巴克廣告不賣咖啡賣什麼??
    星巴克如此重視社會責任的原因是什麼?每年的主題如何確定?這些問題值得研究。
  • 星巴克也做扭蛋了,打開的會是什麼?
    而最近,星巴克在線下門店推出迷你星享卡套裝,這款星享卡還附帶著三款趣味扭蛋。據官方介紹,在每款扭蛋裡都藏有一套迷你袖珍咖啡器皿模型,分別有經典手衝、咖啡壓濾和雅致手衝三套模型,供消費者隨機抽取。並且有傳言稱每家店的扭蛋數量十分有限,這樣一來也進一步的增加的稀缺性,這也使得消費者對這些產品有著更強的期待感,也讓這些產品有著更好的傳播預期,換言之這樣也可以附帶的使得星巴克有著更多的傳播。星巴克的營銷一直很有「低調」像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可口可樂等餐飲品牌都很喜歡在電視、網絡視頻、公交站臺等地方打廣告。
  • 打烊後的1小時,星巴克都在做什麼?
    打烊後的1小時,門店應該做什麼? 清潔、復盤、核對,這1小時的安排,集中體現了一家店的運營水平。 最近和幾位曾星巴克工作多年的夥伴聊了聊,發現星巴克的「打烊1小時」裡,有不少精細管理、預防食安問題的小技巧值得借鑑,一起來看看。
  • 星巴克股票價格 投資者在做空星巴克嗎?
    1、星巴克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星巴克公司成立於1985年。星巴克公司是世界上特種咖啡的主要焙燒爐和零售商,在50多個國家經營。星巴克公司通過公司經營的零售店購買和烘焙高品質的整豆咖啡,並通過手工製作的咖啡和茶飲料以及各種新鮮食品進行銷售。
  • 星巴克停業的日子裡,瑞幸在做什麼?
    這不禁讓人好奇:瑞幸的邊界到底是什麼?這次的疫情對它而言,是否是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1 門店歇業,瑞幸大力推進「無人咖啡機」餐飲零售是受新冠疫情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根據恆大研究院測算,春節期間,受疫情影響,整個餐飲零售的銷售額較去年恐腰折,約損失5000億。
  • 從無名小店到世界連鎖,星巴克做對了什麼?
    星巴克是咖啡店的傳奇,同時也是一種美式文化的象徵,在國內外各大城市都可以在醒目的位置看到星巴克的店面。點一杯咖啡或者茶,吃著點心,聽著星巴克的音樂,看看書或上上網,獨坐或與朋友一起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這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正是這種體驗打造了獨特的星巴克模式,而打造這一切的正是霍華德·舒爾茨。
  • 星巴克創始人:無論商業帝國多龐大,終將不敵愛與仁慈
    「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生長於美國紐約的政府廉租房中,卻在全世界締造出一個龐大的咖啡商業帝國——舒爾茨將這一切歸功於愛、仁慈、憐憫心和人文精神。為什麼星巴克會做出許多看似有悖常理的決策?什麼才是舒爾茨眼中上市公司的使命和責任?支撐星巴克發展至如今體量的原因究竟為何?
  • 為什麼星巴克不做廣告?
    1星巴克不做廣告?真的嗎?相信這是很多人看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星巴克內部有一個說法:「我們不是靠咖啡做人的生意,而是靠人做咖啡生意。」他們認為,如果離開了人,咖啡只是一種概念。在星巴克,員工不叫「店員」或「員工」,而是「夥伴」。這種文化不僅貫穿在公司日常的宣傳和稱謂中,更通過點點滴滴的行動,將公司的誠意注入了每一位夥伴的心中。這種誠意還體現在,星巴克給員工發股票,把員工變成合伙人。
  • 星巴克能否在2020年繼續反彈?
