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長高個」
家長們可謂操碎了心
補鈣、補營養液、研究長高食譜
甚至考慮吃「增高藥」
一頓操作猛如虎
下面這個案例
就是家長「揠苗助長」心切
差點把孩子坑慘了
謝先生9歲的女兒身高1米2
從小個頭兒就不高
為了能讓女孩長高些
他在藥房為女兒購買了一種「增高藥」
按照說明書規定的劑量服用了一個月後女兒嚷嚷胸部疼痛妻子一看女兒小小年紀胸部竟然開始發育了
副主任醫師、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內分泌/生長發育門診徐銀珍主任表示
這種「增高藥」濫加了性激素成分讓孩子青春期提前,性早熟加速骨骺線閉合反而導致兒童成長空間減少
幸好家長發現得早
如若不然這個女孩的最終身高就會停留在1米5左右
......
想讓娃多長5釐米?
這幾個誤區千萬要避開!
誤區1:瘋狂給娃補鈣
很多家長認為補鈣就能長高,於是給孩子吃很多鈣片,喝很多牛奶。
但鈣並不是促進身高增長的核心因素,孩子長高主要靠的是生長激素,鈣只能起到強化骨骼、增加骨質密度的作用。
況且,孩子如果攝入奶量充足,輔食營養均衡,都不需要額外補鈣。過量補鈣,反而可能造成骨骺線早閉合、腎臟負擔等危害。
誤區2:娃個子矮只是晚長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身高矮於同齡人時,會覺得這只是孩子發育晚,以後遲早會長個。
其實,早長和晚長通常是相對於青春期而言。
在孩子還很小,尤其是3 周歲左右,如果身高生長明顯緩慢,家長們就要引起重視了,這很可能不是所謂的晚長現象。
所等到青春期發現孩子身材矮小再進行幹預補救,通常已經錯失了最佳的時機。
誤區3:所謂的食譜增高法
都說隔輩親,爺爺奶奶對孫輩的寵愛是非常「沉重」的,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給孩子。
在孩子的「吃」上可謂絞盡了腦汁。
(網上的「增高食譜」)
除了「胎盤煲湯」,還有「三七燉仔公雞」,「海參骨頭湯」等等。這種所謂的「食療」法增高,聽起來人畜無害。
這些「大補」的食物,經常食用會使兒童性腺軸會提前啟動,第二性徵出現,也就是說孩子會提前發育,甚至是性早熟。
骨骼發育加速,骨成熟變早,骨骺提前閉合,最終身高受到限制。
孩子是否矮小怎樣判斷?
話不多說,直接看圖。
副主任醫師、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內分泌/生長發育門診徐銀珍主任提醒:
骨骺線一旦閉合,孩子就會停止長高。
家長一旦發現孩子長個慢、比同齡人矮小,要儘快帶孩子去醫院測骨齡,找出矮小原因,並進行及時的治療。
生長激素是被FDA認可的用於矮小症治療唯一安全有效的藥物。臨床應用至今已有30餘年,第一批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早已成年了,安全性一直較好。
矮小患兒在特定的時期內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使用生長激素,是可以達到長高的目的。