    星巴克(NASDAQ:SBUX)經營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並擁有31,000個網點,其中大部分是公司直營所有。公司股票在2018年為股東創造了十二個月的輝煌業績,從2018年7月的49美元上升到2019年7月的99美元。
  • 星巴克由來
    如果你要研究星巴克或者霍華德本人,可以去搜羅市面所有的出版物。而我今天看的是最近出版的這本。我對星巴克懷有感恩。在一段時間裡,我曾以那裡為工作場所。然而我並沒有每次都消費。我感恩它的理念,使那時的我以及跟我一樣的人,可以坦然地在一個溫暖而乾淨的場所裡,做一些事。現在已經沒有那麼頻繁地去星巴克,但偶爾路過會去買一杯。除了咖啡,更是為了致謝,為了敬過往。
  • 在星巴克拿著電腦,一坐就是一下午的人,都是做什麼的?
    #星巴克氣氛組#最近,一個關於「星巴克氣氛組」的話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有一位網友留言說,「一直沒太弄明白,就是坐在星巴克裡面拿著筆記本電腦的那群人到底是什麼職業,昨天有一個朋友他告訴了我答案,他說,那是星巴克氣氛組」。
  • 霍華德·舒爾茨:在星巴克逆襲人生 | 人物
    然而,第二天一早6點多,他就會去巡店,當門店裡的早班員工正在做準備工作時,會看見這位傳說中的董事會執行主席正敲打著玻璃窗向員工示意。霍華德的幾十年職場歷程都在星巴克度過,出身並不富裕的他從讀書到就業,到接觸到星巴克、一度離開再回歸、收購星巴克再到拓展中國等海外市場,霍華德總是在完成一系列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以「逆襲」之勢寫下一個個勵志故事。
  • 星巴克:「做咖啡是副業,做杯子我們是認真的!」
    星巴克誕生於美國西雅圖,靠咖啡豆起家,自1987年正式成立以來,從不打廣告,卻在近20年時間裡一躍成為巨型連鎖咖啡集團,其飛速發展的傳奇讓全球矚目。那麼問題就來了,這樣一個其實以做咖啡而聞名世界的零售品牌,是如何做到將品牌的杯子也賣的如此火熱的呢?
  • 星巴克「氣氛組」到底是些什麼人?為什麼他們喜歡在星巴克辦公?
    星巴克「氣氛組」到底是些什麼人?為什麼他們喜歡在星巴克辦公?星巴克「氣氛組」到底是些什麼人?為什麼他們喜歡在星巴克辦公?很多人對於星巴克「氣氛組」是出於調侃那些「裝模做樣」工作的人。實際上就是拍個照啊,炫耀一下,然後彰顯下身份。
  • 紅杉中國和星巴克共同成立投資公司,準備一起做投資
    天眼查APP顯示,該公司的兩大股東分別為上海星巴克咖啡經營有限公司和深圳紅杉安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其中,深圳紅杉安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該公司執行事務合伙人。在2020年4月27日,紅杉中國曾通過官方公眾號宣布與星巴克達成戰略合作。
  • 老比爾·蓋茨都推崇的星巴克咖啡,這綠色圍裙靠什麼紅遍了世界?
    但是,他們卻影響了他對自己、親人、愛人和星巴克所做的種種決定。小時候,在家裡沒有絲毫影響力的他,目睹了父母的情感創傷,看著父母被貧困裹挾,在家裡設賭局,一個當司機,一個當服務員。為了給弟弟辦成人禮,借了5000美金的高利貸,讓霍華德去向有錢朋友的父母借錢還債,還讓他接催債電話謊稱父母不在家。
  • 星巴克讓步了,星巴克決定給員工製作反種族歧視T恤!
    此前星巴克稱:規定員工在上班期間不能穿著BLM標誌的衣服,雖該公司公開聲稱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但星巴克以著裝規範禁止涉及任何與政治或宗教有關為由,在員工內部通告中禁止員工穿戴印有這一口號的服裝或配飾,星巴克表示:根據公司的政策,禁止使用「提倡政治,宗教或個人問題的配飾」,隨後此事在社交媒體咆哮之後引起公憤,美國民眾因此掀起了一場「抵制星巴克」運動。
  • 在星巴克用著蘋果電腦的人,是什麼職業?星巴克招募官方氣氛組
    ▲在星巴克用著蘋果電腦的人,是什麼職業?我一直好奇他們到底是白領精英,還是故意裝的,還是蹭空調的,還是壓根就沒有工作的?12月20日,就有網友調侃「坐在星巴克裡拿著電腦的那群人的職業為星巴克氣氛組」,引發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